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難忘童年</p><p class="ql-block"> 出了綏德城,坐上順無定河南下的汽車行走二十幾里地,向右一拐,過了無定河上的一座漫水橋,迎面會見一條流水清清的小河從西邊緩緩而來,你沿著這西來的小河逆流而上二十里,就見小河呈丫字形分開,那條更小的支流與小河交匯的岸邊有座老爺廟,廟一旁的山坡上順勢上下左右座落著許多莊戶人家。其中座北向南五孔窯的一個院落較為顯眼,寬敝的院子沒遮沒攔,站在鹼畔上可以看見大半個村子。這排窯最中間的那孔就是生我養(yǎng)我,令我終身難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只頂箱,兩條老甕,幾塊薄被,再有的家當(dāng)就要算那幾個盛五谷雜糧的泥洞洞。唯一讓人能產(chǎn)生點美好遐想的就是墻上貼得那幾張年畫了。這就是家給我小時留下的長久不變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這個家雖然很窮,但她留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卻是刻骨銘心,溫馨美好的。不僅解決著我兒時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問題,且在我受到威脅時能得到安全的呵護。這個家不僅是我躲風(fēng)雨避霜雪的港灣,而且是心靈創(chuàng)傷得以修復(fù)的圣地。我不只是在這個家里長大成人,且在這里得到了一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家境的貧寒在我兒時好象并沒有給我?guī)矶嗌俨挥淇?。那時愁苦和哀怨似乎與我無緣。雖然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飯碗一撂,就瘋跑野逛去了。整日里有玩不完的游戲,講不夠的故事。說不盡的希奇事。夏日里,溝底里的水泊是天然的游泳池,我們游累了,就到河邊用稀泥從頭到腳把自己糊成個泥猴猴,然后睡在石畔上曬太陽;到冬天冰灘就是理想的競技場,坐冰車,滑冰鞋,那速度比長我三、五歲的人還快,常引以為自豪;至于爬崖挖雀窩,上山追野兔,打牛滾鐵環(huán),摜包捉迷藏那更是尋常事。春夏秋冬滿年四季,玩法概不重復(fù),玩啥都有興致。有時玩的半夜不歸家,直叫父母前溝后溝的攆上往回拉。那時最高級的享受就算是看電影了,但一年半載才能盼來一回。為了過足電影癮,黑天半夜踏腳摩手地跟上大人來回跑二十幾里路也不覺累,且總是等觀眾都走完了,銀幕放下,發(fā)電機息火才肯離去。第二天保準(zhǔn)拿上木棍修成的刀刀槍槍學(xué)著電影里玩打仗捉特務(wù)的游戲。小時候的社交也很廣,全村的小孩都是我的好朋友。常喜歡到人家串門,愛給人作伴。前院、后溝、陽坪、腦圪勞等地方的百十來戶人家的炕上我?guī)缀醵妓^覺。其中有些事現(xiàn)在回憶起還讓人忍俊不禁,啞然失笑。三娃和我同歲,是我形影不離的好兄弟。一次他父母家人都出門趕事去了,只他一人留守,我自然要給他作伴,但他們住一家村,在一個很高的山渠里。到晚上,我倆為了驅(qū)趕黑暗帶來的恐懼,把燈捻撥的長長的,并讓他大聲講《西游記》故事,他就滔滔不絕地講開了,有時講錯了我就加以糾正,直講的我睡著,一覺醒來他還在繪聲繪色地講個不停,我感到很對不起他,心里陣陣地內(nèi)疚。就在這時,只聽到外面公雞母雞一齊呱呱亂叫起來,是黃鼬拉雞了!我倆顧不得害怕,邊喊“抓黃鼬了,黃鼬拉雞了”,邊連衣服鞋子也顧不得穿就沖出門去趕黃鼬,回到家里在燈光下兩人互相指著對方赤條條一絲不掛的滑稽相,雙雙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兒時引人發(fā)笑的故事實在太多。由于天真無邪,所以不懂的憂愁,沒有煩惱,連父母為扶養(yǎng)我們兄妹幾人所付出無數(shù)心血和汗水都體察不到。整天一吃飯就不著家了。記憶中唯一讓我害怕的是餓肚子。每年一到古歷三月就開始斷糧了。父母只能是東家二升西家半斗地借,每天下午飯前的那段時間是最難熬的了。