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王村飛往天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確切地說,這次的川渝行,是在計劃中進行的,只是拖了些時日,匆忙定下出發(fā)日子,孩子網(wǎng)上購票后,又是送行,又是揮灑,連小外孫都鬧起了“小情緒”——本想著能帶她一起去,卻看著過了安檢的我們向前,她“嘟嘟”著小嘴,跟著她的爸媽走出了候機大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行,一直是我們的向往。自從小侄亮兒畢業(yè)參加了工作,且在那里購置了房屋,多年了,我們說好的前去,一直未能成行。這次,他姑牽頭,孩子勸說,我們夫妻倆響應,放下了家中的一切,在10月的15日下午乘坐長治王村機場飛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提完行李,走出機場就看見了接機的侄兒娘母倆,揮著手,久別又重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在侄兒都熟悉,離開機場轉(zhuǎn)回地鐵,幾個號線的轉(zhuǎn)換后,終于乘地鐵4號線來到了溫江區(qū)水映島小區(qū)——侄兒的家中。放下行李,直奔火鍋店,享受美食從今晚開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感受成都的都市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地鐵開辟了人類生活的第二空間,地鐵網(wǎng)絡組成了城市巨大的流水線,仿佛就是現(xiàn)代大型城市可靠的神經(jīng)傳導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將各種人運輸?shù)匠鞘械母鱾€角落,讓他們?nèi)ネ瓿筛鞣N任務,又通過他們把各種小道消息像四面八方傳播,人們就是流水線上的一環(huá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成都的第二天,我們就根據(jù)侄兒的建議,以地鐵作為游覽的交通工具,4號線地鐵涌泉口出發(fā),第一站就來到了位于青羊區(qū)金河路口的寬窄巷子游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寬窄巷子是成都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之一,街道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guī)模的清朝古街道,采用仿古代四合院的建筑風格,古色古香,別有韻味。游人如織,摩肩接踵,在這里游覽可以感受到西南老北京城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寬窄巷子,我們按照制定的臨時預案來到了成都錦江區(qū)的春熙路,它是成都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不僅作為一條百年老街的復雜情愫貫穿于成都人的思想,歷來還是成都人銷金玩耍的重要去處,傳承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春熙路熱鬧繁華,被譽為中西部第一商業(yè)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僅次于香港銅鑼灣、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臺北西門町、武漢江漢路、廣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鄭州德化街、哈爾濱中央大街)。最大特色在于匯集了眾多品牌的各類專賣店、以及擁有眾多的中華老字號商場,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領(lǐng)偏愛的購物地點。前世肇始于商賈,發(fā)命于官府,完成于軍閥時期,有“百年春熙”一說,取之“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的典故,1924年改名為春熙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午飯時,我們在“王府井百貨(總府店)”的樓下品嘗了“蹺腳牛肉” ,解決了“饑腸響如鼓”的問題。順道游覽了成都乃至四川象征、更是城市名片的天府廣場它既是成都市經(jīng)濟、文化和商業(yè)中心,又是成都市的地鐵交通樞紐地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也是從這里出發(fā),我們乘坐公交大巴來到了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的武侯祠(漢昭烈廟),它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武侯就是諸葛亮,武侯祠就是紀念臥龍諸葛亮的祠堂,它既是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主要的旅游參觀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武侯祠建于唐,現(xiàn)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武侯祠主體建筑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入門處,六通石碑迎面而立,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因此被稱為三絕碑,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三國圣地武侯祠博物館文物區(qū)走著,走著走著就走出了武侯祠,來到了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的錦里一條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錦里一條街,又名錦里,或錦里古街,是成都市的一條古商業(yè)街。