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話說大盛魁【創(chuàng)刊號】

內咸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打造北疆文化 提升云中品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話說大盛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編委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任:宋治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副主任:陳義 、張仲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委員:賈曉燕 、趙正偉 、祁娟</p> <p class="ql-block"><b>【創(chuàng)刊詞】</b></p><p class="ql-block"> 愛上托克托,因為這里有十三座古城的厚重,因為這里有雙河交匯的濤聲;眷戀托克托,因為這片土地給了我們生命,因為這里有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p><p class="ql-block"> 趁著2023年最后的余溫,我們來了,鏗鏘虔誠。隨著《大盛魁》電視連續(xù)劇的熱播,所有的文化積淀,正在發(fā)酵一場感情,因為托克托就有大盛魁的傳人。一幕商業(yè)傳奇,與我們的微信平臺一見鐘情。撥開迷霧,拂去沙塵。南去煙酒茶,古道悠悠;北來牛羊馬,駝鈴聲聲。北疆三百年雄踞,歐亞九百里縱橫。我們將以敬畏的誠意,展示茶馬文化,弘揚大盛魁精神。以史為鑒,古為今用。</p><p class="ql-block"> 文字,是過往的生命;文字,帶著熱愛和感恩。猶如一棵大樹,深植故土,笑傲蒼穹。當文字與機遇碰撞,文采就會綻放燦爛的笑容。拿起您的筆,迸發(fā)自己的感動;拿起您的筆,觸摸讀者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我們似乎聽到了,聽到了2024年的鐘聲。讓我們的平臺與您攜手共進,張開有力的臂膀,擁抱新一年太陽的火紅!</p> <p class="ql-block"><b>【大盛魁簡介】</b></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mào)易的最大商號??偺栐O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舊城)。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顒拥貐^(qū)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里雅蘇臺、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聲稱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曾有“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b>【大盛魁號規(guī)】</b></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一律不準攜帶家眷</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不得長支短欠</p><p class="ql-block">號內財物不得挪用</p><p class="ql-block">號章不得用于作保</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不得兼營任何其它業(yè)務</p><p class="ql-block">禁止嫖賭和吸食鴉片</p><p class="ql-block">不接待個人親屬朋友</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非因號事不得到小號串門</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在回家休假期間不得到掌柜家里閑坐</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不得向財東和掌柜送禮</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如遇婚喪嫁娶和其他喜慶由號內統(tǒng)一送禮</p><p