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解放軍65式軍裝的來龍去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65式軍服,是指從1965年6月1日至1985年5月1日期間,陸??杖姷能姵7?,陸軍草綠色,海軍深灰色,空軍上衣草綠丶褲子藏藍。盡管65式軍服顏色不同,又經過改良的71式、74式、80式,但在整整20年的時間里,始終延續(xù)著"一顆紅星,西面紅旗"。65式軍服是人民解放軍中裝備時間最長,發(fā)放數(shù)量最大、流傳最廣的軍服,并一度風靡全國,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服史上的奇跡。</p><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1日解放軍取消軍銜制,在準備取消軍銜制時就著手考慮研制新軍服,早在1964年3月,徑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羅瑞卿指示,就成立了全軍服裝調研小組,副總參謀長彭紹輝任組長……拿出了幾種軍服修改方案。</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中旬,林彪在蘇州召見副總參謀長楊成武,研究并確定軍隊取消軍銜后的服裝、領章和帽徽的樣式。林彪主張恢復紅軍時期的領章、帽徽樣式,即帽徽采用紅五角星,配兩枚紅領章,作為突出政治和革命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4月28日,賀龍、羅瑞卿、楊成武到武漢向毛澤東匯報備戰(zhàn)計劃,最后匯報改革軍服的幾種方案。毛澤東說:"我贊成走回頭路,恢復老紅軍的樣,只要一顆紅星,兩面紅旗,其他的統(tǒng)統(tǒng)不要了。</p><p class="ql-block">4月29日,毛澤東在軍委《關于改革現(xiàn)行帽徽、領章和軍帽樣式的請示》上批示“照辦”。</p><p class="ql-block">5月21日,總參謀部下發(fā)《關于改革帽徽丶領章和服裝的通知》?!锻ㄖ分姓f:"業(yè)經主席批準,現(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全軍一律改佩新的全紅五角星帽徽和紅領章?!陨细母?,從1965年6月1日開始實行。</p><p class="ql-block">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解放軍剛剛換裝一年,紅五星、紅領章走紅。隨著時間的推移,65軍服的弊病逐漸顯露出來,紅五星、紅領章在緣色叢林中過于醒目,1979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就有血的教訓,有的官兵上戰(zhàn)場前干脆撕掉領章帽徽。最重要的是無等級區(qū)別,與外軍交流比較麻煩。對方搞不清解放軍軍官級別,不利于對等。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前,己經開始商議恢復軍銜制度。</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總政治部提交《恢復軍銜制度的初步方案》。中央軍委批準將恢復軍銜制度的工作列入議事日程。1983年5月19日,中央軍委成立恢復軍銜制度領導小組及辦公室。1984年1月,中央軍委批準軍服改革方案。1985年85式軍服下發(fā)部隊。85式軍服基本沿用55式,大檐帽、肩章取代了紅五星、紅領章,恢復八一軍徽為主體的圓形帽徽。至此,解放軍沿用了20年的65式軍服退出歷史舞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時間:2024年1月17日</p> <p class="ql-block">黨和政府國家領導人穿軍裝,是特殊年代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揮手我前進</p> <p class="ql-block">黨中央主席毛澤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恩來在天安門城樓上。</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葉劍英、鄧小平</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陪同毛主席檢閱文化革命大軍</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右則是葉劍英元帥,左則是公安部長謝富治。</p><p class="ql-block">前排是中央警衛(wèi)局局長汪東興和駕駛員。</p> <p class="ql-block">楊成武陪同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與小女兒李納合影</p><p class="ql-block">李納:70年代中期,先后任北京平谷縣委書記丶北京市委副書記,文革結束后,被分配在中共中央某研究機構的資料室工作。</p><p class="ql-block">任十一屆政協(xié)委員。</p><p class="ql-block">享受正處級待遇。</p> <p class="ql-block">1970年在杭州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張玉風、毛主席、主席的護士長吳旭君、理發(fā)師周福明。</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和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傅崇碧在天安門城樓上。</p><p class="ql-block">傅崇碧1982年10月至1985年6月,任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林彪、劉少奇</p> <p class="ql-block">王海容護衛(wèi)著毛主席接見紅衛(wèi)兵!</p><p class="ql-block">王海容:文革開始進入中南海,活躍在毛主席身邊,但其"活動的權力"則等同于高級干部一般。</p><p class="ql-block">后任禮賓司副司長,外交部副部長,毛主席去世后王海容的“黃金時代”結束。</p><p class="ql-block">文革結束后被停職交代問題。</p><p class="ql-block">后來任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還享受副部長待遇。</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接見紅衛(wèi)兵時,林彪、周恩來、劉少奇、陶鑄、康生等陪同。</p> <p class="ql-block">李敏:國防科委參謀、國防科委八局政治部副主任、總政治部真工部、全國政協(xié)委員。</p><p class="ql-block">1996年中央軍委決:從1996年7月1日起享受副軍級待遇。</p><p class="ql-block">1979年,李敏與丈夫孔令華,陪同母親賀子珍參觀毛主席紀念堂時,拍的一張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賀子珍與女兒李敏</p> <p class="ql-block">1969年國慶節(jié),周恩來總理與李納在天安門城樓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國務院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p> <p class="ql-block">周總理與陶鑄</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陶鑄、江清。</p> <p class="ql-block">劉少奇、江清。</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員長在天安門誠樓上。</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政務院副總理,政法委員會主任,政協(xié)副主席,國家副主席、代主席,人大副委員長,政治局常委。</p> <p class="ql-block">陶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宣傳部長、國務院副總理。