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個春節(jié),我最期待的電影就是《第二十條》。</p><p class="ql-block">換句話說,只要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我都會去看,主要是為了學習他的鏡頭語言和宏大敘事。</p><p class="ql-block">但這部電影卻非常的接地氣,沒有過往執(zhí)著于鏡頭構(gòu)圖的驚艷,而是著力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把一個超現(xiàn)實主義的題材深入淺出的展現(xiàn)給觀眾。</p><p class="ql-block">《第二十條》說的就是刑法第二十條。法與不法的邊界在哪里,什么是正當防衛(wèi),什么是防衛(wèi)過當,什么是互毆,什么是故意傷害,什么是公平正義。</p><p class="ql-block">這部電影里的一些案例,我曾經(jīng)都寫過。甚至很多經(jīng)典臺詞,都在我曾經(jīng)的文章中出現(xiàn)過,所以有種似曾相識,又有一種熱血未涼的感覺。</p><p class="ql-block">雷佳音、馬麗、趙麗穎、高葉、張譯等一眾老戲骨的瘋狂飆戲,也讓觀眾大呼過癮。</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大年初一就帶上高中的孩子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結(jié)束后我們好久都沒有說一句話,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他也好像在思考著什么。</p><p class="ql-block">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現(xiàn)實意義,不是一笑或一哭了之,而是帶給現(xiàn)實中的我們什么樣的啟發(fā),什么樣的反射,什么樣的藍本。</p><p class="ql-block">當我們所有人都選擇冷眼旁觀,都選擇獨善其身,我們將把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交給下一代?</p><p class="ql-block">法律的權(quán)威,來自于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期待。很多時候,我們要的不是正確,而是正義!</p><p class="ql-block">所以老謀子的這部電影,是一部真正拍給老百姓看的電影,我強烈推薦。</p> 01 <p class="ql-block">壓垮弱者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妻子在屋里被村霸強奸,如果惡與苦也分等級,這一幕絕對是讓所有人血壓飆升的最高級。</p><p class="ql-block">為了籌錢給殘疾女兒看病,丈夫王永強找村霸借了高利貸,從此一家人便陷入了村霸一伙的長期霸凌。再一次被入室強奸后,妻子郝秀萍崩潰地打著手語告訴丈夫:“我想去死?!?lt;/p><p class="ql-block">那是怎樣的形象啊,衣衫破爛,頭發(fā)散亂,鮮血粘面,傷痕累累,明明已經(jīng)絕望至極,卻連一句表達絕望的話都說不出來,因為她是一名聾啞人。</p><p class="ql-block">看見這樣的妻子,長期被霸凌的王永強忽然血性蘇醒,手拿剪刀追出門外,打斗中,對著劉文經(jīng)連捅16下,劉文經(jīng)被送入醫(yī)院生死未卜,而王永強則成了階下之囚,等待判決。</p><p class="ql-block">古有云,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但王永強交代了一個細節(jié),劉文經(jīng)的車上有刀,自己當時是為了制止劉文經(jīng)回車拿刀,傷害自己和家人,所以才選擇了先發(fā)制人。</p><p class="ql-block">監(jiān)控只能拍到二人的爭打場面,卻無法拍到車里是否有刀,公安與檢察院對于此案的主流觀點,都認為是明確的故意傷害,只有檢察官呂玲玲不這么認為,卻又人微言輕,難以翻案。</p><p class="ql-block">案件偵辦進入關(guān)鍵期,村霸家人綁架了郝秀萍的女兒,威逼郝秀萍在一份證詞上簽名,要求她“承認”自己是為了還錢而長期自愿與村霸睡覺。</p><p class="ql-block">郝秀萍知道,一旦簽了字,丈夫就沒活路了,但若不簽字,女兒的安全又無法保障,她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自己去死。</p><p class="ql-block">她站在工地的天臺上,拒絕了檢察官伸出的手,毅然決然地一躍而下,瘦小的身軀,硬生生將樓下的汽車砸出一個大坑。</p><p class="ql-block">證人受傷,一根筋且不討上司歡心的檢察官呂玲玲被調(diào)離,但她卻依然執(zhí)著地問出了心底的問題:</p><p class="ql-block">“是什么讓一個聾啞母親,拋下殘疾的孩子,拋下獄中的丈夫,選擇獨自去死?”