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大義乎?大愚乎?——方孝孺“被夷十族”引發(fā)的思考

白水巖

<p class="ql-block">開篇詞:</p><p class="ql-block">《臨江仙&nbsp;?&nbsp;祭方孝孺墓》/白水巖</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銅雀石麟埋鯁骨,梅崗柏木森森。</p><p class="ql-block">雨花臺下百沉吟。</p><p class="ql-block">冤魂無處覓,唯見雨霖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猶記緱城揮斥筆,文章雄冠儒林。</p><p class="ql-block">金陵城破篡臣臨,</p><p class="ql-block">殷殷十族血,長使淚沾襟。</p> <p class="ql-block"> 明朝靖難之役后,朱棣抓了一代名儒方孝孺,命方為其起草即位詔書,以洗白篡位污名,加持繼位的合法性。方誓死不從,朱棣威脅:“如果不寫,誅爾九族”。方大書呆子,竟然杠懟:“誅吾十族又如何?”朱棣暴怒,于是果真誅方十族。被誅的十族分別是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連同方的朋友門生,另列一族,湊成十族,總計873人。后來覺得有遺漏,又補殺了方的近二千族人,此為明史上駭人聽聞的“方孝孺被夷十族”慘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通常認為,方之所為,成就了他忠臣介士之美名(也錨定了朱棣草菅人命之暴君惡名),堪稱中華民族的脊梁,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然而,細想起來,不是這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  竊以為,方孝孺名為忠直,實為迂腐;名為剛烈,實為冷血。他于朱允炆,是盡忠;于自己的父母,是不孝;于自己的兒女,是不慈;于自己的族人,是不仁;于自己的門生朋友,是不義。準確地說,他忠于故主朱允炆,是狹隘的忠,是愚忠。在朱棣看來,他是“奉天靖難、清君側(cè)”。朱允炆死了,朱棣作為明太祖的親兒子,亦有皇位繼承權(quán),有資格當大明的皇帝,方不識時務,干涉了朱家的家事,罵他“燕賊簒位”,其罪當誅。</p> <p class="ql-block"> 方孝孺,姚廣孝所謂的“讀書種子”,名字有孝有孺,可是他愧對此名。他為了反抗朱棣這個譖主,不惜犧牲自己的父母,何孝之有?為了成就忠臣的名節(jié),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何孺之有?不如改名方忠儒、方腐儒。</p> <p class="ql-block">  有以下幾種錯誤認知,須加以澄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一、關(guān)于方孝孺“舍小家顧大家,舍小義顧大義”。其實,方孝孺充其量屬于忠于故主,談不上大義,甚至談不上忠于大明,更談不上忠于天下。有明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瓦剌以明英宗朱祈鎮(zhèn)為人質(zhì),逼守將于謙棄城投降。于謙不買帳,說服孫太后另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祈鈺為帝,從而化解了危急,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使得大明得以續(xù)命。可以說,于謙放棄了對朱祈鎮(zhèn)的小忠,選擇了對大明對百姓的大忠,與方孝孺相比,高下立判。</p> <p class="ql-block"> 所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須看殺的是誰的身,成的是什么仁,取的是什么義。方孝孺可以選擇殉道,舍自個兒的身,但不應該讓其親友陪葬(舍十族的生),他的名節(jié)牌坊可灑上自己的丹血,但無權(quán)堆砌無辜者的人頭。春秋時期,有個叫要離的刺客為了幫吳王闔閭除掉仇敵慶忌,施展苦肉計,要求闔閭砍斷自己的右臂,并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以此騙得慶忌的信任,從而接近慶忌,最終伺機殺掉了慶忌,這叫為了忠而“大義滅親”嗎?這是無情無仁無義!方孝儒雖然與要離有所不同,要離是主動殺妻兒成全忠,方是激怒朱棣導致犧牲了親友,但兩者在價值觀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忠君選擇犧牲自己的親人?!笆迳砑倚悦滦。蝗酥伊颐?jié)事大”,魯迅所言“禮教吃人”,誠不欺也?!皻⒘宋乙粋€,幸福十億人”是大義,“殺了十億人,幸福君一個”是大惡!</p> <p class="ql-block"> 擺脫“愚忠”桎梏的例子古已有之。管仲原來是公子糾的臣子,為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后來的齊桓公)爭奪繼承權(quán)失敗后,改投齊桓公,后來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yè),鮮有人指責管仲不忠;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謀臣,玄武門之變后,改投李世民門下,成為一代名相,鮮有人計較他的不忠。