</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慶賀建軍50周年招待會上,共同舉杯慶賀,</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葉劍英在天安門城樓上,慶賀10月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葉劍英在天安門城樓上,慶賀10月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后,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華國鋒同志和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陳永貴,中央辦公廳主任兼834I部隊政委汪東興,北京軍區(qū)司令員陳錫聯(lián),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兼廣州軍區(qū)第一政委韋國清,廣州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沈陽軍區(qū)司令員李德生,海軍第一政委蘇振華等,在北京岀席雙慶活動時,步入天安門城樓主席臺時留下的珍貴照片。</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陳錫聯(lián)、紀登奎、陳永貴等</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等</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宋時輪、粟裕。</p><p class="ql-block">宋時輪:軍事科學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鄧小平:中央軍委主席。</p> <p class="ql-block">1979年粟裕陪同鄧小平視檢海軍</p> <p class="ql-block">劉伯承:高等軍事學院院長、政委,軍委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黨中央副主席、軍委副主席、人大委員長。</p><p class="ql-block">李先念:黨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p> <p class="ql-block">錢學森:著名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陳毅: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聶榮臻:軍委秘書長、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p> <p class="ql-block">楊尚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林彪、劉伯承、聶榮臻</p> <p class="ql-block">粟裕:總參謀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汪東興:1945年仼中共中央機關三支隊參謀長、總支書記,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警衛(wèi)處長,中共中央警衛(wèi)局長,公安部副部長、總參警衛(wèi)局長,8341部隊政委、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李德生:中共中央副主席、沈陽、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國防大學校長。</p> <p class="ql-block">劉華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董其武:政協(xié)副主席。董其武是國民黨高級將領,1949年9月19日,率領10萬綏遠軍政人員在包頭市正式宣布和平起義,使120萬綏遠人民免遭戰(zhàn)火涂炭,9萬多國民黨官兵獲得新生,對人民做出重大貢獻。</p><p class="ql-block">1955年授上將軍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其武和韓先楚、栗裕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張愛萍: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p> <p class="ql-block">耿飚: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軍委秘書長、人大副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許世友:政治局委員,廣州軍區(qū)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洪學智、張愛平、楊得志、余秋里</p> <p class="ql-block">楊成武與林彪交談</p> <p class="ql-block">譚震林:國務院副總理</p> <p class="ql-block">楊得志: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秘書長。</p> <p class="ql-block">楊成武:副總參謀長、代總參謀長、政協(xié)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楊勇:中央書記處書記、副總參。</p> <p class="ql-block">余秋里:總政治部主任、國務院副總理。</p> <p class="ql-block">陳錫聯(lián):沈陽、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政協(xié)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洪學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政協(xié)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鄧小平、袁升平(北京軍區(qū)政委)丶秦基偉丶傅崇碧(北京軍區(qū)政委)。</p> <p class="ql-block">1980年,楊得志和肖華在蘭州軍區(qū)視察。</p><p class="ql-block">女軍人是肖華夫人王新蘭</p> <p class="ql-block">羅洪標:蘭州軍區(qū)副參謀長、</p><p class="ql-block">陳康:蘭州軍區(qū)副司令員、</p><p class="ql-block">杜義德:蘭州軍區(qū)司令員、</p><p class="ql-block">楊得志:中央書記處書記、總參謀長</p><p class="ql-block">肖華:蘭州軍區(qū)政委</p><p class="ql-block">楊勇:中央書記處書記,副總參謀長</p><p class="ql-block">宋平:甘肅省委書記</p> <p class="ql-block">1984年國慶35周年,楊得志、張愛平、余秋里、楊尚昆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受閱部隊分列式。</p> <p class="ql-block">毛岸青:毛澤東之子,中宣部俄語翻譯,享受副總理級待遇。</p> <p class="ql-block">邵華:軍事科學院外聯(lián)處正師職副處長、軍事科學院百科研究部正軍職副部長,少將。</p><p class="ql-block">毛岸青邵華夫婦與兒子毛新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陳少敏與李納</p> <p class="ql-block">1969年國慶節(jié),陳少敏大姐與李納、林豆豆合影,葉群正向鏡頭走來。