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奇緣公主郵輪2023年地中海6國23天之旅(1)</b></p> 2023年10月29日,“2023地中海6國郵輪團”團友從昆明乘G2850次高鐵前往重慶,開啟了為期23天的巡游地中海美妙旅程。 10月30日,由海航執(zhí)飛的HU7991 航班在羅馬時間早晨6點平安降落在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出關(guān)后團隊按計劃乘坐旅游大巴前往皮恩扎游覽。<div>皮恩扎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大區(qū)錫耶納省的一個市鎮(zhèn),毗鄰蒙塔爾奇諾,被稱為“文藝復興都市生活的試金石”。</div><div>(照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div> 皮恩扎位于托斯卡納地區(qū),錫耶納西南大約50公里,它建于一座小山頂上,可以鳥瞰奧爾恰河和阿索谷,其周圍是農(nóng)田。 1996年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依據(jù)標準,皮恩扎城歷史中心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皮恩扎建立于公元1459年,曾為教皇居住地(夏宮)。 小城皮恩扎是在其一個名叫埃尼亞(Enea Silvio Piccolomini)的居民的發(fā)起下在科西哥拿諾中部村莊建立的。埃尼亞后來被提升為教皇,名號為庇護二世(1458-1464),他想改善該城居民的生活條件并將皮恩扎作為其夏宮。 在皮恩扎,15世紀重建的圍墻依然大部分完好無缺的被保存下來。 皮恩扎是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小鎮(zhèn),汽車不能進入,只能步行,但反倒是這樣,更能感受到一種原始古樸的氣息。 由于皮恩扎是教皇庇護二世的出生地,是文藝復興城市規(guī)劃的第一個范例,所以在建筑史上有著較重要的地位。 小鎮(zhèn)是完整地按照文藝復興風格來打造的,梯形的皮奧廣場是小鎮(zhèn)的中心。 頗具文藝復興特色的各種教堂、宮殿、市政大廳等石灰?guī)r建筑均圍繞著廣場而建,至今仍透現(xiàn)出古樸藝術(shù)的氣息。 城市的概念是由建筑師羅塞利諾(1409-1464)提出的,他擁護著名的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的思想和建筑師阿爾伯蒂,他們二人最初都來自佛羅倫薩。 皮恩扎街道規(guī)劃是按照文藝復興風格發(fā)展起來的,但同時也考慮到了先前城市的結(jié)構(gòu)。 隨著樞機主教和高級教士宅邸建立,房屋、商店、一家醫(yī)院和一所旅店也建立起來。 小鎮(zhèn)處處洋溢著古樸的氣息。 建筑師羅塞利諾(1409-1464)對皮恩扎的城市建筑規(guī)劃于1460至1463年間得以實施。 庇護教皇去世以后,該城市和周圍的鄉(xiāng)村都未曾做過較大變動 在皮恩扎可以鳥瞰奧爾恰河和阿索谷,其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農(nóng)田。毗鄰蒙塔爾奇諾,被稱為“文藝復興都市生活的試金石”。 勒·科索·羅斯里諾(Le Corso Rossellino)大街從東向西穿過皮恩扎并且連接著兩個主要的城門。 水井廣場與主教座堂廣場毗鄰,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qū)錫耶納省中世紀小城圣吉米尼亞諾的一個美麗的廣場。 主教堂位于廣場南邊。它的斜對面是規(guī)模不大的市政廳。 皮奧扎廣場也是該城的藝術(shù)中心,廣場邊上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大教堂、皮科洛米尼宮殿、市政大廳和主教宮殿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杰作, 皮恩扎主教座堂是天主教蒙特普齊亞諾-丘西-皮恩扎教區(qū)的副主教座堂,位于皮恩扎市中心的主廣場庇護二世廣場。<div>這是一座文藝復興建筑,建于1459-1462年,建筑師貝爾納多·羅塞利諾。</div> 即使按照庇護二世的愛好加入了一些哥特式因素,但是它們主要是由石灰?guī)r建成的。 主教堂采用德國哥特式教堂最典型的等高式結(jié)構(gòu),由于地形關(guān)系建成了上下兩個教堂。 教堂立面采用了古典神殿的形式,四根巨大的扁平條飾支撐著三角形山花,并用圓柱、拱券、半圓形壁龕對立面進行了裝飾。 11月的皮恩扎,秋色無邊。 深邃的街道,讓人產(chǎn)生無盡遐想。 鮮花點綴著古老的城磚,整座城鎮(zhèn)充滿濃濃的托斯卡納鄉(xiāng)村風情。 皮恩扎,被譽為“托斯卡納山谷的一顆明珠”。 700年以來,皮恩扎一直保存著當時的模樣。 多姿的房屋,古樸的樹木,皮恩扎小鎮(zhèn),值得一游。 略帶青色的原野,天上變幻的風云,令人心醉的田園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向提供照片的各位團友致以真誠的感謝!<div>我將把后續(xù)行程編輯為多集美篇,歡迎美友鑒賞并指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