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棧、商鋪、萬年臺座落其間,青瓦錯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讓人恍若時空倒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在這里,川茶、川菜、川酒、川戲和蜀錦等古蜀文化如清風撲面而來。這條在武侯祠東側(cè)出現(xiàn)的老街,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鎮(zhèn)建筑風格,與武侯祠博物館現(xiàn)存清代建筑的風格相融,二者之間又以水為隔。在街道短短350米的距離內(nèi),能享盡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還可以在"錦里"的古色中流連忘返,住進高掛著絲綢燈籠的客棧,在徹夜輝煌的燈火中感受時空變換的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錦里,不去品嘗、吃一些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色香味的三大炮、牛肉焦餅、黃醪糟、糖油果子、甜水面、涼面、鹵菜都不錯。還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我們在吃的同時,正好旁邊有一家“中國旅行社”,我們咨詢后與其簽訂了次日出行“峨眉樂山兩日游”的合同,并訂好在我們居住的地方接我們上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過小橋流水人家,擠過熙熙攘攘的人流,看過各家的“成都變臉”后,我們來到了大街上。天色尚早,我們決定邁向下一個目標——九眼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錦里向九眼橋,我們是聯(lián)系了一個“網(wǎng)約車”趕去的,非常便捷。九眼橋古稱宏濟橋,又名鎮(zhèn)江橋,位于成都市錦江區(qū),1593年由當時布政使余一龍所建,1788年由總督李世杰補修時,改名為九眼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都九眼橋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xiàn)在看到的九眼橋,橋面用青石塊鋪設,保留了具有明代建筑風格的九孔石拱橋形象,已非當日所見。由于有礙泄洪治理,原橋下有九個洞的“古九眼橋”已于上個世紀?92年的冬天被進行了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與九眼橋隔江相望的廊橋,集聚古風的建筑風格上竟是一座高檔中餐廳。據(jù)說,廊橋前身是一家傳統(tǒng)高端川菜,適合宴請。這里如今是成都酒吧聚集地之一,也是成都夜文化的標志,街上的酒吧可達上百家,大多數(shù)有露天座,很有親和力,更接地氣。尤是晚上非常熱鬧,河面上不時有游船走過,燈光璀璨,燈紅酒綠,仿佛可以欣賞到整個成都的夜景,你完全可以選擇一家自己喜歡且酒水價格合適的小店,邊喝美酒,邊欣賞河邊的風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告別廊橋,我們向地鐵站走去,回到溫江區(qū),回到水映島的住宅,次日峨眉山、樂山兩日游的行程還在等著我們?nèi)ヂ男小?lt;/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登上峨眉金頂</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大早,凌晨四點鐘我們的電話就響了起來。我們按照跟師傅約定的地點,在水映島的南門上車后,在夜色下趕向了市區(qū)的如家酒店(離集合地遠點的人們都在這里集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往峨眉山的一路上,我們在車廂里被導游忽悠著,耳麥、索道……,否則,就要排長隊,影響觀光,影響心情。我們車廂里大多是六十歲以上的游客,都省略了景點門票,徒步上山顯然不可能,都配合著導游乘坐小交通和索道登往最高處的金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了小交通,前往索道還需一節(jié)登山路,也有很長,順坡向上,走起來非常吃力。我在愛人的攙扶下,一路向前,走走停停,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勞累,引起了一位下山大姐的關(guān)注,她走到我的身旁,將一根竹杖遞給了我,且說到“我下山了,這個就給你用吧!”親切的話語響在我的耳邊,我和妻子連聲向她道謝,她微笑著離開了我們,繼續(xù)向山下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山路陡峭,草木繁盛,峨眉山的植被滿目蒼翠。在竹杖的幫助下,我們艱難的來到了索道前,很多很多的游客聚集在等待中,自行排隊上纜車索道,遠不是導游說的那樣“我們購買了索道票就是貴賓票,可以直接登往,毋須排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纜車一車走一百人,小索道一次走六人,可所有的口上到處都是人,“排隊”才是“王道”,沒有“特殊化”群體。順序向前,在等待中天氣漸漸的發(fā)生了變化,愈發(fā)變得晴朗了起來,我們走上纜車向金頂而去時,一片又一片云海蒸騰著,若似在云海中穿行,和乘坐飛機看到的云海一般無二。很快,我們走下了纜車,首先看到的就是矗立在眼前的那尊金碧輝煌的普賢菩薩佛像,人頭攢動,全國各地的游客都在尋找著自己的位置爭相拍照,也不乏來自其它廟宇的僧人們。金殿迎著陽光閃爍,耀眼奪目,十分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峨眉山是中國的佛教圣地,也是“諸佛之長子”普賢菩薩的道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峨眉金頂海拔3077米,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以一尊48米高的十方普賢金頂(4張)銅像為中心,由耀日的金殿、雄渾的銅殿、灼灼的銀殿和潔白的朝圣大道組成的新金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驚嘆天地之奇妙。