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晚俞敏洪與董宇輝合播引來700萬網(wǎng)友圍觀,我是其中之一。俞滔滔不絕卻言辭瑣碎,語氣渙散,我聽半天也總結(jié)不出一句來概括。宇輝看上去那樣低落憔悴,眼神無光又閃爍不定,跟以前親切稱呼其為“老頭”的董事長甚少眼神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明顯他是不愿意坐在這個直播間的,但最后還是出現(xiàn)在億萬觀眾面前,這其中的曲折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聽董宇輝說爆紅后基本靠安眠藥入睡,本想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過一生,沒成想被推到風口浪尖……這個冬天,這一老一小的內(nèi)心想必都經(jīng)歷了驚濤駭浪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比宇輝的一臉凝重,俞倒時有笑容燦爛,說句腹黑的,這燦爛大多是為了市值回暖有希望吧。評論區(qū)說俞是有情懷的領(lǐng)導,不必抹黑他。我想所謂的情懷在市值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已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俞把教育做成了生意,宇輝把生意做成了教育,為東方甄選披上了儒商外衣。卻不知儒就是儒,商就是商,商人心中永遠利益第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高蓋主,損害的就是團隊利益。功臣挨刀在歷史上縷演不鮮,枉他熟讀五千年歷史,現(xiàn)實中還是沒能避開這一刀。這是一個讀書人的天真,也是一個農(nóng)村小伙的樸實與厚道,肚子里裝滿了詩詞文章,那有空裝那些人性丑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他昨天說自己的性格缺點,平時遇到爭執(zhí)就逃避,平凡又怯懦,就是喜歡讀書而已,不知道網(wǎng)友為什么那么喜歡他。</p><p class="ql-block">我想網(wǎng)友喜歡的就是他對讀書的沉浸式喜愛,講起書來妙語如珠兩眼放光的樣子,讓棄文已久的人們又開始相信讀書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五千年文明,國人的DNA早就染上了書香,對讀書的喜愛與渴望一直在血液里流淌。只是時代輪到物質(zhì)為王,銅臭迅速淹沒了書香,年薪幾何成為評估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有喧囂都蓋上名利的圖章。而小董以詩詞文章與經(jīng)濟效益完美結(jié)合的全新風格出鏡在大家面前,重重喚醒了國人的DNA,也激發(fā)了人們心底埋伏已久的對風雅的向往。</p><p class="ql-block">看他們紛紛慷慨解囊以實際行動支持,其實是為自己焦渴已久的靈魂得到一次次療愈而買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又聽宇輝說收到過很多天價OFFER,但賺錢不是他的目標,做喜歡的事才是幸福。更不會離職,“士為知已者死”等……這些話讓我看到一個讀書人的可貴品質(zhì),也看到情義與情懷在金錢面前的反敗為勝。其實憑小董的感悟能力,豈會不知“破鏡難圓”,裂痕不會自動修復,此后的日子處處都是謹小慎微,只是“感恩”兩字從來都是讀書人的座右銘,奉行的同時也成了枷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由與輕松何其可貴,感恩的方式也并非只有一種。年輕的生命,滿腹的才華,身前身后山高海闊,何不瀟灑離開,再以不同的方式回報,同樣不違初心。</p><p class="ql-block">另:這里的讀書人是指常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好書的人。并非書看得多就是讀書人。董宇輝引經(jīng)據(jù)典時常用孔孟言論,經(jīng)典巨著,標準讀書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