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8曰,在這陽光明媚的冬季,在程墩成同學的精心準備組織安排下,我們及程同學的朋友開車,一行十人驅(qū)車前往五十多年前曾經(jīng)插隊落戶的天門縣多寶區(qū)沿江公社同興大隊,追憶蹉跎歲月,耳聞時代變遷,目睹鄉(xiāng)土氣息。</p> <p class="ql-block">宋國強同學及程墩成好友明師傅一路為我們保駕護航,讓大家高高興興而去,平平安安歸來。</p> <p class="ql-block">在天門市品嘗了當?shù)剞r(nóng)家萊,小店菜淆非常不錯。此刻,飲酒暢敘,十分開懷。</p> <p class="ql-block">“到農(nóng)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們是在毛主席指示沒發(fā)表之前,首批響應國家號召,在武昌區(qū)教育局集合,打鑼敲鼓,歡送我們離開武漢,奔赴農(nóng)村。1968年11月28曰,這是我們離開學校和家庭走向社會的標志,這一天知青的名字永遠牢固的載入人生檔案。</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即將離開武漢之前,幾個同學的合照留念。其中五人就是分配在天門縣多寶區(qū)沿江公社同興大隊四小隊。班上一共有十幾人被分配到這里,還有幾個同學分配在一小隊。</p> <p class="ql-block">1969年春節(jié)一隊的四位同學回漢到學校去看望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到農(nóng)村近一年了,公社組織知青到天門縣學習,這張是整個大隊部分知青在天門學習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9年8月從沿江公社,陳梁公社等抽出會打籃球的知青,代表多寶區(qū)參加天門縣舉辦的籃球賽。</p> <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18曰,是我們離開農(nóng)村三十年后,程墩成請他的弟弟及朋友開車,第一次帶領我們返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無比激動的心情,體現(xiàn)在每個人的笑容里。</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回農(nóng)村,感覺三十年變化很大,但是那個街,那條路,那熟悉的鄉(xiāng)音,那棉花收獲的味道都還在我們的視覺中,只是下鄉(xiāng)時認識的長輩們巳故,與我們同齡的農(nóng)村青年,都外出打工或為子女帶孩子,不見了身影。多少讓我們有些遺憾。</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時的農(nóng)村青年姑娘同英,是華惠英在一隊拜的干姐姐。2012年春來漢,四位一隊的漢妹們陪同英游玩留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進入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的地名也都是舊貌換新顏。原多寶區(qū)現(xiàn)更名為多寶鎮(zhèn),沒有了公社,原同興大隊更名為興場村,原小隊改為村小組。這是現(xiàn)在的標志,也是新時代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我們回來了,可一切又那么陌生,多虧了維倌哥見證了這里五十年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這次的重游,讓我們深深的感覺到農(nóng)村半個多世紀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奔小康不是空話,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從言談中比比皆是。照片中與我們合影的村民從左至右,有同英,維倌哥,姣珍,現(xiàn)任村胡書記,現(xiàn)任村長胡林波。</p> <p class="ql-block">熱情的鄉(xiāng)親們,都來到四隊看望,大家在維倌哥家門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原大隊會計胡維倌年長我們上十歲,我們都叫他維倌哥,當年知青的分配口糧,工分記錄,生活雜事都由他負責,現(xiàn)在他巳是八十多高齡的老人家,兒孫滿堂,四世同堂,家庭十分和諧幸福。如今他仍然頭腦清晰,身體健康,回味知青的往事,滔滔不絕,思維十分敏捷。</p> <p class="ql-block">村書記親自來接待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p> <p class="ql-block">這棟三層樓的房屋是近幾年村民蓋的,這里過去曾是四小隊知青的住宅,現(xiàn)在與五十年前相比巳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房屋的后院過去是知青的伙房,現(xiàn)在是主人家的雜物間及廚房。</p> <p class="ql-block">從后門出來經(jīng)過菜地,就是知青挑水吃的河塘,現(xiàn)在家家都是自來水。