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12,6原云南勐滿農(nóng)場學校的老師和部分后勤人員,從松江火車站出發(fā),前往54年前,曾經(jīng)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云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勐滿農(nóng)場。</h3> <h3>凌衛(wèi)疆,鄧文娟,柳海林1969,12,6從松江出發(fā),到上海北站,一起坐火車,前往云南思茅地區(qū)水利一團,今天他們再次坐上火車,重溫當年坐火車的許多回憶。</h3> <h3>雖然坐綠皮車前往第二故鄉(xiāng),但早已沒有了過去坐火車難熬的味道。舒適的下鋪床,坐著睡著都很愜意。吃著自家做的飯菜,大家圍坐一起,喝喝老酒,談笑風生,沒有了過去坐在火車上,不能睡,沒有好菜好飯,每天就發(fā)2條云片糕充饑的過往。</h3> <h3>我們坐列車從松江出發(fā),每到一站,大家都想在上海_昆明的站牌下留個影,這就是我們這代知青不老的青春歲月。</h3> <h3>坐了33個小時的火車,我們到了昆明站,比起當年坐二天三夜的火車從上海北站的昆明,我們深感時代變遷,祖國繁榮昌盛,從交通運輸?shù)淖兓炎阋宰C明。</h3> <h3>六姐妹在昆明火車站留影</h3> <h3>第一次坐火車到第二故鄉(xiāng)勐臘</h3> <h3>火車途徑西雙版納景洪火車站,大家心情非常激動,集體在站臺留影。</h3> <h3>火車到達勐臘火車站,原高中同學雷有生,雷世林,玉秀哥哥國平,開了三張車來接我們。</h3> <h3>來到第二故鄉(xiāng)的第一站,我們受到了魏琴夫婦的熱情款待,參觀她家的橡膠工廠,參加高規(guī)格的家宴招待,讓我們受寵若驚。</h3> <h3>勐滿之行非常感謝雷有生,雷世林,國平的接待,汽車接送,是你們讓我們在第二故鄉(xiāng),找到了回家的感覺。</h3> <h3>非常感謝魏琴全家的熱情款待,李老板百忙之中好酒好菜設(shè)宴招待。</h3> <h3>大姐大家的橡膠加工廠,規(guī)模還在擴建中。</h3> <h3>第一站雷有生幫我們安排在勐滿小鎮(zhèn),早餐當然就是品嘗當?shù)厝俗龅脑颇厦拙€,好久不吃了,感覺就是不一樣,陳雪飛一連吃了二碗才過癮。</h3> <h3>看看勐滿小鎮(zhèn)的市場,因為太早,街市場還沒開始熱鬧。讓我們看到了少數(shù)民族辦喜事,在做家宴的準備。</h3> <h3>第二天安排進勐潤壩子,開始真正的追夢路程。第一站到了陳雪飛的連隊,還算有運氣碰到了唯一還留在連隊的一位老工人子女(年齡和我們相仿),心情無比激動。</h3> <h3>第二站到了程銘的連隊,碰到了原來指導(dǎo)員的媳婦,現(xiàn)在在連隊的部分農(nóng)場職工(他們都是當年知青返程后,從外地找來邊疆的),知道我們來農(nóng)場的目的后,指導(dǎo)員的媳婦帶我們?nèi)ヒ娏怂墓?lt;/h3> <h3>經(jīng)過勐潤的傣家寨,我們非常激動,當年我們從連隊到團部或外出必經(jīng)之路,傣族村寨給我們留下的回憶太多太多。下車后就碰到了傣家的老咪濤,她熱情的拿出小凳子,茶水,香蕉,糯米飯招待我們。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傣族這個民族的淳樸和善良。</h3> <h3>追夢之路是我和凌衛(wèi)疆,鄧文娟到勐潤看我們當年水利兵團,親手為邊疆建設(shè)修建的水壩??吹戒镐噶魉乃畨危€在為邊疆民族建功立業(yè),心情無比感慨。當年是我們這些只有十五六歲的娃娃,在沒有任何機械的情況下,用這雙稚嫩的雙手筑起的水壩,真的為自己感到自豪。水壩雖然不宏偉,但它真的很有紀念意義,它也將和我們這代人,一起記載于史冊。</h3> <h3>查松板愛伲寨,是我們當年到云南連隊下車的地方,曾經(jīng)的愛伲族是一個還身處在原始的部落,滿地的豬糞,到處亂跑的豬,女人都裸著前胸,穿著落著屁股的黑布裙(據(jù)說女人屁股落在外面越多,家里錢越多)。破落的樓房,上面住人,下面養(yǎng)牲口,一股難聞的臭味,把大家都嚇哭了,不敢下車。如今的愛伲族寨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都說,是我們這代知青到邊疆,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h3> <h3>邊疆的清晨,市場繁榮,各類蔬菜,水果,雞鴨魚肉到處可見,沒有了往日時光里的記憶。</h3> <h3>再次走進邊疆全國示范村傣族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民族文化村,干凈整潔,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傣家竹樓。真可謂邊疆處處賽江南。</h3> <h3>云南十年歷程,曾經(jīng)的我,在勐滿農(nóng)場場部學校待了四年半的光陰。也就是這段經(jīng)歷和情感,讓我和學生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感。每次回去,都會去看望他們?,F(xiàn)在農(nóng)場學校已為地方管理,已沒有了以往艱苦環(huán)境下辦學的痕跡。正好巧遇現(xiàn)在學校的副校長王老師,他給我們詳細介紹了目前學校的情況,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以前在勐滿農(nóng)場當過知青的原上海市副市長,在他再世之前,每年要為這所學校捐助50萬元。</h3> <h3>在學校有幸碰到了現(xiàn)在學校的副校長(王老師)</h3> <h3>在學校,我們找到了唯一還留在這所學校,還住的這里的金龍老婆阿慧和她兒子。看到阿慧現(xiàn)在生活的不錯,我們都為她高興。</h3> <h3>這是云南留住的原始森林望天樹</h3> <h3>美麗的勐潤河,清澈明朗,刻意著這個民族的驕傲。</h3> <h3>原來老撾和勐憨邊境出入口</h3> <h3>老撾和勐憨邊疆境的出入口</h3> <h3>勐臘縣城,在知青的歲月里想進一次城里,都是望洋心嘆。還是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1977年帶著第一屆初中,高中畢業(yè)班到縣城拍照留念,去過二次。還有2002年春節(jié),從上海帶著先生,一起到教導(dǎo)員(李三海)家(勐臘縣城)過年住了兩天。</h3> <h3>如今的勐臘縣城變化很大,它的建筑風格接近東南亞,美麗,別具一格。</h3> <h3>在勐臘縣城,我們受到了,原來在勐滿農(nóng)場食堂燒飯的楊阿姨的熱情接待。</h3> <h3>在勐滿農(nóng)場的五天時間里,我們圓了出行的夢想,品嘗了愛伲族,傣族各種豐富佳肴,感受到了家宴招待的快樂。真誠感謝所有陪伴我們的同學們,朋友們,有那么真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