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遠不要忘記,上世紀那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我們這群無辜小孩們經(jīng)歷的艱辛和磨難!</p><p class="ql-block">為了那塊魂牽夢縈的土地,</p><p class="ql-block">為了那段流逝的青春歲月,</p><p class="ql-block">為了那種刻苦銘心的記憶,</p><p class="ql-block">為了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們。</p><p class="ql-block">中篇紀實故事《驚恐十二小時》,是我在黑龍江省嘉蔭縣插隊落戶時的一段小插曲,如果真的發(fā)生意外,我將化為一縷飄散的塵土……</p><p class="ql-block">引 子</p><p class="ql-block"> 1972年的夏天,大雨如注,黑龍江水位暴漲,同時嘉蔭對岸蘇聯(lián)的布列亞河水庫泄洪,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把嘉蔭縣城圍成了孤島。我們新曙光,東方紅,太平,新發(fā),永安各生產(chǎn)隊的所有土地頓成一片澤國,對于我們這些從城市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來說第一次嘗到了自然災(zāi)害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抗洪戰(zhàn)斗,縣城保住了。但所有的糧食,蔬菜全部絕產(chǎn)。糧食國家還能返銷支援,可一個冬天要吃的蔬菜卻成了大問題。為了解決冬菜問題,在縣和朝陽公社的統(tǒng)一領(lǐng)導(dǎo)下決定去黑龍江省富錦縣采購?fù)炼梗易鳛樾率锕獯箨牪岁牭拇碛行覅⑴c了這次行動。</p><p class="ql-block">看似一次很普通的采購,但在回來的路上發(fā)生了一樁至今鮮為人知使我終身難忘的大事。像是一次旅游,像是一次歷險,更像是一次靈魂的歷練!下面我將用紀實敘事的方法來講這個故事。請大家和我一起回到那難忘的歲月,品味那熟悉的濃濃的北大荒鄉(xiāng)土味。</p> <p class="ql-block"> 嘉蔭縣汽車站的早晨人聲鼎沸,作為縣城外出的唯一通道,客車和裝貨的汽車混在一塊,喇叭聲、倒車的吆喝聲、男人女人的叫聲、小孩的哭聲形成了獨特的嘉蔭晨曲。</p><p class="ql-block"> 我們菜隊就在縣城西門外,離車站很近。早上我在知青食堂吃了一個饅頭,喝了碗小米粥,嚼了幾口咸菜就上路了。</p><p class="ql-block"> 九月下旬的早晨很冷,路邊的草上已有白色的霜凍,我戴著狗皮帽穿著上海知青標志性的草綠色棉襖棉褲走進了車站。每次來到這里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這種感覺我相信知青們是深有體會的,從這里回上海是回家,從上?;剡@里也是到第二個家。</p><p class="ql-block"> 今天來這里另有任務(wù),為受災(zāi)的鄉(xiāng)親們?nèi)ズ邶埥「诲\縣采購過冬吃的土豆。在生產(chǎn)隊艱苦勞動很久偶然一次外出,就像是出去游玩一樣。石隊長和七八個老鄉(xiāng)已在車上等我,坐上明亮寬敞的大客車既新鮮又快樂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昨晚下了一場雨,使得道路十分泥濘,大客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得爬行。沿途經(jīng)過小磙溝—稻田(雙河大崗)—大砬子—邊境檢查站,邊防人員上車檢查每個人的邊境居民證后才放行。經(jīng)過近四個小時的顛簸來到了第一個轉(zhuǎn)車地點林區(qū)鐵路小站湯旺河。</p><p class="ql-block"> 湯旺河是中國鐵路最北面的一個小站,這個在中國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青的到來開始小有名氣。1969年5月1日一批從上海出發(fā)的知青小孩們到達了這個森林小站,從此踏上了離鄉(xiāng)背井的艱難生活道路。這里成了我們夢里向往的地方,那兩條通向遠方的鐵軌,那一頭就是故鄉(xiāng)上海。</p><p class="ql-block"> 紅瓦的屋頂、黃色的磚墻,簡陋的站臺,熟悉的買票小窗口,把錢從小窗口送進去,過一會兒里面就會扔出一張硬紙火車票看到上面印著湯旺河—上海字樣時,好像上海就在眼前,十分親切。今天扔出來的車票上印著湯旺河—福利屯。</p><p class="ql-block"> 隨便買了個面包充饑,等車還有時間。石隊長對我說:“小王帶你撿松塔去”。“好呀”!我跟著一群人走進最近的一處紅松原始森林。這是一片清一色紅松林,一棵棵參天紅松每棵都有1-2人抱粗,幾十米筆直的樹干看不到頂,站在樹下才能使人感到什么是棟梁之材,茂密的松針從上面輕輕落下在地上形成松軟的地毯。