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貢嗄山歷歷在目。還可以在這里欣賞峨眉的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游完金頂后,我們開始下山,一節(jié)節(jié)步梯,來到了索道入口,很多很多的人在圈好的護欄中等待著,走一批,前進一節(jié),差不多一個小時后我們進入了索道,最后一次觀看了峨眉山的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山途中,與我同行的吉林人還試圖尋見峨眉山的色猴,被網(wǎng)絡傳言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彼烈鈸尳儆慰汀⒄{(diào)戲女人的潑猴,引起了他的好奇,結(jié)果未能如愿。順順當當來到游客中心,等待我們的小交通,這時卻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難怪導游說,三個月來,很少有我們這樣的好運氣,山下雨絲連連,山頂晴朗無限,多少人都羨慕?。?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乘坐景區(qū)內(nèi)的小交通來到山腳下,換乘我們的旅游大巴前往酒店,晚餐、住宿,還有一場皮影戲和“變臉”的演出,一天的行程緊張也有序,只待次日向樂山出發(f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次日清晨,天色微蒙,下著細雨,我們帶著行李集合了。導游的安排是在上午的幾個小時內(nèi)有兩個行程中必去的購物店,午飯后乘船去游覽樂山大佛,結(jié)束當日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無論是玉器店,還是“窯子”,我們都選擇配合了導游,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了規(guī)定的動作,在午飯時間來到了吃飯“打卡”地,游人很多,一波又一波,可惜飯菜質(zhì)量和數(shù)量都不如意,將就著兌付了一個午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游船遠眺樂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旅游大巴車載著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游客中心的碼頭廣場,很多的游人聚在那里,各家旅行社更是層出不窮,小旗搖曳著,不時地傳來“某某團在這里集合!”的吆喝聲。我緊隨著我們的團隊,憑著我的身份證進入了候船區(qū)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四川有個樂山,樂山有個大佛!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樂山大佛位于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匯處凌云山棲霞峰的巖壁上,又名凌云大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樂山大佛景區(qū),分山游和江游。山游是近距離在山上瞻仰大佛的頭部,及下到山底從佛腳仰望大佛。江游是坐船,從江面遠距離參觀,體驗山佛合一的感覺。我們選擇的是坐船游江,船票70元,游覽時間約30分鐘,優(yōu)點是能看大佛全貌和睡佛,在江上全角度的欣賞樂山大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樂山大佛真的非常壯觀!我們坐在船上,置身江中,就如同進入如夢如幻的世界。 樂山巨型睡佛是由烏尤山、凌云山、龜城山構(gòu)成。頭南腳北,臥于岷江東岸,南北直線距離約1300米。每過一處,我們都是不停的摁下相機的快門,三江匯流、佛與山齊、各峰勝景都在一張船票中,人在江中游,佛的偉岸與江的廣闊,都納入眼中,極具視覺沖擊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樂山大佛,造型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崖造像藝術(shù)的精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有文化,有內(nèi)涵,有歷史,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一個偉大的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樂山大佛,佛大山樂。大江東去,佛法西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告別了樂山大佛,我們啟程向成都市返回,沿途一路的風景都在我們的睡夢中一一掠過,正如上海來的游客所說: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還在返回酒店的路上,我們可是凌晨四點就起床的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明天,又要起個大早了!青城山和都江堰的行程還在等著我們,我們要抓緊時間趕回去休整,以利再戰(zhà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青城天下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日凌晨,我們又起了個大早,司機師傅又將我們從溫江區(qū)的水映島小區(qū)接走了,在集合地點乘車一起向青城山方向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田蒙蒙亮,還下著細雨,我們的車是在夜色中前行。