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輝歲月</p><p class="ql-block">——黨規(guī)黨紀伴我行</p><p class="ql-block"> 文/陽光明媚</p><p class="ql-block">【題記】由西安市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主辦,西安市紀委監(jiān)委派出經(jīng)開區(qū)紀檢監(jiān)察工委、西安報業(yè)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承辦的黨規(guī)黨紀伴我行。</p><p class="ql-block">宗旨是加強紀律教育,提升干部作風,推進“三不腐”,推進清廉建設。</p><p class="ql-block"> 征文活動自今年3月底啟動以來,得到廣大群眾的響應、投稿踴躍,共征集作品850余篇。</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公平公正的多輪評審,共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yōu)秀獎50名。另外還評出:優(yōu)秀組織獎10名。</p><p class="ql-block">我榮幸的被評為一等獎。雖已退休、但參加中國共產黨已有50多年了,這次評獎,我將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為黨爭光!</p><ul class="ql-block"><li>下面是我征稿的全文,分享給朋友及家人。</li></ul> <p class="ql-block"><b> 春華秋實“花果山” </b></p><p class="ql-block"> 文/丁彩玲</p><p class="ql-block"> 朋友聚會時,有人說了 這樣一件事,他是某單位的局長,退休后,既沒在家過著清閑的日子,也拒絕了高薪聘請,而是帶著妻子回到家鄉(xiāng)當起了農民。幾 年功夫的勞動,汗水播灑,他把家鄉(xiāng)一塊貧瘠的旱塬坡地變成了“花果山”</p><p class="ql-block"> 朋友說:“唉呀!不容易,為了弄成這個事,真是把苦吃扎了,你想,他從小念書到大學畢業(yè),再到參加工作,就沒干過農活,回到家鄉(xiāng)后,村里的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多地都被荒蕪著。村長和鄉(xiāng)黨們說:“你種去吧,不要錢”。他卻說:“那怎么行呢?我咋能跑回來沾光呢?”于是就用攢下的工資,簽訂了一份合同,承包了一百多畝荒坡地, 開始了拓荒、整地、育苗、播種。山下?lián)?、澆地、都是他干的活,光鞋就不知穿破了多少雙。山塬上空寂無人,陪伴他的是蘭天白云,黃土高坡。春夏秋冬,山風呼嘯,雷電雪雨,尤其是到了漆黑的夜晚,這些,一般人是難以承受、難以堅守得住的!”</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是市民記者,對這樣的一個人,我產生了結識的欲望,想去看望他,卻被潑了一瓢冷水。朋友說:“他是個不愛張揚的人,處事低調,不愿談起自己,不愿接受媒體采訪,不過,我可以帶你去參觀他的果木園?!?lt;/p><p class="ql-block"> 八月十八日這天,一行人,在朋友的帶領下,幕名前往長壽塬境內的“花果山”去看望他。</p><p class="ql-block"> 車上了塬,就鉆進了青紗帳,秋玉米一眼望不到頭,粗壯的桿上,結著一個個尺把長的玉米棒,看來,是個豐收年了。上塬下坡,左拐右拐,看到了在塬半腰建成的屋舍,見到了這位拓荒者。</p><p class="ql-block"> 看起來他有六十多歲的樣子,中等個,面容慈善、混身上下透著關中漢子的墩厚和韌勁,他熱情的接待了我們。</p><p class="ql-block"> 舉目環(huán)望,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遠眺,是雄偉的秦嶺山脈;近看,是溝溝坎坎、高低不平的坡塬地帶,還有那溝壑之間、碧蘭色的水庫。屋舍周圍,滿山遍野都栽種著果樹。枝肥葉厚的梅子樹,果實已經(jīng)收過,青棗顆顆掛滿了樹,鮮紅的桃子壓彎枝,招引著鳥雀飛來飛去貪食;梯田里栽種的核桃,已遮陰成林,果實累累;蘋果、梨、石榴也都是秋實果香了。滿坡的野花、栽種的名貴花草,真是萬紫千紅,燦爛奪目?。」麡?、花兒裝扮著這塊土地,稱之為花果山,名符其實!</p><p class="ql-block"> 我和他邊喝茶邊聊天,很是投緣。