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一程水一程,總會有人與你一道走一程。讓我們徒步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感受陽光、空氣、水和土地的生命力,在大自然中,與孩子一同徒步,聆聽風(fēng)聲,沐浴陽光,共享親子時光的美好。趁著天高云淡,溫度正好,我們一起去征服這座慈溪第一峰:蹋腦崗!</p> <p class="ql-block"> 提起崗墩,不少人對這里的印象是:十八彎的盤山公路、網(wǎng)紅大風(fēng)車、山間茶園、秘境古道……其實在崗墩村境內(nèi)還藏著慈溪第一峰——蹋腦崗。</p> <p class="ql-block"> 徒步結(jié)束后我們?nèi)チ锁Q鶴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鳴鶴古鎮(zhèn),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南部,是千年古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鳴鶴古鎮(zhèn)依山成街,因河成鎮(zhèn),鎮(zhèn)邊有寺,漁耕人家枕河而居。鳴鶴素有”鶴皋風(fēng)景賽姑蘇”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我們坐車來到崗墩古道風(fēng)景區(qū),走一段石板路才能到達古道的起點。時值初冬,山林已有蕭索氛圍,隨手一拍就是一張“美拉德”大片。</p> <p class="ql-block"> 這是崗墩古道,人文古道。古道邊有10塊匡堰歷史名人科普標(biāo)識牌,所以這也是一次人文徒步,歷史之旅。步道兩側(cè)設(shè)有匡堰歷史名人的科普標(biāo)識牌,邊爬山邊看名人故事也挺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 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崗墩村,崗墩村因地處慈溪市第一高峰——蹋腦崗下,被稱為慈溪市第一高山村。這個村子少有人來,幾乎是與世隔絕,卻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和寧波市森林村莊。這個村莊不大,但是四周青山連綿,清溪流淌,梯田茶園與茂林修竹相映,可謂風(fēng)光無限,是一個極具特色的旅游鄉(xiāng)村。</p> <p class="ql-block"> 前往蹋腦崗登山步道的途中有一個風(fēng)車。這個風(fēng)車由紅漆木質(zhì)護欄和白墻筑成,十分高大,從風(fēng)車下部的木梯拾級而上可以到達風(fēng)車的上部,風(fēng)車的四周都是玻璃窗,可以登高望遠。這個大風(fēng)車因為高顏值深受游客的喜愛,是崗墩村出鏡率最高的風(fēng)景,有些游客甚至就是沖著大風(fēng)車的美顏才來的。</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向前走,就可以看到蹋腦崗登山步道入口,這里又被稱為“天路”的蹋腦崗登山步道。從這里又要開始一段100米左右爬升。我們從旁邊的野路穿上去,走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就走入古道石板階梯上,一路上有臺階、陡坡、休息平臺、觀景臺,爬升難度也不大,距離也不遠,走進去大概0.5公里處就是慈溪第一高峰——蹋腦崗。</p> <p class="ql-block"> 蹋腦崗海拔446米,崗頂是一片平坦的石地,我們今天的路餐地就在這里 。在爬山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步道上有不少垃圾,其實沿途有好幾個垃圾桶,希望每一個來運動或是游玩的人,能自覺將垃圾扔進垃圾桶,或者自己帶走垃圾。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愛護我們這個共同的家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上蹋腦崗,踏上左右兩個峰頂,放眼望去,慈溪余姚一片連!兩個緊挨的山峰恰似左右大腦!登蹋腦崗,會有意想不到的靈感哦!登頂俯瞰,皆是風(fēng)景,一草一木,皆是生命。崗頂北側(cè)近可觀大風(fēng)車、崗墩村,遠可以俯瞰慈溪城區(qū)。南側(cè)映入眼簾的則是綿延不絕的山脈,目之所及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爬山的樂趣除了登頂時那一刻的喜悅外,更讓人上頭的是途中能解鎖很多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路餐后稍作休息,我們踏過蹋腦崗開始下山。前一段下山路是純野路,坡度不大,走起來比較輕松。</p> <p class="ql-block"> 腳下踩著消失的古道,在竹林里穿梭,一邊吸吮著負氧離子高的新鮮空氣,一邊微微流著汗,這種感覺好極了。</p> <p class="ql-block"> 穿完竹林,走入寧波G618輕野環(huán)線。步履不停,對話山境聽風(fēng)耳語。經(jīng)歷的人和事就是那沿途的風(fēng)景,迎面而來再與你擦身而過,而落在你的底片上的就是一生的收獲和最美好的回憶。入了這種氣氛中,行走之間的枯燥和疲憊也不再是大問題。</p> <p class="ql-block"> 行程快要結(jié)束時,我送了大家一個彩蛋:強穿了一個小山頭。上山這邊是楊梅樹種植園,可以沿村民走過的路走。在路跡不明顯的情況下,我們領(lǐng)隊需要去探路,找到最合適的路段走。我去探路時,隊友老葉等都會幫助我系路標(biāo)。下山?jīng)]有路全是雜草,并且坡度也稍微有點陡,我和隊友竹子在前面探路,選好最佳下山的地方再讓大家順著我們走過的路下來。下山時團隊的隊友也會相互幫助,我們團隊精神就是:團結(jié)、互助、友愛,這也是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zhì)。互助是一種力量,只有在彼此支持下,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向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