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2023巴爾干半島五國18日自駕環(huán)游之五(北馬其頓????)

晨雨

北馬其頓,正式名稱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是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的一個內(nèi)陸國家。它的西北面與科索沃接壤,東北面與塞爾維亞接壤,東面與保加利亞接壤,南面與希臘接壤,西面與阿爾巴尼亞接壤。該國總面積為2.5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第149大的國家。北馬其頓的地形多為山地,有幾個大的山谷和盆地。該國的最高點是科拉布山,海拔2764米。截至2021年,北馬其頓的人口估計約為208萬人。 北馬其頓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chǎn),這個國家受到了各種文明和文化的影響,包括古馬其頓、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和南斯拉夫時期。<div>10世紀(jì)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人的馬其頓國。14世紀(jì)后長期處于拜占庭和奧斯曼土耳其統(tǒng)治之下。1912年后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軍隊占領(lǐng),經(jīng)過1913年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塞、保、希三國重新瓜分了馬其頓地區(qū)。二戰(zhàn)后成為南斯拉夫聯(lián)邦人民共和國中的共和國之一。</div> <div>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正式宣布獨立,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但是,由于希臘的反對,2019年2月12日,這個國家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國旗也從原來的16道改成了“8道光芒的太陽”。</div> 北馬其頓以其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而聞名,特別是在奧赫里德湖地區(qū),該湖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是歐洲最古老和最深的湖泊之一,其清澈的湖水和風(fēng)景如畫的周圍環(huán)境使其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div>目前,北馬其頓對持中國護(hù)照實行<b><u>有條件免簽</u></b>,即持有有效美國、加拿大、英國、申根多次簽證,可免簽入境北馬其頓,停留不超過15天,6個月內(nèi)總停留時間不超過3個月。所以,此次巴爾干半島環(huán)游,北馬其頓也列入了旅行計劃。<br></div> <div><b>【總行程概覽】:</b><br></div><b>D1(26日): 【中國】天津-【塞爾維亞】蘇博蒂察</b><br>天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蘇博蒂察,住蘇博蒂察<br><b>D2(27日): 【塞爾維亞】</b><br>蘇博蒂察?? 諾維薩德??貝爾格萊德,住貝爾格萊德<br><b>D3(28日): 【塞爾維亞】</b><br>貝爾格萊德??澤蒙小鎮(zhèn)??貝爾格萊德,住貝爾格萊德<br><b>D4(29日): 【塞爾維亞】-【波黑】</b><br>貝爾格萊德??薩拉熱窩,住薩拉熱窩<br><b>D5(30日): 【波黑】</b><br>薩拉熱窩一日游,住薩拉熱窩<br><b>D6(31日): 【波黑】-【黑山】</b><br>薩拉熱窩??科托爾,住科托爾<br><b>D7(9月1日): 【黑山】</b><br>科托爾古鎮(zhèn)一日游,住科托爾<br><b>D8(9月2日): 【黑山】</b><br>科托爾古鎮(zhèn)一日游,住科托爾<br><b>D9(9月3日): 【黑山】</b><br>科托爾??布德瓦??波德戈里察,住波德戈里察<br><b>D10(9月4日):【黑山】-【阿爾巴尼亞】</b><br>波德戈里察??地拉那,住地拉那<br><b>D11(9月5日): 【阿爾巴尼亞】</b><br>地拉那??培拉特??希馬拉,住希馬拉<br><b>D12(9月6日): 【阿爾巴尼亞】</b><br>希馬拉??薩蘭達(dá)??布特林特古遺址,住吉諾卡斯特<br><b>D13(9月7日): 【阿爾巴尼亞】</b><br>吉諾卡斯特??戈爾察??波格拉德茨,住波格拉德茨<br><b>D14(9月8日): 【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b><br>波格拉德茨??