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唐幼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秋天,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突然把市級公開課的重任壓到了我肩上,不由分說,無可推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也只有硬著頭皮頂了,好在離上課還有個把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毫無詩詞稟賦的我,竟會壯著膽,把目標鎖在《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很有影響力的詩上。</p> <p class="ql-block"> 我考慮重點從三方面入手。 首先,我要寫好開場白(導(dǎo)語),讓我的公開課一開始就扣人心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次,我要自制配樂詩朗誦。學(xué)校里只有一盤朗讀磁帶, 必須找一支合適的曲子整合進去。星期天,我在家里用錄音機, 接連不斷地放著僅有的幾盒音樂磁帶,用心諦聽,還終于給找到了,它就是《牧歌》,是俞麗娜小提琴協(xié)奏曲里的。這支曲,時而低回,時而激越,既含凄美,又有蒼茫遼闊之感,基本符合《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詩的意境,也比較吻合周總理與山河同在,與日月齊光的偉人氣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把精力重點放在板書設(shè)計上。也許,有人認為,板書設(shè)計無足輕重。絕對不是!我一貫重視板書設(shè)計。曾見過有老師上課時,在黑板上,東畫一個字,西寫一個詞,一堂課下來, 黑板上亂七八糟,而缺乏整理能力的學(xué)生如墜五里霧中,摸不著頭腦,兩手空空。也記得小學(xué)六年級的語文老師,他的板書設(shè)計: 簡明、精巧,使人一目了然,體現(xiàn)了整篇文章的構(gòu)思,久而久之,對提高學(xué)生作文謀篇布局的能力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許多成功之作都是內(nèi)容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詩在眾多悼念作品中脫穎而出,是它獨特的構(gòu)思。那么我就要在板書設(shè)計中向?qū)W生展示這獨特的構(gòu)思??v設(shè)計,橫設(shè)計,終于擬定了自己較為滿意的方案,真有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燈火闌珊處”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一遍遍修改著教案,離公開課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既怕又盼的那一天終于來到了,盼它,是希望盡快地卸掉這身上的千斤擔(dā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領(lǐng)導(dǎo)把我的公開課安排在上午第三節(jié)。隨著辦公室時鐘的“嘀嗒”推移,那些附近的,遠道而來的聽課教師像烏云似的一陣陣飄進校門。我雖在批著作業(yè),卻已心不在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節(jié)課下了,隨著廣播喇叭里飛揚的樂曲,學(xué)生們紛紛奔向沸騰的操場。我已坐立不安了,明明剛剛上了廁所,感覺又要去了。嘴里突然發(fā)干發(fā)苦,我端起辦公桌上的茶水,一口口地呷著,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樣板戲《紅燈記》唱詞)給自己壯膽, 惹得辦公室里的同事笑了起來,都說:久經(jīng)沙場了,還怕哪!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課間操瞬息就結(jié)束了,學(xué)生們又潮水似的涌向教學(xué)樓。我知道,該出發(fā)了。整理一下行裝,左手托起備課筆記,挺起腰肢, 優(yōu)雅地走向我的“舞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二(1)班的教室里,是誰預(yù)先把學(xué)生的座位壓縮成很小的一個方陣,那些學(xué)生就擠在前后排課桌之間窄窄的縫里。整個教室的左邊、右邊,還有后半部分坐滿了黑壓壓的教師,連自己學(xué)校的其他科目老師也來湊熱鬧。講臺的左前方坐著我的兩個年輕同事,幫我準備的錄音機整裝待發(f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覺那天的學(xué)生也不同往常,似乎都成了都德筆下《最后一 課》中的小弗朗士,個個眼睛亮亮地看著我,我知道他們也緊張。 而我仿佛也成了《最后一課》中的韓麥爾先生,雖然不必承載民族存亡的悲壯,可也須沉著地接受每一道目光的審視和檢閱!</p> <p class="ql-block"> 鐘聲響起,隨著一聲響亮的口令,全班同學(xué)“嚯”的一下 起立,我精神為之一振,就像子彈上了膛,開始了我的“表演”。 其實,我只是緊張了一二分鐘,進入角色后,就完全忘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覺那天的配樂詩朗誦效果出奇的好。氣勢磅礴、蒼茫遼遠的樂音在安靜的教室里緩緩流淌,深沉、凝重的朗誦在教室里陣陣低回,令人沉靜,令人激蕩,令人遐思,令人亢奮!引領(lǐng)著你的思緒飛出教室,越過崇山峻嶺,踏遍萬水千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而低回,時而激越的樂音,學(xué)生們的思緒跟著老師,也跟著詩文的思路:聲聲呼喚——四處尋找——高山、大海、森林、廣場都做出了動人心弦的回音……那天的學(xué)生特別配合,特別入戲,都說他們的齊聲朗讀比磁帶里的還要好,聲情并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教室里水乳交融,詩情畫意地演繹著一曲人民熱愛偉人總理的頌歌。下課的鐘聲悠悠地敲響,師生同時吐出一口舒心的氣。留下黑板上嘔心設(shè)計的板書,教師我夾著筆記本飄然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