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天涯海角游覽區(qū)

鵬霄1026598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2000年開始,已經(jīng)多次游覽天涯海角景區(qū)了。這次是景區(qū)免票后的首次游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不論是從現(xiàn)實還是理想的角度來說,都是非常能激發(fā)想象力和幸福感的:地處南海之濱、“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擁有“南天一柱”、“海判南天”、“天涯”、“海角”、“日月”等眾多天然和人文景觀;椰風海韻、云淡風輕。在此游玩,總有一種游走在世界盡頭的浪漫和自豪在內(nèi),無形中增加了一份美妙的情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網(wǎng)上有人自以為是的把天涯海角景區(qū)總結為:“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當你來到這里,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只不過是海邊堆著幾塊大石頭”,把天涯海角景區(qū)總結為“最無聊”、“最令人失望”、“最沒意思”甚至“最坑爹”的景區(qū),并以此炫耀自己的見多識廣。按照他的邏輯,黃山也就是“花崗巖上長了松樹”,九寨溝就是“山溝里有幾汪清澈的水”,長城就是“山頂上修了一道長長的墻”。既然天地造化在你眼中都如此不濟,奢談旅游還有何意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喜歡天涯海角,莫名的喜歡!喜歡它的每一塊石頭和樹木,喜歡它無處不在的石刻和文化,喜歡那里的陽光、沙灘和海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景區(qū)大門,進門處對聯(lián)是唐朝詩人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門內(nèi)對應也有一副對聯(lián),是當代詩人郭沫若先生的“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區(qū)內(nèi)的廣播系統(tǒng)循環(huán)播放著沈小岑演唱的《請到天涯海角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紀八十年代,鄭南詞、徐東蔚曲、沈小岑演唱的《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了大江南北,獲得首屆金唱片獎,成為時代標志性經(jīng)典歌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5月,當這首歌通過全國第一個立體聲盒式錄音帶廠家——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錄制推出,通過全國第一個立體聲電臺——廣東立體聲臺的播出,一下子紅紅火火地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1984年沈小岑把這首歌帶到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歌聲傳遍全中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請到天涯海角來》是改開放后第一首流傳全國、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那時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還沒建省,還是隸屬廣東省的一個行政區(q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請到天涯海角來》讓沈小岑成為當之無愧的海南旅游“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星”是國家天文臺迄今為止不多的以地級市行政區(qū)劃命名的小行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6月3日夜晚,位于河北省興隆縣境內(nèi)燕山山脈主峰南麓的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天文學家朱進在助手王嘉力、李向陽、馬春梅的協(xié)助下發(fā)現(xiàn)一顆小行星,當時臨時編號1997LK。國際小行星中心在2002年7月14日正式公布授予小行星1997LK永久正式編號第9668號,其命名權歸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紀念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三亞市邀請廈門大學教授蔣志強主創(chuàng)了“天涯海角星”雕塑。雕塑運用古代天文儀器﹣﹣渾儀、赤道經(jīng)緯儀的原理,融入了有關天文學元素。使“天涯海角星”與海南三亞這顆南海明珠遙相呼應,相映生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jù)悉,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殊榮,“天涯海角”是海南省唯一獲得小行星命名的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星前方兩側(cè)各立有一尊騎馬將軍的雕像,分別為第一任伏波將軍路博德和伏波將軍馬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博德,西漢西河平周人、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0年)南越王叛亂,路博德被任命為伏波將軍,領軍平定南越王叛亂。南越人懾于威名皆降。大獲全勝、越地平定后,設置九郡。