class="ql-block">職員不得相互送禮</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不得互相借錢</p><p class="ql-block">不得在外惹是生非打架斗毆</p><p class="ql-block">人員如有過失不得互相推諉</p><p class="ql-block">不許欺瞞包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號內人員有以下情況之一立即開除</p><p class="ql-block">1、打架斗毆結伙營私者</p><p class="ql-block">2、不聽從指揮調動者</p> <p class="ql-block"><b>《失傳的五彩龍鳳古瓷瓶》</b></p><p class="ql-block"><b> 文 / 陳忠</b></p><p class="ql-block"> 1946年,在瑟瑟寒風中,我父親陳嚴甫回頭望了最后一眼坐落在歸綏城玉泉區(qū)大盛魁總柜,帶著滿腔悲涼與遺憾,為一個"雄踞塞外三百年,橫跨歐亞九千里”的商業(yè)傳奇畫上句號。風雨飄搖中的大盛魁倒閉了,父親成了最后一任大盛魁的大掌柜。</p><p class="ql-block"> 我父親決定帶著一家老小回托縣老家定居。父親除了有精湛的“雙手打算盤”技藝外,毛筆字也寫得特別好,還酷愛收藏。所以父親從歸綏拉回來的家什中,除了大盛魁往來賬目、古典書籍和古玩字畫外,還帶回三件不尋常的物件:一件是俄羅斯制造的懸垂掛鐘,一件是一個精制的駝鈴,還有一件是一對五彩龍鳳古瓷瓶。前兩件現(xiàn)收藏于托縣博物館,唯五彩龍鳳古瓷瓶至今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 在我父親任大盛魁大掌柜時,一位領房人帶著一件五彩龍鳳古瓷瓶找到大盛魁總柜,當時他知道我父親有鑒賞古董的能力,想讓我父親鑒別一下。我父親一看,此瓶約一尺二寸高,一個瓶上畫著一條騰飛的龍,一個瓶上畫著一只展翅的鳳。顏色為紅黃藍綠橙五種顏色,色彩極其艷麗奪目,流光溢彩。瓶口的上沿上有一藍色長方形框,內書“大明萬歴年製”的字樣。我父親仔細鑒賞后發(fā)現(xiàn)這對瓷瓶不同尋常:一是五彩龍是五個爪,這在國內極為罕見;再一就是瓶內放入火種,瓶外就透出火一樣的亮光,說明瓶壁如紙。再看鳳瓶,鳳凰像是身披五彩的霞光,一身祥瑞之氣像要沖瓶而出,美輪美奐的讓人不舍。父親問領房人此物是如何淘到的?他說在俄國古玩市場一個俄國人拍賣的。據(jù)拍賣人說是他父親當兵時從中國帶回的。于是我父親推測可能是在八國聯(lián)軍之時搶掠走的國寶。我父親問領房人,花費多少?領房人答道:“老龍頭伍佰元?!鳖I房人從大盛魁俄國分號暫借伍佰元購回此物。領房人見我父親愛不釋手,便說:“掌柜若喜歡就留下吧。”于是,我父親給了領房人八百銀元,留下了這對古瓷瓶。</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我父親交于我母親保管,并叮囑我母親:“輕易不要讓外人看!”母親知道珍貴,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小時候在過年時,父親曾在接完神后拿出來讓我們見過一次??赐旰?,母親又輕輕放回一個錦盒內,四周用棉花塞緊,打包好放回柜里,落了鎖。我父親再一次囑咐我母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此瓶絕不能出手。</p><p class="ql-block"> 文革前的1960年,托縣來了一個收古貨的外地人,每天走街串巷地問尋誰家有古董出售。父親見我姐弟三人面黃肌瘦,就動搖了此前說的不到萬不得已不出手的信念,萌生了用此瓶換些糧食的想法。于是讓母親把瓶子找出來,外地人一看便瞪直了眼睛,把瓶子往炕里輕輕地推了推,又故作鎮(zhèn)靜地拿起水杯,慢慢地喝了口水,才問我父親此瓶來歷。我父親敘述后,外地人得知我父親是原大盛魁大掌柜時,表現(xiàn)的極為恭敬。我父親提出要換白面一百斤,外地人說:“陳掌柜,我給你三百斤白面的錢,你自己弄糧食去,我弄不來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白面。”父親說:“我要錢沒用,主要是要糧食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當時國家對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蓖獾厝丝吹綗o望,就連聲說“買賣不成仁義在,買賣不成仁義在?!彼晕医榻B是山西榆次人,姓游。還盛情邀請我父親在托縣東閣唯一的國營大食堂吃了一頓飯,然后戀戀不舍而去。</p><p class="ql-block"> 從此以后,游先生每年會來托縣一次。每次來必去我家和我父親談古論今,講述外面發(fā)生的故事,并將沿途收購的古玩和我父親一塊把玩品鑒。</p><p class="ql-block"> 1968年冬,游先生又來了托縣去我家看我父親。