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尼泊爾</p><p class="ql-block"> 可以欣賞眾多的世界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欣賞壯美的雪山</p><p class="ql-block"> 騎著大象在叢林中穿梭</p><p class="ql-block"> 在博卡拉費瓦湖畔曬太陽發(fā)呆</p><p class="ql-block"> 而我這一次,只為珠峰大本營E B C徒步</p><p class="ql-block"> 尼泊爾有三條經(jīng)典的徒步線路:A B C、A C T和E B C,當2014年走完A B C之后,我就想繼續(xù)把A CT和E B C完成了,因種種原因直到2019年才將A C T走完,繼而三年疫情阻斷了許多徒步人的計劃,4年之后的2023年我將烏孫古道和E B C列入了我的當年徒步計劃,否則,已過65歲的我,不知何時才能去完成這個愿望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2023年6月走了烏孫古道。</p><p class="ql-block"> 將E B C的行程選擇了9月底至10月中旬,我也知道10月下旬的E B C會讓徒步者欣賞到更加完美的雪山,但考慮到自身情況,擔(dān)心埡口會遇到下雪而增加徒步難度和風(fēng)險,還是以安全為第一選擇。</p><p class="ql-block"> E B C徒步,確切的說應(yīng)該是珠峰地徒步。從南池向北有3個山谷分別到Chukhung,Garashep和Gokyo。圍繞這3個山谷可以組合多種不同的線路。其中有三條是徒步界人人皆知的:1.南池直接到Garashep然后原路返回,是傳統(tǒng)的E B C線路;2.南池到Garashep,然后經(jīng)Chola la埡口到Gokyo,再返回南池,稱為E B C小環(huán);3.南池到Chukhung,經(jīng)Kongma la埡口到Garashep,經(jīng)Chola la埡口到Gokyo,再經(jīng)Renjo la埡口回南池,稱為三埡口線路。</p><p class="ql-block"> 三條線路如何選擇?第一種傳統(tǒng)的E B C線路最初就是放棄的。在小環(huán)和大環(huán)之間糾結(jié)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攻略記事小本子上行程日期出現(xiàn)的反復(fù)涂改和紅藍黑三種顏色的交替覆蓋,說明我很難決擇,考慮再三,最終選擇E B C大環(huán)。</p> <p class="ql-block"> 圖中蘭線為"溝",徒步所走的線路,黃色為三埡口。</p> <p class="ql-block"> 如何完成EB C徒步線路?之前A B C和A C T都是約伴,然后找背夫就可以出發(fā)了。雖然清楚E B C也是成熟的線路,但更清楚自己的狀況,所以從一開始就決定報正規(guī)的戶外團隊?!锻讲街袊肥俏矣^察多年的戶外組織,因此沒有猶猶豫直接報名。</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5日淮安飛成都。</p><p class="ql-block"> 9月26日在成都天府機場與隊友薇羽匯合,一同飛往尼泊爾加德滿都。</p> <p class="ql-block"> 飛行途中經(jīng)過喜瑪拉雅山脈,機翼下雪山連綿起伏,幾天后我將與你們近距離相遇,內(nèi)心已經(jīng)開始激動。</p> <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機場已有不少改變,雖然與國內(nèi)機場候機樓無法相比,但與4年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升級。</p> <p class="ql-block"> 休息片刻,便上泰米爾街上轉(zhuǎn)轉(zhuǎn),街上的一切似乎沒有什么變化。</p> <p class="ql-block"> 酒店附近一個賣飾品等物品的小店,店主人依然是4年前那位嫁給尼泊爾人的日本人。</p> <p class="ql-block"> 和幾個隊友約了伴,去猴廟轉(zhuǎn)了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 晚飯前,領(lǐng)隊檢查了每位隊員的裝備,并開了行前會。</p><p class="ql-block"> 尼泊爾的工作人員為每位隊友獻上當?shù)靥厣r花織成的花束。</p> <p class="ql-block"> 領(lǐng)隊小二。</p> <p class="ql-block"> 當晚的歡迎宴會是尼餐,我對尼餐不習(xí)慣,咖喱味吃不慣。還有近2 0天要與尼餐為伴,我不知道我的胃如何去應(yīng)對。</p> <p class="ql-block"> 宴席中還穿插著尼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標準的尼餐。</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們6點鐘便趕到了機場,乘坐飛往盧卡拉的小飛機。</p> <p class="ql-block"> 小飛機核定座位只有1 6座,我們隊員和領(lǐng)隊及向?qū)б謨膳巴R卡拉。</p><p class="ql-block"> 向?qū)弥覀兊淖o照去簡陋的值機柜臺等候驗檢。</p> <p class="ql-block"> 旅客登機前的檢查。</p> <p class="ql-block"> 這個設(shè)備就是檢查危險品的。</p> <p class="ql-block"> 飛往盧卡拉的飛機最容易受天氣因素影響,雖然我們早早就到了機場,因盧卡拉那邊天氣不好,我們的飛機一直在延誤。