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10月,人民公園開始第61屆菊展。過去父母在菊展時總是老倆口一起去看。而我們則忙著各自的“革命事業(yè)”不能陪伴父母前行。曲指算來從53年開辦菊展,怎么是61年?不解,仔細算算,時間不會錯。再算原來是文革10年禁錮了對美的鑒賞。</p> <p class="ql-block"> 幼時父母春節(jié)愛帶我們到杜甫草堂玩,3月青羊?qū)m趕花會,享受各種成都名小吃(糖油果子三大炮等) 。五一則到武侯祠游玩,在這祠堂里學會杜甫的詩:錦官城外柏森森(成片高大柏樹)。人民公園因離家近,難得父母在周末帶我們到人民公園玩,那時最喜歡的是紀念碑前的兒童樂園,但每次都排不上打秋千。只有騎騎搖搖馬,滑滑梭梭板。那日父親將我們幾個孩子放在一座小梭梭板上,他守著爬上的樓梯,大哥則守著梭梭板側(cè),攔著小三不要掉下去。母親用135相機留下這珍貴的瞬間。看父親高興與母親對視,他們遵照主席指示創(chuàng)造了這么多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后面還繼續(xù)創(chuàng)造)。</p> <p class="ql-block"> 接班人長大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經(jīng)歷了10年浩劫,依舊初心不改都</span>各自奔自己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不再與父母一起到公園了。自人民公園恢復菊花展開始,父母每年都會手牽手看花展。菊花叢中留下影。看著這些影,想到父母辛苦一輩子,最終問心無愧到天上與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聚會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們都退休賦閑在家了,帶自己孫女輩看菊展。然父母已離我們而去。他們的魂留在菊花叢中?,F(xiàn)在政府開始務(wù)實了。尋根究底看見公園里介紹。辛亥革命后成都將軍玉昆為解決八旗子弟生活問題在祠堂街(年羹堯廟)后開辟出公園作為經(jīng)商交易場所。當年蘆作孚在任成都教育廳長時,在此公園里規(guī)劃出啟迪人民心智的教育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運動場等等)還有餐廳茶樓供各行人士休閑聚會之處。</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公園歷史也有介紹。</p> <p class="ql-block">那會圖書館成了黨史教育基地。但進入?yún)s成為公園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曾是我黨秘密據(jù)點。</p> <p class="ql-block"> 百年歷史的鶴鳴茶莊仍屹立在公園里。在這茶莊里承載我們好多幼時記憶。</p> <p class="ql-block">從小就就見到這個紀念碑,是人民公園精髓,照相都以此為標志,但其真正意義尚不清晰。以菊展為契機看見介紹四川保路運動為什么是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p> <p class="ql-block">1924年建的人民教育通俗館成為保路運動史陳列館。這里了解保路運動來歷。</p> <p class="ql-block">1903年,清政府要求修川漢鐵路,初國有官辦,但國家無錢,采用民間商辦。川民自籌資金。但錢又被用在上海炒橡膠股輸了,想用外國銀行錢補洞,但國外銀行要求回收川人的股,因價格談判無法成交。川人集結(jié)抗議被當時督軍開槍,迅速在全川形成抗議浪潮。清廷急調(diào)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端方率鄂軍入川鎮(zhèn)壓,武昌兵力空虛,革命黨人于10月10日首義成功。此后短短一個多月,全國有14個省先后宣告“光復”和獨立,革命風暴席卷神州大地,大清王朝就此轟然倒塌。這一年是農(nóng)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那時各省各自創(chuàng)造建國旗。有以漢為主(畢竟被外族統(tǒng)治了幾百年)也有五族旗(滿漢蒙藏回.象征民族團結(jié))陰陽八卦旗……如今就剩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遺留在臺灣島上。孫中山曾如此評價保路運動的重要性:“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要遲一年半載的?!?lt;/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的選舉,在滿地紅國旗(中華民國)下三黨選舉民進黨又再次獲勝。</p> <p class="ql-block">民國從出生開始就面臨內(nèi)憂外擾,軍閥割據(jù)的混亂局面。一步步走過百余年,迎來今日之幸不易。這把大刀指示牌促我們回望那段慘烈的抗日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人民公園曾是川軍出川抗日誓師大會召開地。400萬川軍出川抗日,回來卻不到1/4。</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這樣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為了捍衛(wèi)民族尊嚴,為了保衛(wèi)祖國領(lǐng)土,為億萬人們的幸福安寧,是你們,是你們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浴血奮戰(zhàn),一往無前,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在一處走廊里展出四川軍民抗戰(zhàn)紀實陳列室。八年全面抗日戰(zhàn)爭中,川軍戰(zhàn)斗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常年在前方作戰(zhàn)的人員數(shù)量達20余萬人,參加了從淞滬會戰(zhàn)開始的幾乎所有的大會戰(zhàn)。這是四川人民在民族危亡時刻書寫的壯麗詩篇,是四川人民保家衛(wèi)國的輝煌歷史,是四川人民在外敵入侵時挺身而出的偉大壯舉。</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國共兩黨合作。新華社對四川人民抗日給予高度贊揚。</p> <p class="ql-block">這些實物在建川博物館有保存。</p> <p class="ql-block">一部血戰(zhàn)臺兒莊電影讓我們了解那段抗戰(zhàn)歷史。86年放映在臺灣引起不小轟動,促使蔣經(jīng)國開放了三通。以為可以開始第三次國共合作。那時臺灣很多人回國投資建設(shè)。為我們改革開放燃起一把火。</p> <p class="ql-block">王銘章犧牲后,南京國民政府追授其上將軍銜,并在武漢,成都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毛主席,董必武等人聯(lián)合撰寫挽聯(lián):“奮戰(zhàn)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p> <p class="ql-block">劉開渠《抗日陣亡名將王銘章紀念碑〝又名《王銘章將軍騎馬像》。1939年落成,揭幕當天,成干上萬的市民來到少城公園,爭相觀看再生的王銘章將軍一一他全副戎裝騎著駿馬,正在宣誓出川抗日!1952年被拆除。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王銘章為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fā)了《革命烈士證明書》。</p> <p class="ql-block"> 劉開渠抗戰(zhàn)期間在四川成都曾完成11座雕塑。但最著名的就是這2座均因歷史原因被毀。89年人民政府按原樣重塑川軍陣亡將士紀念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佇立于人民公園東門,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zhàn)爭中陣亡的川軍修建的,(原型模特為川軍的一位班長——張朗軒)。當年這些身著單衣短褲、打綁腿、穿草鞋、身背斗笠和大刀,手持劣質(zhì)步槍出川抗戰(zhàn)的川軍就這樣簡陋一身奔赴前線。在完全不具備對日作戰(zhàn)的條件下,川軍作戰(zhàn)之驍勇,戰(zhàn)績之輝煌,傷亡之慘重而不屈不撓,前赴后繼,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如今菊花叢中的川軍英姿與保路運動紀念碑遙相呼應(yīng)記錄一段波瀾壯闊的民國歷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