此時我父親已過世,游先生悲傷地說:“不知陳掌柜過世,未能來送行,實是抱歉!”游先生問我母親:“現(xiàn)在是文化大革命,全國都在破四舊。不知你家的舊貨還有沒有,如果有,必須盡快處理掉,免得招惹是非?!蔽夷赣H說:“古書古字畫連同老爺爺兩米高的巨幅畫像,都已經(jīng)燒毀,再無啥舊貨可賣?!庇蜗壬謫枺骸澳菍ξ宀数堷P瓶可還在?”我母親說:“就剩這一件了。夫君生前一再叮囑,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庇蜗壬首黧@訝說:“哎呀,老嫂子,一定要藏好,萬一讓紅衛(wèi)兵知道了,沒收毀壞不說還要治你的罪?!蔽夷赣H聽他一說十分害怕,因我家是地主成分,萬一紅衛(wèi)兵來造反搜出此瓶,那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我母親一夜輾轉反側,沒有入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游先生再上門時,主動提出代我母親保管此瓶?!袄仙┳臃判?,就是丟了性命也不能丟了古瓶。此物我可替老嫂子暫時保存一段時間,等風聲過后,一定原物奉還。若老嫂子不相信我,我可留下押金。”我母親一想:這幾年和游先生交往過深,與其讓紅衛(wèi)兵搜出來毀壞,不如讓他暫作保存。于是,我母親將五彩龍鳳古瓶交于游先生。游先生當場給我母親留下五十元人民幣(相當于當時處級干部一個月工資)說:“老嫂子,不成敬意,請收下。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萬萬不可泄露,否則咱倆都吃罪不輕。”游先生將裝有古瓶的錦盒小心翼翼地拿好后,拱手道一聲“后會有期”就走了。此后游先生像從地球上蒸發(fā)了一樣,再無下落。我家的五彩龍鳳古瓷瓶就這樣失傳了。</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游先生和我父親交朋友,并連續(xù)七年來托縣看我父親,全是做戲給我父親看,目的要得此瓶。適逢非常時期,全家人也怕因此獲罪,也就沒有聲張。自此從俄羅斯淘回來的國寶就這樣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五彩龍鳳古瓶你如今在哪里???我真想再一睹你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b>《大盛魁拾遺》(1)</b></p><p class="ql-block"><b> 文 / 賈曉燕</b></p><p class="ql-block"> 王相卿擔著籠柜走出殺虎口之際,漠南地區(qū)正是缺糧少茶之時。</p><p class="ql-block"> 當時,朝廷出臺了鼓勵山西商人來北疆經(jīng)商的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同時又害怕大量漢人涌入后,雙方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又頒發(fā)了《理藩院則例》。如:旅蒙商人不得在蒙地建筑房屋留居,不得攜帶家眷,不得和蒙古婦女結婚等。甚至還限定,除鑄鐵鍋和日常生活用金屬器皿外,嚴禁將武器、鐵等金屬輸入蒙地。并嚴禁向蒙族人貸放白銀,如有違反就會處置:罰款、沒收貨物、驅逐出蒙地、取消經(jīng)銷權,甚至打入監(jiān)牢。但利潤豐厚的北疆生意仍然強烈地吸引著旅蒙商人。</p><p class="ql-block"> 《清稗類鈔》載:赴蒙商販,皆以牛車載貸赴庫倫,輒聯(lián)數(shù)百輛為一行,晝則放牛,夜則始踏,一人可御十車,鐸聲瑯瑯,遠聞數(shù)十里,御者皆蒙人,暇則唱歌。</p><p class="ql-block"> 旅蒙商的貿(mào)易往來,帶動了一批游牧民族生活中的轉型,逐漸由逐水而居轉為定居農(nóng)民。清政府看到這樣有利于邊疆穩(wěn)定,于是就放寬了對旅蒙商的限制。這樣的旅蒙貿(mào)易,促進了文化融合、民族融合,增進了各民族間的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所以,旅蒙商由漠南逐步深入蒙古各部,為“縱橫歐亞九千里,雄踞北疆三百年”的大盛魁,提供了發(fā)展的土壤,也成就了爬冰臥雪、吃苦耐勞的晉商。</p><p class="ql-block"> 此后,眾多的商號紛紛涌入歸化城,他們在大召、席力圖召、小召等附近占據(jù)有利地盤,開設各種商鋪,逐漸形成商業(yè)區(qū)。于是飯莊、旅館、茶園、戲樓等爭相登場,使得這里熱鬧繁華猶如北京的天橋。