奧赫里德,住奧赫里德<br><b>D15(9月9日): 【北馬其頓】</b><br>奧赫里德??斯科普里,住斯科普里<br><b>D16(9月10日): 【北馬其頓】-【塞爾維亞】</b><br>斯科普里??尼什,住尼什<br><b>D17(9月11日): 【塞爾維亞】</b><br>尼什??~斯梅代雷沃,住斯梅代雷沃<br><b>D18(9月12日): 【塞爾維亞】-【格魯吉亞】</b><br>斯梅代雷沃??貝爾格蘭德機場<br> <p class="ql-block">前面13天,我們從中國出發(fā)到達(dá)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游覽了巴爾干半島的塞爾維亞??波黑??黑山??阿爾巴尼亞四國。請看鏈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4xuyhxby"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3巴爾干五國18日自駕環(huán)游之一(塞爾維亞????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4xvoxyw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3巴爾干五國18日自駕環(huán)游之二(波黑????)</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0sqays8"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3巴爾干半島五國18日自駕環(huán)游之三(黑山????)</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0sw1sls"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3巴爾干半島五國18日自駕環(huán)游之四(阿爾巴尼亞????</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阿爾巴尼亞的波格拉德茨出發(fā),沿著奧赫里德湖前往第五個國家的北馬其頓奧赫里德古城。</p><p class="ql-block"><b>D14(9月8日):</b></p><p class="ql-block"><b>【阿爾巴尼亞】波格拉德茨~【北馬其頓】奧赫里德</b></p><p class="ql-block">住宿:奧赫里德湖邊民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奧赫里德】</b>巴爾干半島的“ 耶路撒冷 ”</p><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Ohrid)是北馬其頓王國的一塊瑰寶,它坐落在古老的同名湖——奧赫里德湖畔。這里曾經(jīng)一度擁有過365座教堂,還被認(rèn)為是西里爾文字的發(fā)源地,哺育了上千年的文明,在中世紀(jì)時代,被稱為“斯拉夫的耶路撒冷 ”或巴爾干半島的“ 耶路撒冷 ”。1979年及1980年, <b>奧赫里德古城和奧赫里德湖</b>先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也是目前僅有的28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和文化雙重遺產(chǎn)之一 ,是目前為止北馬其頓共和國唯一的一處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原計劃在波格拉德茨市的邊境直接過關(guān),沿湖逆時針游玩。但由于從阿爾巴尼亞進(jìn)入北馬其頓的入關(guān)手續(xù)出了點小問題,只有順時針從奧赫里德海關(guān)進(jìn)入北馬其頓。這樣一折騰,坐直到中午12點左右,我們才來到北馬其頓奧赫里德古城。</p><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位于奧赫里德古城山頂?shù)氖撬_繆爾國王的堡壘。</p> <p class="ql-block"><b>??薩繆爾國王的堡壘</b></p><p class="ql-block">薩繆爾國王的堡壘修建于公元976-1014年(中國五代十國時期),是北馬其頓目前現(xiàn)存的,最大的中世紀(jì)城堡遺址之一。根據(jù)記載,一直到公元15世紀(jì),奧赫里德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lǐng)之前,這里的居民一直居住在這座占據(jù)整個奧赫里德山頂?shù)墓疟?nèi)。</p> 塞繆爾王城堡位于奧赫里德山頂,四周筑有塔樓和長達(dá)三公里的堅固城墻,原來有上、下和北邊三個城門,現(xiàn)在僅存上城門。 進(jìn)入城門,沿著臺階登上城墻,城墻向兩側(cè)環(huán)繞,每隔不遠(yuǎn),就有一座箭樓,類似我國的烽火臺。 