相反,不少人稱贊他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p> <p class="ql-block"> 二、關(guān)于“忠孝不能兩全”、“忠君在孝父之先”。恰恰相反,儒家歷來推崇百善孝為先,家國天下,家在國之先,孝親在忠君之先。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李密,收到晉武帝司馬炎的征召令,要求他赴朝為官。這可是“君命”、“國恩”,可是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需要盡孝終養(yǎng)為由上表辭謝。晉武帝雖覺得李不忠,但在“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正確下,也不好追究。最后不僅不追究李密抗命不忠之責,還賜奴婢二人,輔助其盡贍養(yǎng)義務。</p><p class="ql-block"> 春秋時期,昏君楚平王殺了伍子胥全家,伍子胥逃至吳國,借助吳國的力量滅了楚國,掘墓鞭打楚懷王尸體三百下,以泄恥恨。伍子胥為報家仇,勾結(jié)境外勢力,借他國力量滅了自己的祖國,歷史上很少人罵他是楚奸、賣國賊,史馬遷反倒是將他作為正面形象載入《史記》的。</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例,岳飛手下有員悍將叫曹寧,曹寧的父親叛宋投金,兩軍對壘,曹寧勸其父返宋,其父不聽,曹寧一怒將其父挑于馬下。按政治正確來講,曹父叛宋投金,妥妥的漢奸,妥妥的賣主求榮,曹寧出于民族大義殺其父,屬于“大義滅親”。但岳飛卻認為曹寧不該為忠君愛國而弒父,這是有悖人倫的不孝之舉,不是“大義滅親”,而是“大逆不道”。曹寧受到岳飛的深責后,羞愧難當、拔劍自刎。(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親親相隱”也是不贊成“大義滅親”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的愛國之語豪氣干云、蕩氣回腸;“家族已滅,復可國乎?”李陵的亡家之痛更讓人仰面太息、椎心泣血!家與國,好比小河與大河,小河有水大河滿,而非“大河有水小河滿”,除非海水倒灌;家與國,又好比磚與墻,先有磚后有墻,民富才能國強,而非“先有墻后有磚”,說“沒有國,哪有家”,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識?!皣粕胶釉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p> <p class="ql-block"> 三、關(guān)于“忠君與愛國”。歷代以來,統(tǒng)治者總喜歡把“忠君”與“愛國”捆綁在一起,宣揚忠君就是愛國。其實不然,忠君不等于愛國,愛國未必要忠君。同理,亡君不一定亡朝亡國。朱允炆沒了,還有朱棣,大明還在;亡朝亡國不一定亡天下,大明亡了,還有大清;大清亡了,還有民國。武周女皇武則天晚年生病,她兒子李顯、李旦和女兒太平公主趁機聯(lián)合宰相張柬之等人發(fā)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恢復大唐。李顯李旦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兒女,如此對母親,是不孝;作為臣子,逼迫母皇,是為不忠。但這些“亂臣賊子”們認為他們是愛國,為了“愛國”,可以不“忠君”。當然,他們的國是指李唐王朝。</p><p class="ql-block"> 杜牧詩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詩中指責商女無亡國之痛、無愛國之心毫無道理。你想,作為地位卑賤、缺乏獨立人格的商女,國家興亡、王朝更替,與她何干?國家是她的嗎?國家是劉家李家趙家朱家等皇家的,不是百姓家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國亡了,百姓成了亡國奴;國存了,百姓成了存國奴,國興盛了,百姓成了盛世奴。原因無他,因為國是帝國、王國,是帝王家的,不是民國、共和國,百姓不是主人。</p> <p class="ql-block"> 國與天下不同,同理,亡國不等于亡天下。按顧炎武的說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匹夫匹婦無責”。因為亡國實質(zhì)是亡朝,是“易姓改號”的王朝更替,是帝王之責。國家存,她是商女;國家亡,換一家做商女,她既無愛國的權(quán)利,亦無愛國的義務!而“亡天下”指的是“仁義充塞、率獸食人、人將相食”,是文化的消亡,是文明的絕滅,故匹夫匹婦亦有責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岳飛至死都不明白,他作為抗金名將,同樣沒有資格愛國。因為國不是他的,是趙宋的。岳母刺字、精忠報國,聽起來天日昭昭,忠君當時就是忠于宋高宗,報國就是報效大宋。趙構(gòu)命令岳飛停止北伐,岳不聽,是為不忠;岳飛勸趙構(gòu)趕緊立儲,是為干涉趙家家事;岳統(tǒng)率的軍隊稱“岳家軍”(本為“宋軍”、“趙家軍”),涉嫌有異心;開口閉口迎二帝回京,犯了宋高宗大忌。你說,岳飛越權(quán)愛了不該愛的,而且愛得過深,宋高宗會容他么?都說岳飛罪名是“莫須有”,在趙構(gòu)眼里,其實就是“謀反”,就是“不忠”。</p> <p class="ql-block"> 四、關(guān)于“方孝孺有血性,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脊梁,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風骨”。