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秀山西街位于秀山老城西部,曾是秀山老城的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現(xiàn)仍保存有部分明清時期古老建筑,比如:土家吊腳樓、天后宮、八卦井、珠寶田、西門廊橋等景點,銘刻著歷史的滄桑。</p><p class="ql-block">西街老街,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秀山置縣三合場,次年知縣夏景馥選址煙麻坪筑土城,開東南西北門,依次名曰:森秀、炳秀、鐘秀、涵秀。</p><p class="ql-block">嘉慶二年(1797年),知縣陳人驥改土城為石城,仍開東“延曦”、南“鳳翔”、西“涵秀”、北“拱宸”四門。</p><p class="ql-block">西街一縱四橫,占地面積4.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6萬平方米。天后宮、八卦井、老城墻、大宅院、古戲臺、特色商號、河運碼頭……</p><p class="ql-block">商貿(mào)繁榮、商賈云集的西街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傳承著秀山的記憶,是秀山最有厚重歷史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乾隆二年的它,用鱗次櫛比、靜中有動的古建筑向每一個人訴說著秀山古城的歷史。俏麗的吊腳樓與穩(wěn)重的微派庭院,在這里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這位聽著小說騎車穿行巷子,沒有別的人,手機(jī)的聲音貫穿了整條巷子。</p> <p class="ql-block">時間靜止于古老的街巷,街沿散亂有年代感的木凳子,仿佛有兩位老者在聊天。</p> <p class="ql-block">一座城有一條河這座城就靈動起來了,這條河有個美麗的名字叫梅江河,而河上還有一座風(fēng)雨橋,把西街搖曳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秀山西街</p><p class="ql-block">一條留得住記憶、記得住鄉(xiāng)愁靜止的的西街</p><p class="ql-block">一條展示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商貿(mào)文化的西街</p><p class="ql-block">一條需要細(xì)細(xì)品味的西街</p> <p class="ql-block">一座城有悠久歷史,它就厚重起來,秀山就是。未來會繡出更美的秀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