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冉 求</b></p><p class="ql-block"><b>人物簡介:</b></p><p class="ql-block"><b>冉求(公元前522年—不祥),冉氏,名求,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人,比孔子小二十九歲。曾擔任季氏宰臣??鬃拥茏又械摹捌呤t人”之一。多才多藝,擅長理財,政事見稱,幫助季氏進行了“田賦”改革,聚斂財富,受到孔子的嚴厲批評。冉求并不是十分看重仕德的修養(yǎng),在孔子眾多的學生中,沒有發(fā)表過自己對于仁、禮、義、孝等方面的看法,沒有向孔子請教過這方面問題的學生少之又少,但是冉求就是其中的一個。冉求自認為自己學習“仁”的能力不夠,孔子批評他這是不努力學習。冉求不注重禮樂方面的修養(yǎng),認為禮樂之事是教化人的東西,是賢人君子要做的事情。冉求對孔子不是絕對的服從,具有改革精神,這一點對后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后在孔子的教導下逐漸向仁德靠攏,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漸完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5.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而廢,今女畫?!保ā队阂财诹?第十二章》)</b></p><p class="ql-block"><b>【注釋】①說:同“悅”。②畫:劃定界限,停止前進。</b></p><p class="ql-block"><b>【譯文】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無法踐行呀?!笨鬃诱f:“能力不夠是半途而廢,現(xiàn)在你卻是自己給自己劃定了界限不肯前進?!?lt;/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