從古堡的城墻遺跡極目遠(yuǎn)眺奧赫里德湖,藍(lán)天白云下,無盡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整個奧赫里德古城全景。 <div>奧赫里德古城的人類居住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jì)希臘征服該地之前。這里曾是東 羅馬 帝國的核心,鼎盛時期這里共有360多座教堂,“巴爾干圣城”的稱謂不脛而走。</div> 一面是白墻紅頂依山連綿的民居。 這里原來被稱作“陽光之城”,公元879年更名為“奧赫里德”,馬其頓文的意思為“依山之城”。 <div><div>一面是遼闊的奧赫里德湖湖水,那是一幅紅和藍(lán)的山水畫。。<br>奧赫里德湖是巴爾干半島上的第二大天然湖泊,位于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邊境,湖泊三分之一位于阿爾巴尼亞,三分之二位于北馬其頓。奧赫里德湖的面積約為365平方千米,海拔大約為695米,是一個山頂湖,湖水幾乎未受污染,是歐洲最干凈的湖泊之一。<br></div></div>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上,可以遠(yuǎn)眺圣潘捷列伊蒙修道院。沿著薩穆伊爾堡壘一段山路下山,我們來到了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圣潘捷列伊蒙修道院(Pantelejmon)</b></p><p class="ql-block">圣潘捷列伊蒙修道院(圣克萊門特教堂)這間中世紀(jì)教堂內(nèi)有著古老的馬賽克壁畫和圣克萊門與圣潘捷列伊蒙兩位圣人的靈柩。現(xiàn)在是奧赫里德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在15世紀(jì),奧斯曼帝國入侵后毀壞,土耳其人將其改成了清真寺。目前的修道院是2000年才重建,所以,看起來比較“新”。修道院旁還是考古現(xiàn)場,教堂內(nèi)有一些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b>??卡尼奧圣約翰教堂</b></p><p class="ql-block">沿著下山的路右轉(zhuǎn),不遠(yuǎn)就是卡尼奧圣約翰教堂(Црква Свети ?ован Канео / Church of St. John at Kaneo),教堂修建于十三世紀(jì),矗立在湖畔的峭壁上,環(huán)境清幽。中世紀(jì)的修道士們喜歡在這里做靈修,15世紀(jì)土耳其人入侵之后受到損壞,1964年重建。</p> 卡尼奧圣約翰教堂和湖邊的建筑格外醒目,它們掩映在綠樹叢中,和蔚藍(lán)的湖水形成強烈的反差。 <div>我沿石階爬上懸崖往下看,只見一座古樸滄桑的老教堂,湛藍(lán)的湖水,綠樹,桔黃色的灌木,優(yōu)雅迷人,至純至美,充滿了夢幻感。</div> 在奧赫里德古城數(shù)十座教堂中,這座最受游客青睞,古樸的磚石,典雅秀氣的造型,映著碧藍(lán)的奧赫里德湖水。 教堂下是湛藍(lán)的湖水,非常迷人。 懸崖邊的湖面棧道旁,便是開滿了咖啡廳小酒吧的沙灘,岸上擺滿了躺椅。 湖水清澈,水中的石子清晰可見,游船像是浮在玻璃水中。 <p class="ql-block"><b>??圣索菲亞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從懸崖教堂下來,我們來到舊城區(qū)內(nèi),找到圣索菲亞大教堂。這個教堂是奧赫里德最大的中世紀(jì)教堂之一,建于11世紀(jì),獻(xiàn)給基督教殉道者圣索菲亞,也是奧赫里德的主教堂。</p> 教堂曾經(jīng)只有一個圓頂,14世紀(jì)增建了外面的華麗走廊,15世紀(jì)當(dāng)土耳其人占領(lǐng)馬其頓之后進(jìn)行了大的修繕,將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傳說圣索菲亞有三個女兒,分別以基督教的美德命名:Faith,Hope,Charity,在羅馬皇帝哈德良統(tǒng)治期間,羅馬士兵試圖迫使圣索菲亞放棄對基督的信仰,將她的女兒們一個一個折磨致死,但是索菲亞的信仰堅定不移,埋葬了女兒們之后,她在墳?zāi)骨捌矶\了三天,然后追隨女兒們而去。 可惜我們?nèi)サ哪翘鞗]有開放,只能在外面看看。十一世紀(jì)建造的門廊和祭壇,十四世紀(jì)的翻修和重建主體,都映射著當(dāng)時馬其頓建筑文化的巔峰。十五世紀(jì)后期,隨著伊斯蘭教的入侵,這座教堂再次被改建,稱為一座清真寺。<div>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教堂進(jìn)行了重大的修復(fù)工程,十分難得就是殿內(nèi)墻壁上那約是11到13世紀(jì)的壁畫依舊存在,這是馬其頓中世紀(jì)繪畫的最高成就??上覀兊降臅r候不開放,十分遺憾。</div> <p class="ql-block"><b>??奧赫里德古劇場(Ancient Theater oh Ohrid)</b></p><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古劇場建于公元前200年,坐落在塞繆爾王城堡腳下,靠近奧赫里德山東坡的上城門。