有人認為方這種敢于以死明志的風骨和氣節(jié),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如果這種硬骨頭多些,也不至于明末那么多士大夫聞風而降(錢謙益投河自殺居然怕“水涼”,氣節(jié)甚至不如妓女柳如是),讓十幾萬清軍蕩平明朝數(shù)百萬軍隊;不至于抗戰(zhàn)期間幾個小日子憑七、八條槍就可以占領(lǐng)中國一座縣城。此種觀點貌似在理,實則胡亂類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你想,當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咸豐嚇得逃至承德避暑山莊,他以死殉國了嗎?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老佛爺挾光緒逃至西安,大清的股肱大臣們急忙“東南互?!?,他們以死殉國了嗎?帝國的這些主人們有血性嗎?(崇禎是少有以死殉國的亡國之君)倒是一些義和團屌絲很愛國,對大清很忠,誓死“扶清滅洋”,但后來都被慈禧以“亂賊禍國”罪名命令清軍剿殺殆盡了。方孝孺不過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個家奴、以命報答所謂“知遇之恩”而已,說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真是抬舉他了。晚清重臣張之洞在朝堂上經(jīng)常冒出口頭禪“我大清,我大清”,其政敵某親王反唇相譏:“爾曹有何資格喊'我大清',大清是你的嗎?大清是我滿族愛新覺羅氏的”,張之洞瞬間語塞。</p> <p class="ql-block">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何死重于泰山?為信仰而死,為真理而死,為自由而死,重于泰山也。為信仰而死者,譚嗣同是也,陳天華是也,宋教仁是也;為真理而死者,蘇格拉底是也,阿基米德是也,布魯諾是也;為自由而死者,嵇康是也,甘地是也,馬丁.&nbsp;路德.&nbsp;金是也。</p> <p class="ql-block"> 五、關(guān)于“不能用現(xiàn)代的價值觀苛責古人”。其實,對生命的尊重,對??體的關(guān)懷,是“天理”,是超越時代和地域的普適價值。老子曰“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把不尊重生命、將百姓當作犧牲品的圣人斥為“不仁”且無道。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刺客聶政,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舍命替他報仇,幫他刺殺了其仇人韓相俠累,是標準的“舍身取義”??墒锹櫿写痰那昂螅櫦傲诵┯H情。他母親在世時強忍著不行刺,因為要盡孝養(yǎng)母送終。待他母親去世、姐姐出嫁之后,覺得已無牽掛,才付諸行動。殺了俠累之后,怕被認出自己的身份,從而牽連到姐姐,于是用匕首劃破自已的臉,毀了自己的容,摳出自已的眼珠,最后剖腹自盡??梢哉f,聶政做到了舍身而取義,取義而顧親,是個有情義知孝悌之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漢武帝時的名將李陵(李廣之孫)并不懼死,但他懂得悲憫。當時匈奴八萬騎兵圍困李陵五千步卒,威脅李陵:如果不投降,將殺死所有被圍漢軍將士。李陵為了保全五千將士的生命,寧愿背負叛國、漢奸罵名,只身投降了匈奴。李陵無疑是叛徒,但他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叛徒,投降是迫不得已,他是想暫時投降、伺機立功贖罪返漢,可是漢武誅了他全家,絕了他歸漢的后路。后人多有指責李陵對漢武帝的不忠,鮮有人指責漢武帝對李陵及其宗族的不義。司馬遷說“陵服侍母親孝順,對士卒信義,奮不顧身以赴國家危難”,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悲情英雄。蘇東坡對忠漢的蘇武和叛漢的李陵一并崇敬:“蘇、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p> <p class="ql-block">  六、關(guān)于“忠君”倫理的工具性。“忠君”是君王駕馭臣民的統(tǒng)治術(shù),具有工具性、相對性。秦始皇沙丘暴亡后,趙高勾結(jié)胡亥、李斯秘不發(fā)喪,矯詔命長子扶蘇自殺,扶蘇作為兒臣,面對父皇遺詔,不想落個“不忠不孝”的罪名,二話沒說,拔劍自刎。蒙恬本來懷疑猶豫,因為手握三十萬大軍,完全有反叛的資本,但架不住傳旨者威逼加PUA,“你家蒙氏世代忠良,難道到了你蒙恬這代欲作逆臣賊子乎?”于是吞藥自盡。</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忠君”也是相對的、靈活運用的。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被俘,成為瓦刺要挾大明的人質(zhì)。于謙危急之下,扶立朱祈鈺為新皇,并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被譽為力挽狂瀾、挽救大明的忠臣。可是明英宗被放回北京后,趁朱祈鈺病重,發(fā)動“奪門之變”,復位為皇帝,立馬抓捕于謙,罪名是“謀反”。同一個行為竟然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  吳三桂、洪承疇等人叛明投清,地地道道的漢奸,對崇禎及大明不忠,可是在當時大清眼里,屬于棄暗投明、識時務之俊杰,是入主中原的功臣。