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7688615<div> 朔風(fēng),凍雨,寒冰,飛雪,武漢的這個(gè)冬天不一樣。于是,武漢的梅花也與以往格外不同。<br> 此時(shí),世界仿佛被冰雪封存,而梅花,卻在冰封雪染中悄然綻放,讓你忍不住去欣賞她、親近她。<br></div> 冰封的梅枝,更顯高潔清雅。在冰衣包裹里,散發(fā)著水晶般的光芒,透射著玉石般的典雅?;蛟S,已被遠(yuǎn)超自身體量的冰掛壓彎了腰,卻依然倔強(qiáng)地挺立著。 雪染的花朵,愈顯嬌艷俊俏。在雪帽映襯下,如璀璨的寶石鑲嵌枝頭,亦如仙子降臨人間。紅的、黃的,全開的、半開的,都鼓足了氣力,露出笑顏,如花——哦不,她本就是有靈魂的花。 濾過的清香,彌覺沁人心脾。在寒意陪伴中,仿佛打通七竅、生出忘卻煩憂的飄然。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一句被用濫了的詩,說起梅花卻無論如何繞不過。或許,并非苦寒造就了梅的清香,但是,若經(jīng)不住苦寒,梅的香肯定早早夭亡。我想,這可能才是最底層的邏輯吧。 <p class="ql-block"> 梅如是,人亦如是,從來就沒有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成人成事的神話。當(dāng)“打不過就加入”成為口頭禪的時(shí)候,精氣神就蔫了、塌了,形沒了、香散了。而梅的可貴,就在于承得住麗日溫柔、扛得起冰雪冷酷,而心不改、情不變、志不移。</p> 如果這還不夠,那么,她艷不妒芳、俏不爭春,與苦寒相伴、與冰雪共舞,但以一腔熱忱為大地增色、為人間添香的品質(zhì),不是具有更加深刻的真諦嗎? 看過不少文章,用上生物的、化學(xué)的、物理的等等知識,用上數(shù)據(jù)的、實(shí)證的、對比的等等方法,只為證明這是一句“偽雞湯”,不免多了些今人“成功”目的下的浮躁、“求特”心態(tài)下的偏執(zhí),而少了些內(nèi)涵的理解和古人的浪漫,或者說,多了些現(xiàn)實(shí)與功利,少了些情懷與詩意罷了。而我,贊賞梅的風(fēng)骨、喜歡這碗“雞湯”、敬佩在逆境中依然堅(jiān)守和戰(zhàn)斗的人。 向梅樹蹚去,只想離她更近一點(diǎn)。腳下的雪發(fā)出“咯吱咯吱”的低吟,掉落的冰傳來“噼啪噼啪”的輕響,挺立的梅漫著“飄飄悠悠”的幽香…… 圖、文: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