清代詩人王循寫的《歸化城》為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北風雪連九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今形勢重三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穹廬已絕單于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牧地猶稱土默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部梨園同上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家鬧市入豐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朝治化無中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萬貔貅尚控弦。</p> <p class="ql-block"><b>《漫談大盛魁文化》</b></p><p class="ql-block"><b> 文 / 李永安</b></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商號創(chuàng)始于清康熙年間,起初由山西人王相卿、張杰和史大學做小買賣起家,肩挑貿(mào)易在當時叫“八股繩擔”。貨郎在山西方言中叫“克郎子”。自古小買賣人本著“萬價分上起”、“針尖尖上削鐵”的原則來經(jīng)營。個中困難,可謂是艱辛備至。</p><p class="ql-block"> 直到1698年,康熙親征平息噶爾丹叛亂,王、張、史三人得以跟隨費揚古大將軍出征,提供軍需糧秣物資。正是抓住了這個商機,賺得了寶貴的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中國人崇尚桃園三結義中的劉關張。大盛魁的初始合股人也遵循了這種義結金蘭的規(guī)矩,磕頭盟誓,結拜為弟兄。只有股東之間義氣誠信正直、一心為公,商號才能保持長久繁榮。從而避免了“黃白之物,人人喜愛”的私心占有,也杜絕了“當家的摟體己,掌柜子下二柜”的昧心侵吞公款現(xiàn)象。同時大盛魁商號內部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程和用人等級制度。這些制度約束了內部商號成員,尊卑長幼有序,防止出現(xiàn)相互踢咬排擠。也約束了股東間的親戚子女。防止出現(xiàn)“錢多了慣壞子孫,地多了好活眾人”的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是股份制經(jīng)營的鼻祖,合伙做生計買賣,起初只是稱為“打伙計”。那些出資錢的叫財東,經(jīng)理稱為掌柜子,地方分號負責人稱為駐地方的,學徒稱為小小,一切長工短工勤雜人員統(tǒng)稱為伙計。和商業(yè)客戶朋友稱呼久了,就形成了文化影響。直到現(xiàn)在,外蒙古在蒙語里稱中國人為“胡扎”,就是伙計的變音。而那些上游供貨商,下游批發(fā)商及挑零客者,統(tǒng)稱為“相與”,意為相互業(yè)務往來。</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錢莊的建立等同于今天的銀行。而票號的發(fā)行,類似今天的錢幣。這就把經(jīng)濟資本的運作主動權掌握到了商號的手中。大盛魁龍票的發(fā)行,采用了龍形圖案的皇帝印璽,代表了朝廷的信用。為商號的迅速崛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銀票的便攜功能,使得出門經(jīng)商“腰纏萬貫”成為了可能。</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龍票制做工藝精良,防偽功能通過紙張、印章、記號、密字等工藝來印刷完成。其中晉商發(fā)明的“密押”,更是在金融行業(yè)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密押”中用十二個文字代表十二個月,用五言詩三十個字代表三十天,用十個字代表大寫壹至拾。這些字用語言來表達的暗語口令,叫做“出令子”。這些“密押”,在清代晉商中,更換了三百套之多。</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小宗生意交換的散碎銀兩,通過火鍛燒來分辨成色。分別是“七紅、八黑、九灰灰”。</p><p class="ql-block"> 在大盛魁的商隊中,拉駱駝隊伍中的領頭人叫駝頭。這些駝頭是集中醫(yī)、獸醫(yī)、觀天象識天氣,又精通漢語、蒙語、俄語的智慧型人物,具有較強的野外生存能力。</p><p class="ql-block"> 出了大青山以北,稱為后山。再往北的草原過去稱后草地。商旅講究“走胡地,隨胡禮,到了后草地會翻達(翻譯講說)幾句蒙古語”。尊重民族習俗,了解他們對商品的需求喜好。</p><p class="ql-block"> 而預測天氣的變化,要做到“早看東南,晚看西北”。