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p><p class="ql-block">首都德黑蘭。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稱波斯。伊朗地處西亞的心臟地帶,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歷史文化悠久,宗教遺產(chǎn)豐富,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中東和海灣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大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油氣資源使伊朗的戰(zhàn)略地位更加凸顯。</p> <p class="ql-block">攝影之都組織的“探索伊朗.一帶一路攝影交流創(chuàng)作之旅”團隊跟隨領(lǐng)隊黃保義老師從2023年9月17日至27日開啟了為期11天的用鏡頭了解和記錄伊朗的攝影采風活動。</p> <p class="ql-block">9月17日,從成都—烏魯木齊—德黑蘭,一路都匆匆忙忙的,仿佛我們急切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德黑蘭</p><p class="ql-block">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并且是西亞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之一。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瑣羅亞斯德教的火廟。德黑蘭是現(xiàn)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p> <p class="ql-block">格列斯坦王宮(或者“格雷斯坦宮”)</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chǎn),愷加王朝的心臟。流光溢彩的格列斯坦王宮,位于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的老城,始建于薩法維王朝,贊德王朝時繼續(xù)興建,直到1779年愷加王朝定都德黑蘭后,開始對王宮進行擴建,并成為愷加王朝的權(quán)力中心。宮中集華麗的宮殿,寧靜的水池和優(yōu)美的花園為一體,這也是伊朗王宮必備的三元素。</p> <p class="ql-block">伊朗國家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是世界重要博物館之一,總體建筑面積為18000平方米,文物古跡多達30萬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的文物和伊斯蘭后期文物等等,分為南樓和東樓。</p> <p class="ql-block">伊朗地毯博物館</p><p class="ql-block">伊朗地毯博物館位于德黑蘭市中心,1977年落成,占地面積2.4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3400平方米。博物館建筑式樣美觀,外看像一個地毯織架,內(nèi)部分上下兩層,一層展廳陳列各種館藏地毯珍品,二層展廳舉辦臨時地毯展覽。</p> <p class="ql-block">阿扎迪自由紀念塔</p><p class="ql-block">其造型獨特,讓人過不忘,酷似一個人叉著腿的人。全稱為“阿扎迪自由紀念塔”,位于德黑蘭的阿扎迪廣場,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附近,建成于1971年,以紀念波斯帝國建國2500周年,是德黑蘭的地標,也是伊朗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德黑蘭街拍</p> <p class="ql-block">設(shè)拉子</p><p class="ql-block">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南部最大城市,法爾斯省省會,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首都德黑蘭919公里,海拔1600米,現(xiàn)有人口150萬,位于扎格羅斯山脈南部,海拔1490米的盆地農(nóng)業(yè)區(qū)。</p> <p class="ql-block">在色拉子,有兩座非常有名的清真寺,分別是粉紅清真寺和綠鏡清真寺。這兩座清真寺都有著獨特的歷史和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粉紅清真寺</p><p class="ql-block">莫克清真寺因為其外墻彩釉色彩中以粉紅色最為出彩,所以被人們稱作粉紅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建于1876年,至今保存完好,為設(shè)拉子必游景點。寺內(nèi)的祈禱廳中間有十多根斜蛇紋柱子撐起整個大廳,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以及復(fù)雜的瓷磚圖案。唯一不同的是,這里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陽光射入進來直接灑在地毯上,色彩和線條完美的結(jié)合,置身其中猶如在萬花筒之中一般。