是馬其頓現(xiàn)存的唯一古希臘時代的劇場,其余都是古羅馬時期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從奧赫里德古劇場極目遠(yuǎn)眺,可以看到不遠(yuǎn)處波光粼粼奧赫里德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可謂美不勝收。</p> 走在古劇場的臺階下,仿佛能夠聽到歷史的回音。 <p class="ql-block"><b>【奧赫里德古城】</b></p><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古城不大,卻可追溯千年之久,曾有著365座修道院的古城之下是古希臘的利奇尼多斯城遺址,城內(nèi)有古老的印畫室,漂亮的奧斯曼老房子,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的古城區(qū)街道并不是很寬闊,而且兩邊的老城建筑,形成了一條條很古樸的巷子。老城里曲徑通幽,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是迷失在小巧的石板巷子里,見到的不乏有奧圖曼時代晚期的建筑,也有紅頂磚瓦小屋,穿街走巷看到狹窄的樓梯不知通往何處。</p> 信馬游韁踏上階梯,遙遙可見遠(yuǎn)處的陽臺上肆意開放的花朵,植物的綠與石頭古樸的黃,時光匆匆卻在這里不著痕跡 沿著小路上山,路旁的每一所建筑都透著歷史的氣息。 每座房屋的窗臺上,都有盛開的天竺葵,這些花我在家里都種過,但總也開不到這么茂盛,不由得多看幾眼,好生羨慕。 走在鵝卵石小路上,份外安逸、寧靜。 <p class="ql-block"><b>D15(9月9日): 【北馬其頓】</b></p><p class="ql-block"><b>奧赫里德??斯科普里,住斯科普里</b></p><p class="ql-block">清晨,天氣晴朗,我們沿著鮮花盛開的街道,去湖邊散步。</p> 沒一會就來到了古城臨湖的中央廣場。 <p class="ql-block">從廣場往四周看,前面是碧波萬頃的湖水。</p> 后面是是毗鄰次節(jié)繽紛多彩的老城建筑。 廣場中矗立著城市起源的重要人物——圣克萊門特,他作為保加利亞的第一位大主教,在拜占庭時代透過西里爾字母和斯拉夫語改寫了教會,使奧赫里德成為了一個宗教中心。雕像手中捧著奧赫里德的屋舍,代表了他將繼續(xù)守護(hù)著這座城市。 <p class="ql-block">其中一座是圣西里爾和圣美多德兄弟倆的紀(jì)念碑,他們兩個都是拜占庭帝國的傳教士,是斯拉夫語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斯拉夫字母的發(fā)明者。</p> <p class="ql-block"><b>【奧赫里德湖】</b></p><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Ohrid湖三分之二屬于馬其頓,三分之一屬于 阿爾巴尼亞,雖是巴爾干半島第二大湖,關(guān)于它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300萬年前,是歐洲最深、最古老的湖泊。Ohrid湖全長30公里,平均寬12公里,最寬處達(dá)15公里,最深處達(dá)286米,面積約36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棧道的盡頭停泊著好幾艘當(dāng)?shù)厝说臐O船和帆船。</p> 清晨,當(dāng)太陽徐徐升起的時候,站在奧赫里德湖邊,湛藍(lán)的湖水清澈見底,古老的城市倒影在水面上,就像一幅美麗的油畫! 天氣晴朗的時候,在湖邊散步或騎行。 或泛舟或者在湖面上,到了湖中心從老船長上那要一杯咖啡,就可以度過一個慵懶的時光。<div>古城的生活節(jié)奏是真正意義上的慢生活,許多游客就圖這一點,來到古城之后小住上幾日,享受古城的空氣,緩解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div> <p class="ql-block">離開奧赫里德,我們前往馬其頓首都。中午12點左右,我們就到達(dá)了斯科普里,將車停在河的南岸,開始游覽這個城市。</p><p class="ql-block"><b>【斯科普里(Skopje)】雕塑之都</b></p><p class="ql-block">斯科普里是馬其頓共和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馬其頓的西北部。</p><p class="ql-block">和許多典型的歐洲城市一樣,城市依河而建,瓦爾達(dá)爾(Varder)河貫穿整個城市。河上有兩座大橋,舊橋建于古羅馬統(tǒng)治時期,而新橋上則樹了幾十尊神態(tài)各一、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河北岸是斯科普里的舊市區(qū),南岸有眾多的現(xiàn)代建筑、漂亮的廣場、數(shù)不清的雕塑,是斯科普里市區(qū)的重心。