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要求,加強全縣校園文化、五育并舉等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校長隊伍素質,將校長隊伍素質提檔進位,促進全縣教育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結合“一月一主題”暨都安瑤族自治縣校長論壇工作實際,12月28日,由縣教育局牽頭,在澄江鎮(zhèn)紅渡小學舉行都安瑤族自治縣第二屆“校長論壇”,縣教育局人事股股長唐彪主持活動。 本次活動以“學先知,謀校園文化建設;抓勞動,助五育并舉”為主題,縣教育局局長蘇宏俊、柳州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中國教師研修網廣西培訓中心特聘專家乙粵校長與都安縣各中小學校長共100余名共聚一堂,聚焦校園文化建設與勞動教育,交流經驗、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共同助推我縣教育全面、均衡、持續(xù)發(fā)展。 活動伊始,紅渡小學校長藍艷葵帶領大家參觀了紅渡小學綠夢種植園并解說。藍校長致力于開設特色農耕課程,將農耕元素嵌入學生的心靈。 藍校長引領校長們參觀了學校的閱讀書吧,介紹閱讀存折。學校開設智慧銀行,鼓勵孩子存儲書香。 澄江中學:讓校園文化點亮孩子的心燈<br> 校長韓江介紹:澄江中學是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學校,全校有2097位學生,全部都是農民工、進城務工或移民搬遷的子女,且多數為留守兒童。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弱,大部分同學有煩躁、自卑、抑郁、恐懼等多種不良情緒,打架、逃學、飆車、抽煙酗酒,談戀愛、自殘、跳樓等不良行為。為減少和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學校實施了一系列舉措點亮孩子的心燈,教職工人手一本《不生氣,你就贏了》,讀通讀透,活學活用,推薦孩子閱讀《不生氣,你就贏了》,開展心理輔導,在校園文化長廊展示心理疏導小妙招、樓梯等公共區(qū)域粘貼激勵性標語、定期舉行心理講座、向同學、老師或校長傾訴等方式來舒緩情緒,同時,開展家庭教育“智慧課堂”培訓活動,家校配合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澄江鎮(zhèn)中心學校:以文化人 以勞促全 五育并舉<br> 中心校校長梁耀帥說:學校以文化人,以勞促全,實現五育并舉,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堅持以文化人, 浸潤辦學土壤。通過“禮儀教育”“寓讀于景”“集思廣益”“閱讀存折”儲書香、廣播站“散發(fā)書香”“閱讀打卡”等舉措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激勵小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二、鑒史育人,傳承精神。充分利用校史館,引導師生重溫學校歷史,感受文化底蘊,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凝聚辦學力量。三、因地制宜,打造品牌。結合各學校實際,因地制宜謀劃學校特色發(fā)展路子,努力做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八仙小學建設“書寫”特色校園,舉辦各類項目式優(yōu)秀書法作品展,讓師生在書寫過程中感受“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則人正”的書法文化和內涵;紅渡小學打造勞動特色學校,建立“綠夢種植園”勞動實踐基地,實現學生全員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蘭堂小學深入開展“陽光體育”行動,指導和帶動學生參加乒乓球、籃球和羽毛球等體育活動。四、堅持以勞促全,感受美好生活。積極踐行“以勞促全”的勞動教育觀,通過開辟農耕場地、開設農耕課程、打造家藝課程等方式,持續(xù)完善勞動教育體系,發(fā)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讓學生養(yǎng)成勞動習慣,為美好生活奠基。 安東小學:三親德育體系促發(fā)展<br> 校長黃昭華發(fā)言:如何建一所既能立足本土,又能面向未來的學校?為準確定位學校內涵的發(fā)展和未來的走向,決定構建安東特色文化體系即親鄉(xiāng)土、親國家、親自然德育體系,引領全校師生形成價值共識。學校實施三親德育教育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通過入學季、成長季、畢業(yè)季這三個階段,讓學生在不斷螺旋上升的過程中進行調整積累,突破眼界。全員育人,通過課內課外聯(lián)動,線上線下整合等方式,使每一位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育人工作者能夠參與到德育課程當中,都能成為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全面育人,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資源的整合,推動三方之間對德育理念方式的認同以及統(tǒng)一。不斷完善三親教育評價體系,通過云平臺、成就單檔案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總體評價,不以成績?yōu)樵u價的唯一標準,學生方方面面的表現都在評價體系中呈現,使德育質量評估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柳州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行于形 律于心 成于品<br> 專家乙粵提出: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的教育,注重養(yǎng)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良好的根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良好基礎。養(yǎng)成教育的理念就是“行于形,律于心,成于品”,做好養(yǎng)成教育,學校應該做到,先建立“養(yǎng)成教育”校本課程;接著在養(yǎng)成教育的大主題下融通校本課程,形成一個整體,提升其效能;最后將國家、地方和校本三級課程統(tǒng)整,構建學校養(yǎng)成教育一體化進程。養(yǎng)成教育的側重點是禮儀教育,乙校長還著重向大家介紹了集隊禮,用視頻展示多個學校的禮儀教育成功案例,播下禮儀教育的種子。 中小學校長分組討論:<br> 各中小學校長就學校的文化建設和勞動教育課各抒己見,為學校的管理與未來的發(fā)展出謀獻策。最后,教育局局長蘇宏俊作活動總結。 蘇局長指出:全縣中小學校都要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所有工作最終要回歸到課堂。所有的文化建設,沒有回歸到課堂,沒有回歸到教育的本質,教育就沒有意義。文化建設、行為養(yǎng)成教育,勞動教育等要落腳于校本課程,做深做清做細,形成學校自己的特色。關于落實好校園文化建設、抓好勞動教育,他提出幾點建議:一、認清當前我們面臨的教育形式,用原來的那種思路來培養(yǎng),那將來學生將會被淘汰。學生要有個性,學校教育首先要有特色,全縣學校校園文化要做到一校一品,學校要有特色,明確自己的文化主題,讓學生的個性和稟賦得到挖掘。二、文化主題應該融入到校本課程,融入到學校的管理,融入到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融入到校園的方方面面,力爭達到了校園文化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不流于形式。二、勞動基地建設要落實到位,勞動教育應與所有學科教學融合起來,老師們要去思考,去探索,去發(fā)現勞動課與其他學科契合點,不僅學生要成長,老師更要成長。 <br> 中小學校長,是基礎教育的基石,是園中大樹的根,校長具備良好的教育情懷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需要對教育有著透徹的理解和認識,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在教育熱土上立豐碑,才能使教育園地碩果壓枝?!敖逃d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本次論壇為全縣中小學校長搭建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升華管理的平臺,我們將繼續(xù)攜手,將本屆論壇所形成的教育共識,凝聚的教育智慧與學校的發(fā)展實際相結合,再實踐、再創(chuàng)新、再推動,為建設教育興縣乃至教育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