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9年,她家從沈陽下鄉(xiāng)到錦州市錦西縣虹螺峴公社后潘大隊。六年多以后,搬家到虹螺峴鎮(zhèn)。九年以后,又搬回沈陽。每次搬家,都是和玩伴們的惜惜離別。</p><p class="ql-block"> 自從和我相識,她就經(jīng)常提起在鄉(xiāng)下的童年美好時光。也多次產(chǎn)生去找尋發(fā)小的念頭,可又擔(dān)心找不到甚至無處落腳。</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們都退休了,疫情也過去了,她找尋發(fā)小的念頭再一次出現(xiàn)。在我的支持和鼓勵下,2023年5月的一天,我們啟程了。</p><p class="ql-block"> 為了減少旅途時間,我們首選乘坐高鐵,到達錦州南站。下車才發(fā)現(xiàn),這里和其他城市的高鐵站一樣,處于孤零零的郊外。按照事先在網(wǎng)上就近訂的旅店,通過手機導(dǎo)航才知道,還得乘郊外公交車坐六站到七里臺。上車了,才發(fā)現(xiàn)忘記帶零錢,沈陽乘車的各種手機支付一律不認,好在還有半個小時發(fā)車,只好按照司機要求,下載錦州當(dāng)?shù)氐某塑囓浖缓蟾顿M。</p> <p class="ql-block"> 到站下車,這里是102國道旁,荒涼之中發(fā)現(xiàn)遠處有一片樓房,走近感覺好像我們訂購的旅店,進門打聽,原來我們訂的旅店是他家的分店,距離這里大約一里地,只好拖著行李箱,在崎嶇不平的道路前行。終于來到我們訂的旅店,出乎意料的干凈整潔。此時已經(jīng)過了中午,由于早晨出發(fā)較早,又困又累,幸好帶有泡面,簡單吃過就睡了。睡到傍晚才醒,出去走走看看,找到明天乘車地點,在來時路過的旅店吃的晚飯。</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飯后,去往公交車站。昨天來時的道路施工被封,由建筑工人看守不許通過,可又找不到其他路,沒辦法只好硬闖。到達車站附近,突然想去廁所,進入這個樓里,保安說啥都不許,只好出來,到遠處的一家旅店。公交車來了,司機竟然不許提前上車。</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十多站,終于到達錦州站。在錦州站再換車去往虹螺峴鎮(zhèn),不到一小時的車程竟然走了近兩個小時,因為車行一路,不斷有上下車和帶貨的。</p><p class="ql-block"> 終于來到了魂牽夢縈的虹螺峴。眼前一片車水馬龍,正好趕上這里在修路,在塵土飛揚中,走向橋西,她家當(dāng)年的居住地方向。此時已經(jīng)中午,順便在路邊小店草草吃頓飯。吃飯過程中,邊向其他顧客和店主了解當(dāng)?shù)睾袜l(xiāng)下情況,得知這里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鎮(zhèn)里房屋街道變化很大,鄉(xiāng)下也動遷搬家了。飯后,繼續(xù)沿記憶中的街道尋找當(dāng)年的痕跡,可惜沒有任何痕跡了。</p><p class="ql-block"> 此時,她心灰意冷,要馬上乘車返回。我說:我們大老遠不辭辛苦地過來,不該輕易放棄,既然不會再來了,那就珍惜這次機會;再說現(xiàn)在離開這里,也沒有回錦州的公交車了。這樣,我們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旅店,安頓下來。向店主打聽,再向附近的住戶打聽,一無所獲。我建議還是向附近住戶打聽,她主張去派出所。只好又去找派出所,走出很遠,來到了派出所。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是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而且為用戶保密,拒絕幫助。無奈,想起了當(dāng)年附近的大隊,經(jīng)過打聽,又走了很遠距離,來到大隊,可這里連個人影都沒有。山窮水盡沒辦法了,只好往旅店走。路上,我們依然不甘心,繼續(xù)見人就問。路邊,坐著一群老太太,一看都是八十歲左右,我想她們與我們要找的人年齡差距太大,肯定沒戲??伤挥煞终f,向著她們問去,果然不出我的預(yù)料。正當(dāng)我們要邁步離去時,走過來一個頭腦顫抖的老太太,我想這種身體的老人恐怕更幫不上了。沒想到這老人是個熱心腸,主動和我們搭話,知道我們的來意后,她說后院有個回娘家探親的女士,和我們找的人年齡相仿,也許認識。然后主動把我們帶到那家??上н@女士不在家,她母親又用電話幫我們聯(lián)系。果然,她知道我們要找的人,但是在幾十年前就搬離這里,她家的一個遠親住在附近。我們按照這女士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這家親屬,他們向我們提供了電話號碼。真誠所致,金石為開!失聯(lián)四十多年的發(fā)小終于聯(lián)系上了。</p><p class="ql-block"> 老婆高興得不得了,問對方是否也一樣想念自己。對方回答:當(dāng)然了!我當(dāng)年只知道你家去了沈陽,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后來結(jié)婚生了個女兒,就給女兒起的你的名字。積攢了四十多年的話,一時肯定說不完。她倆約定我們明天去她那里,距離15里外的溫屯。</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們只找到了她在虹螺峴鎮(zhèn)的一個發(fā)小。此行還想尋找后潘莊的其他發(fā)小。盡管聽說后潘莊已經(jīng)動遷了,我們決定還是親自去看看。次日上午,我們租了一個電動三輪車,去往八里外的后潘村。一路顛簸,到了村里。確實如傳說一樣,到處殘垣斷壁,遠看就是一個村的遺址,近瞧還有幾家沒遷走的。正巧路邊有個閑坐的老頭,我們就向他打聽村里情況。他得知我們的來意,馬上就打開了話匣子,竟然能夠說出我岳父母的名字和特點。但是要找的人由于年齡差距,他無法說出下落。</p> <p class="ql-block"> 雖然只找到一個發(fā)小,也算不虛此行。從鄉(xiāng)下回到鎮(zhèn)上,我們在超市買了一些去看望發(fā)小的禮物,繼續(xù)租那輛車去往溫屯。</p> <p class="ql-block"> 原來,發(fā)小的娘家在搬離虹螺峴以后,又幾經(jīng)搬遷到了溫屯,家里還有她母親和弟弟,她自己家住百里外的葫蘆島市。</p> <p class="ql-block"> 午飯后,她發(fā)小帶我們一同乘公交車前往葫蘆島市內(nèi)自己家。</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見到和我老婆同名的她女兒及女婿。我們在飯店共進晚餐,她女兒女婿還開車帶我們在葫蘆島市內(nèi)游覽并到海邊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我曾經(jīng)來過兩次葫蘆島,都是去的海邊,沒想到市里竟然這么大,開車轉(zhuǎn)一圈竟然需要這么長時間。</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次日,再次分別,互道珍重,互相約定保持聯(lián)系和來往。她發(fā)小送我們到返程的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從葫蘆島回來,路上遇上沙塵暴,把高鐵刮停一個半小時。其實大風(fēng)沒那么嚴重,是刮斷的樹枝掉落到高壓線上,火車只好急剎車。</p><p class="ql-block"> 返程列車上,我就把葫蘆島之行簡單地發(fā)到微信朋友圈,一位很有文采的同學(xué)贊嘆:少年各東西,老來尋發(fā)??!</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二十多年前,單位組織旅游,在葫蘆島火車站留影。這里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