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初識沂蒙山

丁廣斌

<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我完成在青島微電機廠的代訓,告別家鄉(xiāng)赴沂蒙山參加山東省小三線建設。</p><p class="ql-block">30日晚,我們近300名青島籍工友攜帶簡易行裝(大件用卡車運走),從青島火車站啟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0年代的青島火車站</span></p> <p class="ql-block">時近子夜,送站的人很多,我二姐和十幾名初中同學也在其中。22點40分,伴隨汽笛長鳴,青島發(fā)往北京的列車徐徐開動。許多工友把手伸向窗外與親友告別,也有人轉臉掩面哭泣。這群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經歷人生旅程的重大轉折,難免心潮洄蕩!我百感交集,既有對家鄉(xiāng)、親友的眷戀,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向往。</p><p class="ql-block">次日凌晨3時許到達益都。我們下火車爬上接站的卡車,在夜幕中向沂蒙山開進,清晨到達位于沂水縣王莊公社(現(xiàn)屬夏蔚鎮(zhèn))域內的國營8072廠(山東電訊二廠)。</p><p class="ql-block">時值秋末冬初,山風蕭瑟、草木凋零。映入眼簾的是連綿起伏的大山、裸露的梯田和山腳下星星片片青石小屋(廠房和宿舍)。走進單身宿舍,內有一張三抽桌、三張裸木單人床和幾條可放箱包的長櫈。啊,這是我們的新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0多年后8072廠已不復存在,僅剩部分殘存廠房和宿舍。草木凋零時節(jié),仍可見裸露的大山</span></p> <p class="ql-block">憧憬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直面荒寂、艱苦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這群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產生了巨大思想波動!“我們?yōu)槭裁磥磉@里?”“這就是我們奉獻青春的地方?”疑問、牢騷和報怨聲不絕于耳。為宣泄情緒,男宿舍有人爬房揭瓦、打碎玻璃;女宿舍夜晚則傳出陣陣哭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工廠遺留的職工宿舍</span></p> <p class="ql-block">當時全廠職工不到500人(后有60余人分流至位于蒙陰縣的國營8051廠),除部分領導干部、老師傅和技術人員等,90%以上是未滿20歲的青工。為安撫情緒、解決好思想問題,廠黨委(由軍代表和地方干部組成)于次日召開返廠職工歡迎大會并組織文藝演出。之后,舉辦為期七天的返廠職工學習班,軍代表吳政委講述了建設三線的重大意義、工廠建設情況和光榮使命,還請舊社會苦大仇深的老同志作憶苦思甜報告。</p><p class="ql-block">通過教育大家逐漸平定下來。我當時雖對國內外形勢知之不多,但明白了國家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按照毛主席“三線建設要抓緊”“要準備打仗”的號召和中央關于山東要盡快建設獨立作戰(zhàn)區(qū)、構建“小而全”“大而全”國防生產體系的部署,全省以沂蒙山區(qū)為腹地建起數(shù)十個軍工廠。與我廠隔山(鏊子崮)建有一個前進配件廠,每逢測試生產的武器便傳來“咚咚咚”的槍炮聲。大家逐漸認識到建設三線是維護國防戰(zhàn)略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地方工業(yè)均衡發(fā)展,應努力為之貢獻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8072廠的標志性建筑——大煙囪至今巍然聳立,“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要準備打仗!”十三個大字依稀可見</span></p> <p class="ql-block">為激發(fā)職工熱愛沂蒙、建設三線的情懷,廠黨委開展了沂蒙革命歷史和傳統(tǒng)教育。組織職工赴蒙陰縣參觀孟良崮戰(zhàn)役舊址,聽取了戰(zhàn)役介紹。那是一次震驚中外的山地運動殲滅戰(zhàn),解放軍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及其附屬83師一個團,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斃傷俘虜敵軍3.2萬余人,一舉扭轉了華東戰(zhàn)局。期間,參與支援我軍作戰(zhàn)的民工多達90余萬人。我們對解放軍一往無前、敢打必勝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充滿敬仰之情,也被老區(qū)人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震驚中外的孟良崮戰(zhàn)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粟裕題寫的“英雄孟良崮”</span></p> <p class="ql-block">聽完戰(zhàn)役介紹,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孟良崮烈士陵園。在那場慘烈戰(zhàn)役中我軍也傷亡1.2萬余人,其中犧牲2043人。烈士們?yōu)橹袊嗣窠夥攀聵I(yè)流盡最后一滴血,永遠長眠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次年清明節(jié),廠黨委還組織職工到王莊革命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這些生動、直觀而形象的活動深刻感染和教育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06年春,筆者第三次瞻仰孟良崮烈士陵園并在陳毅、粟裕雕像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團組織也積極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教育活動,組織部分團干部步行十幾里到王莊公社柳樹頭村采訪了70多歲的“紅嫂”老人趙傳春。</p><p class="ql-block">拜見“紅嫂”的情景親切感人。老人家中陳設簡樸、沒有象樣的家具,墻上醒目地掛著兩幅鏡框鑲嵌的放大黑白照片:一幅是紅色娘子軍劇組來訪時與“紅嫂”的合影;另一幅是“紅嫂”參加革命征戰(zhàn)多年的丈夫在外另組新家的“全家?!?。聽說我們遠行而來,老人像對侍兒女一樣不由分說為我們每人做了一碗水煮荷包雞蛋。望著勞苦功高而善良清貧的老人,我們誰也不忍心吃。老人執(zhí)意將碗塞進我們手里親切地說:“快趁熱吃,別涼了”!吃著老人親手做的荷包蛋,聽她講述著舍命救助八路軍傷員的感人故事,我的眼睛濕潤了,腦海里浮現(xiàn)出老母親慈祥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紅嫂”為年輕人講述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八路軍傷員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紅嫂”家鄉(xiāng)柳樹頭村新貌</span></p> <p class="ql-block">從那時起我對沂蒙山有了新的認識。沂蒙老區(qū)與井岡山、延安共稱中國三大老革命根據地,被譽為“兩戰(zhàn)(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圣地、紅色沂蒙”。戰(zhàn)爭年代,老區(qū)人民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解放后一段時間這里發(fā)展較慢、群眾生活仍較貧窮,這種狀況對不起老區(qū)人民!我們要與老區(qū)人民一起努力把沂蒙家園建設好。</p><p class="ql-block">點亮青春之火,我們開啟了磨礪奮發(fā)的三線人生。白天,喧囂的車間、工地閃動著忙碌的身影;夜晚,燈光點點的宿舍傳出陣陣悠揚的樂曲和歡聲笑語。青春的力量給沉寂的山麓帶來了生機活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經過老區(qū)人民多年建設,“八百里沂蒙”增加了片片新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筆者注:此文載于《青島史鑒》2024年第1期總第143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