<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后的母系王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瀘沽湖,不想離開的地方》-</b><b style="font-size:20px;">走婚探秘1</b></p><p class="ql-block">摩梭民歌——《走婚夜歌》</p><p class="ql-block">唉…阿哥啊,</p><p class="ql-block">你像高山頂上的鷹,</p><p class="ql-block">越飛越遠,</p><p class="ql-block">我越來越盼不到你的歸來。</p><p class="ql-block">唉…阿妹啊,</p><p class="ql-block">每當夜晚篝火燃起時,</p><p class="ql-block">就不停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想你,盼你。</p><p class="ql-block">唉…阿哥啊,</p><p class="ql-block">高山上的鷹,</p><p class="ql-block">飛到那里,</p><p class="ql-block">都會找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而你卻遲遲不歸,</p><p class="ql-block">我的心兒,</p><p class="ql-block">想你都快化成水了。</p><p class="ql-block">唉…阿妹啊,</p><p class="ql-block">長腳蚊子咬得我好難受,</p><p class="ql-block">來了啊,</p><p class="ql-block">我要進來了。</p><p class="ql-block">唉…阿哥啊,</p><p class="ql-block">奶奶睡了,</p><p class="ql-block">阿媽還沒睡,</p><p class="ql-block">別進來,別進來。</p><p class="ql-block">唉…阿妹啊,</p><p class="ql-block">院里的狗兒叫得受不了,</p><p class="ql-block">進來了,進來了,</p><p class="ql-block">進來了,我要進來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走婚”,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感情關系與婚姻形式。這一地球上僅存的“女兒國”,幾千年來就是以這種形式,去建立、營造、延續(xù)男女之間的感情并繁衍后代,也給人類其他民族的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思甚至向往。</p><p class="ql-block"> 探秘“走婚”,是游客們游覽瀘沽湖除欣賞美景外的一項十分有趣的事情??墒窃趺础疤健蹦??僅憑有關資料以及導游、“艄娘”的介紹,顯然不能滿足我尋奇探幽的心理和鍥而求實的個性,我雖非文人,卻打算效仿文人,尋機“采風”。 </p><p class="ql-block"> 按行程安排,上午游格姆女神山和瀘沽湖鎮(zhèn),下午返麗江晚宿,所以昨天我就問好了,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是在村里逗留的游客不多的時段。我與導游打招呼后,獨自一人來到湖邊的“商業(yè)街”,走進了一家臨窗眺湖、賣副食日用品及茶飲的摩梭人家。店主人是一個一身摩梭服飾、年約三十多歲、端莊俊秀的摩梭女子。我本來不需卻故意買了60多元的食品飲料,用塑料袋裝好,并表示要在此喝本地茶.她立即從柜臺內(nèi)出來,熱情地招呼我在柜臺邊靠窗的茶桌前坐下,并以嫻熟的手法,用摘自湖邊山上的茶葉泡了一壺熱騰清香的茶,端出幾小盤本地盛產(chǎn)的葵花籽、花生等就茶果品。我選擇臨窗能觀湖側(cè)臉又可與她近距離聊天的座位坐下,一邊再次飽賞遠近的湖光山色,一邊與她拉起了家常。她偶爾整理整理柜臺貨架內(nèi)的商品,一邊與我聊天,期間只有兩起客人買東西,很是悠靜。由于沒有文人墨客那種問答、記錄、錄音、拍照式的“采訪”,我們一個半小時的聊天顯得十分自然和順暢,使我親聞了實實在在的、內(nèi)容豐富的摩梭人“走婚”習俗: </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十四歲就可依一定的俗式行“成丁禮”,就可以結(jié)交“阿夏”(女)“阿注”(男)了。田間勞作、伐山放牧、趕集過節(jié)、篝火晚會及其他各種生產(chǎn)生活活動,都是男女結(jié)交阿夏阿注的好機會,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由雙方自由自愿。兩廂情愿并有一定感情基礎之后,雙方要私下或托人交換禮物來確定關系:或者雙方交換隨身的首飾;或者女子給男子贈送自己親手做的鞋墊、頭帕或腰帶,男子則回贈她圍巾或首飾;或者男子請一位親友,帶上新服飾、茶葉、豬膘肉等禮物到女方家互換禮物,送禮的人到了女方家后,向女方的母親表明自己的來意,母親在征求女兒的意見后,才能決定收不收禮,如果決定收禮,則會回贈糖果、鹽巴、首飾等禮物。無論那種方式,男女一旦交換了禮物,就成了阿夏阿注。晚上,男子就可以到女方家走婚了。 </p><p class="ql-block"> 起初,男子在走婚時還要避人耳目,按照與阿夏事先約定的暗號,去女子家敲門或往房上扔東西。這時家里的大人和其他姐妹都不會干預,有的還主動回避。約會的女子則會下樓開門,接待自己的阿注。有的阿注則翻墻攀壁,在阿夏花樓(走婚的摩梭女子住在樓上,稱為“花樓”,舅舅或舅姥爺、兄弟、不再走婚的母親或祖母帶小孩住在樓下)后窗進入與阿夏走婚。走婚的男子在第二天天亮之前就要匆匆離去,回到自己母親家里勞動和生活。兩人經(jīng)一段時間的接觸后,如果感情已比較深厚,女方家人也表示歡迎男子,他(她)們就可以公開彼此的阿夏阿注關系。(暮來晨去,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特征,確如我在前文中所揣,早晨少見中、青年男女的緣故)。 </p><p class="ql-block"> 仙境當頌,奇俗可歌。欣情難抑,詩興突發(fā)—— </p><p class="ql-block">七絕-女兒國里可詩歌</p><p class="ql-block">古今奇俗數(shù)摩梭,母系傳家世代和。</p><p class="ql-block">獨特走婚覦外族,女兒國里可詩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