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19年9月21日,麥積山石窟。</b></h1><h1><b>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是小隴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shù)陳列館。<br></b><b>麥積山風(fēng)景區(qū)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qū)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價值,是絲綢古道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耀眼的藝術(shù)明珠和最具潛力的旅游勝地。<br></b><b>麥積山石窟: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AAAAA旅游景區(qū),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2018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br></b><b>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區(qū)麥積山鄉(xiāng)南側(cè),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系的一座孤峰。麥積山石窟始創(chuàng)于十六國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爾后屢有修葺擴建,至公元六世紀(jì)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區(qū)內(nèi)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huán)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車站三十公里。麥積山山高142米,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dāng),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tuán)團(tuán),如農(nóng)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僅二十米,有的高達(dá)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石窟中是罕見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