</p> <p class="ql-block">與知青同年的農(nóng)村少男少女,如今也都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還能找到一點土房的影子,但這些舊房已變成各家的車庫或雜物間。</p> <p class="ql-block">在一處危舊房的墻壁上,還能看出八九十年代計劃生育的宣傳口號。</p> <p class="ql-block">同英,姣珍,陪華惠英,李桂蘭前往四隊</p> <p class="ql-block">維倌哥陪著一隊的楊麗華,徐高芳前往四隊</p> <p class="ql-block">維倌哥的兒媳婦,熱情的在自家屋后的柚子樹上為我們剪摘柚子。</p> <p class="ql-block">這是維倌哥他們家,小重孫三四歲了,家里客廳里都是寶貝的各種玩具,應有盡有。</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維倌哥家休息,話聊,詢問了解這多年的發(fā)展變化。</p> <p class="ql-block">維倌哥的大兒子胡林波現(xiàn)在是村里的主任村長,也是家里的頂梁柱。</p> <p class="ql-block">這些都是他們家現(xiàn)在的農(nóng)用設備及車輛,簡直就是一個農(nóng)機站。</p> <p class="ql-block">維倌哥陪同程墩成一起看望慰問我們曾經(jīng)一起成長的鄉(xiāng)親好友。</p> <p class="ql-block">胡維圣小名叫潤山,在農(nóng)村的一年多,程墩成經(jīng)常在他家住宿,與他情同手足。</p> <p class="ql-block">潤山家里現(xiàn)在也是幾層樓的新房,十分高大寬敞。</p> <p class="ql-block">胡林波妻子與村民國英。</p> <p class="ql-block">與我們同齡的胡群珍,巳四個孩子的母親,子女都巳成家,如今在家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家家有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現(xiàn)代化的新農(nóng)村真是公路修到村,汽車開到家。</p> <p class="ql-block">年長我們一點的鮑幫雄大哥還是那么高大帥。</p> <p class="ql-block">子女們都在省內(nèi)其它城市工作,只有兩老在家享清福,子女們經(jīng)常開車回來看望二老。</p> <p class="ql-block">這張房屋照片是拍的原四小隊楊隊長的家,楊隊長早已過世,其兒子也與世長辭,晩輩們都在外地,家里巳多年沒人住,所以顯得雜草叢生,房屋破舊。</p> <p class="ql-block">學校的操場改建成村民們的文化廣場</p> <p class="ql-block">過去的大隊小學,如今已成為村委會辦公室及村民們社會活動的地方。五十年前維倌哥曾是大隊會計,如今大兒子胡林波已是年輕有為的村長,真是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p> <p class="ql-block">父子二人都是在這塊土地上,為新農(nóng)村的建沒,努力工作,默默奉獻。</p> <p class="ql-block">走進村委會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桌子上的辦公沒備,現(xiàn)代化的電腦辦公已普及到村莊,這是中國農(nóng)村走向四個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胡書記熱情的接待我們,介紹新農(nóng)村的建沒與發(fā)展,深信在這群年輕有為的班子帶領下,美麗鄉(xiāng)村振興會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村婦女主任正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十分干凈整潔,現(xiàn)代化的鄉(xiāng)村管理新型的鄉(xiāng)村文化在這里逐步得到實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整齊的宣傳欄,實實在在的宣傳內(nèi)容,為建立美麗鄉(xiāng)村,和諧社會開拓創(chuàng)新。</p> <p class="ql-block">晚上村民們輕松愉快的在文化廣場上跳廣場舞,打籃球,休閑娛樂十分愜意。</p> <p class="ql-block">我們情不自禁的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村民與我們依依不舍,盼望我們?;卮蹇纯矗瑒e忘了曾經(jīng)生活過的第二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在大隊食堂的后院再次留個一隊的女知青合影吧!</p> <p class="ql-block">紅彤彤的桔子壓滿枝頭,寓意著興場村紅紅火火,年年興旺!</p> <p class="ql-block">這次重回多寶,緣了大家多年的夢想,感謝維倌哥,村胡書記,小胡村長及村民們的熱情接待,感謝程墩成的三位朋友及宋國強同學為我們這些老大姐的安全出行所付出的關切及辛勞,感謝大家為這次回顧似水年華所提供的資料,讓這次美篇能較完整的給我們留下美好的永久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