</p> <p class="ql-block">綠鏡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原名“圣祠清真寺”,是圣人瑟伊哈梅茲的陵墓,主體建筑修建于愷加王朝時期。因采用大量綠色的鏡子進行裝飾,又被稱“綠鏡清真寺”。位于伊朗南部的設(shè)拉子,內(nèi)部極其華麗,鑲嵌無數(shù)綠色的鏡子在燈光照耀下閃閃發(fā)亮,異常璀璨,置身其中仿佛進入到了一個空靈的夢境。</p> <p class="ql-block">瓦基爾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建于1773年。寺中寬廣的中庭伸展出一座長方形水池,供朝拜者凈身之用。清真寺由48個柱子支撐,上面有美麗的花紋與雕刻,第一排石柱紋路以順時針方向盤旋,第二排紋路以逆時針方向,表示人非圣賢,只有真主最完美。伊斯蘭教禁止崇拜偶像,因此清真寺內(nèi)只有朝向麥加方向的壁龕,朝拜神龕下地面深陷凹槽,表示謙卑之意。</p> <p class="ql-block">粉紅鹽湖</p><p class="ql-block">在伊朗設(shè)拉子,有一個馬哈爾魯湖,它是一個鹽湖。由于湖中富含鉀等物質(zhì),適合一種特別的藻類生存,而這種藻類會讓湖水呈現(xiàn)出粉紅色,所以人們稱它為粉紅湖。夏季,湖水會呈現(xiàn)出粉紅色,并露出白色的鹽床構(gòu)成的湖床。雨季,湖水增加,粉色會變淡。季節(jié)的變化,讓粉紅湖變成更加神秘莫測的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設(shè)拉子餐館一邊就餐一邊看表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Rouhollah巴扎(波斯語)</span></p><p class="ql-block">伊朗是“巴扎”之鄉(xiāng)?!鞍驮笔遣ㄋ拐Z“市場/集市”。在今天伊朗著名古城,也是今天伊朗文化之都設(shè)拉子市,有一座著名巴扎,名字叫Rouhollah巴扎,位于設(shè)拉子市老城區(qū)。</p> <p class="ql-block">設(shè)拉子懸崖餐廳</p> <p class="ql-block">在懸崖餐廳聽中國歌曲</p> <p class="ql-block">設(shè)拉子街拍</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p><p class="ql-block">是伊朗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宮城遺址,宮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前后共建造50多年。這里有舉世聞名的宮殿群和精美雕像,后來在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征時被燒毀。古城遺址提供了許多關(guān)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1979年波斯波利斯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途中風景</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p><p class="ql-block">伊朗中部城市,亞茲德省省會,人口19.3萬(1982)。位于山間盆地中,希爾山東北麓,海拔1,240米。在庫姆-扎黑丹鐵路線上。始建于五世紀,為伊朗拜火教最大中心,直至今日圣火依然在拜火教的祆祠里燃燒不息,市郊有兩座著名的拜火教“寂沒塔”遺跡,古時用作教徒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多萊特風塔花園</p><p class="ql-block">多萊特阿巴德花園是由亞茲德的前行政長官主持修建的,是傳統(tǒng)的伊朗風格的花園?;▓@被分割成南北兩個長方形花園。多萊特阿巴德里的風塔有“伊朗很美的風塔”之稱。</p> <p class="ql-block">寂靜之塔</p><p class="ql-block">寂靜之塔是拜火教信徒施行鳥葬的地方。拜火教認為,木頭接觸尸體時,會被污染,而石制的或鐵制的不會。所以寂靜之塔是以石塊砌成的環(huán)形無頂建筑,通常建造在山頂上,其大小和復(fù)雜程度依需要和有關(guān)拜火教社區(qū)的富裕程度而定。</p> <p class="ql-block">聚禮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也被稱亞茲德星期五清真寺或賈瑪清真寺,是伊朗現(xiàn)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于11世紀。這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重要圣地之一,也是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筑風格獨特。該清真寺外觀簡潔,但內(nèi)部裝飾精美,具有濃郁的伊朗伊斯蘭建筑特色。內(nèi)部裝飾精美。清真寺內(nèi)部有一個寬敞的祈禱大廳以及兩個小祈禱室和一個水房,墻壁上有很多精美的瓷磚和彩繪。清真寺的宣禮塔是伊朗最高的宣禮塔,高達48米,歷史悠久。該清真寺在1324-1365年之間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建,是14世紀建筑。