</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的文化來源于不同文明的匯合: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是一個適合歷史文明深度游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停車的河邊有一艘海盜船(其實是一個酒店),船尾有一個魚美人對著遠(yuǎn)處瓦爾達(dá)爾河左岸的凱勒要塞。</p> 停車點附近是建于古羅馬統(tǒng)治時期的舊橋,橋?qū)Π妒悄习妒姓慕ㄖ瓷先ズ芨叽笊稀? <p class="ql-block">北馬其頓屬地中海亞熱氣候,九月的陽光格外強烈。我們首先來到位于南岸辛塔爾區(qū)的馬其頓廣場。</p><p class="ql-block"><b>【馬其頓廣場】</b></p><p class="ql-block">馬其頓廣場是一個巨大的圓形廣場,是馬其頓共和國最大的廣場,面積18000平方米,位于市中心。藍(lán)天之下高高矗立著古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雕像,坐落在一個精心設(shè)計的噴泉內(nèi)。</p> <p class="ql-block"><b>??亞歷山大大帝雕像</b></p><p class="ql-block">亞歷山大大帝雕像又稱馬上戰(zhàn)士。這里有一座被稱為“騎馬勇士”的巨大雕像,揮刀立馬矗立在廣場中央。雕塑建造在10米高的柱子上,本身有14米高,是為了紀(jì)念獨立20周年而設(shè)計,于2011年完工。</p><p class="ql-block">只見亞歷山大大帝騎在馬背上,一手握著韁繩,另一手持著寶劍,目光嚴(yán)肅,神情篤定,顯示出奮勇向前,必將勝利的決心。馬也感受到這種氣勢,躍起前蹄,馬鳴聲似乎回蕩在空氣中。</p> 基座周圍由8名拿著長矛的武士及4頭猛獅護(hù)衛(wèi),武士的外圍是一個龐大的音樂噴泉,怒獅雕像列在四周。 有趣的是,銅像剛豎立就惹惱了希臘,他們認(rèn)為,亞歷山大大帝的出生地派拉在希臘,因此斯科普里沒有資格繼承大帝的“遺產(chǎn)”,迫使馬其頓將這尊極富爭議的銅像改名為“騎馬的戰(zhàn)士”。但這并不影響馬其頓人對歷史的自豪和驕傲,他們?nèi)詫啔v山大大帝視為自己的祖先。 <div>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tǒng)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巴卡,凱撒大帝,拿破侖)。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xué)者亞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統(tǒng)一希臘全境,進(jìn)而橫掃中東地區(qū),不費一兵一卒而占領(lǐng)埃及全境,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占據(jù)其三。</div> 廣場周邊街區(qū)聳立著許多街頭雕像,連同老城區(qū)的古老雕像,斯科普里總共有四百多座街頭雕塑,數(shù)量大大超過世界雕塑之都意大利的佛羅倫薩。 <p class="ql-block">??沙皇塞繆爾紀(jì)念碑</p><p class="ql-block">薩繆爾沙皇于公元976年建立了一個馬其頓國家,一直到1018年被拜占庭人擊敗。這座紀(jì)念碑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沙皇薩穆伊爾手持權(quán)杖端坐在寶座上,雕刻十分精細(xì),衣服上的花紋都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b>??查士丁尼一世紀(jì)念碑</b></p><p class="ql-block">馬其頓廣場東北角靠近瓦爾達(dá)爾河有一座查士丁尼一世紀(jì)念碑。查士丁尼一世手執(zhí)權(quán)杖端坐在寶座上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查士丁尼一世出生于斯科普里,公元527年到565年擔(dān)任羅馬帝國皇帝。他南征北戰(zhàn),開疆拓土,為后來延續(xù)千年的拜占庭帝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chǔ)。他編撰的《查士丁尼法典》集羅馬法律之大成,一千多年后它成為歐洲許多國家制定法律的藍(lán)本。</p><p class="ql-block">查士丁尼一世和亞歷山大大帝一樣都被列為一百個影響人類歷史進(jìn)程的人物之一。在他去世后,再也沒有能像他統(tǒng)治的時代一樣讓整個歐洲懼怕的真正意義上的帝國。因此,查士丁尼被稱為“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p> <p class="ql-block"><b>??