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大足區(qū),開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歷經(jīng)五代,鼎盛于兩宋,明清有增補,被稱為“唐宋石刻藝術(shù)陳列館”,為研究唐、前后蜀及宋代的歷史、宗教、雕塑等提供了重要表現(xiàn)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 北山摩崖造像長457米,高7.4米,283龕,7通碑碣,線刻壁畫1幅,造像4397尊,造像記及題詞50余則。題材多達51種,其中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五代時期造像題材有18種、宋代造像題材有21種。</p> <p class="ql-block"> 晚唐時期的造像氣質(zhì)渾厚、端莊豐滿、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五代時期的摩崖造像體態(tài)多變、小巧玲瓏、紋飾漸趨繁麗、神情瀟灑。宋代的摩崖造像雕刻精細、技藝高超、俊美典雅,人物造像比例勻稱、體態(tài)優(yōu)美、個性鮮明、穿戴艷麗,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 </p> <p class="ql-block">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