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新冠疫情稍有緩和期間,6月19日~7月21日我獨自去廣西走了一圈。我是一個人,好多景點沒法去,因為交通無法解決。到達廣西桂林后報名參加了一個當?shù)芈糜螆F游覽桂林陽朔山水。離開廣西前又回到桂林補課。前后在桂林耽了一周。到達廣西的第一站是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園。紀念園位于全州縣才灣鎮(zhèn)境內(nèi)的湘江戰(zhàn)役三大阻擊戰(zhàn)之一腳山鋪阻擊戰(zhàn)遺址。湘江戰(zhàn)役是關(guān)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zhàn)。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nèi)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zhàn)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zhàn)員和中央機關(guān)人員由長征出發(fā)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余人。。</p> <p class="ql-block">湘山寺,位于全州縣城內(nèi)西隅湘山之麓,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chuàng)建。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親臨膜拜;清朝康熙皇帝御筆親題崖刻。</p> <p class="ql-block">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境內(nèi),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龍脊梯田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這里有著壯觀的梯田景觀,以及獨特的民族文化。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梯田系統(tǒng)。這些梯田沿著山坡延伸,層層疊疊,線條優(yōu)美,景色如畫。在這里,游客可以欣賞到獨特的農(nóng)耕文化和壯族的民族風情,還可以品嘗到地道的農(nóng)家美食。龍脊梯田被譽為“世界梯田之冠”,是旅游者向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此后跟隨旅游團游覽桂林山水。在興坪古鎮(zhèn)下漓江,這里還是20元人民幣背景取景處。</p> <p class="ql-block">桂林銀子巖。</p> <p class="ql-block">游船到此漓江經(jīng)典景觀,游船有人開始給游客拍照留念,但自帶相機除外。后來又同意了,可惜我忘了取下口罩。</p> <p class="ql-block">漓江十里畫廊。景色很美,可惜今天天氣陰。</p> <p class="ql-block">漓江十里畫廊。</p> <p class="ql-block">漓江十里畫廊。</p> <p class="ql-block">日月雙塔地處桂林市中心區(qū),與"象山水月"相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桂林日月雙塔號稱世界第一銅塔,是桂林旅游的一個絕美夜景觀賞地。</p> <p class="ql-block">桂林逍遙樓夜景。</p><p class="ql-block">逍遙樓是廣西桂林市的一座名樓,建于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因莊子《逍遙游》中的“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而得名。逍遙樓位于桂林城東部制高點之一,可以鳥瞰漓江諸峰,歷來是文人雅士的最佳場所,亦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逍遙樓曾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但現(xiàn)已不復存在。歷經(jīng)多次毀建,逍遙樓在抗戰(zhàn)時期再次毀于戰(zhàn)火,并拆城墻之石用于修筑大橋。然而,歷朝歷代的達官貴人和文人騷客都必須登臨逍遙樓。他們在樓上題詩作畫、宴飲留別,使這座樓閣名聲遠揚。從唐代宋之問,到明代楊芳,眾多文人都為逍遙樓書寫過詩篇。逍遙樓的雄偉和壯觀,登樓眺望,山川景色一覽無余,是桂林市的一大名勝古跡。</p><p class="ql-block">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逍遙樓多次損毀又多次修建。逍遙樓最后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2015年1月,桂林市有關(guān)部門在濱江路開工重建逍遙樓,為二層三檐樓閣式景觀建筑,高約24米,長寬各22米,建筑面積63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廣西公路上的風景,不是景區(qū)勝似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侗情水莊。侗情水莊位于桂林市象山區(qū)二塘鄉(xiāng)北芳大村東面,地處桂林旅游黃金通道---桂陽公路西側(cè),是精心打造的侗族文化主題景區(qū),是體驗侗族奇特民風民俗的較佳勝地。這里山青水秀,風光迤麗,清幽的相思江蜿蜒其中,江畔侗家寨樓鱗次櫛比,侗族歌舞此伏彼起。濃郁的侗鄉(xiāng)風情,如畫的侗寨美景,滿園的歡歌笑語,令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侗族是廣西主要少數(shù)民族之一。侗族歷史悠久,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侗族繼承和保留了先人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侗族擅長建筑,侗寨風雨橋、鼓樓、吊腳樓等建筑較具代表性。侗族建筑較大的特點就是造型獨特,規(guī)模雄偉,多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且整座建筑均以杉木鑿榫銜接,不用一顆鐵釘。