很快我在一棵大樹下?lián)斓搅艘恢淮T大的松塔,足有我兩個拳頭大,每一片張開的萼片里都有一顆飽滿的松子,松塔上黏黏的一股松香味撲鼻而來。忽然一只灰色的的大松鼠從我面前穿過,爬上樹干消失在高處。(四十年后,我重回嘉蔭路過湯旺河,這片林子不見了,但它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每個人都有收獲,拿著松塔,嗑著松子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山那邊傳來火車的鳴叫聲,從烏伊嶺方向開來的火車馬上就要到站了,加快腳步走上站臺,巨大的車頭噴著白色蒸汽柱慢慢停了下來,我登上了這趟不是回上海的列車,心里很惆悵已經(jīng)三年沒回家了?;疖噯恿?,蒸汽機車頭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轟鳴聲,噴著白色氣霧拉著綠鐵皮車廂緩緩駛離湯旺河站。幾聲高亢有力的汽笛聲震動人心,響徹四方,在小興安嶺群山峻嶺中久久的回蕩。</p> <p class="ql-block"> 富錦縣位于三江平原,松花江下游,是北大荒的糧倉,素有北國江南的美稱,當(dāng)?shù)厝擞芯涿裰{: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被窩里,胖胖的野兔鉆鍋底。以此來形容當(dāng)?shù)氐母皇:谕恋厣鲜a(chǎn)小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以及大量的蔬菜。名字起的一點不錯,富裕、錦繡是個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們住在富錦縣城的招待所,每天各自到安排好的生產(chǎn)隊去采購?fù)炼?,保質(zhì)保量的把土豆裝進一個個麻袋里,用了5天時間,順利的完成了任務(wù)。</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在招待所吃了一頓慶功飯,下午大家就要返回嘉蔭。由于工作需要,我被任命為押運員,和采購的土豆一起從水路坐船返回嘉蔭。聽說能坐船回去我高興極了,第一次坐船,沿途一定有更多的新鮮事等著我呢。</p><p class="ql-block"> 拿到船票,告別了眾人,我獨自一人向碼頭走去,途中路過一個集市,秋天正是豐收的季節(jié)各種糧食、蔬菜、煙葉、活蹦亂跳的江魚、山貨野味什么都有。最吸引我的當(dāng)然是魚市,這黑龍江省幾條大江里魚類眾多,俗稱有三花五羅,鰲花、扁花、鯽花,我認不準各種魚,但一條半米長二十幾斤重的魚吸引了我,我問到:“老鄉(xiāng)這是什么魚呀”?老鄉(xiāng)看了看我,自豪的說:“這你也不認識呀,這是五羅之首哲羅鮭呀”??粗爝€在動的大魚,我直流口水,好長時間沒吃過魚了。如此興旺的集市在那特殊的年代里極其罕見。</p><p class="ql-block"> 來到江邊,看到了濤濤的松花江水,江上船來舟往,碼頭汽笛長鳴一片繁忙景象。成堆的糧食,要往外運,大型的運煤船和小山似的煤堆預(yù)示這里附近有兩個大型國有煤礦鶴崗和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 碼頭上停著一條客貨兩用船,船前甲板堆滿了貨物,中間是一個可坐50人的船艙,后面是輪機艙。銘牌上寫著 富錦---黑河。船艙里已經(jīng)坐滿了人,我走到后排找到位子坐了下來。坐在我身旁的是一個復(fù)員軍人,他看了我一眼說:“你是上海知青吧。”我點點頭,“我一看你的棉襖棉褲就是上海的,我是遜克縣的,我們那里也來了許多上海知青”。他的話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他長得身高馬大姓劉,就叫他大劉吧。嘮了一會兒嗑,輪船起航了。汽笛長鳴,螺旋槳翻起的浪花加上濃重的柴油味,我一時產(chǎn)生了錯覺好像置身在上海的黃浦江上……</p><p class="ql-block"> 我來到了船頭,迎面吹來的秋風(fēng)很冷,但我的心感到新奇和激動很熱。放眼望去兩岸都是黒油油土地,成片的玉米已經(jīng)焦黃露出金黃色的棒穗。大豆的秸稈已經(jīng)干枯發(fā)黑,成串飽滿的豆莢掛滿枝丫,正在收割的谷子沉重的谷穗在秋風(fēng)中搖晃。遠處大型國營農(nóng)場的十幾臺拖拉機正在翻地,像一只只紅色的甲殼蟲在蠕動。北大荒呀北大荒你確實是那樣的廣藵那樣的富饒,即使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也是國家的商品糧基地。</p><p class="ql-block"> 漸漸的平原變成了山丘,進入山區(qū)了,秋色把森林渲染得五彩繽紛,楓葉流紅,白樺葉金黃,紫色的稠李,松樹披著綠裝,流光溢彩,讓人陶醉。仿佛進入了一個彩色的童話世界。有詩贊曰:層林盡染霜如煙,楓樺柞松山水間,兩岸美景停不住,姹紫嫣紅盡眼前。</p><p class="ql-block"> 前方就要到達松花江、黑龍江交匯處的同江縣。