其中珠崖、俯耳兩郡就在海南島上,這是海南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行政建制,海南自此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后人建有伏波廟以示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馬援,字文淵,曾任伏波將軍,東漢扶風茂陵人,受封為新息侯。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率大軍平定南疆,在海南島建置城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景區(qū)大門正對著的前方海面上,有兩塊交叉矗立的巨石,分別刻有“日”、“月”兩個字,那就是著名的日月石。它是原《人民日報》總編范敬宜題寫的。在岸邊看不到文字,只有乘船近觀才能看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石構成“心”型,相依相偎。圍繞著這兩塊石頭有很多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所以也叫 “愛情石”。 1986年版的電視劇《西游記》中,孫悟空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場景,就是在這取景拍攝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月神石也是愛情、友情、親情及日月永恒的見證,因此,婚紗攝影和旅拍在這里非常受歡迎。借用心型道具,我也拍一張鳥巢中的日月神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旅拍攝影的另一個道具,安裝在鏡面上,可以拍出被攝者以日月石為背景的倒影,非常唯美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天涯海角星”向天涯石進發(fā),路過“天涯滄?!笔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椰子樹與三角梅,將景區(qū)裝扮得如詩如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對相依相偎的椰子樹,玉樹臨風,向全世界宣示著它們的愛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為恩愛和幸福的象征,<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對“情侶樹”或者“夫妻樹”,</span>贏得了無數(shù)情侶和夫妻的喜愛。他們紛紛在此合影,以此來祝福自己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仙人疊石”,這塊怪石四周懸空,只有三個支點立于下面一塊平整的大石頭上,兩者并不相連,其成因令人費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界中有各種疊石,或連或斷,姿態(tài)各異,唯獨這兩塊石頭既不相連、紋理也有差異,很像是人為把玩擺上去的。誰有如此閑情雅致、還能如此舉重若輕,恐怕只有“仙人”可以做到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蘭含苞”本是一塊橢圓形的花崗石,在漫長的海蝕風化過程中,依自身重力分裂成幾瓣,形成“玉蘭含苞”的奇特造型,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玉蘭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花靜如處子,矗立在海邊,笑傲驚濤駭浪,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株石化的“玉蘭花”也有人將它比作“蓮花”,與南山的108米海上觀音遙遙相對,給這朵天造地設的寶石花賦予了幾分佛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學家、社會活動家及書法家,愛國宗教領袖,民進成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趙樸初與陳銘樞等創(chuàng)立現(xiàn)代佛學社,發(fā)起成立中國佛教協(xié)會。1953年,趙樸初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等職;1980年后,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及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4年1月,趙樸初先生在游覽天涯海角時,欣然題詩一首,<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達了對海南及天涯海角氣候、景色的贊美,后被鐫刻于此供游人欣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何處有天涯,四季和風四季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愛晚霞餐海色,不辭坐占白鷗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區(qū)的中部轉(zhuǎn)彎處,這兩口井被命名為蝴蝶泉。海南是我國熱帶蝴蝶資源最豐富的省份,蝴蝶是四季可見的。黎族人民認為這兩口井有靈氣,是井里散發(fā)出的靈氣吸引了蝴蝶,所以黎族人民稱這兩口井為“蝴蝶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景區(qū)內(nèi),有幾棵形態(tài)特別的椰子樹分布在各處沙灘上,被人俗稱為“歪脖椰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們曾經(jīng)被臺風吹倒吹斜,卻頑強地繼續(xù)生長,樹干的下半部與地面成斜角甚至接近平行,上半部又直指藍天。