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隨著龍年款款而來的腳步,春節(jié)前最后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又如約而至。今天的天氣比之前幾天寒冷了很多,但依然沒能阻擋小朋友們到博物館過小年的熱情。</p><p class="ql-block"> 你看,淄博市博物館研學教室里三五一堆的小學生們在非遺剪紙老師的指導下,正熱火朝天地創(chuàng)作自己的小年窗花呢。剪窗花之前,在社教姐姐的普及下,我們才知道小年還有兩個呢!不僅如此,也終于明白了小年這天爺爺奶奶為什么總是把第一碗出鍋的餃子恭敬地放在灶臺旁,原來是為了我們的“一家之主”——灶王爺升天匯報的時候多說好話啊!</p><p class="ql-block"> 小年要祭灶、要掃塵,還要在紅彤彤的紙上剪出過年的喜慶氣氛。讓我們驚奇的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紅紙,經過“銀泰匠心守藝坊”非遺剪紙傳承老師們的巧手左右轉動,竟可以變化出如此千姿百態(tài)的美麗圖案,真是“高手在民間”??!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p><p class="ql-block"> 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觸剪紙,在技巧掌握上還不熟練。傳承老師們便手把手地一遍遍詳細指導,小朋友們從折紙、構圖、下剪開始,一步一步地認真學習、虛心請教。一個教得耐心,一個學得專心。來檢驗一下我們教學相長的成果怎么樣?</p><p class="ql-block">一碗清湯詩一篇,</p><p class="ql-block">灶君今日上青天。</p><p class="ql-block">共剪窗花迎小年,</p><p class="ql-block">龍年國泰民又安。</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本來自淄博市博物館</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Q21P2vzSpxI602KOJDoZg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