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萬綠中一點紅</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你會做人嗎</p><p class="ql-block"> 馮桂輝</p><p class="ql-block"> 做人是一門學問,學問深得很。做人是生存與發(fā)展之道,是安身立命之本,是立足社會的關鍵,是成就工作與事業(yè)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不會做人,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影響家庭關系、親友關系、同事關系,直接影響朋友圈、交際圈和生活圈,甚至影響人的快樂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做人要摸索,又要探究,當然不必過于謹小慎微。既要遵循做人的普遍性,遵循做人之道,又要講究個人做人原則。個人做人原則必須遵循做人之道,符合做人的共性。那么,生活中如何做人呢?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p><p class="ql-block"> 看破不說破</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令人滿意,有很多時候看得不是很順眼,不要太認真,不要過于叫真??丛谘劾?,爛在心里,看破不說破,即使是看破紅塵,也要保持沉默,說了更沒有用,這是最好的處置方法和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朋友與同事的隱私,單位與領導的秘密,這些都不屬于你關心的事情。不管是同事、朋友還是閨蜜,時間長了總覺得對方為人處世處事有問題,而且時常讓你感覺不舒服。保持距離,保持沉默,千萬不要說破。慢慢冷淡,讓對方慢慢感知。一旦說破,關系一定破。你說破怎樣,對你有什么好處;不說破又何妨,對你有什么壞處。用巧妙的方法解決,無聲無息,不知不覺,這是上上策。即使是存在的事實,也可以把它當作謠言,不打聽、不傳說、不信謠,走自己的路,讓它保留在心里,這是最高境界,是一種涵養(yǎng),更是一種修養(yǎng)。</p><p class="ql-block"> 社會極其復雜,各行各業(yè)存在不公平的方面。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是絕對的,不公平具有普遍性。每個人為人處世處事不可能完全正確,也不可能符合每個人的心愿,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要吹毛求疵,要看一個人的主流,不必追求完美。人生難得糊涂。</p><p class="ql-block"> 說好不說壞</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逢衣添價,逢人減歲。每個人都喜歡聽奉承話,都有一定的虛榮心,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這是人的普遍心理。如看到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你會欣賞,不斷夸獎朋友有眼力,衣服買得好很漂亮,說這衣服需要二千多吧。其實,這衣服朋友只花二百多買的。你明知道這衣服的大概價格,故意多說一點,讓朋友高興又何妨呢?遇到朋友,好久不見,“哇塞,你還是那么年輕漂亮?!迸笥呀^對心花路放,走起路來都是輕飄飄的,如坐春風。朋友覺得你很會說話,一定得到朋友喜歡,你的人緣關系必定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幫助他人,鼓勵他人,給他人樹立信心,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方面。不打擊他人,不蔑視朋友,友誼必定天長地久。</p><p class="ql-block"> 心動別行動</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這個社會的誘惑太多,讓人興奮與心動的方面不少。例如,錢財上,別人發(fā)財,甚至一夜暴富,那是別人的財運。在這個問題上,你沒有財運,永遠發(fā)不了財。因為命中有的推也推不脫,命中無的莫強求。有的人偶爾買彩票,中獎率是百分之百,而你買彩票,中獎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買得越多,虧得越多,不買不虧。在情感上,茫茫人海,無數(shù)人擦肩而過,最多點個頭,打個招呼。但是遇到一位很欣賞、崇拜和喜歡你的人,真的非常不容易。相遇那是機遇,相識、相愛必定由緣分決定。緣分注定是你的,不管走到哪里必定與你相遇。沒有緣分,哪怕朝夕相處,最終也不屬于你。一般來說,可以保持心動,最好不要貿然行事,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而易舉采取行動。當然也不絕對,看準了的人和事,也要善于把握機會,切不可錯失良機,否則再也沒有機會了。</p><p class="ql-block"> 拒絕有方法</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別人提出要求,讓你很為難,有時不想接受。例如,一年輕漂亮女性與男朋友在一起,有位輕浮的男士與你男朋友是兄弟,要求加你微信,你怎么辦?手機沒電了,跟我男朋友聯(lián)系可以找到我,等等,多的是借口委婉巧妙拒絕,這是應該的、必須的。這樣的女性穩(wěn)重有修養(yǎng),因為她深深愛著男朋友,不想自找麻煩,不想無中生有。不管是男還是女,隨便加他人微信,在其他人看來很不好,自曝了自己的不穩(wěn)重、輕浮,特別是女孩更要注意,要顯得清高,做到自尊、自重、自愛。加微信有講究,不要隨意加男人的微信。有飯局,東道主請你,剛好又請了一位故人,以前關系有點緊張,不怎么和諧,你說怎么辦?參加可以緩解以前關系,不參加也有多個理由。 </p><p class="ql-block"> 爭吵會掉價</p><p class="ql-block"> 有甲、乙兩戶人家,甲家的人老是吵架,乙家的人很和睦、很和諧相愛。</p><p class="ql-block"> 甲家人問乙家:“你們有什么妙計良法達到和諧?而我們家怎么總是鬧糾紛、吵個不停呢?”乙先生說:“因為你們家里都是好人,所以容易吵架。而我們家里都是壞人,所以不容易吵架?!?lt;/p><p class="ql-block"> 這是什么意思?例如,你們家里有一個人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他不認為是自己的錯,即刻就叫:“是誰把這個茶杯放在這里,我才打破了。”意思是我打破茶杯不是我的錯,而是別人把茶杯放的地方不對,才導致我把茶杯打破的。</p><p class="ql-block"> 一個常常責怪別人錯誤的好人,怎么會有人歡喜他呢?放茶杯的人就說:“是我放的,誰叫你這么不小心把它打壞了呢?”</p><p class="ql-block"> 你們兩個都認為自己是好人,總認為自己對,所以就容易吵架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家,假如有人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即刻就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太魯莽了,把茶杯打壞了?!