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山明珠”天山天池,宛如一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北天山的懷抱中。這是一片天然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泊,坐落于東段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呈半月形,面積達4.9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可達105米。四周群山環(huán)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云杉與塔松漫山遍嶺,挺拔蒼翠,遮天蔽日,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是國家第一批重點旅游風景名勝區(qū)。</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我曾隨單位組團初訪新疆,踏足天池。時光荏苒,17年后的2023年9月,我陪伴老伴再次來到這片令人心馳神往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今日,我當起了導游助理,為這段旅程增添一份獨特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天池景區(qū)的第一個景點是闊克胡拉村,這里被譽為“哈薩克民俗風情園”。村莊占地約600畝,居住著102戶哈薩克族人家,他們從山上的游牧生活搬遷至山下定居。如今,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牧民們端起了“旅游碗”,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闊克胡拉村意為“綠色的家園”,漫步其中,大樹、草地、灌木映入眼簾,滿目皆是濃郁的綠色,仿佛置身于一片天然的綠洲。</p> <p class="ql-block"> 游客們走進風情園,學說哈薩克語,參觀森林里的氈房與手工刺繡,欣賞哈薩克族阿肯彈唱及迎親風俗,感受哈薩克民族歌舞的魅力。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到新疆各式美食,更能深刻體驗哈薩克族古老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p> <p class="ql-block"> 老伴與從天山主峰之一的博格達峰流淌而下的冰川圣水親密接觸,那一刻,仿佛時光靜止,唯有大自然的純凈與美好縈繞心間。</p> <p class="ql-block"> 哈薩克族的馬頭文化,是對馬的熱愛與尊重的深刻表達。他們會將馬頭高高掛于樹枝之上,以此寄托對馬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草原石人,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不禁駐足凝視。</p> <p class="ql-block"> 身著民族服飾的哈薩克大媽,一絲不茍地編織著傳統(tǒng)掛毯,向游客展示著這一古老技藝的精湛與魅力。</p> <p class="ql-block"> 哈薩克姑娘在王洛賓雕塑前翩翩起舞,向游客展示著她們的青春與活力。那歡快的舞姿,仿佛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充滿歡樂與激情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演出結(jié)束后,姑娘們與游客互動起來。伴隨著歡快的哈薩克族民歌,游客們與哈薩克族舞蹈演員一起載歌載舞,共享這一歡樂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從不跳舞的老伴,也被現(xiàn)場熱烈的氣氛所感染,大膽前去學跳哈薩克舞,那一刻,歡聲笑語回蕩在空中。</p> <p class="ql-block"> 瞧瞧那“宴會廳”的氈房,古樸而神秘,仿佛在訴說著哈薩克族悠久的歷史與文化。</p> <p class="ql-block"> 離開“民俗風情園”,坐上景交車,我們來到天池下的停車場,需步行前往天池,一路風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馬牙山,作為博格達群山的一部分,是環(huán)抱天池的十個山峰中最高的一座,也是最壯觀的高山石林之一。火山巖石林景觀,石峰林立,風景優(yōu)美,雨水充足,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坐上去馬牙山的纜車,不一會兒,怪石嶙峋的馬牙山頭便映入眼簾。頓時,天顯得那么矮、那么透;空氣那么清、那么醇,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站在第一觀景臺,低頭俯瞰天池,原來在天山群峰的懷抱中,波光粼粼的天池,竟是如此嬌小、如此清淺,宛如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頭天的雨水為天山帶來了充足的水分,在陽光的沐浴中,蒸發(fā)的水汽彌漫在天池上空。不知不覺間,天地的界限變得模糊,仿佛天即是湖,湖即是天,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 觀音望海,那形似觀音的巨石,正面朝向天池,深情凝望并護佑著這一池圣水,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 我登上海拔2804米的馬牙山步道二號平臺,熙熙攘攘的游客爭相打卡。前往三號、四號平臺的路程更為艱巨,大多數(shù)游客選擇在此駐足。身處群山懷抱,極目遠眺,大自然的雄渾壯闊與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雪嶺云杉,天山林海的特有樹種,根系發(fā)達,只需雨水,不擇土壤。眼前的云杉林,蒼勁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綿延不絕,仿佛是一片綠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西王母祖廟位于天池東側(cè)半山腰,我們坐船游湖后登臨王母祖廟,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下船后,漫步天池邊的棧道,平視天池,別有一番視覺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幅動態(tài)的山水畫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沿湖豎立著許多“天山天池”石碑,供游客打卡留念。老伴不停地擺出各種造型,那快樂的模樣,仿佛回到了青春歲月。</p> <p class="ql-block">“定海神針”,實為天池上唯一一株探身向湖的老榆樹,即使在特大豐水年,湖水最多也僅漫至其根部,成為測量天池水位的最佳標桿。</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我在天池邊留下的身影,如今回憶起來,仿佛昨日之事。</p> <p class="ql-block"> 下山啦!一路歡聲笑語,不舍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回到賓館時,天色已晚,但心中的喜悅卻久久不能平息。</p> <p class="ql-block"> 次日,我們倆坐火車離開烏魯木齊,前往喀什與驢友會合,繼續(xù)我們的南疆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