當(dāng)饑腸轆轆,餓欲難填時,我們就嗷嗷亂叫,也全然不顧母親那憂傷無奈的表情。一次母親從地里回來的很晚,我們圍著她亂叫,慌亂中母親的左手大拇指差點被菜刀切掉。我當(dāng)時知道闖下了大禍可又不知道如何替母親解除痛苦,嚇得縮作一團,流著恐懼與饑餓的淚水不知何時睡過去了。每到吃不上的季節(jié),總有好心的鄰居張家一碗洋芋丸子,李家兩個粗糠窩窩地給我們送來,尤其是我大姨家每年這時都要給我們送來斗八半的糧食。但眾人的接濟畢竟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我們這時就要跟上父母到山里拔苦菜、捋槐花、摘樹葉。那時用來充饑的是什么樣的飯食呀!現(xiàn)在看見有人把白面饅頭到處亂扔,真讓人心疼。</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最苦的要數(shù)母親了。她白天要和男人一樣的下地干活,晚上回來還要燒火做飯,洗鍋涮碗,打狗喂豬,這些安頓停當(dāng)了又開始紡線織布,做衣服納鞋底,每每是我們一覺醒來她還在豆大的油燈下干著沒完沒了的活計。第二天雞叫二遍就又得起床。盡管當(dāng)時沒錢買布,但辛勞的母親總是能保證在換季的時間讓我們兄妹四人都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只是我們不知道愛惜,過不了多久褲襠就突出了棉絮,腳指不安分地探出小腦袋,害得母親總是在油燈下給我們補衣服,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太調(diào)皮了,硬是騎狗騎的褲襠爛成這樣?!卑胍共凰匕盐覀冊诒鶠┥吓獫竦男油煽?。可憐天下父母心??!現(xiàn)在想來,所有做兒女的都應(yīng)善待自己的父母,你百倍的孝順也報答不了他們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父母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們心地善良純樸,待人熱情誠實,總是用極樸素的道理教育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說咱不論怎窮,都要忍著,千萬不能偷、搶或靠別人過日子,將來要學(xué)好,不能讓人家看不起咱。父親從小左臂生病落下殘疾,十三歲當(dāng)兵,二十一歲復(fù)員,在家務(wù)農(nóng)一沒力氣,二不是行家里手,所以在那個年代,他們不可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但他們是用力苦撐著的。我們家當(dāng)時就象飄泊在大風(fēng)浪里的一葉扁舟,因為父母的拼命掙扎,才免遭了沒入海底的危險。在那青黃不接的日子,我們雖然被餓的面黃肌瘦,但終于熬過了一個個難關(guān),沒有象有些人家那樣拉棍討吃,或把兄妹誰給人換了糧吃。</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庭貧窮的關(guān)系,我在不知不覺中就結(jié)束了自己那歡樂的童年生活,在我十來歲時就過早地懂的了要上進,肩上感覺到了沉甸甸的一種責(zé)任,不由的就開始思考怎樣替父母分擔(dān)憂愁及只有靠自己謀生存的道理。并暗下決心,以后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在小學(xué)就自己學(xué)會了吹笛子、拉二胡,學(xué)習(xí)也時時是第一名。知恩圖報,頑強拼搏,靠自己爭一流的意識在我小小腦海里早就深深地扎下了根。并讓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獲得了很多,也為此吃了不少苦頭。</p><p class="ql-block"> 家境的貧寒只是讓我的肌膚受到了煎熬,但在父母的呵護下,我的童年生活還是歡快的,那種無憂無慮,樂天喜地的日子,現(xiàn)在還時常讓我想起,久久難以忘懷。有時突發(fā)奇想,要能再回到童年時代那該有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