逼渌笋R上就有人說:“這個不怪你,是我不應該把茶杯放在那個位置,是我不對?!?lt;/p><p class="ql-block"> 因為我們大家都認錯,都覺得自己不對,所以我們家里就不容易吵架了。</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千萬不要為某事某人某觀點爭吵,千萬不要與不同層次的人爭得面紅耳赤。與不同層次的人爭論,贏了你得到了什么,輸了你又失去了多少,無謂的爭吵有什么必要呢?爭吵的結果:不歡而散,傷害感情,不利于團結和諧,等等。</p><p class="ql-block"> 負我不負人</p><p class="ql-block"> 這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是具有大格局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有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有的人爭強好勝,愛出風頭;有點的人為人低調,謹小慎微;有的人愛貪小便宜,微利必爭,寸利必得;有的人胸懷狹窄,多心多疑;有的人寧人負我,我勿負人;有的人善于退一步,是為了日后海闊天空;有的人總是替他人考慮,先人后己,等等。做人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他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人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什么事總是替他人著想。當今這種人雖然不多,也還是有不少。表現(xiàn)在親情之間、鄰里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等,這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繼承與發(fā)揚,世代相傳。</p><p class="ql-block"> 有情感,懂得感恩,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與準則。生活中不要嫉恨他人,不要記仇,放寬心態(tài)。但必須要記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別人對你好,不是別人的責任和義務,那是一種善良、良知和人性的體現(xiàn),也許是一種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展示,并不是別人非要那么做不可。</p><p class="ql-block"> 忌好為人師</p><p class="ql-block"> 個性與素養(yǎng)決定了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有的人個性張揚,喜歡在他人面前賣弄自己。有的人為人穩(wěn)重低調,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賣弄知識。有的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好為人師,不謙虛謹慎。當今這個社會,人才濟濟,高手林立,各行各業(yè)人才輩出,民間遍地都是高手。過分顯露的人,可能是真正想幫助他人。也有可能是好出風頭,不一定有內才。</p><p class="ql-block"> 低調一點,收斂一點,穩(wěn)重一點,謙虛一點,這是做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如果你確實是行家、專家,是業(yè)內高手,需要你的時候也不必保守,彰顯你的一技之長,大顯身手,也是必要的,沒有必要過分謙虛。這也是做人要注意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防人不害人</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世界上最復雜的是人心,人心難測,人心叵測。在金錢、權力、利益等面前,人心是經不住考驗的,經得住這些誘惑的考驗,這個人一定是君子,絕非小人。社會上小人多,唯利是圖者多,斤斤計較者多,陰謀者多陽謀者少,兩面三刀者多,套路和陷進多,等等。生活與工作中有時讓你防不勝防,小心與提防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p><p class="ql-block"> 人心經不住環(huán)境和條件的變化,特別是環(huán)境惡化,條件徹底改變,或者環(huán)境和條件由差變好,都有可能改變人心。環(huán)境不同,誘惑的因素不同,隨時都有可能改變人心,摧垮人的防線、底線。</p><p class="ql-block"> 理解又諒解</p><p class="ql-block"> 生活與工作中自然要與人打交道,做人不可能做得都盡人意,不可能沒有一點過錯。主觀過錯要理解他人,客觀問題更應該諒解。誰都不希望有問題,誰也不希望有過錯,都會盡力把事情做得比較完美。</p><p class="ql-block"> 出現(xiàn)問題,稍微有責任與擔當?shù)娜?,有良知的人,都會感到內疚和不安,精神負擔重,甚至感到痛苦。理解與諒解他人,減輕對方的精神負擔,消除心理壓力,這是做人的一大原則,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p><p class="ql-block"> 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完美的人難上加難。如何做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個性心理不同,立場、觀點和利益不同,思想、思維不同,方式、方法和技巧不同,等,有不同的為人之道。在做人上,可以百花齊放,盡顯其個性,只要不違背常理,不違反道德,不違反法律,任何人沒有必要去評價去指責。有的人小氣怎樣,大氣又怎樣;節(jié)約怎樣,鋪張擺闊又怎樣;心直口快怎樣,性格轉彎抹角又怎樣;替他人著想怎樣,不替他人著想又怎樣,等等。做人不可能千篇一律,不能強求,主要受人的個性心理影響。有什么樣的個性心理,有什么樣的素質與教養(yǎng),必定有什么樣的做人原則。</p><p class="ql-block"> 做人的方法與技巧很多,要引起高度重視。做人非常重要,不可小看。不會做人,輕則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工作與事業(yè)不順暢,重則人生不順,多災多難。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自古以來,無數(shù)事例可以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因此學會做人有講究,研究做人之道,必定能夠成就你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3年12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