由于它們的與眾不同,妖嬈多姿,成為天涯海角的代表性植物,引得無數(shù)游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判南天石”是天涯海角游覽區(qū)最早的摩崖石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jù)考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11月,康熙帝指派欽差大臣欽天監(jiān)苗受、綽爾代、以及法王路易十四派出的科學家湯尚賢在此剖立,為清代中國地理子午線的“午”極所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經(jīng)緯度測量的《皇輿全覽圖》留下的唯一大地測量標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早的天涯海角并不在這里。宋元時在當時屬于廣東管轄的欽州有“天涯亭”和合浦廉州的“海角亭”,那時古人認為中國的南海與中國的南天相對應,這個南天就是指的太陽的行區(qū),或者說就是北回歸線以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熙皇帝按照孔子儒經(jīng)《尚書》重新劃定了南天的界限?!昂!敝傅氖侵袊虾#芭小笔欠值囊馑?,“海判南天”就是把中國南海劃分為南海和南天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被稱為赤縣神州,而“海判南天”的意思正是中國版圖的天地界線,南為赤縣,北為神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判”為剖判之意,“海判南天”意為宇宙洪荒,開天辟地之意。石背面沈鵬的題詩“巨石洪荒千疊浪”正應此景。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可以看到太陽與石面重合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鵬,1931年9月出生于江蘇江陰,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編輯出版家。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以及《中國書畫》主編。兼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顧問等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6年5月,沈鵬先生再次游覽了天涯海角景區(qū)后,被天涯之巍然大觀所感,應邀即興揮毫潑墨賦詩一首,并拓刻在“海判南天”石的背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巨石洪荒千疊浪,遠洋遙看絕疑仙;南天一柱殷紅字,頓覺人心似火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一九九六年題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判南天”周邊的石景爭奇斗艷、巨石洪荒,在椰風海韻的映襯下,令人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天一柱”石,高聳的圓錐形奇石,高約7米,側(cè)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雙桅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套人民幣貳元券背面主景圖案,就取材于這個景點,“南天一柱”石也被稱為財富石或發(fā)財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成立2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2枚,其中,1/4盎司金幣1枚,1盎司銀幣1枚,金幣背面圖案為“南天一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云梯(1863-1940),字步月,廣西永安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蒙山縣)人。宣統(tǒng)元年(1909年)任崖州直隸州知州,創(chuàng)辦崖州直隸州高等小學堂、初等小學堂、平民學堂、農(nóng)學堂、工藝學堂和巡警學堂等公辦學校,為崖州歷代官員辦學之最。1909年,范云梯在崖州海濱(今三亞市天涯海角游覽區(qū))之巨石上,題刻 “南天一柱”4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面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天一柱”石背倚南海,拔地擎天,</span>尤如一根神柱矗立于此,任由驚濤駭浪沖刷,巋然不動,傲立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天一柱附近的巨石群,同樣迎風破浪,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人被此地的巨石海景所吸引,嘻戲拍照,忘情于山水之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塊不知名的巨石,黝黑、渾圓,帶有棱角,酷似一顆巨大的“地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堆巨石,酷似一只小海龜趴在巨龜?shù)谋成?。小海龜小心翼翼的蜷縮著,巨龜則用它那舒展寬厚的后背承載著小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走于陽光、沙灘、海浪、巨石構成的景區(qū),感受著大自然的造化和饋贈,游客的心情一定是既新奇又美妙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臨近天涯石,一個由幾塊巨石相互倚靠形成的“人字門”獨具一格。游人進入此門,恰似曲徑通幽;走出此門,景物豁然開朗。巨型的天涯石就在不遠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看“人字門”,才知它“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石,是天涯海角游覽區(qū)的標志和象征。