</p> <p class="ql-block"> 11:30分,我們終于登上了飛往盧卡拉的飛機。</p> <p class="ql-block"> 大家是多么興奮和期待啊,E B C徒步之旅正式開啟。</p> <p class="ql-block"> 駕駛室和后面的客艙是相通的,我坐的位置離駕駛室很近,能直接看到復(fù)雜的儀表盤。</p> <p class="ql-block"> 飛越加德滿都上空。</p> <p class="ql-block"> 飛機穿行在云朵中。</p> <p class="ql-block"> 飛機即將著落,透過駕駛室前的玻璃,已經(jīng)可以看到盧卡拉機場的跑道了。</p> <p class="ql-block"> 提心吊膽了半個小時左右,終于安全落地。</p> <p class="ql-block"> 盧卡拉機場Lukla Airport是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的機場之一,海拔28 6 0米,位于崇山峻嶺中的一小塊平地上,機場單跑單不足5 0 0米,寬不到20米,跑道的一端是山崖,另一端是盧卡拉村,跑道有12%的坡度,便于飛機降落時減速和起飛時加速。</p><p class="ql-block"> 盧卡拉機場始建于1964年,由登頂珠穆朗瑪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自行集資修建的。2008年更名為丹增-希拉里機場,以紀念全世界首次登頂珠峰的埃蒙德·希拉里爵士和夏爾巴人丹增·諾蓋。</p> <p class="ql-block"> 以我乘坐的小飛機為背景,留下盧卡拉第一照。</p> <p class="ql-block"> 放下背包,又來到機場,看著小飛機起飛降落,等待著仍在加都的幾位隊友。</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盧卡拉機場的跑道,可以看到是一個斜坡。</p> <p class="ql-block"> 一架又一架飛機降落,直至因天氣原因飛機停飛,我們的的隊友也沒能搭上最后一次航班,他們今天滯留在加都了。</p> <p class="ql-block"> 機場旁有直升機停機坪,不斷地有直升機起降。</p> <p class="ql-block"> 盧卡拉,是薩加瑪塔專區(qū)索盧昆布縣的一個城鎮(zhèn),該地區(qū)海拔2860米,靠近珠穆朗瑪峰,攀登珠峰者多經(jīng)此地登峰。盧卡拉在當?shù)卣Z言中意為"有許多羊的地方",是昆布地區(qū)最大的一個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不習(xí)慣吃咖喱味的尼餐,我給自己每天晩上訂的餐是__夏爾巴湯羹,類似于我們這邊的面片。</p> <p class="ql-block"> 晚上測了一下血氧,8 7,雖略低,但無任何不適。</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們早早趕往機場,希望獲得隊友們飛過來的消息。小二領(lǐng)隊不時傳來的信息,仍然是飛機因天氣原因仍延誤。</p> <p class="ql-block"> 閑來無聊,和幾位隊友,繞著機場轉(zhuǎn)了一圈。我們戲稱為機場大環(huán)。</p> <p class="ql-block"> 采摘的果子有點像草莓。</p> <p class="ql-block"> 近中午12點了,依然沒有飛機航班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小二發(fā)來消息,讓尼泊爾向?qū)hhir帶著我們先出發(fā)。</p><p class="ql-block"> 于是,大家在旅館門前集合待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 出發(fā)前留個照。從現(xiàn)在起的16天(包括一天休整),我們就全程靠腳了。</p> <p class="ql-block"> 出發(fā)了!出發(fā)了!</p><p class="ql-block"> 這個拱門是為了紀念尼泊爾第一位登頂珠峰的女登山家帕桑·拉姆而建造的一扇門。</p> <p class="ql-block"> 進山登記。</p> <p class="ql-block"> 徒步路上遇到牛隊或馬隊,都需要靠邊讓路,這是徒步路上不成文的規(guī)矩,也是對自己的生命保障。</p> <p class="ql-block"> 開始的一段路是平緩下降的,在一個山坡平地上有幾戶人家的查日喀卡村Chaurikharka。</p> <p class="ql-block"> 牛脖子上玲聲是多么悅耳動聽啊。</p> <p class="ql-block"> 整個E B C山上,包括任何一處制高點的生活用品,都是靠背夫背上去的。因此越高處售賣的東西越貴。</p> <p class="ql-block"> 過第一座鐵索橋。</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奇普倫村Chheplung,到處都是轉(zhuǎn)經(jīng)筒和瑪尼石。</p> <p class="ql-block"> 徒步中經(jīng)過的這些村子,似曾相識,讓我又想起了ABC和ACT沿途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 按原計劃今天應(yīng)該到法克定住下來,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了一段,到托克托克Toktok 村停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或是第一天路程短且以下坡為主,沒有感覺疲勞,或是大家處于初次相遇結(jié)識之中,聚在一起玩起了"狼人殺"游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