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驚嘆石寨朝天寺下巨石的渾然天成時,也曾不止一次仰望靈通,山后的千巖萬壑里,獅子峰在不停地向我們招手。</p><p class="ql-block"> 聽說朝天寺也有一條通往靈通山的古道,等待時間正好,天氣正好,我們就出發(fā)。</p><p class="ql-block"> 石寨的朝天寺已來過多次,我們先行略過,直奔山腳。當?shù)氐拇迕駛冋f,沿著村后梯田的田埂往上走就可以上山,可我們卻差點在田園阡陌中迷了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中幾經(jīng)矯正,終于在最高的那一壟梯田邊,看見一條一米見寬的石路直通山坡叢林。這就是靈通山伸向鄉(xiāng)村的又一條觸角。</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人跡罕至,叢林外,石路兩旁五味子、金鋼藤、紫珠各種藤生植物瘋長,枝條努力地往路中蔓延,地菍和雜草們擠滿了石頭縫。旁邊的蜜柚園已荒廢,蜜柚樹野蠻生長著,沒有了呵護,它們只能拼盡全力地雜樹爭奪空間。</p><p class="ql-block"> 進入?yún)擦?,周圍都是高大茂密的喬木,枝丫爭先恐后地向上伸展,窄窄的古道淹沒在一片樹蔭下。一段古道,就是一路風景,當嶄新的陽光打在經(jīng)年的落葉上,光與暗、新與舊融合成一片斑駁陸離的世界,恍如夢境。我們不知道那石板路上古老的印跡里埋藏多少光陰的故事,奇峰異石背后有多么遙遠的傳唱,就這滿地的野果已經(jīng)讓人邁不開腳。</p><p class="ql-block"> 從朝天寺到青云賓館其實不過30分鐘的路程,我們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像個偷渡者一般,悄悄摸到了青云賓館的后門。這是天堂寺古道之外的又一條“逃票路線”。</p><p class="ql-block"> 在青云賓館的廣場上西北望,靈通諸峰直插天際,山脊線在天空中畫了一條線,半是蔚藍半水墨。獅子峰是靈通七大主峰之一,處于諸峰最東邊,如同鎮(zhèn)守東邊關(guān)隘的將軍,傲視海外。遠遠看去,龐大的獅子盤踞欲撲,仿佛一遇風雨便會咆哮而起。越靠近壓迫感越強烈,也許強大的必然是孤獨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青云賓館稍作停留,便繼續(xù)朝獅子峰行進,欲一睹雄獅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盡管是周末,可前往獅子峰的古道像是被游客遺忘,山坡也如沉睡般安靜。我們一行人,算是今天古道的第一批訪客。</p><p class="ql-block"> 從青云寺出發(fā),走過一小段石臺階后就沒有完整的階梯了,都是“之”字形的土路迂回曲折。這樣的坡路走起來特別費體力,稍不留神腳底就會打滑,還好登山杖幫了大忙。其實登山最讓人無力的不是高度,而是未知。因為第一次走這條線,完全沒有路程的概念,一直在樹林里穿梭,感覺已經(jīng)走出很遠了,可獅子峰卻一直仿佛在天際。</p><p class="ql-block"> 冬天確實不是登山的好季節(jié),盡管已經(jīng)開始冒汗,但在背陰處稍作停留,一陣山風過來又感覺涼颼颼的??砷_弓沒有回頭箭,中途放棄也對不起這半路的跋涉。幸好,每過一道山梁,都有大片的陽光在等候,暖暖地打在身上,帶走些許疲憊。</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們一路疲憊一路收獲,不知道是過了多久,或許會是一個世紀,我們摸到了主峰的石壁下,古道開始沿著石壁往山后迂回。這是一段較為平緩的亂石路,只是路面更窄,隨處都有巨石攔路。在這里,已經(jīng)可以俯視那些我們在山腳下看來高不可攀的山峰了,山挺起綠色的脊梁,如海浪般起伏連綿。而近處,一張巨大的人臉側(cè)面栩栩如生,嘴唇、眼睛、睫毛、頭發(fā)都有如精雕細琢。在山里看山,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別有一番感受。