那些早霞、晚霞、日暈、月暈、星光、云彩,還有一些動物的鳴叫,都代表了風、雨、雹、雪等天氣的變化。掌握了這些氣象知識,人和畜群在旅途中才能做出規(guī)避。</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在商道沿途設置站點。打井,筑房,以備來往商號成員打尖(歇腳)食宿。羊倌趕羊找向陽避風處設“底窩”,也叫“糞盤子”。羊群臥在上面發(fā)熱,不生雜病。時間久了,羊糞層層堆積,用平板鍬裁下來的塊叫羊磚,是生火的上好燃料。如果在沙漠戈壁中露營,駝頭會讓健壯小伙子圍繞帳篷撒尿一圈,狼嗅見這種氣味,便不敢靠近。據(jù)傳駝頭帶虎骨一塊防惡狼,一般不輕易拿出,防止畜群聞見氣味兒騷動不安。</p><p class="ql-block"> 而所有隨隊出行人員,每次出行必備一塊二尺寬、五尺長的地毯,家鄉(xiāng)土一包。毯子白天搭在馬身上,騎乘吸汗,休息時鋪在地上隔寒隔潮濕,這塊地毯叫搭氈。沿途中遇到苦咸水,飲用上會拉肚子,便捏一撮家鄉(xiāng)土入水中燒開飲用,可以防治水土不服。有趣的是,走西口的山西人把這種習俗帶入到喪葬文化中,給亡故人在胸脯上裝土一包,叫做“裝土雞雞”。</p><p class="ql-block"> 那些在商道中遷移的牛、馬、駱駝等牲畜也會生雜病,叫做生災。分為:鼓癥、結癥、出兆水。鼓癥就是脹氣,駝頭會在牛的上牙床末端用長針扎入穿插來治療。結癥就是腸梗堵,駝頭會用灌角插入牲口喉嚨,灌入蓖麻油或獾子油來潤通。出兆水就是牲口感冒發(fā)熱出水,駝頭會在牲口腿上找見大血管,用三棱針放血,同時在上眼皮上放血來治療。</p><p class="ql-block"> 這些站點的設立,為商隊成員提供了便利,也起到了傳遞書信、信息的驛站功能。</p><p class="ql-block"> 每年進入冬天大雪節(jié)令后,大盛魁商號把員工都動員起來包餃子凍起來,然后運到大圐圙(烏蘭巴托)銷售,蒙族人民過小年隆重,食用肉食和餃子,蒙語稱為扁西。其實就是語言上的融合,漢語講的匾食。</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的缸房釀酒更是名噪千里。釀酒選用上等紅糧(高梁)為主要原料,配以麯種精細蒸餾。舊時代沒有測量酒精度的儀器,人們使用三錢的小酒樽盛酒燃燒。用燃燒后剩余下的蒸餾水定等級。分為“三煒一”,“四煒一”和“五煒一”。這些燒酒運到草原地區(qū),深受牧民的喜愛,蒙語稱白酒為“愛日合”。味道醇香回甘,后勁十足的美酒,當然是人人愛喝了。</p><p class="ql-block"> 道光年間(1820年),清朝在東北、外蒙、新疆設立五個將軍轄區(qū)。到了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將東北三將軍轄區(qū)改為三省,全國共有二十二個省。當時的大盛魁經(jīng)營商品種類豐富,有“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集二十二省奇貨”之說法。也給后世流下了“不怕掙不了錢,就怕貨不全”的經(jīng)典。</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龐大的商業(yè)帝國,帶動了釀造業(yè)、皮業(yè)、鐵業(yè)、氈毯業(yè)、制鎖業(yè)、木業(yè)、柳編業(yè)、鑄造業(yè)、紡織業(yè)、制茶、中醫(yī)、鹽硝業(yè)、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運輸、餐飲、旅店、糧油業(yè)、造紙業(yè)、陶瓷業(yè)、制車業(yè)、鞋帽服裝業(yè)等各種行業(yè)的商品流通。真可謂是百業(yè)興旺,極大地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了地區(qū)人民生活質量。</p><p class="ql-block"> 同時,口里的戲劇和北疆的長調融合,形成新劇種“二人臺”、“漫瀚調”。武術、騎射、摔跤等技藝也互相交流。各種文化互相交融,增進了人民感情,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使邊疆地區(qū)更加鞏固穩(wěn)定。</p> <p class="ql-block"><b>《大盛魁商業(yè)模式初探》</b></p><p class="ql-block"><b> 文 / 方遠</b></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十位大掌柜經(jīng)營延續(xù)將近300年,堪稱商業(yè)奇跡。尤其最后一代掌門人陳嚴甫,還是咱們托克托縣人,很是驕傲。我在創(chuàng)作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大河口》時,通過查找資料,對大盛魁的故事有所了解。