高10.8米,周長約66米,圓中見方,方中呈圓,面朝東方、四平八穩(wěn),獨占海灣一角,已有億萬年的歷史,可謂“堅如磐石”、“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正五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巨石上寫下了“天涯”二字?!坝赫∥础本褪怯赫迥辏?727年。字左有“程哲”署名,上面有“古歙”兩字即今天安徽黃山的歙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有了“天涯”二字,中華民族“天涯文化情結”最終有了特定的物化載體,寄托著古往今來人們的豐富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石正下方還刻有“海闊天空”四個隸書體大字。據(jù)傳是清末文人所題,但題刻者和題刻時間有待考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石右側(cè)面的“天涯海角游覽區(qū)”石刻是現(xiàn)代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游覽天涯海角時所題寫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文豪郭沫若考證“天涯”石刻,三游天涯海角景區(qū),并題詩三首,為景區(qū)增添了優(yōu)美的人文內(nèi)涵。其中的故事,尤為耐人尋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2月8日至3月18日,1962年1月12日至2月12日,現(xiàn)代文豪郭沫若兩度來到海南三亞,三次游天涯,考察天涯海角風景區(qū),與天涯和游覽區(qū)西北邊的馬嶺村村民結下了情緣,留下一些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考證天涯石上的題字時,邀請馬嶺村的老人張啟珊一起到天涯石旁的一個鼓石上品茶,暢談“天涯”二字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啟珊說:“傳說古時海南島與大陸相連。當時有一位大臣犯了王法,皇帝派人追捕,這位大臣往南一直逃到這里,看見海灘上大小石頭密布,海天相接,無路可逃,于是,他對著塊大石仰天長嘆道:‘難道這里是我葬身之地嗎?’突然,晴天一聲霹靂,大石從中間裂開,大臣縱身跳入石中,大石復合。官兵追趕到此,看見這般情景,感嘆道:‘這是天意難違’!‘天涯’的裂逢一直存留至今,所以后人就在這塊石頭上刻上‘天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聽后哈哈大笑說:“很好!很有神秘感?!贝笫虚g二字。接著郭老又問:“村里傳說‘天涯’二字是誰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啟珊說:“據(jù)說是蘇東坡題的?!?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聽后搖搖頭說:“宋代沒有這種字體,更不是蘇東坡筆跡,這兩個字是近代字體?!?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郭老看見海灘上有馬嶺漁民曳網(wǎng)捕魚,便下了鼓石,帶上“腰梯”,同眾人一道倒退著拉網(wǎng)?!霸娙伺c漁夫”的故事至今猶被傳為美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郭沫若老重游天涯海角,攀爬上馬嶺村民為他搭的架子,去探考題字人的簽名,果然在“天涯”二字旁邊發(fā)現(xiàn)了“程哲”二字,從此“天涯”的題字人得到定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三次天涯海角之行,他所題的字和詩都“蒙刀作筆”,“累石為箋”,雕刻在石板上,嵌入天涯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郭沫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波青灣面闊,沙白磊頭圓。勞力同群眾,雄心藐大千。南天一柱立,相與共盤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日曾相識,重逢已隔年。字蒙刀作筆,詩累石為箋。紅豆春前發(fā),青山天際燃。臨風思往事,猶有打魚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助曳網(wǎng),今日來何遲。訪古字方顯,得魚人正歸。點頭相向笑,舉手不通辭。有目甜逾蜜,惠予以此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詩三首,作者作了后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吾詩三首,第一首作于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時有漁民曳網(wǎng),曾助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首作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一日,讀《崖州志》得知“天涯”二字乃雍正十一年州守程哲所書,因于十六日三往游覽,就崖上驗之,果然“雍正十一年”五字在“天”字之右,“程哲”二字在“涯”字之左,舊謂蘇東坡所書,殊非其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成詩第三首。前后三游,時經(jīng)一載,始獲得事物真相,志此以供游覽者參考。一九六二年二月四日春節(jié)前一日書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來到天涯石北側(cè)的山坡上的“極目天涯”登高望遠,天涯石全景盡收眼底。