</p><p class="ql-block">“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辦的不是案,是別人的人生啊?!”</p><p class="ql-block">苦難無聲,震耳欲聾。趙麗穎飾演的郝秀萍,不會說話,卻用堪比地震的音量,把底層的真相送達了每個人的心底——壓垮弱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苦難,而是絕望</p><p class="ql-block">是被逼到懸崖卻孤立無援的絕望,是別人相幫卻力有不逮的絕望,是明明身為受害者卻枷鎖加身的絕望,是法律也無法拯救、唯有一死才能解脫的絕望。</p> 02 <p class="ql-block">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是否足夠安全?</p><p class="ql-block">雷佳音飾演的韓明,是呂玲玲的同事,也是王永強案的另一名檢察官。</p><p class="ql-block">仔細揣摩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相比一直嫉惡如仇的呂玲玲,前期油滑慫包后期振臂一呼扭轉(zhuǎn)全局的韓明,身上更具普通人的特質(zhì)。</p><p class="ql-block">他的心路成長歷程隱晦卻邏輯分明。讀大學時,他也是一名血氣方剛正氣爆棚的少年郎,會因為學長猥褻他的初戀而憤怒出頭,他說,不是因為有多愛,而是因為心懷正義。</p><p class="ql-block">但這樣的性格顯然無法走上平坦通途,進入社會的他,進入檢察院工作,卻僅僅是掛職,協(xié)助初戀呂玲玲辦案。而就連這個掛職的機會,也是他用盡了心力才爭取來的——</p><p class="ql-block">一個身著清涼的女孩在公交車上被流氓騷擾,公交司機挺身而出,打斗中將流氓砸成顱骨骨折,后獲刑3年。出獄后,公交司機總是想要上訪,卻一次次被雷佳音安撫下來。</p><p class="ql-block">雷佳音翻著案發(fā)時的監(jiān)控,一幀幀告訴他,哪一秒算見義勇為,哪一秒算互毆,哪一秒開始是故意傷害。司機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p><p class="ql-block">正是對這個案件的“平穩(wěn)處理”,讓雷佳音得到了上級的賞識,有機會來到上級檢察院掛職。</p><p class="ql-block">或是身上的棱角已被磨平,這一時期的韓明成為了一個圓滑事故的中年小男人。在家對老婆唯唯諾諾,出門對領(lǐng)導點頭哈腰,一邊安慰工作不順的前女友,一邊用余光全身心關(guān)注著什么時候為領(lǐng)導開車門。</p><p class="ql-block">和萬千普通人一樣,他的理想很簡單,家庭和諧,事業(yè)轉(zhuǎn)正,至于其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盡管他小心翼翼地習得了這么多人情世故,熟背了這么多法律條文,依然過不好他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因為他無法判斷下一個冒出來的惡人會以什么方式作惡,更不知道他會毀掉誰的人生、侵害誰的生活。如果,是他的兒子呢?</p><p class="ql-block">他的兒子韓雨辰,在校出手制止校霸霸凌毆打其他同學,卻被立案,面臨一生背負案底的困境。他與妻子想盡了辦法,既無法說服兒子低頭道歉,也不能說服對方家長撤案。</p><p class="ql-block">直至兒子再次被校霸派來的陌生混混打到一身傷,這一次,兒子乖巧地說,爸爸,我這次聽你的,我沒有還手。但這名長期與法律打交道的檢察官卻仍然束手無策,因為一來兒子的傷沒有達到立案標準,二來校霸并未親自出面,沒有證據(jù)指證。</p><p class="ql-block">兒子問他,爸爸,如果有下一次,我還見義勇為嗎?身為法律工作者,他應(yīng)該回答是,但身為父親,他卻沉默了。</p><p class="ql-block">這是他前后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重要轉(zhuǎn)折之一,或許他也在沉默中思考:</p><p class="ql-block">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根本無法安全?;匦S遲早會無差別地打在每一個人身上。</p> 03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改變,我們會將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交到下一代手中?</p><p class="ql-block">影片中一共貫穿了三個案件。</p><p class="ql-block">除了都與“見義勇為”或“正當防衛(wèi)”相關(guān),三個案件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都隱含了代際傳承的深刻思想。