2012年成為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阿米爾恰克馬赫廣場</p><p class="ql-block">是亞茲德的城市地標建筑,建筑宏大壯觀,兩個尖塔直指云天,圓拱型建筑很有特點。廣場前的草地,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廣場正中的拱形門下,是一個不大的巴扎。里面有售賣食品、紡織品的特色小店等。</p> <p class="ql-block">風塔(捕風塔)</p><p class="ql-block">伊朗最古老的空調(diào)—捕風塔頂部四面鏤空,無論風向來自何方都會被引入風塔內(nèi)并透過室內(nèi)外溫差產(chǎn)生的壓力循環(huán)至室內(nèi)。風塔的下面一般建有一個水池,熱風經(jīng)過塔身降溫吹到水池上后飄散到各個房間,仿佛空調(diào)涼風吹拂一般。亞茲德有風塔上千座,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風塔”,也就是建筑物頂部用來通風降溫的設(shè)計,故亞茲德又被稱為“風塔之城”。</p> <p class="ql-block">被餐廳鸚鵡吸引</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老城城中巷子蜿蜒交錯,集中了亞茲德市內(nèi)幾乎所有的歷史景點。面積不算太大的老城,竟然保留了2000處以上愷迦王朝時期的大小建筑。灰黃的磚塊和泥土筑成的建筑群,部分已有長達7000年的居住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夜色闌珊</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街拍</p> <p class="ql-block">梅博德</p><p class="ql-block">是亞茲德北邊的一個沙漠古城,這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上的古絲路驛站,誕生了伊朗許多重要的詩人、神職人員和政治家。梅博德位于伊朗中部的一個古老小鎮(zhèn),由亞茲德省負責管轄,其始建于數(shù)千年前,目前仍保留著許多歷史遺跡。其人口不到6萬人,城內(nèi)建筑多為泥磚結(jié)構(gòu),十分質(zhì)樸。</p> <p class="ql-block">納林城堡</p><p class="ql-block">在梅博德古城,有一座納林城堡(Narin Castle)遺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薩珊王朝。有趣的是,這座古城堡就位于現(xiàn)在的城市中心。城堡占地5,000平方米,位于沙雷斯坦的最南端,是在一處不規(guī)則橢圓形的土坡上建造的,建筑是用石頭和粘土建造的,城堡與地面幾乎一種顏色。</p> <p class="ql-block">鴿子塔</p><p class="ql-block">是用來飼養(yǎng)鴿子的結(jié)構(gòu)。鴿子塔可以是各種形狀的獨立結(jié)構(gòu),也可以建在房子或谷倉的末端。鴿子是中東和歐洲歷史上重要的食物來源,被作為蛋和糞便保存。鴿子塔是生產(chǎn)最好的有機肥料的“工廠”,而且鴿糞也可用于制革和制火藥。伊朗的鴿子塔大多建于薩非王朝時期(1501-1736)。每只鴿子都有自己巢穴,數(shù)是數(shù)不過來,目測也看不出數(shù)量。</p> <p class="ql-block">手工藝作坊</p> <p class="ql-block">古驛站改而成的餐廳</p> <p class="ql-block">古驛站大門</p> <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p><p class="ql-block">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4、5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多次成為王朝首都。為南北來往所必經(jīng)之路,著名的手工業(yè)與貿(mào)易中心。居民中波斯人占總?cè)丝?7.3%,突厥人占6.2%,盧里人占3%,庫爾德人占0.8,此外還居住著少數(shù)巴赫蒂亞里人和亞美尼亞人,伊斯法罕是伊朗的第三大城,位于扎格羅斯山和庫赫魯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p> <p class="ql-block">33孔橋</p><p class="ql-block">是薩法維橋梁設(shè)計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以其獨特的雙層結(jié)構(gòu)和33個拱門而聞名于世,這座橋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伊斯法罕的文化歷史地標。在伊斯法罕的眾多文化遺址中,橫跨扎因達魯?shù)潞拥?3孔橋尤為著名。橋分上下兩層,下層由33個半圓形橋洞構(gòu)成,橋洞在有河水時形成倒影,與橋洞本身形成33個整齊劃一、渾然閉合的圓孔,故而得名。每當夜幕降臨,橋上橘黃色的燈光亮起,把人帶入如夢如幻的詩境。</p> <p class="ql-block">哈鳩大橋</p><p class="ql-block">伊朗伊斯法罕壯觀的哈鳩大橋,橫臥在扎因達魯?shù)潞由希@是伊朗,也是世界著名的橋梁。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層結(jié)構(gòu)磚石古橋之一。該橋于1660年在一座古橋的基礎(chǔ)上建造,長105米,橋面寬14米,共有24孔。