遠處的建筑是侗寨的鼓樓,侗寨議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廣西桂林漓江和象鼻山。</p> <p class="ql-block">駱駝山位于桂林七星公園內(nèi),為桂林市名山之一,原名酒壺山。因其狀態(tài)酷似駱駝,遂名之。但它又酷似一把古式酒壺,因此又名壺山。</p> <p class="ql-block">靖江王府,唯此景點七十歲以上老年人不免票。</p><p class="ql-block">靖江王府是我國現(xiàn)今歷史最長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時為廣西貢院,現(xiàn)為廣西師范大學本部校區(qū),濃縮了最近幾百年來桂林的歷史和文化。位于王城內(nèi)的獨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被稱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這里。于2003年9月向游客開放。</p> <p class="ql-block">三江侗族自治縣火車站前群雕。</p> <p class="ql-block">三江侗族自治縣縣城風貌。</p> <p class="ql-block">侗寨留影。</p> <p class="ql-block">三江縣城里的風雨橋全景。</p> <p class="ql-block">程陽八寨景區(q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zhèn)的林溪河畔,距離縣城古宜鎮(zhèn)19公里,是三江縣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區(qū),也是廣西著名的侗民族風情旅游景區(qū)。程陽八寨景區(qū)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相傳在大約700年前,程姓和陽姓兩家人來到這里,建立了八個自然屯,形成了程陽八寨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村屯逐漸發(fā)展起來,成為了今天我們所見的程陽八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程陽八寨內(nèi)街景。</p> <p class="ql-block">風雨橋就是能讓人擋風遮雨的橋,是這里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廣西柳州市。</p> <p class="ql-block">廣西柳州柳候祠。柳侯祠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園內(nèi)的西隅,原名羅池廟(因建于羅池西畔得名),現(xiàn)改名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為紀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廟?,F(xiàn)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魚峰公園位于柳州市中心,面積3.37公頃。其山似立魚又名"立魚峰",山上綠樹成蔭,山腳一泓碧水稱小龍?zhí)?。于潭畔俯覽仰觀,潭峰相映,如巨鯉躍立潭面,稱為"南潭魚躍",為柳州古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相傳壯族歌仙劉三姐就在這里勞作生活,傳唱山歌,因此公園內(nèi)塑有劉三姐雕像,洞內(nèi)塑有男女對歌群雕。</p> <p class="ql-block">柳州市解放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柳州文廟。</p> <p class="ql-block">柳州龍?zhí)豆珗@中的風雨橋。</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位于廣西柳州市,始建于唐代開元年間,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原址位于柳候祠內(nèi),毀于清末,2005年6月,經(jīng)考古發(fā)掘千年古剎得以重見天日。重建后的開元寺位于柳州都樂公園內(nèi)。</p><p class="ql-block">開元寺,是廣西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是集生態(tài)、文化旅游、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佛教文化觀光區(qū)。</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紀念館。鄧穎超1904年2月4日生于廣西南寧,周恩來夫人。今在其故居設(shè)立了鄧穎超紀念館設(shè)在南寧市朝陽路3號一座古建筑內(nèi),東面是繁華的市中心萬達商業(yè)廣場,南面是寬闊的民族大道。為了深切緬懷鄧穎超同志,2007年2月4日,在鄧穎超同志誕辰103周年紀念日,南寧市委、市政府利用鄧穎超出生地北側(cè)的原廣西高等法院辦公樓舊址內(nèi),建成了鄧穎超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p> <p class="ql-block">南寧市清秀山又名青山,是南寧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泰青嶺,因林木青翠,山勢秀拔而得名。它海拔有289米,占地近78公頃,山上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清風吹過時,發(fā)出海濤般的聲浪,形成青山著名一景――青山松濤。青秀山是南寧市重點開發(fā)的風景區(qū),除保護和修復原有的古跡如董泉、擷青巖崖刻,石香灶等外,還新建了不少景點。我在該景區(qū)待了一整天。</p> <p class="ql-block">清秀山內(nèi)一景西天取經(jīng)。</p> <p class="ql-block">青秀山內(nèi)一景狀元泉。</p> <p class="ql-block">青秀山一景觀音道場。</p> <p class="ql-block">青秀山內(nèi)一景。