</p><p class="ql-block">王永強郝秀萍是為給女兒看病,才找村霸借了高利貸,郝秀萍后來也是為了保住女兒,才選擇了跳樓;</p><p class="ql-block">韓明為了兒子與張譯飾演的教導主任反復(fù)周旋,而公交司機張貴生執(zhí)著上訪的動力之一,也是他女兒對于法治與正義的不懈叩問。</p><p class="ql-block">三個案件的內(nèi)驅(qū)力,都與下一代有關(guān)。</p><p class="ql-block">這里值得重點講述的,是張貴生的女兒。這個可憐的小姑娘,在父親蒙冤入獄期間,母親死在了為父親伸冤的路上。無依無靠的她,時不時要受到那幫流氓混混的騷擾,更在學校受盡非議與嘲笑。</p><p class="ql-block">但她內(nèi)心是倔強且剛強的,她對正義的追尋沒有停止。在父親坐牢時,她親筆寫下一封封上訴信,四處為父伸冤,在父親出獄后,她又一次次鼓勵、催促父親上訪翻案。</p><p class="ql-block">可嘆命運弄人,在最后一次上訪途中,張貴軍被大卡車撞上,當場死亡。小姑娘最后的希望破滅了,她撕碎了自己過往寫的所有上訪信,顫抖著問檢察官韓明:</p><p class="ql-block">“我父親是壞人嗎?如果當時是你,你會怎么辦?”</p><p class="ql-block">這一刻,韓明再也無法向往常那樣,侃侃而談講解法律和理性,他知道說服不了面前這個小女孩,也說服不了自己。</p><p class="ql-block">自己的兒子,因制止霸凌而處于困境;反抗霸凌者,因保護妻女而身陷囹圄;見義勇為者,因見義勇為而入獄,又因鳴冤而喪命。</p><p class="ql-block">此刻,韓明的思考同時也是所有觀眾的思考:</p><p class="ql-block">“法律應(yīng)該讓壞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的出手代價更大。不然的話,我們將把一個怎樣的世界交給孩子?”</p> 04 <p class="ql-block">如果追求正義一定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誰來承擔?</p><p class="ql-block">影片里金句眾多,而這一句,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臺詞之一。</p><p class="ql-block">所有人都同情王永強夫婦,但同情在法律面前卻說不上話。擋在公檢法面前的,不僅是村霸家人頻繁鬧事討說法的壓力,還有先前無數(shù)相似案件的判例。</p><p class="ql-block">那些挺身而出者、見義勇為者、反抗甚至反殺者,無一不因“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而判刑。</p><p class="ql-block">少一拳便是正當防衛(wèi),多一拳便是故意傷人,當法律的邊界不能清晰界定,當應(yīng)激的大腦無法冷靜思考,有罪與無罪的尺度由誰來把握?</p><p class="ql-block">要推翻王永強“故意傷害”的罪名,無疑就要推翻此前所有相同的判例,這對一個司法系統(tǒng)來說,是影響深遠而后續(xù)又極為難以掌控的變數(shù)和局面。</p><p class="ql-block">那么問題來了,“正確的事情是有代價的”,但是能不能因為有代價就不做了呢?如果追尋正義一定需要代價,那么這個代價由誰來承擔?</p><p class="ql-block">如果法律不作為,法律工作者不推動、不改變,所有人都安之若素獨善其身,那么這些巨大的、無可估量的代價顯然要由老百姓來承擔。</p><p class="ql-block">這些老百姓,是王永強和郝秀萍,是含冤而死的張貴生和他孑然一身的女兒,是每一個被災(zāi)難挑中而無力反抗的人。</p> 05 <p class="ql-block">每一條律法背后都是慘痛的教訓。</p><p class="ql-block">影片名《第二十條》,出自刑法第二十條:</p><p class="ql-block">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quán)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yīng)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yīng)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p><p class="ql-block">藝術(shù)高于生活,卻又來源于生活,每一條律法的背后,都是無數(shù)人真實又慘痛的教訓。</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昆山龍哥反殺案震驚全國。案發(fā)當晚,男子于海明騎著自行車下班回家,等紅綠燈時,一輛寶馬車強行駛?cè)敕菣C動車道,差點將他撞到。</p><p class="ql-block">接著,車上沖出一個名叫“龍哥”的白衣男子,一番爭執(zhí)后,龍哥從寶馬車上掏出一把長刀,殺氣騰騰沖于海明而去,不料打斗中長刀突然脫手,一直處于劣勢的于海明見狀,搶先一步撿起長刀,將龍哥反殺。