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九章 艱難時世</p><p class="ql-block">1、王陽明即使三箭服了北軍,心中也是不高興的。他在給學生的一封信里寫道:“人在仕途,比之退處山林時,其功夫難十倍?!本褪钦f人在官場,與其退居山林時比,功夫要難得多。人人都看他智斗張忠、許泰贏了,但是王陽明卻深深感到,破體制內(nèi)的賊,那才叫一個難!</p><p class="ql-block">2、人生就要不停地對比,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p><p class="ql-block">3、唐伯虎卷進了那場會試科考案,終生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受此打擊,唐伯虎回到蘇州老家,人生從此困頓,一落千丈,養(yǎng)成了狂狷孤憤的性格。當然,這對于形成一個藝術家的氣質(zhì)還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唐伯虎的命運被這場考試所左右,整個人生的心態(tài)、姿態(tài)都受到了非常顯著的影響。后來,寧王朱宸濠把他請去,讓他教婁妃作畫。但唐伯虎聰明地發(fā)現(xiàn)寧王有反叛之心,想方設法逃出。</p><p class="ql-block">唐伯虎人生的際遇和命運跌宕讓人感慨,他面臨這種命運遭際時的情緒、性格、心情的起伏,我們都可以看得非常明顯。</p><p class="ql-block">4、寧王朱宸濠,這三個“七零后”里最小的一個,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他雄心萬丈,要為祖先報仇;他自己也有野心,想做皇帝。除了有野心之外,他也有手段,用錢買通一切,連武宗朱厚照身邊的很多紅人都成了他的人。他還能隱忍,隱忍十年,到最后一朝發(fā)難,想學當年朱棣靖難之役一樣,奪去朱厚照的皇位。朱宸濠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不擇手段,但并不像一般史書講的那樣胸無點墨、俗陋不堪。當然,他最終失敗了。他敗在哪兒呢?敗在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王陽明。</p><p class="ql-block">朱宸濠敗給王陽明的不是兵力的較量,也不是手段的較量,而是一種心志的較量。他太容易被外在的一切所左右。朱宸濠派使者勸降安慶,結(jié)果安慶巡撫張文錦把使者給殺了,在城頭上怒罵他。張文錦不僅一個人罵他,讓所有守城將士都開囗大罵。朱宸濠便氣得七竅生煙,誓要奪下安慶,殺了張文錦。這就是他跟張文錦在斗氣。不顧劉養(yǎng)正、李士實的勸說,意氣用事,回頭要奪回南昌,未到鄱陽湖大戰(zhàn),他的敗局其實已定。</p><p class="ql-block">5、相較于唐伯虎、朱宸濠,王陽明最大的本事在哪里?大家都說他是軍事上的天才,以文人帶兵,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其實正如我們反復提到的,陽明心學也是心理學,王陽明總結(jié)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動心”,我自巋然不動。唐伯虎和朱宸濠都很容易被外界發(fā)生的事、別人的言語和態(tài)度所左右,但是王陽明就不一樣。</p><p class="ql-block">6、平寧王之戰(zhàn)的時候,王陽明都不到第一線去。他干什么?坐鎮(zhèn)指揮。坐鎮(zhèn)指揮的同時在干什么呢?在上課?!蛾柮飨壬曜V》記載,說伍文定和朱宸濠大戰(zhàn)正酣的時候,“先生入城,日坐都督院,開中門,令可見前后,對士友論學不輟。報至,即登堂遣之。有言伍焚發(fā)狀,暫如側(cè)席,遣牌斬之。還坐,從咸色怖驚問。先生曰:‘適聞對敵小卻,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意。后聞濠已擒,問故行賞訖,還坐,咸色喜驚問。先生曰:適聞寧王已擒,想不偽,但傷死者眾耳。理前語如常,傍觀者服其學。”這一段描寫太精彩了。</p><p class="ql-block">7、什么學問?不動如山,心外無物。</p><p class="ql-block">這顆心太強大了,陽明心學對個體的意義就在于他可以把我們每個個人的心靈培養(yǎng)到無比強大。后來有人就請教王陽明,說王巡撫用兵如神?。∫粋€文官,打了那么多大勝仗,到底有什么神術?我們知道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談論兵法,這個時候別人問他用兵之術,他反倒說:“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yǎng)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不決,不待人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p><p class="ql-block">8、王陽明的意思是,打仗,要說有術也只有一術,其實人和人智慧都相差不遠,沒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尤其是聰明程度,智商水平,其實沒有什么根本性的差異。即使像《阿甘正傳》里的阿甘那樣,智商那么低,最后不也有一段輝煌的人生?原因就在于他內(nèi)心堅定,他只知道他媽媽和珍妮都告訴他,危難的時候要跑,不要停下人生的腳步。</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信念。王陽明就說過,“養(yǎng)得此心動與不動”,這就是所謂的關鍵所在,術的關鍵所在。這就“幾近于道”了,這就不止是“術”了。王陽明心學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此心不動如山。</p><p class="ql-block">9、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p><p class="ql-block">10、王陽明給學生的信里寫道:人在仕途,比之退處山林時,功夫難十倍。就是說人在官場,與退居山林時比,功夫要難得多。人人都看他智斗張忠、許泰贏了,但是王陽明深深感到,破體制內(nèi)的賊,那才叫一個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