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南北朝時代宋·呂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編的《字林》里,其解釋為:“寒氣結(jié)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這是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 <div> 霧凇島因霧凇多且美麗而得名。這里的地勢較吉林市區(qū)低,又有江水環(huán)抱。冷熱空氣在這里相交,冬季里幾乎天天有樹掛,有時一連幾天也不掉落。<br> 霧凇島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霧凇島因霧凇多且美麗而得名。這里樹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景色既野又美。 </div><div> 霧凇俗稱樹掛,為我國四大奇觀之一。有句俗話說“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說的便是霧凇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霧凇奇觀讓無數(shù)游人神往,而最為著名的觀霧凇勝地就有吉林、廬山、黃山等地,其中尤以“吉林霧凇天下 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一同被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霧凇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樹枝上掛的霜。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壯觀。到吉林看霧凇,最好的地點是松花江下游的霧凇島,以前來這里的多是攝影發(fā)燒友,但如今,也越來越被更多游人所知了。 </div><div> 2024年1月中旬的霧淞島,果然名不虛傳,各種的霧凇美輪美奐,目不暇接。</div> 白色大地逐漸被晨光染紅。 早晨,江面霧氣繚繞,如入仙境,太陽在晨霧中徐徐升起,穿著古裝的少女在晨霧中拍照。 霧松的樹冠被晨光染紅。 一群穿著艷麗民族服裝的婦女在霧凇林間穿行。 馬拉爬犁、轎車、三輪車、行人在滿是雪面的馬路上穿行,甚是忙碌。 人們在打卡留念,記錄美好時光。 紛紛滑落的霧凇。 遠處的山脈。 晨風中的寂寞。 夜間的冰雪馬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特技表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