</p><p class="ql-block"> 走過這一段亂石路,來到了一處三岔路口,下山是天堂寺,繼續(xù)往上才是獅子峰。此時眾人已經(jīng)是饑腸轆轆了,望著仍然高聳的獅子峰,有些躊躇不決?!白哐健?,不知道是誰打破了沉默,于是隊伍繼續(xù)出發(fā)。有時候,堅持只需要一點引導。</p><p class="ql-block"> 從三岔路口上山的路像是被雨水沖刷后干涸的水溝,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堪堪一只腳的寬度,站立都有些困難,兩側(cè)齊腰的雜草,卻像是敵人派來的,不斷地騷擾著腳步。我們淌著雜草尋路,進行一場艱難長征,路上不停地與雜草戰(zhàn)斗,與重力戰(zhàn)斗,與耐力戰(zhàn)斗,與咕咕叫的肚子戰(zhàn)斗,我們似乎是背著一座山去爬另一座山。到達一處酷似狼首的奇石下,原本只想小憩,可一癱坐下來,卻再也邁不開腿,索性就開始清理背包的食物,補充一下體能,一陣狼吞虎咽,算是祭足了五臟廟。</p><p class="ql-block"> 這里距離頂峰也就咫尺之遙了,一條小路從頂峰沿著山脊線伸展出來,像是接引的金帶。登頂在望加上補充體力帶來雙重動力,我們稍作修整后開始了登頂?shù)淖詈鬀_刺。</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脊線的高度,視野里只剩下天空和山頭,只是山頭可以達到,天空高不可攀,我們一步一步地向上,如同徐徐打開大自然的畫卷。登上頂峰,我們在陽光下駐足,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凝神放眼,卻見遠山如黛,近水含煙,造物主把一切勾勒得次第分明,脈絡(luò)清晰。不站在高處,永遠不會知道,天與地構(gòu)成的立體畫卷,是如此的磅礴。環(huán)顧四周,國道、縣道、鄉(xiāng)村道構(gòu)建了大地的筋脈;比村落更遠的是烏山、礬山、大芹山,就連遙遠的十八齒也齒齒分明;群山之后是天空,天空之后是無盡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整座獅子峰就是一塊巨石。歲月的風雨,帶走了最后的塵土,頂峰的石面干凈如洗,就這樣素面朝天,挺好。</p><p class="ql-block"> 東面的斜坡上,發(fā)現(xiàn)一座墳塋,面朝大海,凄涼孤單卻難掩骨子里的高傲。我們納悶著,如此高度,到底是何人,又是為何在此長眠?走進一看,古樸的墓碑上“唐歸德將軍陳政之墓”清晰可辯。將軍墓與云霄將軍山隔空相望,這里面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旁邊有一面碑記,每一處碑記,都是歷史留下的活口,我們尋著斑駁的碑記,試圖揭開謎底,奈何歷史的印跡若有若無,依稀僅見將軍身后的幾度遷移輾轉(zhuǎn),至于如今靈通山周邊的陳姓住民與將軍有何淵源卻還有待探究。</p><p class="ql-block"> 暖陽西去,夕日金戈鐵馬黯淡,但至高處,將軍胯獅,余威猶在,獅子峰雄偉依舊。靈通諸峰相比于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雖然高度略差,但我卻一直認為他們更顯靈性,更有縱深感,不管是地理縱深還是歷史縱深。</p><p class="ql-block"> 我們幾乎是獨享這座山峰,直到午后才有一對小情侶和兩個小伙子相繼到來,他們閑庭信步的樣子,絲毫不像我們這般狼狽,兩個小伙子甚至是一路小跑著從擎天峰過來。想想我們終究不是少年,不似少年。</p><p class="ql-block">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我們緊了緊鞋帶,防止下山時腳趾頭摩擦到鞋尖,整理好行裝,沿著同一線路下山。沒有臺階的土路最是考驗膝蓋,盡管一路小心翼翼的,偶爾踩到沙石還是會打滑。</p><p class="ql-block"> 歸途風景依舊,我們卻不再貪戀,畢竟最美好的體驗,在頂峰時已裝在兜里了。回到朝天寺,再次仰望巍峨的獅子峰,少了份神秘,多了份親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