從成都市區(qū)又來到了溫江區(qū)的一個“體驗店”,保健食品鍋,在這個體驗鍋里產(chǎn)生的米飯、爆米花等食物,成為了我們早餐的佐料,時間一到我們就出發(fā)向青城山方向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qū)68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huán)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shù)十座道教宮觀。在2000年被評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chǎ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fā)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乘坐小交通來到景區(qū)大門,第一件事肯定是拍照!建福宮就坐落于丈人峰下,它始建于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經(jīng)歷代多次修復,現(xiàn)僅存兩殿三院?,F(xiàn)存建筑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xiàn)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nèi)柱上的394字的對聯(lián),被贊為“青城一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入園后,高大的樹木排列成行,列著隊迎接我們的到來。樹與樹之間,像一個天然的取景框,把芭蕉與棕樹掩映在取景框里,景框里棕樹依高伸出一個又一個綠色的扇子,表達著自然的熱情,而高大的芭蕉樹那種枯葉與嫩葉的橫陳,則顯示著熱情里的自然。還有那一簇簇的翠竹,還有那一坡坡的青苔,以及并不多見,但見一朵就讓你驚艷的潔花,都在向你招手示意,林木青翠,很是靜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途走在向上的石階上,每到一個景點,耳麥就播放出了關(guān)于景點的介紹。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它峰峰環(huán)峙,宛若城郭,故名青城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雖然空氣清新,偌大的天然氧吧也沒有擋住我走累的感覺,漸漸的,我不勝體力,沒有了向上攀登的欲望,很多掮客們也在招攬著自己的生意,每個人的體重成為了“坐轎”的標準,一次上去就需好幾百元,有時會更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巧,有個供人們休息的亭子出現(xiàn)在眼前。我懶洋洋的坐在亭子里,吹著山風,看著松林,任由她們向上攀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原以為是青城山思想的高度哺育了成都平原的天府豐足,但此時我在想,于其說是山的高度,不如說是水的清度成就了這一切。也許我們的祖先是用道教這種規(guī)范保護了這一滴水的純潔,這一規(guī)定性跨越千年,依然在造福后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仰望空中,此時,雨是微雨,花是微花,空氣中都氤氳著水汽,那都是藏著的一珠珠水滴吧。從青城山下來,眼前一片清新,處處是綠色的景觀,優(yōu)美的庭院,我在想,不要小看山上一滴水的出發(fā),正是一個個潔凈的微泉,用不以其小的努力,洗滌了你的心靈,讓你以清新的眼光重新看到了這山下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城山不僅是道家的修行寶地,亦是不少文人墨客喜游、雅集之處?!白詾榍喑强?,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恍入瑤臺碧玉窠,凡泥未洗濺云多。丹梯執(zhí)意送仙去,青鳥因緣問道過?!倍鸥Φ脑娋溆腿欢鴣?。他們也為青城山留下了不少文化財富,為青城山增添了濃烈的文化魅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集合時間一到,我們乘坐小交通向外而去,午飯后將要去都江堰游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向都江堰去的路上,看見一所廟宇,導游讓車停了下來,給我們半個小時的時間游覽下都江堰文廟,又稱孔廟、夫子廟、文宣王廟、至圣廟,就在都江堰市灌口鎮(zhèn)文廟街與書院街交匯處。它背靠玉壘山,前望岷江,左鄰文筆山(又稱金龜山),右靠小擂鼓坪,是歷代奉祀孔子及儒門賢哲的祠廟,也是學宮和儒學教官衙署之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欞星門,中國古建筑名,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zhì)或石質(zhì)建筑。古代中國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zhèn)星相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都江堰,我們在導游的帶領(lǐng)下,向南橋的方向行走。一路上,很多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老物件”擺放在街道的兩邊,而房舍內(nèi)已經(jīng)沒有人們居住,完全進入了全監(jiān)控區(qū)域。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南橋,又是很多的人在等待著,據(jù)導游講,七八月份時候,這里聚集的人更多。河兩邊有特色餐飲,離堆公園就在附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為紀念李冰創(chuàng)建都江堰的功績,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了西瞻亭、西瞻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都江堰風景區(qū)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 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它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一山一水,相鄰;這一動一靜,相鄰;這一清透一厚重,相鄰。