馬其頓凱旋門</b></p><p class="ql-block">這是仿照巴黎凱旋門修建,叫馬其頓門,是為紀(jì)念馬其頓獨立20周年而建,在2012年1月正式完工。凱旋門高21米,上面有一個可以俯瞰全城的觀景臺,花費440萬歐元,由亞歷山大雕像的設(shè)計者馬其頓雕塑家Valentina Stephanovska設(shè)計。</p> 凱旋門的兩邊各有一個雕像 門里面有通往屋頂?shù)臉翘荩桥幕榧喺盏暮玫胤?。仿古凱旋門坐落在繁華的市中心,門下面是正常的城市道路,機動車可以通行。 穿過馬其頓門,一側(cè)是國家議會大樓。 另一側(cè)是戰(zhàn)士公園,里面有許多歷史人物的雕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皮圖.古力騎馬雕像和馬其頓內(nèi)部革命組織(IMRO)開會的群雕。 戰(zhàn)士公園旁邊是女自由斗士公園, 雕塑來自希臘神話,前面是手持火炬的普羅米修斯,后面是四匹金馬,金翅女神手拿花圈。 <p class="ql-block"><b>??特蕾莎修女紀(jì)念館</b></p><p class="ql-block">在馬其頓廣場不遠(yuǎn)處有一個特蕾莎修女(1910–1997)紀(jì)念館(Memorial House of Mother Teresa?),是為紀(jì)念偉大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而建,是其故鄉(xiāng)斯科普里市內(nèi)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特蕾莎修女被國際社會譽為“上帝賜予的禮物”,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她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一生致力于消除貧困,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wù)。</p> 紀(jì)念館很小,看上去很普通。 紀(jì)念館前有特蕾莎的雕像。 特蕾莎修女出生在馬其頓,是阿爾巴尼亞族裔,后加入印度國籍,由于她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這三個國家都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榮耀。1999年她被美國人民投票選為二十世紀(jì)最受尊敬人物榜單之首,排在其后的是馬丁路德金與肯尼迪。 紀(jì)念館不僅將其一生事跡展現(xiàn)給觀眾,還保留了她生活、使用過的房間及物品,是瞻仰偉人的最佳之地。 讓我們記住一句特蕾莎的話:“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并非每個人都能建立豐功偉業(yè),但我們可以滿懷著愛做一些小事?!? 特蕾莎修女紀(jì)念館的南側(cè),一座新建的東正教教堂拔地而起。 綠色的圓頂和高聳的塔樓十分漂亮。 我也到過一些國外城市,幾乎都有一些精美的雕塑。但沒有哪個城市像斯科普里的雕塑這樣星羅棋布而碩大無朋的,其數(shù)量之多、造型之大、分布之密集實屬罕見。舉目四望,到處都是這樣的塑像。從開國君主到古代英雄,從歷史文化名人到普通武士,還有那些雄獅駿馬等梟雄,甚至是流浪漢、小人物,一個個都橫空出世,生動傳神,而是妙趣橫生,富含藝術(shù)美感,些無處不在的雕塑讓這座城市充滿濃郁的文化藝術(shù)氣息,妙趣橫生雕塑&巴洛克風(fēng)格建筑相結(jié)合,斯科普里將成為一座迷人的藝術(shù)城市。 斯科普里之所以有如此多近期修建的古羅馬風(fēng)格建筑,源于政府的“2014工程”。通過對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時期的建筑進(jìn)行仿古改造,讓古羅馬、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在斯科普里大放異彩,以示與基督教文明的淵源和對馬其頓的繼承,多少還可以平衡一下南北兩岸的不同文明。 <p class="ql-block"><b>D16(9月10日): 【北馬其頓】-【塞爾維亞】</b></p><p class="ql-block"><b>斯科普里??尼什,住尼什</b></p><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游覽了斯科普里的南北兩岸,看了無數(shù)雕塑,不過癮!今天的重點在瓦爾達(dá)爾河北岸的老城。</p><p class="ql-block">斯科普里市中心以瓦爾達(dá)爾河 Vardar 為界,分為兩個行政區(qū)。河北岸是賽爾地區(qū),是斯科普里的老城區(qū)。南岸辛塔爾區(qū),是斯科普里的新區(qū)也是中心,有眾多的現(xiàn)代建筑和大廣場。</p><p class="ql-block">進(jìn)入二十一世紀(jì)的斯科普里,政府決定大興土木在這里“修復(fù)"建筑,雕塑,噴泉,橋梁,博物館,當(dāng)年這個舉動也引起了社會的一些騷亂。