大橋建在一個大壩頂上,橋上的滑動式閘門可以提升水位來灌溉農(nóng)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旺克大教堂</p><p class="ql-block">是伊朗最古老的亞美尼亞東正教教堂之一,也是伊朗最大,最美麗的亞美尼亞東正教大教堂。始建于1606年,整整建了58年于1664年完工。外表看起來很樸素,或許光從外觀看,會失望大老遠就來看這樣一個小院落,但進入主殿,卻會發(fā)現(xiàn)內(nèi)部裝飾華麗。奇特的是教堂內(nèi)部裝飾融入了多重風格:伊斯蘭教的瓷磚和設(shè)計、壁畫上卻都是圣經(jīng)故事,比如世界的誕生、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等等。教堂旁邊還有一個博物館,展示了很多亞美尼亞人的歷史和基督教圣物。</p> <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大巴扎</p> <p class="ql-block">伊朗傳統(tǒng)歌曲</p> <p class="ql-block">伊瑪目廣場</p><p class="ql-block">位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長500米,寬160米,其規(guī)模僅次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據(jù)了解,該廣場當年是薩非王朝國王阿巴斯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伊瑪目廣場原名為國王廣場,伊斯蘭革命后改為今名。197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伊瑪目廣場列入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謝赫·羅特福拉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是薩法維帝國波斯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位于伊朗伊斯法汗市伊瑪目廣場左側(cè)。這座建筑也是伊瑪目廣場四座古跡中最高建造的一座。</p><p class="ql-block">謝赫·羅特福拉清真寺和伊瑪目廣場一起于1979年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伊瑪目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又稱“馬斯吉迪·賈米伊·阿巴斯”或“國王清真寺”,位于伊朗伊斯法罕。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磚鑲嵌而成,其外形為壁競式的正門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門是鍍銀的,正門高達30米,門上寫有許多詩文,由當時著名書法家用美麗的波斯文納斯塔利克體書寫。</p> <p class="ql-block">伊朗家庭訪問</p><p class="ql-block">深入伊朗的家庭,探訪當今伊朗人的生活狀況。</p> <p class="ql-block">卡尚</p><p class="ql-block">是伊朗中部城市,位于扎格羅斯山東麓、面積50平方公里的卡尚綠洲中,海拔994米,人口11萬。擁有7500年歷史,是世界最早城市,具有世界玫瑰城之稱,是玫瑰純露重要的原產(chǎn)地之一,每年五月這里都會舉辦玫瑰花節(jié),盛況非凡。 .</p> <p class="ql-block">奧比揚奈古村</p><p class="ql-block">位于卡尚,擁有 4 千年歷史,村里的人們?nèi)灾v著古老的語言,成為了波斯文化的活化石,全城的紅色房子與高原風景渾然一體。這里的女性都披戴著印有花卉圖案的頭巾,穿著帶褶皺的蓬松燈籠裙子,還系上一條顏色鮮艷的圍裙,人們都保留著帕提亞王朝時期的服裝特色。</p> <p class="ql-block">進入卡尚,路遇宗教節(jié)日</p> <p class="ql-block">卡尚庭院酒店</p> <p class="ql-block">布魯杰爾迪古宅</p><p class="ql-block">古宅是當年伊朗豪華大宅的典型布局。寬大的長方形庭院,四周一圈建筑圍繞,中間是一個長方形水池。各部分門廊和墻面裝飾著復(fù)雜雕刻和壁畫,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卡尚大巴扎</p><p class="ql-block">其歷史悠久,在伊朗數(shù)一數(shù)二,作為卡尚的貿(mào)易中心,它已經(jīng)擁有800年的歷史。這里除了商店還有旅館、清真寺、公共浴室和偉人陵墓等,其中最讓人震撼的是建于1868年的商隊驛站,其高高聳立的穹頂,美得讓人難忘。</p> <p class="ql-block">蘇丹浴室</p> <p class="ql-block">卡尚街拍</p> <p class="ql-block">伊朗的美女和帥哥</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伊朗導游愛麗用心的為我們安排吃、住、行,并義務(wù)當模特兒,讓我們在伊朗的體驗感非常非常的好!</p> <p class="ql-block">愛麗在車上領(lǐng)唱中國歌曲</p><p class="ql-block">開心愉快的伊朗之行在歌聲中圓滿結(jié)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