在這天府之國,如此兩處美景,真是讓人無不向往驚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隨著導游的講解,走到觀望臺上,都江堰的大半景色映入眼簾。往下俯視,都江堰的宏偉的水利工程讓人驚嘆不已!仿佛看到當年李冰父子帶領(lǐng)百姓用血汗創(chuàng)造奇跡的身影。是他們,建成了都江堰,灌溉了四川平原,造福了四川人民,讓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都江堰真的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筑,簡直是天衣無縫、巧奪天工,表明了我國勞動人民具有呼風喚雨的偉大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岷江河,沿著河岸平靜而輕緩地往岷江流去。你會看見河水一會兒是淺藍色的,一會兒是深綠色的,一會兒又是杏黃色的。都江堰美麗極了!郁郁蔥蔥的森林像一片綠海,成群的壩子更是這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原來以為它只有水美,卻沒有想到那兒的水美,山美,樹美,人更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探尋“大熊貓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日早上,我們一行四人吃罷早飯,來到地鐵涌泉站,四號線再轉(zhuǎn)乘三號線,經(jīng)過了無數(shù)個站點,在“熊貓大道”站點下車,又換乘直接通往“熊貓基地”的公交大巴,十多分鐘就來到了大門口,好多的人?。∨胖?,繞著彎,售賣各種大小熊貓的游商小販層出不窮,“叫喚聲”此起彼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進去很簡單,一張身份證一刷一驗就直接進去了,老年人的待遇好?。?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熊貓基地在成都市北邊的成華區(qū)成都外北熊貓大道,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著指示圖,走在滿是翠綠的林蔭道上,心情格外好了起來。一處處探尋著,林中偶見一只那圓圓滾滾的身材,便像孩童似的驚呼起來“那里,那里,我看見了!”體型龐大,豐腴富態(tài),頭圓尾短,不緊不慢的挪動著,實在是可愛極了!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看到熊貓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我們來到了網(wǎng)紅“花花”的房舍前,很多很多的游客在排著很長很長的長隊,“提示牌”上寫著“等待還需一個半小時”。緩緩的前行,尤是到了半小時等待區(qū)域,心情愈發(fā)不好了起來,能看見最后的入口,放進去的一波人還需拼搶速度,才能占據(jù)觀看的最佳位置。我們這些老人即使排在前面,最后的“沖刺”還是落在了后頭,只能看人頭,想拍到“花花”的可愛,只能舉起相機,一陣“盲拍”算是“打卡”的收獲!不值也不該的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花花”,我們走向大熊貓的其它房舍,大部分都在卷縮著身軀睡大覺,繼續(xù)看下去的興致蕩然無存,走馬觀花的前進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忽然,行進的路上,一只卡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撿起來一看是一張被掉落的“身份證”,粗心的福建小姑娘,沒有了身份證,此時的你又該是何等的著急???我又去哪里能找到你呢?“潘冰瑩”你又在哪里呢?問附近的安保人員,他們的回答是“交到游客服務中心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揣著那張遺失的身份證,不遠處的一個熊貓房舍引起了騷動,一只兩耳、四肢及橫過肩部相連成環(huán)帶的地方都是黑色,頭頸部、軀干和尾則是白色,腹部自然是圓滾滾的大熊貓,讓我激動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它,伸伸懶腰,邁著標志性的內(nèi)八字行走著,還從樹上下來,撿起了一根竹子吃了起來。一對“八”字形的黑眼圈,猶如帶著幅黑墨鏡,頭上一雙圓圓的黑耳朵,就像兩個小黑球,真的可愛極了!我不停的摁下了手機的“快門”,“咔擦”聲連綿不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熊貓基地里逛完一個又一個的房舍,沿著林蔭道向外走去,路過游客服務中心,順便把撿到的身份證交給了中心人員,不解的是就那么一句話“放那里吧!我們會還給失主的。”也不登記,也沒有向我說聲“什么”,我交還的“潘冰瑩”的身份證能如期繳還于她的手中嗎?潘冰瑩,你會來游客服務中心領(lǐng)回你的身份證,繼續(xù)你的行程嗎?沒有身份證,可是寸步難行,有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我憂郁著,隨同家人走出了熊貓基地,找地方去解決“饑腸響如鼓”的問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走近昭覺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決了午餐,看了看所處的位置,發(fā)現(xiàn)同在成華區(qū)的昭覺寺就離我們不太遠,騎行共享單車前去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于是,車來車往的大馬路上也添加了我們每人一輛騎行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昭覺寺位于成都北郊的成華區(qū),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歷史上昭覺寺曾幾度易名,且大都為皇帝賜名。