</p><p class="ql-block">但也還有一小部分從奧斯曼帝國和拜占庭時期延續(xù)下來的老建筑得以保留。</p><p class="ql-block"><b>??老石橋</b></p><p class="ql-block">連接新老城區(qū)的斯科普里石橋建于15世紀(jì)(1451年)拜占庭帝國時期,橋長200余米,有12個半圓形橋拱,是市內(nèi)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走上斑駁的石橋邊,瓦爾達(dá)爾河傳來潺潺流水聲。</p> 整座橋梁都由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壘砌成,兩邊的橋欄是后人修建的。雕塑無處不在,橋邊也有兩個跳水美女的雕塑。 <p class="ql-block">??新石橋</p><p class="ql-block">從瓦爾達(dá)瓦河南岸可以看到河上有好幾座橋,其中老石橋的東邊是新石橋,新橋正對著國家考古博物館。新石橋二邊的欄桿上,對應(yīng)排列著眾多青銅名人雕像,左右各1 5座,共計30座雕像,令人嘆為觀止!<br></p> 橋兩側(cè)矗立著馬其頓各個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雕像,形態(tài)各異,有叼煙斗的,有拿書本和鵝毛筆的,有凝神沉思的,也有高瞻遠(yuǎn)矚的……從古至今,包羅萬象。 <p class="ql-block">從北岸舊石橋上往南看,可以看到遠(yuǎn)處的亞歷山大大帝雕像。</p> <p class="ql-block">舊石橋北岸橋頭有兩組巨大的雕塑:</p><p class="ql-block"><b>??西里爾、美多德(兄弟)雕像</b></p><p class="ql-block">雕像表達(dá)西里爾、美多德(兄弟)并肩前行、共同傳教。</p><p class="ql-block">公元九世紀(jì),羅馬帝國皇帝米海爾三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指派修道士西里爾和他的弟弟美多德,前往摩拉維亞(今天的捷克)向那里的西斯拉夫人傳播東正教。在傳教的過程中,他們創(chuàng)制了斯拉夫字母,廣為使用,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b>??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師生)雕像</b></p><p class="ql-block">柏拉圖右手指天,左手捧著象征宇宙創(chuàng)造與本質(zhì)的《蒂邁歐篇》;亞里士多德右手朝地,左手拿著象征道德哲學(xué)的《倫理學(xué)》。</p><p class="ql-block">他們的師生關(guān)系是: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p> <p class="ql-block"><b>??母親雕像</b></p><p class="ql-block">北岸有一組母親從懷孕到養(yǎng)育兒女的雕塑,生動傳神。</p> <p class="ql-block"><b>??腓力二世雕像</b></p><p class="ql-block">在往北的老集市前面有一座紀(jì)念碑式的大型噴泉,水池中心屹立高大的托盆式圓柱形紀(jì)念碑。挺立碑頂,振臂護(hù)劍、揮師戰(zhàn)斗的是亞歷山大父親、馬其頓王國老國王腓力二世;中層托盆上,又有三尊不同年齡段的亞歷山大持劍立身雕像;基座環(huán)列雄獅與腓力二世一家三口的群雕,中間備受父母寵愛的小男孩就是后來的亞歷山大大帝。</p> <b>獅子雕像</b> 奔馬的雕塑 猶太博物館前的雕塑:苦難的兒童正在街頭擦皮鞋。 歌劇院頂上的舞者雕像 歌劇院下面的假面舞者雕像 歌劇院下面演奏豎琴的雕像 橋邊的乞討者雕像,也模仿著來一張。<div><br></div> <p class="ql-block"><b>【斯科普里舊巴扎】半爾干半島最大的巴扎</b></p><p class="ql-block">我們從老石橋往老城區(qū)行走,在腓力二世雕像后面就是老巴扎,這里半爾干半島最大的巴扎,保存著中世紀(jì)店鋪和古老的石板路。</p><p class="ql-block">這里是斯科普里清真寺最集中的地區(qū),有建于1492年的穆斯塔法夏清真寺,有高30米的宣禮塔。清真寺由穆斯塔法帕夏出資修建,他是奧斯曼帝國杰出的政治人物。</p> 老巴扎街道兩邊盡是商鋪和酒吧。 老城居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和土耳其人居多,隨處都可以看見的土耳其傳統(tǒng)服飾居民,還有阿爾巴尼亞人的小市場。 走在那些布滿商店的彎彎曲曲的小街上,仿佛是身處土耳其的某座小城,舊巴扎保存著一些中世紀(jì)的店鋪,建筑高低起伏,層次進(jìn)深變化多端。 底層大部分是商鋪,樓上有的是民居,滿街都是古老的石板路。 老城當(dāng)年修建的土耳其浴室,現(xiàn)在還在使用。 <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