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望作品2023 長治 <p class="ql-block">長治山西太行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樹掌鎮(zhèn),原為紫團山國家森林公園,1996年由國家林業(yè)部更名為山西太行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5848公頃,有林面積4380公頃,森林覆蓋率74.9%。[1][2]</p><p class="ql-block">山西太行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是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要景觀有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等,還有紫團參、紅豆杉等珍稀植物300余種,有金錢豹、黑鸛、金雕等國家一、二級和省級縣級保護動物130種。[3]</p><p class="ql-block">2013年7月26日,山西太行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被國家林業(yè)局列入第五批獲得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志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名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泉峽景區(qū)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大峽谷鎮(zhèn),原名“八道水”,因峽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景區(qū)內(nèi)有門樓景觀、峽谷景觀、索道景觀和步道景觀四大游覽區(qū)域,主要景點36處。[12]</p><p class="ql-block">太行山八泉峽南起橋上村古橋,北至石子河畔,東負梯腦山脈,西連石河沐山脊,總面積170平方千米。八泉峽雄居太行山大峽谷中段,最低海拔600余米,最高海拔1400余米,最大落差約1100米。[4]</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八泉峽景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紅豆峽自然風景區(qū),一處美麗神奇的旅游勝地,位于中國山西壺關縣境內(nèi),是太行山大峽谷的精品景區(qū),也是專家認定的世界級自然風景區(qū)。因境內(nèi)天然生長著南方科目的珍稀樹種紅豆杉而得名</p> 晉城 <p class="ql-block">陳廷敬故居,別稱皇城相府。為清代名相陳廷敬及陳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處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王莽嶺景區(qū),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xiāng)境內(nèi),總面積150多平方千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4]</p><p class="ql-block">王莽嶺景區(qū)地處黃土高原與中州平原斷裂帶最險要處,為典型的嶂石巖地貌,是八百里太行景觀的典型代表。[6]王莽嶺景區(qū)包括王莽嶺、錫崖溝、昆山、劉秀城四個景系,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處跌入河南省輝縣市境內(nèi)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王莽嶺景區(qū)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清涼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16]</p><p class="ql-block">王莽嶺景區(qū)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新中國十大地標、國家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和國家精品紅色旅游示范點</p> <p class="ql-block">司徒小鎮(zhèn),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城區(qū)中心的東北,西距晉城市區(qū)北高速路口5公里。占地千余畝,是集特色餐飲、休閑娛樂、農(nóng)耕體驗、旅游購物、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新晉城美食旅游地標”。</p><p class="ql-block">每年春節(jié)期間接待游客量均有百萬以上人次,屢次刷新晉城旅游行業(yè)新記錄。大多是來自晉、豫、冀、陜以及長三角游客,奔著八百種山西各地美食和三百種民俗,特別是晉城市獨有的“澤州打鐵花”而來。</p><p class="ql-block">晉城歷史悠久古稱澤州、澤州府,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門戶、三晉咽喉”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玨山風景區(qū)又名角山,位于晉城市區(qū)東南13公里處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玨山風景素以險峻、雄奇馳名,古有“晉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稱,“玨山吐月”為晉城四大名勝之一。佛道名山,傳齊隋泰斗慧遠大和尚在此始建青蓮寺,密、禪、凈土,各宗皆精,名僧輩出,時稱佛都?,F(xiàn)存宋建唐塑,列為國寶;道觀飛峙峰頭,林木蔥蔥,山嵐繚繚,尋天門而上,恍若仙游,素譽北國武當。2009年10月玨山景區(qū)入選中國百佳避暑名山。</p> 運城 <p class="ql-block">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zhèn),在東經(jīng)110°15′00″~110°45′33″和北緯34°44′50″~35°04′50″之間,總建筑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鸛雀樓始建于北周時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毀,1997年12月,鸛雀樓重建,2002年10月1日,鸛雀樓正式對游客開放。[4][8]</p><p class="ql-block">鸛雀樓為高臺式十字歇山頂樓閣,外觀3層4檐,內(nèi)部為9層使用空間,并設置電梯、樓梯組織垂直交通。整座樓閣分為臺基和樓身兩部分,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致的。鸛雀樓整個的油漆彩畫,是國內(nèi)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jīng)過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多方考察搶救,重新創(chuàng)作設計,故鸛雀樓是國內(nèi)唯一采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市區(qū)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脈,地處晉、秦、豫三省交匯之黃河金三角。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在《周易》成書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的傳播地和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fā)祥地之一,《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中稱之為“道家天下第六十二福地”,民間有“晉北拜佛五臺山,晉南問道五老峰”“北有五臺觀廟宇,南在五老看風光”及“東華山”之說。</p> 臨汾 <p class="ql-block">云丘山(Mount Yun)景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和文化遺產(chǎn),是晉南地區(qū)少有的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養(yǎng)生、民俗體驗、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云丘山峰嶺疊翠,景色秀麗,素有“姑射最秀峰巔”、“河汾第一名勝”的美譽。崇山、險峰、奇石、飛瀑、溝塹、清泉、溪流應有盡有,擁有國內(nèi)最大規(guī)模的自然冰洞、風洞群,和國內(nèi)最大面積的天然紅葉景觀?!多l(xiāng)寧縣志》這樣描繪云丘山:春樹蔥蘢,夏林蒼翠、秋風丹染、冬松傲雪,四時山花吐香,常年流水潺潺。</p><p class="ql-block">云丘山古稱昆侖山,是堯、舜、禹之望岳,華夏鄉(xiāng)土文化的地理標志,中華農(nóng)耕文明及二十四節(jié)氣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和文化非遺傳承地。自中古及下,云丘山在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中融匯萬千。景區(qū)道教文化興盛,殿宇、洞觀為數(shù)眾多,是全真教龍門派開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當”之稱。云丘山道教文化與云丘書院,多寶靈巖禪寺所代表的儒釋文化相融相生,和諧共存。同時,云丘山還完整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是罕見的晉南窯洞建筑古村鎮(zhèn)群落</p> <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1][34]。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zhèn),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qū)。南距陜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2]</p><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3-7]。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nèi),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