早在漢朝時,這里是一董姓人家的住宅,在南北朝時期方成為廟宇。唐宣宗時,劍南節(jié)度史崔寧對該寺進行過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建,宣宗親自賜名為"昭覺寺"。南宋紹興初年,宋高宗敕令改昭覺寺為"禪林"。歷經(jīng)元明兩朝,至清才又復今名,因此山門上仍書寫"禪林"二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免票入的寺內(nèi),昭覺寺山門上書寫“第一禪林”四個大字首先映入眼簾,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先覺堂、觀音閣、藏經(jīng)樓、御書樓、涅槃堂、普同塔及圓悟禪師墓園等一一呈現(xiàn)出來,殿宇規(guī)模宏大,林木蔥蘢,不時能看見一些僧人和游人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寺內(nèi)御書樓中有清光緒皇帝御書敕石,上書“御賜龍象神通”六字,御書樓由此而得名,樓內(nèi)還珍藏有各類文物。寺中還藏有國畫大師張大千為該寺以鐵線游絲描筆法畫的一道漢白玉的“南無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畫像,畫上佛像端莊慈祥,神態(tài)栩栩如生。畫好后寺僧請名工刻石,并將這佛像石刻安置在說法堂后面的玉佛殿內(nèi)至今。此外,當年張大千作畫的那張黑亮照人的大圓桌還放在普同塔院內(nèi),成為昭覺寺的至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昭覺寺出來,又騎行來到了成都市動物園,他們相隔距離很近,而且動物園里就藏著一座古寺,那就是昭覺寺。只可惜,康熙當年所見“入門不見寺,十里聽松風”的場景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動物園。因為天色尚晚,我們放棄了動物園的游覽,只是在門前打了個卡,就從旁邊的地鐵站口乘地鐵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回到了溫江區(qū)鳳凰大街。小侄亮兒已從廣州出差回來,還在特色店給我們訂了餐,迎接我們的回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洛帶古鎮(zhèn)一日游</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1日一大早,出差回來的侄兒領(lǐng)著我們4#地鐵涌泉站,換乘開往西河方向的地鐵,又換乘公交大巴219線路來到了洛帶古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帶古鎮(zhèn),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坐落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二峨山麓。三國蜀漢時期,傳說因蜀漢后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zhèn)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鎮(zhèn)上居民中大多數(shù)都是客家人,故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zhèn)之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帶鎮(zhèn)歷史悠久,相傳漢代即成街,名“萬景街”。古鎮(zhèn)保存著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鎮(zhèn)及周圍的鄉(xiāng)民多為廣東移民的后裔,其先輩主要來自廣東、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客家聚居地。走入其間能感受到濃郁的客家傳統(tǒ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鎮(zhèn)上還有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有千年老街、明清民居、客家會館建筑群和金龍寺等眾多歷史古跡,老街上還保留著大量客家古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年一度的“水龍節(jié)”、“火龍節(jié)”更是幾百年來客家人傳承下來的特色民俗活動,因此又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游覽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很特別的小講解員,他們稚嫩的聲音在講解著他們客家人的文化,那般認真的模樣,娓娓道來的感覺,讓我們感覺振奮,孩子就是希望!是祖國的希望!也是客家人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洛帶古鎮(zhèn),我們乘車原路返回在武侯祠下車,又借著天色的微弱順道參觀了“四川大學”,還走進“瀘州酸菜豆花總店”品嘗了美味,打道回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重慶,我來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2日,我們離開成都,乘坐雙流機場站到江北機場的高鐵來到了重慶,我來了!