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記憶的碎片——“三轉(zhuǎn)一響”

阿輝

<p class="ql-block">看著電視劇《南來北往》,故事里面的很多情景把我們拉回到上個世紀六、七、八十年代……讓我感觸很深的還是那個年代的“三轉(zhuǎn)一響”!</p><p class="ql-block">所謂“三轉(zhuǎn)一響”,分別指的是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因為前面三樣都是會轉(zhuǎn)動的,而收音機能收聽廣播,發(fā)出聲響,所以把它們統(tǒng)稱為“三轉(zhuǎn)一響”。這些都是當(dāng)時普通老百姓所希望擁有,也比較稀有的四件家庭物品!文萍說:三轉(zhuǎn)一響是那個時代的奢侈品,窮人都買不起。既沒有錢,也沒有票。</p> <p class="ql-block">第一轉(zhuǎn):自行車</p><p class="ql-block">以前自行車是比較稀罕的,記得小時候去親戚家走人戶,如果誰是騎自行車來的,臉上也特別有面子,那個年代誰有一輛自行車,它的風(fēng)光程度絲毫不亞于現(xiàn)在有一輛奔馳、寶馬。</p><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的自行車是最常見的代步工具。那時國內(nèi)也出現(xiàn)了不少知名的自行車品牌,其中比較有名氣的就是“鳳凰牌”、“永久牌”和“飛鴿牌”的自行車。</p><p class="ql-block">記得我的第一輛自行車是父母托人找關(guān)系花了兩百多元,還不曉得用了多少張工業(yè)品票買的二八圈的鳳凰牌,看到電視里姚兒學(xué)習(xí)騎自行車的情景想起了當(dāng)年的自己為了學(xué)會騎車,我媽媽和二妹沒有少遭罪,在后面給我扶著后座累的汗流浹背,學(xué)了一二十天都沒有學(xué)會,她們一直不停的碎碎念說我笨死了[呲牙]因為二妹學(xué)習(xí)騎自行車的時候才幾歲,在二姨父的地壩里面踩著二八圈的三角架,三下兩下的就學(xué)會了!難怪她嫌棄我。</p><p class="ql-block">男朋友的自行車是他的父母動用家里的關(guān)系從西昌那邊買了托運過來的,那時的郵寄托運不像現(xiàn)在的快遞方便的很,門口就可以取貨。記得當(dāng)時是在燕崗火車站去提貨,來來回回差不多折騰了小一天!</p><p class="ql-block">再后來就是我們倆個騎車,他的師兄騎車搭他的女朋友,我們一起去了比較遠的峨眉報國寺,他的師兄干勁十足上坡路都雄起,后面砣了一個人也不覺得累,當(dāng)時穿著喇叭褲意氣風(fēng)發(fā)的推著自行車留存了一張照片。</p><p class="ql-block">再后來就是一輛自行車上他背著娃我坐在后面的架子上在娘家宿舍廠里來回穿梭……</p><p class="ql-block">我的第二輛自行車是八十年代找關(guān)系買的二四圈的飛鴿牌,自行車架子上綁了一個小小的竹椅供搭載兒子使用的,這輛車陪伴我上下班十多年,最后放在樓下被小偷偷走了……</p><p class="ql-block">再后來娃兒上幼兒園爺爺奶奶就給他買了一個很奢侈的小自行車,小朋友三下兩下就可以把自行車后面的保護架取了蹬的飛快,上中學(xué)離家有一段距離,在體育館給他買了輛二手自行車,結(jié)果有一天放學(xué)的路上還是被幾個大點的校霸娃兒把他的自行車搶了,幸好他還清醒的把書包搶回來了!</p><p class="ql-block">朋友小豬說:當(dāng)時家里比較困難,除了郵電局送郵件的大自行車外什么都沒有。</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大馬路上自行車到處可見,因為共享單車的時代來了。現(xiàn)在更多的人因為快節(jié)奏所以大多數(shù)人愿意開私家車,而把騎自行車當(dāng)成鍛煉身體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轉(zhuǎn):縫紉機</p><p class="ql-block">幾十年前,女性人人都是針線活得好手,不僅平時會縫縫補補,還有很多人會自己制作衣物。文萍說那時的心靈手巧都是因為買不起縫紉機逼出來的啊。</p><p class="ql-block">在過去都是純手工一針一線來縫補,很費時間??墒呛髞韲a(chǎn)的縫紉機應(yīng)運而生了,大大提升了效率。記得那時縫紉機主要有兩大品牌,分別是“蝴蝶牌”“標(biāo)準(zhǔn)牌”和“蜜蜂牌”,而它的售價也不便宜,一般都是要賣到80元左右一臺,甚至更高。</p><p class="ql-block">對于經(jīng)常做針線活的女性來說,這可都是做夢都想要擁有的一個物件了。因為有了它,平時大半個月才能完成的針線活,可能一天時間就搞定了。不僅縫制的衣服效率快,而且更美觀。</p><p class="ql-block">我家的縫紉機是“蝴蝶牌”的,記得小時候媽媽去外地工作了,每到周末爸爸就會把我們?nèi)忝靡路诳p紉機上縫縫補補,把短了的褲子又接上一截,在那個穿衣褲“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年代,縫紉機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后來縫紉機成了我打內(nèi)褲和襪墊底練手之物,小學(xué)同學(xué)唯美說只要路過我家門口,就經(jīng)??吹轿覓绎喛p紉機的身影,其實到現(xiàn)在我都沒有成功的縫紉過一件成品的衣服褲子。</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連衣裙還是稀罕之物,我們團委新來的同事小劉用她靈巧的雙手自己買布料自己裁剪自己給我縫制了一條白色碎花,領(lǐng)口袖口腰帶鑲咖啡色的連衣裙,讓我好生歡喜愛不釋手,在心中羨慕夸獎了她無數(shù)遍。