幾年前,電視連續(xù)劇大盛魁沒有公演時,我就在豆瓣網(wǎng)上連夜追劇看,真是過癮。</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的創(chuàng)始人,即清初山西太谷的王相卿和祁縣的張杰、史大學三人。他們初為肩挑貨郎,販運雜貨于蒙邊地區(qū),經(jīng)營小本生意??滴踔腥~,清軍駐防殺虎口,王相卿等三人充當了該部的伙夫、雜役,經(jīng)常往來于歸化城,為部隊來買食用的牛羊等貨物。康熙三十五年(1698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叛亂,圣祖玄燁親征時,王、張、史結伙跟隨西路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出征部隊一起隨營貿(mào)易,由于他們承運糧餉等軍需物品發(fā)跡,遂留駐于烏里雅蘇臺屯軍城。其后,以王、張、史三人為主體,結合殺虎口幾個人合伙組成“吉盛堂”,初具商號的雛形。在康熙末年又一起創(chuàng)立了大盛魁。大盛魁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中的王相卿所起作用最大,是首任經(jīng)理,人稱“王二疤子”,身材高大,臂力過人。最初他同張、史二人合伙當商販,由于營業(yè)不佳,生活艱苦,張、史二人心灰意冷返回原籍謀生,只有他獨自留下。不久營業(yè)好轉,他又把張、史二人邀來,組織通力合作,創(chuàng)立了大盛魁。</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成立的確切年代,眾說不一?,F(xiàn)呼和浩特市席力圖召(延壽寺)佛殿前有一橫匾,正中寫著:“陰山古剎”四個大字,右端第一行寫著“大清雍正甲辰上春吉日”,第二行靠近下邊寫著“大盛魁敬獻”。根據(jù)這一記載,大盛魁在雍正二年(1724年)應該說已是一家有一定規(guī)模和影響的商號了。</p><p class="ql-block"> 大盛魁的旅蒙貿(mào)易歷史,大致與清王朝的盛衰興亡相始終。它一直是一家“人力合伙”經(jīng)營性質的商號??偺栐O于歸化城,以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為中心,活動于外蒙古和內蒙古西部地區(qū)。它擁有清廷所發(fā)的“龍票”(即蓋有皇帝印璽的經(jīng)商信票),以放“印票”帳為主要業(yè)務,(“印票”是清代蒙古王公貴族需要貸款銀兩和賒購貨物時,由蒙旗官府開據(jù)蓋有官印的借契。并在借契上注明:“父貸子還,夫債妻還,死亡絕后,由旗公還?!彼哂薪鹑趥男再|)。經(jīng)營日用百貨、牲畜、皮毛、藥材。到嘉慶初年,大盛魁已發(fā)展成為稱雄于塞外蒙古市場的壟斷性大商號。同治到光緒初年為其極盛時期,已積累了兩千萬兩的巨額資本,每年貿(mào)易金額達九百至一千萬兩銀子。大盛魁做出如此令人矚目的業(yè)績,靠的主要是它獨具一格的經(jīng)營模式。(未完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b>《大盛魁歷任大掌柜紀略》</b></p><p class="ql-block"><b> 文 / 孟慧生</b></p><p class="ql-block"><b>一、王相卿、張杰、史大學</b></p><p class="ql-block"> 王相卿,山西太谷縣武家堡人。大約出生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他有三個姐姐,陸續(xù)出嫁,王相卿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因幼年時得過天花(麻疹),痊愈后在臉上留下了許多疤痕,因此人們常叫他“王二疤子?!?lt;/p><p class="ql-block"> 15歲時,父母雙亡,給他留下的唯一的財產(chǎn)就是母親的一支銀簪子。同時家鄉(xiāng)又遇洪澇災害,衣食無著,年幼的王相卿只好跟著叔父生活。夏秋務農(nóng),春冬在私塾讀書。無論務農(nóng)還是讀書,他都非??炭嗾J真,讀書賦予了他聰明的頭腦,務農(nóng)和寄人籬下的生活鍛煉了他強健的體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性格。他暗暗發(fā)誓:要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業(yè),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康熙平叛的軍事行動開始以后,就招募山西商人支援糧草物資。