</p> <p class="ql-block">南寧民生廣場暢游閣。</p> <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廣西百色領(lǐng)導的武裝起義。</p><p class="ql-block">1929年5月,蔣桂戰(zhàn)爭結(jié)束。國民黨政府任命俞作柏為廣西省政府主席,任命李明瑞為廣西各部隊編遣特派員。俞、李主政廣西后,為鞏固其地位,主動要求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中共中央即派鄧斌(鄧小平)為中央代表,率數(shù)名共產(chǎn)黨員到廣西加強武裝斗爭的領(lǐng)導。在鄧斌等人的推動下, 俞、李釋放了桂系軍閥監(jiān)禁的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分子;任命共產(chǎn)黨員張云逸為廣西警備第4大隊大隊長兼教導總隊副隊長;任命俞作豫(共產(chǎn)黨員,俞作柏胞弟)為廣西警備第5大隊大隊長;開放工農(nóng)運動;承認韋拔群領(lǐng)導的右江農(nóng)軍。9月中旬,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鄧斌等主持下于南寧召開,傳達中共六屆二中全會關(guān)于建立紅軍開展蘇維埃運動的指示,并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將中共廣西省委改為廣西特委,何誓達任書記,歸廣東省委領(lǐng)導。下旬,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寧通電反對蔣介石,10月初,因部下被蔣收買而失敗。中旬,鄧斌、張云逸率所掌握的廣西警備第4大隊和教導總隊近2000人離開南寧,于22日抵達右江重鎮(zhèn)百色,部署武裝起義。12月11日,在百色的廣西教導總隊一部,警備第4大隊和右江農(nóng)軍共4000余人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7軍,張云逸任軍長,鄧斌任政治委員。同日,在平馬鎮(zhèn)(今田東縣城)召開右江地區(qū)第一屆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右江蘇維埃政府,雷經(jīng)天任主席。</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義紀念園一側(cè)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義英雄榜。</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義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義紀念園上可眺望百色市。</p> <p class="ql-block">廣西靖西市錦繡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瓦氏夫人塑像。</p><p class="ql-block">歷史傳說</p><p class="ql-block">瓦氏夫人本姓岑,名花,壯族,歸順直隸州(廣西靖西市舊州村 )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女英雄。為保國安民立下了戰(zhàn)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p><p class="ql-block">按照壯族土司時代官族與官族通婚以及壯族婚姻不避同姓的習俗,嫁給田州(今廣西田陽縣)土官岑猛為妻,改稱為"瓦氏"。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被指控叛亂,遭朝廷討伐,與其子岑邦彥戰(zhàn)敗而亡。岑猛與其子死后由孫子岑芝承襲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紀尚幼,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夫人在職期間,克己礪志,善理州政,安定了社會秩序。同時積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建義學,興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被朝廷征調(diào)到海南島鎮(zhèn)壓黎族起義,戰(zhàn)死于海南。于是,瓦氏夫人又負擔起撫育岑芝之子岑大壽、岑大祿的責任,繼續(xù)掌管州內(nèi)一切政務,政績依舊斐然。</p><p class="ql-block">她的抗倭愛國精神,永遠值得中國人民緬懷和紀念。有瓦氏夫人墓、紀念館、練兵臺、廟宇等可供參觀游覽與憑吊。!</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義紀念園另一側(cè)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靖西胡志明與壯族人民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靖西街道。</p> <p class="ql-block">到達靖西,車站前5有許多私家車可以去鵝泉景區(qū),可是價格咋舌,喊價150左右。因為天色已晚,先找旅館休息。次日晨旅館老板給我聯(lián)系了一位私家車司機,可以談妥80成交。鵝池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又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游覽鵝池后駕駛員表示可以160載我去德天瀑布,我立馬同意,因為我此次廣西之旅最大難題就是去看瀑布。司機還答應路過景點還替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靖西鵝泉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靖西鵝泉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舊州古鎮(zhèn)瓦氏夫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上面平臺為瓦氏夫人點將臺。</p> <p class="ql-block">舊州城周圍的山。