由于極目天涯山坡上的樹木連年長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景觀的開闊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石通往海角石的路旁,怪石嶙峋,景觀宜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10月,廣州陷落后,國民黨將軍王毅臨危受命、任瓊崖守備司令部司令,負責瓊崖的防務。1939年1月8日,在馬嶺(現(xiàn)在的天涯鎮(zhèn))舉行六千黎民歃血會盟共赴國難動員大會,王毅對黎民致訓,號召黎民百姓團結起來,共同抗日。之后來到下馬嶺海濱,刻“海角”于石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5月10日,王毅將軍帶領部下來到瓊中縣和平鎮(zhèn)乘坡河邊層疊的巨石邊上,為鼓勵士氣,將軍飽蘸感情地寫下“唯戰(zhàn)能存”石刻。這兩幅石刻的署名同為“王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海角石繼續(xù)前行,狹窄的巨石石縫僅容一人側(cè)身通過,“一線天”海景實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到“海角”石的另一側(cè),可以看到海邊巨大的花崗巖石群,銅墻鐵壁般守護在南海海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堆巖石的分布非常唯美,頗有幾分蓮花盛開的韻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玉蘭含苞”景點的介紹,眼前這堆巨石很可能也是由一塊巨石分解而成,顯得整齊劃一,既有規(guī)則又有次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景區(qū)不但臨海一側(cè)風景優(yōu)美,內(nèi)側(cè)的山景同樣氣質(zhì)不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路彎彎、曲折幽深,很符合“天涯海角”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樹”是一株生長在方圓均達數(shù)米的巨石之上的奇特的榕樹。其樹根和樹干都被壓在巨石之下,卻不肯向命運低頭,而是在巨石的重壓下尋找縫隙頑強生長,并枝繁葉茂。這棵樹成為負重前行,不屈不撓,自強不息,拼搏向上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的象征,被稱為“天涯一棵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的當代畫家、雕刻家、藝術家何寶森教授,在巨石上題詩:“天涯一棵樹,閱盡人生路,白發(fā)堪回首,絕境逢生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祥石象”由大小兩塊具有大象造型的巨石自然形成。左上隱約是一頭大象的側(cè)面造型,下面的這塊石頭又像一只小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幻化成巨石的大象頭頂向下流淌著溪水,小象則乖覺的依偎在大象身旁,它們不斷的向路人傳播著吉祥如意的福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海邊回望吉祥石象,則是一派椰風海韻、高山流水的優(yōu)美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身在天涯,依然心若比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天涯海角廣場南側(cè)路旁,有一塊“三亞人”遺跡巨石。旁有刻石用中英文介紹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距離三亞市中心西北約13公里的落筆洞中,考古學家發(fā)挖,證實為一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這是我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叭齺喨恕睘殚_發(fā)海南島的偉大先驅(qū)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景區(qū)緊鄰三亞機場,巨大的飛機不時轟鳴著從頭頂掠過,用手機就可以輕松的構圖拍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古代的荒蕪之地,曾被看作遙遠的極致,如今卻游人如織、海陸空交通發(fā)達,真是“滄海桑田、換了人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人悠閑的享受著天涯海角的美景,在大海和巨石間自在的賞玩,更有不少游客雇用專業(yè)的攝影團隊給自己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心相印”,是天涯海角景區(qū)新增加的景觀,是為婚紗攝影營造出的一個具有良好祝愿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婚姻殿堂”位于“心心相印”旁,同樣是婚紗攝影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北廣場有黃道婆、冼夫人、鐘芳、李德裕等眾多歷史名人的雕像。這是南宋宰相趙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鼎是山西人。雕像中的他頭發(fā)散亂,雙目悲憤,左手握拳,右掌拍案,其憂憤之心、激昂之情,非常傳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38年,南宋朝廷迫于金國的軍事壓力,有些人主張割地求和。趙鼎堅決反對秦檜為首的主和派的賣國行徑,遭到了秦檜的記恨。秦檜當上宰相后,對趙鼎采取了瘋狂的報復行為,他不斷捏造罪名,將趙鼎一貶再貶,最后流放到吉陽軍(今三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吉陽軍,秦檜逼死趙鼎的野心昭然若揭。