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22日國殤墓園 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國殤墓園坐落于騰沖城中,是為安葬解放騰沖戰(zhàn)役中壯烈犧牲的遠征軍和盟軍將士而建。</p><p class="ql-block"> 騰沖縣城是1944年中國全面抗戰(zhàn)反攻開始后解放的第一座縣城。于1944年組建的中國遠征軍由第11、第20集團軍組成,陳誠、衛(wèi)立煌將軍先后任指揮官。</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10日。遠征軍打響戰(zhàn)略反攻第一槍。他們強渡怒江,攻克高麗貢山,于七月初來到騰沖城下。7月27日拿下騰沖屏障來鳳山。并于8月2日發(fā)起解放騰沖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騰沖城墻是石頭建造,騰沖街道是石頭鋪成,房屋是石頭壘砌。日本人侵占后歷經(jīng)兩年建造了牢固的防御陣地。騰沖遠征軍久攻不入,遂呼美軍轟炸機群支援,炸毀城墻。炸毀城內(nèi)敵陣地。兩個軍的兵力與日軍。逐屋逐院激烈爭奪,終于9月14日全殲守敵2300余人,勝利解放騰沖縣城。此時騰沖城已是殘垣斷壁、橫尸遍地,損毀殆盡。這場戰(zhàn)役遠征軍將土犧牲9168名,傷者上萬,盟軍犧牲麥姆端少校以下官兵19人。</p><p class="ql-block"> 勝利后,面對城內(nèi)四處堆積的將士遺體。騰沖元老李根源振臂號召民眾收殮將士遺體,打掃戰(zhàn)場,修建家園。隨后又發(fā)起修建國殤墓園安葬烈士遺體。 </p><p class="ql-block"> 次年墓園建成。墓園主體為忠烈祠,設有祭奠大廳,祠左豎立援華盟軍犧牲將士墓碑和墓地。祠后拾級而上,有小團山,為遠征軍英烈墓地。整個墓園占地廣闊,松柏參天,綠地茵茵。 忠烈寺座落高坡之上,在松柏掩映下莊嚴肅穆。小團山紀念塔聳立,刻有將士官階、姓名的石碑排列成陣,令人肅然起敬。 由國民黨元老于有任先生題寫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鐫刻在墓地前的圍墻上。參訪的民眾紛紛在題詞前獻花行禮,我也手捧鮮花在此向英烈行禮獻花。 </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匾額從上至下分別 為于右任、蔣中正題寫。</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祭奠堂外的匾額為蔣中正題。</p> <p class="ql-block">1944年這塊紅字石碑上書陣亡盟軍將士14名。</p> <p class="ql-block">2004年這塊藍字石碑上書陣亡盟軍將士19名。</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00年前后。騰沖市政府。決定重修國殤墓園。有眾多民眾感嘆。盟軍將士不遠萬里來華助戰(zhàn)。英勇獻身。我們卻不知道他們的籍貫姓名,令人慚愧。隨之有?許多有心人士開展了尋找陣亡將士名錄的活動,有人找到了當年駐華盟軍司令史迪威將軍的外孫,通過他查閱美國檔案舘資料,查實騰沖之戰(zhàn)前后共有19名盟軍將士陣亡。 2004年。騰沖。在墓園豎起第二座盟軍犧牲將士紀念石碑。石碑前平臥著19塊墓碑,上面分別鐫刻著每一位陣亡將士的姓名和生卒年份。</p> <p class="ql-block">向盟軍陣亡英靈鞠躬獻花</p> <p class="ql-block"> 喬治.布什前總統(tǒng)的感謝信。這塊石碑豎立在盟軍陣亡將士石碑的對面。</p><p class="ql-block"> 退休總統(tǒng)喬治布什聽說中國民眾千方百計尋找在華犧牲盟軍將士名錄的事跡。非常感動。親筆給保山市長(騰沖歸屬保山市)寫信,表達感謝之情。這塊石碑鐫刻了書信全文。</p> <p class="ql-block">遠征軍陣亡將校軍官碑</p> <p class="ql-block">向英靈敬禮獻花</p> <p class="ql-block">牢記歷史,警鐘長鳴!</p> <p class="ql-block">2023.12.08編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