這時,八大皇商的后代已經(jīng)遷出山西老家,早已到張家口、北京、天津一帶享受去了,普通貧民在經(jīng)歷了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亂后,只想過平靜安定的日子。他們更清楚塞外草原的惡劣環(huán)境是個什么樣子,因此大部分人不愿意冒險。但是王相卿卻以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運送糧草的同時,還另外挑一副擔子,從山西的商號里販上些茶葉、生煙、布匹等生活用品進行隨軍貿(mào)易。這些商品很受清朝軍人的歡迎,也為他從事經(jīng)商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 王相卿給清軍運糧草和做買賣的過程中,遇到了在清軍中做伙夫的同鄉(xiāng)張杰。張杰的老家是山西祁縣城義井巷,張杰頭腦聰明,善于交際,深得清軍官兵的信任。遇到王相卿以后,極力幫助王相卿推銷商品,說服清軍官兵,讓王相卿不再做雜役,而是專門來回做買賣。這需要隨時弄清清軍駐扎的營地,涉及軍事機密。但是張杰通過和押運糧草的清軍首領溝通,給了王相卿很大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王相卿通過張杰的聯(lián)系、介紹,認識了張杰的同鄉(xiāng)——山西祁縣城史家巷的史大學。史大學善于察言觀色,隨機應變,開始在清軍中做雜役。在為清軍服務的同時,他也做些買賣。他做買賣的對象是清軍經(jīng)過地方的蒙古人。</p><p class="ql-block"> 蒙古人把小商小販叫做“丹門慶”,史大學用茶葉、煙葉、布匹、食鹽、弓箭、槍刀等物品從蒙古牧民的手里換來馬匹、駱駝等,又把馬匹、駱駝賣給清軍,作為軍隊戰(zhàn)馬消耗的補充和運輸軍需物品的腳力,極大地方便了清軍的需要,又不必從內地長途販運。同時王相卿販運的貨物更加不愁銷路。這樣,他們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有軍隊來保證,自己又歷練了做買賣的經(jīng)驗,取得了巨大利潤,又得到軍隊的支持和幫助。他們的做法,康熙皇帝知道后,也表示了明確支持,后來的經(jīng)營活動成了專業(yè)化和公開化。他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由于清軍的戰(zhàn)線越拉越長,在路上往返的時間也相應地延長,因此資金周轉十分緩慢,之前所獲利潤消耗殆盡,只是取得了經(jīng)商的初步經(jīng)驗。(未完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b>【征稿啟事】</b></p><p class="ql-block"><b>一、刊期</b></p><p class="ql-block">《話說大盛魁》美篇(文史鉤沉)和《大盛魁文苑》公眾號(文學作品),將于2023年12月創(chuàng)刊,2024年進入正規(guī)刊出程序,暫擬每月各一期。</p><p class="ql-block"><b>二、內容</b></p><p class="ql-block">經(jīng)商理念,創(chuàng)業(yè)歷程。</p><p class="ql-block">字號文化,西口精神。</p><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北疆風情。</p><p class="ql-block">一帶一路,蒙漢交融。</p><p class="ql-block">興衰感悟,薪火相承。</p><p class="ql-block"><b>三、體裁</b></p><p class="ql-block">體裁不限,字數(shù)一萬字以內,必須是原創(chuàng)作品。編輯有權對原作進行適當?shù)男薷摹?lt;/p><p class="ql-block"><b>四、稿酬</b></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等,一經(jīng)采用,均有稿酬,參照呼市地區(qū)報刊雜志標準。</p><p class="ql-block"><b>五、投稿</b></p><p class="ql-block">《話說大盛魁》(文史鉤沉)</p><p class="ql-block">李先生14794815848(微信同號)</p><p class="ql-block">《大盛魁文苑》(文學作品)</p><p class="ql-block">張女士13734715581(微信同號)</p> <p class="ql-block">【部分插圖來源于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視頻由“一米陽光”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