為免拖累家人及朋友,趙鼎自撰墓銘“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絕食而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國歷史上,趙鼎是個悲劇人物,但他的浩然正氣卻為后世所稱頌。而后??谖骞魧⑵淞腥搿拔骞敝?,供后人緬懷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銓,江西人,南宋兵部侍郎。金兵渡江南攻時,他力主抗戰(zhàn),募招義兵保衛(wèi)鄉(xiāng)里。他因與趙鼎一樣極力反對秦檜與金人議和,后被秦檜唆使宋高宗將他一貶再貶至吉陽軍(即今三亞)。秦檜死后、胡銓始得北歸、胡銓被??谖骞袅袨楹笕怂o念的“五公”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紹興十八年(1148年),胡銓由新洲啟程前往新的謫地吉陽軍。他從雷州半島乘船于澄邁縣通潮驛(今老城鎮(zhèn))登岸繞島西線前來,途經(jīng)臨高。在臨高買愁村(今皇桐鄉(xiāng)美巢村)、口占“買愁村”七絕一首:“北望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崎嶇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鑒真大師塑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鑒真大師本姓淳于,十四歲出家,因?qū)W識淵博,才能卓越、蜚聲海外。日本當時佛教始興,唐天寶元年(742年)日本天皇遣派僧人專程來揚州,邀請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授戒律,為傳播弘揚佛教,鑒真欣然應允。因受當時航海條件所限,一連五次渡海赴日都沒有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天寶七年(748年),鑒真率弟子和日本遺派唐僧等一行15人自浙江紹興第五次東渡日本,但在海上突遇臺風,漂流14天來到海南振州也就是今天的三亞登陸,滯留一年多之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鑒真在振州滯留期間并不因海難面消沉,也不因置身天涯而愁苦,而是泰然處之,熱心于佛教文化傳播。他與弟子為當?shù)匦藿ù笤扑路鸬?、傳?jīng)授典、講律度人不歇,傳播了中原文化、開化了當?shù)厥里L,成為開拓海南佛教文化的先驅(qū),影響久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從振州北歸,天寶十二年(753年),終于第六次東渡日本獲得成功,成為日本律宗的創(chuàng)始人,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了紀念鑒真大師為中日兩國做出的偉大貢獻,在此修建了兩座中日友好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纘統(tǒng),戊戌君子,清末舉人,也是海南唯一參加“戊戌變法”的杰出人物。他二十歲參加郡試,名列第一。而后來到廣州“廣雅書院”,在“萬木草堂”聽康有為講學,與梁啟超同為受業(yè)弟子。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入京會試,參加康梁等人組織的“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為戊戌變法的骨干成員。變法失敗后,林纘統(tǒng)潛回海南、被清廷追革了功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海南后,他不忘忠心報國、多次同友人到萬寧瓊海等地召集商家議事?;I劃開發(fā)西沙群島,被贊譽為“華夏開疆之幸事”。他是我國提倡開發(fā)西沙群島的第一人,為海南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號列車,作為景觀專供游人拍照。這里也是實行免票政策后的景區(qū)入口和電瓶車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景區(qū)北部婚紗攝影基地的布景,可以看到不遠處的西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涯海角不代表原始荒蕪,恰恰相反,它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化的沃土。景區(qū)內(nèi)曾組織開展過多項國際和國內(nèi)的大型活動,包括中法建交50周年暨紀念“海判南天”300周年慶?;顒印⑹澜缧〗愦筚惖耐饩芭臄z等,獲得了極高的國際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區(qū)有三項世界紀錄得到認證,其中“以景區(qū)名字寫作的詩詞歌賦數(shù)量最多”,達到一萬多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被鐫刻在景區(qū)的大門上;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都是耳熟能詳?shù)拿?,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韓愈等著名詩人都在詩詞中使用過“天涯”二字。雖然古詩詞中的“天涯”不一定等于三亞的“天涯海角”,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天涯海角”卻承接了從古到今所有文人雅士的天涯情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麗三亞,浪漫天涯”是三亞的城市名片。天涯海角景區(qū)所在的鎮(zhèn)叫做“天涯鎮(zhèn)” ,三亞市最核心的區(qū)稱作“天涯區(qū)”,由此可知天涯海角景區(qū)的名氣之大;毛澤東主席、郭沫若、茅盾、艾青、楊朔、王蒙、余秋雨等文學大家都曾寫過有關“天涯海角”的文章?!笆⒚?、必無虛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天涯海角游覽區(qū)熱情歡迎你的光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