</p> <p class="ql-block">廣西靖西三疊嶺瀑布。系公路旁免費景點。</p> <p class="ql-block">德天跨國瀑布越南境內(nèi)段。</p> <p class="ql-block">德天跨國瀑布中國境內(nèi)段。德天瀑布是亞洲最大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里面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從廣西平果縣城內(nèi)馬頭山上的白龍塔下俯瞰平果縣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廣西平果縣境內(nèi)景觀。</p> <p class="ql-block">廣西平果縣境內(nèi)景觀。</p> <p class="ql-block">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平果縣境因由平治縣和果德縣合并,取二縣名首字為名,稱平果縣。風景極佳。去</p> <p class="ql-block">廣西平果縣境內(nèi)風景。</p> <p class="ql-block">廣西平果縣內(nèi)風景。</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時稱為升平街,只有200米長,4米寬。隨著各歷史時期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的商業(yè)老街。</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上有多組青銅雕塑,鮮活地重現(xiàn)了北海百年老城的歷史文化和地域風情,體現(xiàn)了北海歷史與現(xiàn)代文明的相結(jié)合。讀懂了這些雕塑,你就讀懂了北海老街的百年史。</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也就是1986年9月13日,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同志在聽取中央領(lǐng)導的匯報后,高瞻遠矚地指出"廣西平果鋁要搞"的批示,在他的直接關(guān)懷下,一座現(xiàn)代化鋁都在右江河畔崛起。 平果鋁是一個集礦山開采和氧化鋁、電解鋁生產(chǎn)于一體的國有特大型現(xiàn)代化鋁冶煉聯(lián)合企業(yè)。 平果鋁是平果鋁業(yè)公司的簡稱。建于1986年至1990年,一期工程為國家"八五"重點建設(shè)項目,由中國甲級設(shè)計單位貴陽鋁鎂設(shè)計院總體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p> <p class="ql-block">1986年,根據(jù)規(guī)劃在北部灣廣場的北側(cè)建成“南珠魂”雕塑,雕塑建設(shè)方案由我國著名雕塑家葉毓山教授設(shè)計,整座雕塑占地600平方米,由水池、雕群、碑體三部分組成。水池圓形,直徑13.8米,可蓄水150平方米,象征大海;水池中央聳立高達12米的珍珠貝殼造型碑體,立體三頁貝殼中銜一顆直徑為1米的不銹鋼球,象征熠熠發(fā)光的寶珠孕育于珠貝中;水池內(nèi)環(huán)繞主碑體周圍有三組造型獨特的雕塑群,分別是騎承海魚的珠女、騎承海龜?shù)那嗄隄O民和騎承海馬的漁翁,每組雕像高達5米,用合金銅鑄造。1993年在水池內(nèi)增設(shè)燈光及噴泉設(shè)施,每當夜幕降臨,碑體、雕群、燈光、噴泉相輝交映,景象十分宏偉瑰麗。 </p> <p class="ql-block">北部灣壹號。建筑的外形就像桂林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葉毓山,廣西北海地標雕塑的作者,畢業(yè)于清華,地地道道的北海人。</p><p class="ql-block">“潮”是北海的重要標志一?!俺薄笔且源蠛?、潮水為背景,直徑26米的鋼球上環(huán)繞依附著七個充滿活力的青銅少女,顯示出海的風采,構(gòu)成了潮的韻律。亞洲最大音樂噴泉 北?!俺薄钡袼苡挟敃r“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的美譽,是北海地標性城市文化符號——北?!俺薄钡袼堋?lt;/p><p class="ql-block">氣勢恢宏的雕塑“潮”是北海的重要標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天文化城又稱云天宮,位于玉林市江濱路,南流江畔。是一座以濃縮中國古今傳統(tǒng)文化和著名建筑風格為一體的巨型仿古宮殿式建筑。占地面積為14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高21層共108米。云天文化城以石雕、木雕、鑄銅三大系列藝術(shù)性的呈現(xiàn)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創(chuàng)新的手法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做傳承。點睛之作是六樓閣樓高30米,重達600噸用1千多片銅片組成的硫金鑄銅工藝品"皆大歡喜"。</p> <p class="ql-block">謝魯山莊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陸川縣城南部26公里烏石鎮(zhèn)謝魯村,占地400畝,莊內(nèi)亭臺樓閣,回廊曲徑,依山構(gòu)筑。所有房屋建筑均為磚墻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xiāng)風民俗?,F(xiàn)有交通只能到陸川,到去謝魯?shù)牟砺房谙萝嚢绰啡酥更c,找到路邊一家小店,老板娘電話臨時聯(lián)系了一位老漢用摩托車載我進去。參觀完了我電話聯(lián)系此老漢接我回公路口。我只能要求他開得慢一點確保安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林容州古城</p><p class="ql-block">容州古城位于廣西玉林市容縣城東,由原來的真武閣貴妃園景區(qū)擴建而成,于2017年9月9日重新開放迎客。容州古城由周邊仿古建設(shè)街區(qū)、容州府廣場、貴妃巷、容州府衙、刺史公堂、玄武劇場、經(jīng)略臺真武閣、容縣博物館、開元寺等組成。