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之所見,拓寬視野;行之所聞,豐富知識;行之所感,塑造精神。研學是行走的課堂,是一次品味人文開闊眼界的成長之行。為了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在實踐中培養(yǎng)能力,在研學的過程中傳承中華文化,11月17日,我校組織五年級師生開展以“重走絲綢之路,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p> <p class="ql-block"> 早上7點50分,同學們滿懷期待之心,早早的來到學校集合,郭校長在研學啟動會上向同學們講述了本次研學的意義,并強調(diào)了安全,要求同學們一切行動聽指揮,注意安全,文明出行。</p> <p class="ql-block"> 軍事教官向同學們宣講本次研學的活動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確保本次研學活動安全有序。</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同學們在帶隊導師和軍事教官的帶領(lǐng)下有序的走出校門,開啟了一天的快樂研學行。</p> <p class="ql-block"> 在車上,研學導師給同學們講解一天的研學課程,并提出了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和體驗。軍事教官強調(diào)研學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確保一天的活動安全有序進行。</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歡聲笑語,隨著道路的延伸,有關(guān)絲綢之路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知識也在孩子們的心中拓寬,快樂和幸福寫滿了孩子們的臉上。</p> <p class="ql-block"> 在研學第一站班超紀念館的第一堂課是國學禮儀的學習,通過國學禮儀的學習,同學們了解中華五千年的禮儀之邦,增強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班超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質(zhì)樸箴言是他戎馬一生的真實寫照。西域歸漢,萬里封侯,是對班超多年功勞的褒獎,亦是對他經(jīng)略西域政績的概括。一幅從洛陽出發(fā),途經(jīng)長安、隴西等地的西行地圖向遠處延伸,再現(xiàn)班超經(jīng)略西域的功績。</p> <p class="ql-block"> 班超及其部下重開絲綢之路,促進民族融合和中西方各國交往、促進經(jīng)濟文化交流,再現(xiàn)了洛陽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天下之中,萬方輻輳”的繁榮與開放,增強同學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下,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耐人尋味的歷史之窗。此情此景,認真記錄、靜靜聆聽、用心思索,便是最好的學習姿態(tài)。</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體驗射箭,仿佛一種穿越,感受古人武功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中午用餐時間,不過餐前文化不能少,從小養(yǎng)成團結(jié)互助,勤儉節(jié)約,珍惜每一粒糧食,學會感恩,踐行光盤行動!</p> <p class="ql-block"> 餐后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 補充完能量,同學們來到研學第二站新安縣漢函谷關(guān)。這里被譽為“古絲綢之路”,古詩人有云: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為還?!皾h時關(guān)”即指的是此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踏著歷史的腳步,領(lǐng)略古道風采,穿越千年時光;帶著未知的渴望,暢享函谷雄關(guān),探究古老文明。用眼睛和心靈觀察理解歷史,重走絲綢之路的歷史文明足跡。</p> <p class="ql-block"> 體驗夯土制作,夯土的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人們將夯土技術(shù)用在了墻體、堡壘、城墻。同學們通過親手體驗最原始的工藝,泥土在手指尖穿梭,凝結(jié)成厚實的保護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讀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的真正含義。</p> <p class="ql-block"> 學習體驗課程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了,同學們開展小組討論并進行總結(jié),填寫研學任務單!??????</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研學活動接近尾聲,導師和教官帶領(lǐng)同學們對一天的研學活動進行總結(jié),為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班級頒發(fā)榮譽證書。</p> <p class="ql-block"> 研學之行雖已結(jié)束,但同學們學習的腳步依然前行,收獲滿滿!</p> <p class="ql-block">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研學之行將書本知識與課外實踐結(jié)合起來,指引同學們走出校門,走向歷史,走進社會,感悟生活。研學讓同學們走得更遠、看得更高、想得更深,真正體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境和魅力,感受古絲綢之路的繁華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