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港回來兩天了,沒有寫作的頭緒,連題目也擬不出。想到出行前幾周開始做攻略、花好幾月看粵語教程、年半時間一直關(guān)注著這個城市,不由感慨。最熟悉的面孔最難記起、最想說的話最難開口,而香港,自從女兒前年去那里上學(xué)、到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和老婆前往,成為我最想寫也最難寫的一處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香港是漂亮的。五六天行程,走了不少地方,維多利亞港占據(jù)我近一半的時間和目光。在傍晚的中環(huán)碼頭,對岸大廈錯落林立、紅色游輪駛過現(xiàn)代建筑,華燈初上,和夕陽一道把古老的東方之珠點亮。在早晨的上環(huán)長廊,海水碧綠如玉、天空蔚藍(lán)如鏡,讓遠(yuǎn)處的山巒黯然失色,堤壩路人走跑的腳步和波浪一起流動活力四溢。在中午的太平山頂,透過蔥郁的山和濃密的樹、維港風(fēng)景盡收眼底,海面百舸爭流環(huán)島千樓競艷,大自然的饋贈和人類的智慧充分融合。在夜晚的金鐘草坪,煙花從江心升起,伴隨著清脆的禮炮聲和人群的尖叫聲,朗朗星空綻放璀璨的光霧艷麗的色影,當(dāng)顯出金紫荊花的圖案時,無數(shù)拍攝著的手機(jī)和霓虹燈電子屏都在為它閃動致意。而淺水灣是另一種美。它沒想得那么大,也沒玩水游樂項目,冬天的海灘有點冷清和單調(diào)。但它是深邃的,淡黃色的沙面布滿腳印,剛伸展出一片新月形的水,就被好多島嶼所阻擋,讓人充滿遐想山那邊的海和秘密。它是和諧的,一個紅衣女孩赤足走在沙灘上,白色的黑色的鴿子三三兩兩跟著她,搖擺的小身子讓人忍俊不禁,好想擁它們?nèi)霊演p輕撫摸。</p> <p class="ql-block">香港是知性的。在女兒的香港大學(xué),好多游客在百年校園紅墻前排隊留影。一直以為這是學(xué)校的大門,原來只是一個空地的天井。我們合了個照,回想女兒在求學(xué)路上的跌跌撞撞和一家人的辛苦煩憂,三人的笑容是開心的、也是慶幸的。依山而上走近學(xué)校的教學(xué)樓、科學(xué)館、圖書館、小花園,其中有中式復(fù)古走廊和西方風(fēng)格大鐘樓,有半開放式咖啡館和各種英文海報,還有數(shù)千學(xué)子在校友墻上的留言。最后在女兒的宿舍樓下停住了腳步,港大沒有班級,也就沒有班主任、同班同學(xué)和固定教室。我也只能靠多看幾眼這幢普普通通的宿舍樓,把女兒平時在學(xué)校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以后女兒不在身邊的長長日子里,想象著她在樓里的坐立行走、喜怒哀樂。這幾天我和老婆還參觀了位于尖沙咀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藝術(shù)館、位于西九龍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逛了海邊的星光大道和市中心的三聯(lián)書店。本以為香港只是雍容華貴,其實她還很知性。無論是場館的選址和設(shè)計、還是展品的種類和層次,無論是古代文物現(xiàn)代書畫、還是音樂電影圖書典籍,都顯得大氣、精細(xì)、別具一格。知識給了女兒靈動和奮進(jìn),也給了香港沉穩(wěn)和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香港是昂貴的。第一天中午在港大附近的一家粵菜館吃了六個小點心,一看賬單300港幣不到,覺得不怎么貴。晚上在海港城吃日本烏冬面,一碗72港幣,我們溫州一碗牛肉面22元分量足多了,這是三倍的價格。之前在網(wǎng)上搜到香港大家樂快餐廳比較實惠,第二天特地去吃,一份雞肉飯、一份鴨肉飯再加一杯奶茶共99港幣,確實便宜,可吃后感覺不是很舒服。女兒跟我說過,剛來那陣經(jīng)常吃大家樂,后來看著都想吐。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能這么委屈。第二天晚上到銅鑼灣一家莆田菜館,想喝點酒改善一下伙食。一看菜單傻了眼,一份青菜88、一盤炒肉158、一小瓶青島啤酒38,最離譜的是一小碗白飯要15港幣,家里才2塊錢。這還不算每人18港幣的茶位費和10%的服務(wù)費。不要說吃好,吃飽也難。第三天晚上又轉(zhuǎn)回港大那家粵菜館,哪知菜單里的菜名和價格跟上次全兩樣,倒跟銅鑼灣的莆田菜館不差上下。一問才知道,香港中午客少晚上客多,菜品和價格隨即變化上調(diào),店家還真精明。女兒老抱怨家里給的生活費少,我們以為她太會花錢,這次過來才知道,是錯怪了。不單單吃飯,交通費也貴。地鐵坐個兩三站就要十幾塊錢。為了出行方便,我和老婆買了八達(dá)通卡,各充200港幣用來坐地鐵、巴士、電車,沒到三天就余額不足。香港繁華精彩,可生存就業(yè)生活得好,并不容易。為此我老默默看著女兒,心想孩子你要努力啊。</p> <p class="ql-block">香港是溫情的。印象中香港只講規(guī)則,人情比較淡薄,對內(nèi)地人也不大友好。中環(huán)的皇后廣場里面,看到三五成群的菲傭在草坪旁、噴泉邊,腰里別著小音箱、雙手敲著小木棍,大扭屁股邊歌邊舞。地鐵站口、人行天橋過道處,也有很多菲傭搭著帳篷堆著箱包席地而坐而臥、打牌睡覺。這簡直是要擠占鬧市區(qū)的節(jié)奏,可香港市民好像無動于衷,警察應(yīng)該也習(xí)以為常。后來我還看到一個白人小伙子在路上擺地攤賣小飾品,圍了不少顧客,未聞過往行人有所怨言。這就是香港社會理解包容的一面吧。最讓我感動的是大年初一晚上,在尖沙咀廣東道、海防道、彌敦道舉辦的大型花車巡游活動,窄窄的街路游客擠都擠不下,卻設(shè)有專門的輪椅人士觀賞區(qū)。后面的人踮起腳尖伸長脖子,輪椅人士在寬敞場地看得津津有味。這幾天也接觸了不少香港人,對我們的態(tài)度是友好的、微笑也是真誠的。除了一次我和老婆拿盒飯時往前擠,那個女營業(yè)員說了句,“你們內(nèi)地人怎么都這么急”。聽起來有點刺耳,想想也是自己的錯。排隊、扶梯靠右站、小聲說話等等,做起來不難,可往往會忘了做。文明習(xí)慣真的需要好好培養(yǎng)。要說遺憾,就是我好不容易啃完的大本粵語教程,一句都用不上,香港人說普通話沒有問題。</p> <p class="ql-block">這些只是我對香港的初印象。時間太短,還有好多地方?jīng)]去,好多東西沒深入。就像內(nèi)地人和香港人需要磨合,女兒也需要進(jìn)一步適應(yīng)香港。原來希望女兒能留在我們身邊,現(xiàn)在香港給她打開了一道門,讓她通向一個嶄新的世界。而我要感謝女兒,感謝她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窺見不一樣的風(fēng)景,讓我又躍躍欲試、重頭再來。</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