來到容州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聳起、雄偉壯觀的城門,城門頂上刻著“容州古城”四個醒目的大字,顯得格外古香古色、莊嚴肅穆,別有一番韻味。玉林容縣“三名”旅游景區(qū)于2002年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真武閣在容縣城東繡江北岸一座石臺上,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臺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qū)域觀賞的對象。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略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jié)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jīng)略使,在容州城東筑經(jīng)略臺,用以操練兵士,游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jīng)略臺上建真武廟,明萬歷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現(xiàn)在的真武閣。真武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中國江南四大名樓。</p> <p class="ql-block">梧州騎樓城。</p> <p class="ql-block">梧州龍母廟</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宋初年,位于梧州桂林路,依珠投嶺西麓、面臨桂江,該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進行了維修復原,此后逐步進行擴建,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有牌坊、五龍噴水壁、前殿、龍母寶殿、龍母寢宮、鐘樓、鼓樓、塔樓和中國最高的38米龍母圣像等。</p> <p class="ql-block">“龍母”作為一段傳說,在廣東、廣西至越南北部一帶都有流傳,傳說龍母是一位奇女子,其父系廣西藤縣人氏,姓溫,名天瑞;母親系廣東德慶縣悅城人氏,姓梁。她一生下來,頭發(fā)就有一尺長,身體奇?zhèn)?,臉慈祥。從小喜歡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特別值得珍貴的是,她有一顆晶瑩的善良的心,當她長成亭亭玉立少女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姐姐、妹妹以及鄰居的四位姑娘結(jié)成“金蘭七姐妹”,立下誓言:要利澤天下,為老百姓做點好事。龍母有預知人間禍福的本領(lǐng),精通各種醫(yī)述,經(jīng)常救死扶傷,義務為鄉(xiāng)里百姓服務。當時,各種病疾、水災、旱災威脅著西江流域倉吾(蒼梧郡)、駱越、西甌、南越各族人民,一逢這些天災人禍出現(xiàn),蒼梧古郡、西江流域就會瘡痍滿目,餓殍遍野。聰明、勤勞的龍母,率領(lǐng)“百越”群眾戰(zhàn)天斗地,戰(zhàn)勝天災人害,讓當?shù)氐睦杳癜傩盏靡园簿?、生息、繁衍,因而深受人們的擁戴,被推為倉吾氏族的領(lǐng)袖。</p><p class="ql-block">使溫女成為龍母是拾卵豢龍一件的事。一天溫氏到江邊去洗衣服,洗著,洗著,突然見到旁邊水中熠熠發(fā)光,覺得生奇,便慢慢地走過去,只見水中沉著一顆象“斗”那么大的巨蛋,使她感到生奇,于是把它抱起來帶回家里,當作寶貝一樣珍藏起來。經(jīng)過了七個有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開,從中竄出五條如蛇狀能活動的蜥蜴,個個非常喜歡玩水,溫氏象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細心喂養(yǎng)。到長大它們卻是五條活靈活現(xiàn)的小龍。五小條感于溫女的養(yǎng)育之恩,銜魚孝敬溫女,不斷幫助溫女與水災、旱災、蟲災和官災斗,造福黎民百姓。于是,溫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們尊稱為“龍母”,成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來西江流域的百姓們及為生計到東南沿海和東南亞某生的群眾,世代仍念念不忘龍母的恩澤,建龍母廟,年年都祭祀龍母,企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桂林木龍湖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桂林象鼻山。</p> <p class="ql-block">圖中遠處為王府內(nèi)的獨秀峰,文革時我們串聯(lián)時來過桂林,曾登臨此山。這次再來桂林,重上獨秀峰可遠沒有當年輕松。</p> <p class="ql-block">桂林蘆笛巖。</p> <p class="ql-block">桂林蔡鍔將軍塑像。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 ,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lǐng)袖。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云南領(lǐng)導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后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蔡鍔在一生中,注意辨別政治風云,順應歷史潮流,投身革命運動;在軍事理論和戰(zhàn)爭實踐方面都作出了較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護國戰(zhàn)爭中,他抱病參戰(zhàn),指揮劣勢軍隊頂住了優(yōu)勢敵人的進攻,逼迫敵軍停戰(zhàn)議和,表現(xiàn)了他堅定不移、臨危不懼的精神和為國為民戰(zhàn)斗到底的英雄氣概。</p> <p class="ql-block">李宗仁官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