</p> <p class="ql-block">陳少敏:新四軍的杰岀女將,她曾是新四軍第五師副政委,第八屆中央委員,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文革期間,她與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p><p class="ql-block">在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在中央委員中,她是唯一一個以"不表態(tài)"、"不舉手”的方式,公開抵制將劉少奇主席開除出黨的錯誤決定,受到林彪、康生、江青等的殘酷迫害。</p> <p class="ql-block">秦基偉:國防部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袁升平: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傅崇碧: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劉志堅:總政治部副主任、昆明軍區(qū)第一政委、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兼政委。</p><p class="ql-block">劉志堅和夫人劉萊瑛。</p> <p class="ql-block">肖克:軍事科學院院長,政協(xié)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韓先楚:蘭州軍區(qū)司令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左至右:王宏坤、李作鵬、蘇振華、楊勇、吳法憲、王樹聲。</p> <p class="ql-block">陳先瑞: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吳克華:軍委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梁興初:成都軍區(qū)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曾思玉:武漢軍區(qū)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肖勁光:海軍司令員,上將。</p> <p class="ql-block">張廷發(fā):空軍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尤太忠:廣卅軍區(qū)司令員,上將軍銜。</p> <p class="ql-block">王誠漢:成都軍區(qū)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王平:武漢軍區(qū)政委,上將軍銜。</p> <p class="ql-block">葉飛:海軍司令員,陪同鄧小平視察海軍。</p> <p class="ql-block">向守志:炮兵技術學院院長、軍委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張玉鳳:1944年1月生人,參加工作被錄錄用為鐵路客運乘務,1960年選為中央首長專列的列車員,不久被調到的專列上當工作人員,1970年又被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1974年10月,被中央辦公廳任命為毛澤東的機要秘書,照顧毛澤東的生活直至毛澤東逝世。</p><p class="ql-block">張玉風己經退休,組織上給予她縣團級的退休待遇。</p> <p class="ql-block">右起:譚厚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王大賓(中國地質學院學生)、葉群(林彪的老婆),李納(解放軍報編輯,毛澤東小女)、林立衡(林彪女兒)。</p> <p class="ql-block">下面人物是:</p><p class="ql-block">當時紅及一時橫行天下,后來成了人民的公敵</p> <p class="ql-block">林彪</p> <p class="ql-block">康生:第八屆、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屆中央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康生利用手中的權力,與林彪丶江青等人勾結,誣陷大批黨、政、軍領導干部,制造了諸多冤假錯案,歪曲和篡改馬列主義,為反黨集團篡黨奪權制告理論根據(jù)。</p><p class="ql-block">1975年病死,1978年中央決定:開除黨籍,并將康生的骨灰搬離八寶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江青:中央政治局委員,林彪、江青反黨集團的首要分子。</p><p class="ql-block">1977年7月,被永遠開處黨籍,撤銷黨內職務,1981年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后減為無期徒刑,1991午年5月,在北京保外就醫(yī)中自殺身亡。</p> <p class="ql-block">陳伯達:中央政治局常委,積極參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陰謀活動。</p><p class="ql-block">后被開除黨籍,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有期徒刑18年。</p> <p class="ql-block">王洪文: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王、張、江、姚”四人幫反黨集團主犯。</p><p class="ql-block">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力終生。</p><p class="ql-block">l992年8月病死獄中。</p> <p class="ql-block">謝富治: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兼政委、北京市委書記、北京軍區(qū)第一政委、公安部長、國務院副理。</p><p class="ql-block">林彪、江青反黨集團主犯。</p><p class="ql-block">1972年3月病世。</p><p class="ql-block">1980年被開除黨籍。</p><p class="ql-block">1981年1月,被確認為林彪、江青反黨集團主犯。</p> <p class="ql-block">黃永勝:曾仼總參謀長,參與了林彪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p><p class="ql-block">1973年被開除黨籍,1981年1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特別法庭確認黃永勝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判處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p> <p class="ql-block">1970年在京西賓館前,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及他們的妻子合影。穿的是65式陸、海丶空三軍服裝樣式。</p> <p class="ql-block">遲群:曾任8341部隊宣傳科副科長、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書記,革委會副主任丶主任,1976年10月與"四人幫”一同被捕,被兔去職務并開除黨籍,1983年被北京中級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p> <p class="ql-block">謝靜宜:1959年任毛主席的機要員,1968年被毛主席派遣到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了解文革情況,后任北大、清華大學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北京市委書記,革委會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文革結束后,謝靜宜被撤銷一切職務并接受審查,因坦白認罪轉好被免于起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