</p><p class="ql-block">上山下鄉(xiāng)三年回城的時候我的工分還有一個大缺口要補一百多塊錢才能回來,無奈家里沒有積蓄啊爸爸媽媽只有把那個縫紉機賣了才把我算是贖回來吧!幾年后家里條件好轉(zhuǎn)媽媽又重新買了一個雜牌子的縫紉機,現(xiàn)在還在家里的樓上放著??吹轿覍懙竭@里朋友虎兒和毛妹把現(xiàn)在還存放在家里的“飛人牌”縫紉機照片在群里面嗮了嗮,魏二姐說她家里的縫紉機也保存的好現(xiàn)在都還用起在……</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大人娃兒從里到外的四季服裝網(wǎng)上實體店買起來都方便的很,老式縫紉機早就被電動縫紉機取代了,但是坐在縫紉機前腳兒踩的唔得兒轉(zhuǎn)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第三轉(zhuǎn):手表</p><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個家庭兄弟姐妹多,吃飽穿暖就不容易,戴手表應(yīng)該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了!當(dāng)時流行的順口溜“有錢人大不同,身上穿的燈草絨,腳一提華達呢,手一老金手表,嘴一匝金牙巴”可見手表不是凡物。</p><p class="ql-block">那時上海牌手表最有名氣,紅梅記性好她說當(dāng)時四川省包含了重慶市,所以“山城牌”手表最為常見,藏香說她的第一塊手表就是“山城牌”。</p><p class="ql-block">那時候一般的手表都要賣到100元左右一塊,算是比較昂貴的物件了。可是當(dāng)時就流行這個,好多年輕人結(jié)婚的時候會用節(jié)省了好幾年的錢買一塊上海手表。就像電視劇《南來北往》里面的情景一樣。</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爸爸的手表是啥子牌子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是那種看起來比較大的,用朋友藏香的話說現(xiàn)在想起來就是比較老土的那種,每天要上發(fā)條,我們幾姐妹為了滿足好奇心有時也會幫忙上發(fā)條,可是因為人小沒有手勁,脹紅了臉也沒有上好發(fā)條。</p><p class="ql-block">我的朋友藏香說:小時候在部隊大院看到女兵手腕上的表目光里充滿了艷羨,感覺兵姐姐好優(yōu)雅美麗高貴。那時候的手表大多數(shù)不是為了看時間,應(yīng)該和現(xiàn)在戴勞力士手表一樣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我的第一個手表是十幾歲的時候,衛(wèi)生系統(tǒng)修建血站,當(dāng)時還是爸爸找關(guān)系托熟人才去做了幾個月的臨時工,攢了幾個月的工錢買了一個“北京雙菱”牌的女式手表,洋洋得意了好久。后來又換過更小巧的手表,但是好像沒有了第一個手表的那種喜悅的心情和感覺。</p><p class="ql-block">再后來電子表流行,笨重的機械表好像戴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那段曾經(jīng)的美好刻在記憶里揮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一響:收音機</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基本很少人聽收音機了,它的價格也便宜,一般的也就幾十塊錢一個??墒窃谝郧皼]什么娛樂活動,更沒有手機電視,農(nóng)民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村里的大喇叭,居民每個家里也有一個小喇叭,早上中午晚上定時可以收聽,大戶人家就可以用收音機了解更多的信息、故事、樣板戲。</p><p class="ql-block">有了收音機,生活中就要增加不少的樂趣。即便是沒有通電的地區(qū),也會購買電池來收聽收音機,并且還要節(jié)儉著使用。</p><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國產(chǎn)的收音機品牌不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是“紅星牌”或“紅燈牌”,其價格也從50-120元不等,畢竟不同型號的價格不同。</p><p class="ql-block">記得七十年代初我家住的平房旁邊文加平叔叔的家里就有一臺收音機,每一個星期天,他就會把音量開的多大聲,一邊放收音機,一邊給魚缸里的金魚換水,我就在旁邊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金魚,耳朵里傳來的大多數(shù)都是樣板戲……</p><p class="ql-block">后來好像已經(jīng)是1980年以后了,我家終于用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一臺“紅燈牌”的收音機,收音機放在爸爸媽媽那間寢室的寫字臺上,然后用我平時不舍得圍的粉色沙巾遮擋在上面,看到就心滿意足!那些年因為有了收音機,幾部樣板戲和王剛老師播講的《夜幕下的哈爾濱》伴隨我度過了物質(zhì)生活貧乏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很火的四大件“三轉(zhuǎn)一響”盡管已經(jīng)被新的四大件取代了,但是留在記憶中的美好是無法取代的,我把這些記憶的碎片變成文字與你分享。</p> <p class="ql-block">后記:文章發(fā)表后引起了很多朋友發(fā)小的共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