我問他:一般人退休后,都會利用自己的關系網(wǎng)、人脈,再去干一番事業(yè),你怎么就選擇了回鄉(xiāng)當農夫呢? </p><p class="ql-block"> 他說人各有志嘛,我退休了,擔子卸掉了,嚐到了‘無官一身輕’的滋味。繼任者,年富力強,我應該徹底退位讓賢。這時確實有不少企業(yè)、單位、愿出高薪請我上任,均被拒絕 。 </p><p class="ql-block"> “職權錢!將是多少人夢昧以求的事情呀?你為什么就不要呢?”、“你一輩子都是生活在城市,回到窮鄉(xiāng)辟壤,能習慣嗎?”</p><p class="ql-block"> 他站起來說:“職權,要用在職責、權限之內,公利之中,若超越這些為‘私利’而努力‘奮斗’,力度越大,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那些晚節(jié)沒保住,給黨臉上抹黑的人,就是被貪欲毀掉了!至于錢嘛,退休了,國家給發(fā)著工資,夠花了!我常給我老婆說,咱一天就吃三頓飯,睡一張床,要那么多錢干啥?” 退下來后,我不想過那種喝喝茶,片片閑傳,搓搓麻將,以此消磨時光,等著慢慢老去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我 出身農家,上大學學的專業(yè)是地質學,對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貋砗蟾赊r活,要說苦,確實很苦,常常累得晚上翻不了身。但看著修好、并栽上果苗的層層梯田,看著在一天天茁壯成長的果樹,勁一下子就又來了。苦是苦,也有樂,比如,勞動時,汗流夾背,汗出過后,身子骨就很是舒坦,在城里住,人動不動就乏困,在這里就沒有這種感覺,主要是空氣新鮮。清晨,站在屋前觀日出,傍晚,站在屋下看月亮掛高空、星星滿天,真有種脫俗入靜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他進屋取了幾本書讓我看,繼續(xù)說:在這里,我讀了植物栽培學,學會了育苗種樹,栽花,養(yǎng)花的技術。俗話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這些年,我把我的工資和積蓄都花在了這片土地上,也祘是我對這塊生我養(yǎng)我土地的一點回報吧。在這些年的勞動中,我的鄉(xiāng)親們,我的子侄們,也都幫著我的忙,出了很大的力。當年的夢想,能夠成為今日的現(xiàn)實,當?shù)卣埠苤С治腋傻氖拢瑩芰藢??,修了段水泥路,帶來很大的方便。目前,這片地,還只有投入,沒有收入,若一旦有所收入,我也是不會要的,會繼續(xù)回報給這片熱土。</p><p class="ql-block"> 望著眼前這位昔日的領導,而今的農夫,心中油然生起敬意。當公仆的若都有他如此的胸懷,干群關系一定就是和諧的,正能量就一定會占上風。</p><p class="ql-block"> 尊重他的守責,隱去他的名和姓,祝好人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2023/4/26日寫於西安</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丁彩玲 西安市人(筆名 陽光明媚、城南庶民)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西安市作協(xié)會員。陜西詩詞學會會員,陜西散文學會會員。漢詩協(xié)會理事。絲綢之路國際詩人聯(lián)合會詩學研究會副會長。《第二屆中國百詩百聯(lián)大賽作品精選集》《世紀詩典》《長安詩選》等多部書精選本。詩歌入選《絲路琴音》《絲路駝鈴》被翻譯成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合集出版。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曲江池畔柳絲長—丁彩玲詩詞散文選》被國家圖書館收藏。</p><p class="ql-block">2021年建黨百年,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中【敘親情 感黨恩?好家風 潤西安】全家福故事被登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平臺上。2023年7月《中華詩園》作品獲優(yōu)秀獎;先進團隊組織獎。同年10月湖南長沙舉辦《第三屆金鴿詩歌征文大賽頒獎大會》,獲作品優(yōu)秀獎;特別貢獻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