到了乾隆年間,大清又把這些“功臣”列入《貳臣傳》,指責他們對故主不忠。岳飛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罪名(實則謀反罪名)處死,然后又由宋孝宗平反,嘉許其為忠臣;方孝孺被朱棣誅殺,罪名就是“大不敬”,朱棣自認為他是在清君側(cè),后來萬歷皇帝給方孝孺平反,又肯定方是忠臣??傊y(tǒng)治者是不會錯的,殺是立威,平反是立德,定你忠或不忠,屬于他們的政治正確。</p> <p class="ql-block">  行文至此,總結(jié)兩點:</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档略唬骸叭耸悄康?,不是手段”,不允許任何人將他人當作實現(xiàn)自己目的的工具、棋子,自己也不應被他人當作工具、犧牲品來使用,因為每個人都有理性和尊嚴且是相互平等的。翻開歷史,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不擇手段的例子可謂多矣,吳起為求將而殺妻,易牙為諛君而烹子,商鞅為攻城而賣友,白起為防叛亂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秦皇漢武為了大一統(tǒng)的豐功偉業(yè),為了千古一帝的歷史威名,不惜獨斷專行、嚴刑峻法、橫征暴斂、窮兵黷武、卑臣辱民、告奸連坐……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漢武帝即位時人口五千萬,去世時人口二千五百萬,西漢人口銳減一半。</p> <p class="ql-block">  更有甚者,皇室內(nèi)部兄弟、叔侄為了爭位不惜自相殘殺、血腥屠戳,上位后的新主,由于得位不正,又進行大清洗,換成自己的班底,以鞏固自己的皇權(quán)?!坝拗摇蔽幕笫≌叩某紝僖运烂髦?、以死殉主、以死效忠(類似小日子武士道效忠天皇的“剖腹”)。這種“從一而終”的奴性文化實質(zhì)上是奴隸社會殉葬文化的殘余,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把臣屬當作可以為主人任意犧牲的物品工具,這是反文明的。</p> <p class="ql-block"> 國人須慎言“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你我升斗小民往往就是那個代價。別開口閉口“秦皇漢武、千古一帝”,因為如果你穿越到了秦漢隋唐所謂“盛世”,大概率就是一介草民,平時苦于勞作,為朝廷提供糧食,戰(zhàn)時抓去打仗,充當炮灰。有的人,奴性十足,總是喜歡站在統(tǒng)治者角度替統(tǒng)治者著想,跪久了,連站起來都有恐高癥。</p> <p class="ql-block"> 二、以人民為中心。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尚且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堯舜有“公天下”、“天下為公”之觀念。“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主體”決非空話,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允許以天下奉一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以人民為中心”,不是“以君王為中心”,為人民服務,而非為君王服務?!爸摇辈粦侵矣诰唧w??別的領(lǐng)導人,而是忠于國家,準確來說,是忠于人民和法律。近代英國發(fā)展出一套成熟合理的文官制度,規(guī)定事務性(技術(shù)性)官僚只對法律負責,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隨政務性官員(國王或總統(tǒng)、首相)的進退而進退,除非違法瀆職,任職終身,避免出現(xiàn)“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動蕩政局,有利于政府和政局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務類官員是選舉產(chǎn)生且有任期,具有天然合法性,無須也無法對前任領(lǐng)導人的舊部進行大清洗。</p><p class="ql-block"> 總而言之,忠于一家一姓一人,是為小忠、愚忠;忠于天下蒼生百姓,才是大忠、明忠。</p> <p class="ql-block">附詩:</p><p class="ql-block">一、《七律.&nbsp;祭方孝孺》/白水巖</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族親人悉被屠,鐘山風雨泣無辜。</p><p class="ql-block">篤從法術(shù)僭為主,迷信儒家忠作奴。</p><p class="ql-block">百代皆行秦政制,獨夫惟愛霸王圖。</p><p class="ql-block">可憐群冢埋幽草,啼鳥聲聲恨孝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七絕. 悼方孝孺》/白水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荒壟零落野花春,芳草萋萋葬耿臣。</p><p class="ql-block">自古帝王玩法術(shù),可憐君是夢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