</p><p class="ql-block">現(xiàn)場監(jiān)控視頻曝光后,輿論一片嘩然,關(guān)于“防衛(wèi)過當”與“正當防衛(wèi)”的爭論再次甚囂塵上,讓人欣慰的是,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論證,于海明最終被判正當防衛(wèi),無罪釋放。</p><p class="ql-block">國人聞訊,無不激蕩雀躍拍手稱快,皆稱此案將中國法治進程推動了至少十年。</p><p class="ql-block">性質(zhì)相仿的案例,還有2019年的校園反殺案。</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湖南湘西吉首二中未滿15歲的初二學生小蔣,被15名同學堵在衛(wèi)生間拳打腳踢,混亂中,小蔣掏出折疊刀胡亂揮舞,鮮血頓時四濺當場,3人被刺傷,其中2人為重傷二級,一人為輕微傷。</p><p class="ql-block">此后,小蔣也陷入了影片中一樣的困境,因為持刀反抗,小蔣從被害人,變成有爭議的嫌疑人,在法院判其無罪后,檢察院發(fā)起抗訴,要求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小蔣刑責。</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當時,《關(guān)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wèi)制度的指導意見》尚未發(fā)布,檢察院對“正當防衛(wèi)”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刻板求全的固有經(jīng)驗中。</p><p class="ql-block">幸運的是,在《指導意見》尚未出臺的大環(huán)境中,吉首市法院率先頂住了壓力,將小蔣定性為“正當防衛(wèi)”,判決無罪。</p><p class="ql-block">但即便如此,小蔣結(jié)局也依然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價。</p><p class="ql-block">案件審理3年,他在看守所羈押了近11個月,從看守所回家后,曾經(jīng)的好學生再也無心學業(yè),成績一落千丈,最終選擇輟學打工,在一家飯店做起了服務(wù)員。</p> 06 <p class="ql-block">電影里,一個圓滑的、世故的、油膩的、唯唯諾諾的中年男人,終于重拾少年之勇,以破釜沉舟之心,跳入追尋正義的泥濘沼澤,成就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p><p class="ql-block">現(xiàn)實中,一個沉重的問題擺在所有觀影者面前:如果有一刻,全世界的道理、法律、規(guī)則都站在了你所認為的正義的對面,那么你會站在哪邊?</p><p class="ql-block">可是,我們?yōu)槭裁匆鰞呻y的選擇,正義,不該是壓倒一切的追求嗎?</p><p class="ql-block">此刻,你明白了嗎?《第二十條》的意義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是遇見霸凌時,有人能沖出去制止,是遭遇壓迫時,不再走投無路,是他人有苦難時,你有勇氣施以援手,是你遇到困難時,還有底氣反抗不公。</p><p class="ql-block">是讓孩子可以天真,讓大人可以安穩(wěn),是讓強者不作惡,讓弱者不恐懼,是讓好人能放心地做個好人,其他的都交給法律。</p><p class="ql-block">是為弱者鳴冤,是為蒼生請命,是讓兒時追逐過的勇氣和正義,經(jīng)年之后仍然可以無所顧忌的存續(xù)。</p><p class="ql-block">最后,感謝“費盡心機”的張藝謀導演,把一個如此嚴肅的話題裹上了一層可以在春節(jié)帶笑服用的糖衣,在笑淚交織中深刻了思考,升華了格局。</p><p class="ql-block">也感謝雷佳音、馬麗、趙麗穎、高葉、張譯等演員的傾情演繹,讓我們在電影中看見自己,看見凡人悲喜和法律、情理的博弈,看見我們內(nèi)心對正義的渴求,原來從未失語。</p><p class="ql-block">電影結(jié)束,燈光乍亮,我見到一張張相似的臉龐。他們嘴邊有笑,眼神燦亮,仿佛雨后天更青,皎皎映光芒,卻又眼眶微紅,淚痕瑩有光,仿佛上善一滴,慈悲大汪洋。</p><p class="ql-block">空氣中凝聚著一些什么人們心靈相通卻又無法準確言說的復(fù)雜物質(zhì),那關(guān)于光、關(guān)于善良、關(guān)于正義、關(guān)于良知、關(guān)于希望。</p><p class="ql-block">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條河流,而一次錯誤的判決污染的就是整個水源。</p><p class="ql-block">我們的法律,不能只顧著正確,而忽視了正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源于燕梳時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