重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經(jīng),夢中縈繞的重慶,獨特口感、以辣聞明的重慶小面,麻辣為主、多味并存的重慶火鍋,解放碑的步行街,洪崖洞的吊腳樓,十八梯的傳統(tǒng)風貌,磁器口的千年古鎮(zhèn),臨水而居的巴渝傳統(tǒng)特色建筑,西歐牧園風情的仙女山,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武隆天坑地縫,老山城的人文、自然景觀令人著迷,從吃喝到游玩,對悠閑生活節(jié)奏的山城重慶、霧都重慶都是那么的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重慶北站南廣場下了高鐵,我們乘坐軌道交通在較場口下車,找到了我們網(wǎng)上預訂的渝中區(qū)漢庭酒店,辦好住宿,吃罷午飯后首先來到了解放碑步行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碑步行街,就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是中國西部的第一條商業(yè)步行街,被譽為“西部第一店”,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美食和美女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給人一種熱鬧繁華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著步行街,走在山城的路面上,坡上坡下,路過渝中區(qū)新華路長安寺“長江索道”出發(fā)點,還試圖想體味一下那種遠眺重山疊嶂、近觀兩岸風光、俯視滾滾長江的騰空凌云,無奈家人們說“明天吧!先去李子壩?!闭业捷p軌道口,我們由小什子上車,磁器口下車,來到了李子壩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重慶的輕軌穿樓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這條線屬于重慶地區(qū)很有名氣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重慶輕軌穿樓是位于重慶的李子壩站,親身體驗了穿樓越壑、空中飛馳而過的神奇一幕,走下輕軌道口又來到李子壩的觀景平臺,隨著游人們拍攝那一趟趟過往的輕軌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隨著天色將晚,我們乘坐軌道交通原路返回了較場口,路兩邊燈火通明,吃客們圍著餐桌燙火鍋,不亦樂乎!我們逛來逛去,最后選擇了一家僻靜的火鍋店也燙了起來?;疱伒昀飰ι蠈懙摹叭碎g滾燙”、“市井深處,煙火人家”、“重慶味道”等字句格外醒目,火鍋晚餐爽爽的,還禁不住豪情大發(f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到酒店,洗漱完躺在床上跟好友視頻聊著天漸漸有了困意,向友道聲“晚安!”準備入睡,可刺眼的房燈卻怎么也熄滅不了,只好再度起身,沒想到再次回到床上時意外發(fā)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折戟沉沙,從酒店來到醫(yī)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摔倒在酒店房間的地板上,劇烈的疼痛讓我動彈不得。我的動靜驚醒了床上的妻子,她重新打開燈光來到我的身邊。借助著妻子的力量,我呲牙咧嘴的喊著,忍著,又重新回到了床上,時針已指向23日凌晨零點四十分。這一夜,我非常難受,稍微一動,劇烈的疼痛感便讓我發(fā)出喊聲來,冷汗打在我的身上,我不敢輕易喊叫,害怕影響了其他客人的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一亮,被疼痛繼續(xù)折磨的我,囑咐妻子通知親人和酒店撥打“120”急救,我必須到醫(yī)院了。突發(fā)的意外,驚動了所有的孩子們,成都、深圳、長治,孩子們陸續(xù)趕到了我的身邊,撲簌簌的淚水一次又一次的滾落了下來,“外面的草,家中的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冰冷的擔架上,我望著霧蒙蒙的天空,在人們的矚目下離開酒店來到了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的急診室,等候、檢查,最后被送入了骨科關(guān)節(jié)外科進行治療。那時,我想了很多很多,天空,天花板,親人們,未來,禁不住的淚水倏然而下,無語凝噎,幾次模糊了我的雙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主治醫(yī)生李銳冬教授帶領(lǐng)著實習醫(yī)生李佳豪幾次深入我的病床前寬慰開導我,講解病情,提出針對我的最佳治療方案,并在我入院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0月25日),親自給我實施了“右髖關(guān)節(jié)置換手術(shù)”。我清晰的記著李教授術(shù)前在麻醉室跟我說的最后一句話“根據(jù)你的情況我們采用全身麻醉,等你醒來時,你就不疼了!”亦如李教授所言,術(shù)后到醒來,還佩戴了“止疼泵”,一直到逐日康復期間,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再也沒有了。真誠感謝李銳冬教授!感謝科主任程世榮對來渝患者的關(guān)愛和醫(yī)德仁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護士們的甜美微笑,護工們的無微不至,她們飄然而來,她們悄然而去,噓寒問暖,細心呵護,連我都感到“羞羞”的部位,她們卻義不容辭,擦拭身子,預防血栓,一字字,一句句,都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影像,護士吳玲、程建軍,護工岳長碧、楊賢碧等等,還有酒店的“病號飯”和熱情關(guān)懷,她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是她們讓我感受了“大家庭”的溫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0日,醫(yī)院為我辦理了出院手續(xù),輪椅送到了樓下,酒店安排的專車送我們到機場,機場輪椅迎接,一路綠色通道登上飛機安然落地王村機場,救護車接送回家,結(jié)束了這次傷痛的川渝之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