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幾年有年輕人提倡所謂龍的文化,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年輕人當然有他的理想,可是這樣的提法是不大妥當?shù)?,因為中國遠古文獻并沒提到龍的傳人。</p><p class="ql-block"> 《易經(jīng)》上再三講所謂的龍,不過是我們所用的一個標志而已??鬃邮欠浅E宸献拥?,弟子們問他,老子在你心目中究竟如何評價呢?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夠飛;魚,我知道它能夠游;獸,我知道它能夠走;至于龍,我知道它能乘風云上天,而老子他就像龍一樣。</p><p class="ql-block"> 我們古代所講的龍不是西方神話的龍,更不是已經(jīng)絕種的恐龍。我們這個龍是四棲動物,能夠飛,能夠游泳,能夠陸地上走,能夠鉆山入洞;能夠變大,變成宇宙那么大;能夠變小,比一根頭發(fā)還要小。所以龍所象征的就是“隱現(xiàn)無常,變化莫測”,也可以說不可測。</p><p class="ql-block"> 古人畫龍從不畫出龍的全體,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見尾就不見首。這個動物在古代究竟有沒有我們不管,至少是民族自我表達的一種象征,就像有些民族用獅子、美國人用老鷹來表達自己的民族精神一樣。</p><p class="ql-block"> ——《我說參同契》</p><p class="ql-block"> 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中心就是自己的歷史,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祖先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都不知道,那就是中國文化的名言“數(shù)典忘祖”,做人不可以數(shù)典忘祖。全世界有六七十億人口,有許多國家,但是最注重歷史的是中國人。希臘、埃及、印度及中國是四大古國,都有幾千年的文化,可是希臘、埃及、印度都沒有中國這樣注重歷史。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們中國人特別注重。</p><p class="ql-block"> 從上古到現(xiàn)在,中國分為兩大系,南方與北方。北方以黃河為主,是黃帝軒轅氏的文化系統(tǒng),炎帝神農(nóng)氏嘗百草,然后確定五谷為人們的主食。中國人過去就自稱是炎黃子孫。南方的祖先燧人氏,發(fā)明鉆木取火。以文化來講,這里要追加說明,有人說黃帝子孫是龍的文化,當年在臺灣有個年輕人作了首歌《龍的傳人》,那是笑話,中國人不是龍的傳人,我們是人的傳人?!敦ヒ皇兰o初的前言后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