這里是我國的最東部,在中國雄雞地圖的雞冠上,三條大江在這里匯合,蘇聯(lián)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以及有名的黑瞎子島也在這兒。</p><p class="ql-block"> 老鄉(xiāng)們都在議論看三夾水的事。據(jù)說在松花江和黑龍江交匯處,由于松花江的水是黃色的,而黑龍江的水是藍黑色的,交會時會出現(xiàn)一條明顯的分界線。這使我想起了上海的黃浦江和蘇州河,黑臭的蘇州河水,流進黃浦江時也有一條分界線。這是嚴重污染造成的,這里沒有污染是自然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船在同江碼頭停留了半小時,上岸走了十幾個人。駛過同江縣城就往左來了個大轉(zhuǎn)彎。正逢傍晚時刻,一輪夕陽掛在西面,晚霞滿天,把江水照的通紅,一條明顯的黑白線在凌波中顯現(xiàn),大家興奮的高聲叫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正是一年一度的大馬哈魚汛期,左岸江叉里有幾條漁船正在忙碌,漁民放鉤下網(wǎng)圍捕這些從海里回游過來的美味。大馬哈魚幼年從黑龍江順水游向海洋,在蘇聯(lián)鄂霍次克海里長大至性成熟每年中秋季節(jié)就逆水游往黑龍江上游產(chǎn)卵?,F(xiàn)在正是捕獲大馬哈魚最佳季節(jié)。</p><p class="ql-block"> 船頂水駛在中蘇界河黑龍江上。天色慢慢的暗了下來,一艘蘇聯(lián)的客輪從上游駛來,燈光閃爍,中世紀式的木輪槳在船中間,像中國的水車好生奇怪。金發(fā)碧眼的蘇聯(lián)人,穿紅著緑坐在有高腳酒杯的餐桌邊頻頻向我們招手。他們好像在享受伏特加酒和土豆燒牛肉的共產(chǎn)主義。再回頭看看我們一群土老帽,個個黑衣黑褲,有的還在腰間束根草繩。但我們政治覺悟比較高,絕不向蘇修招手!又一艘大型蘇聯(lián)運煤船駛來,燈火輝煌節(jié)奏很強的搖滾樂傳入耳朵,我恨恨向江里吐了口唾沫,罵道:“哼!蘇修靡靡之音”。</p><p class="ql-block"> 甲板上的人漸漸少了,天也完全黑了,看著烏黑的黑龍江,我在想中蘇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這中心線怎么劃呢?江中央又沒有線存在。我問身邊一個水手樣的工作人員說:“這江上的國境線怎么劃呀?”他用手指著前方笑著說:“你是知青吧,你往前看,看到航標燈嗎”?我放眼望去,在很遠的江岸上,真有一盞閃爍的燈。他接著說:“我們船頭有一個標桿,船只要對著航標燈開,到了跟前再看下一個江岸上的燈標,兩個燈標之間就是主航道中心線”。噢—,我終于明白了這就是國界線。</p><p class="ql-block"> 回到客艙里,坐到位子上,暖和了許多,小廣播中在播著重大新聞,中國和日本國建立了外交關(guān)系,田中首相訪華,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宴。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為我們贏得了時間,是對美帝、蘇修的沉重打擊,云云。然后是革命樣板戲選段《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當(dāng)時在中國的文藝舞臺上只有八只樣板戲。不是吹的我可以把樣板戲的所有唱段唱出來。晚上九點多鐘,船艙里燈暗了許多,廣播也關(guān)了,船逆江而上很平穩(wěn),只有隆隆的輪機聲像催眠曲,全艙人都進入了夢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睡夢中突然一聲巨響,船身劇烈的抖動,燈也滅了。四周變得一片漆黑,有人驚呼:“撞船啦,要沉船啦”!啊----!我聽了頭皮發(fā)麻,一種死亡的恐懼感涌上心頭。全船的人都亂了起來,人們爭先恐后向前艙的門涌去,我坐在船艙的后面,根本跑不出去,只好坐下等著。我真有點絕望了,第一次坐黑龍江的船,竟然會出這種事。我低頭看了一下手腕上的夜光表。指針正好指向凌晨二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燈又亮了,作為退伍軍人的大劉危機時刻顯出了英雄本色,他站在座椅上高聲喊道:“大家不要慌,讓老人婦女孩子先走,不要擠”。但收效甚微,在生命面前大家還是亂了套。大劉的氣勢給了我少許信心,于是我攙扶起另一邊一個70多的老大爺向前艙門走去。老人挪動著虛弱的身體,張著沒牙的嘴喏喏的說:“ 謝謝-謝謝”。這時我感覺船并沒有翻沉,而是停了下來不動了。逃出艙門的人也紛紛回來了,“沒事!沒事!船停在江邊沙灘上,是擱淺了,”奧----,大家的心一下子定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這時船長走了進來,看到大劉還在指揮大家,走上前來拍了大劉的肩膀說:“好樣的!到底是復(fù)員軍人”。然后也站上坐椅說,“鄉(xiāng)親們不要慌,我們的船出了一些問題,在江邊沙灘上擱淺了,不會有翻沉的危險,沒有什么驚慌的,照顧好老人小孩,一切行動聽指揮”。</p><p class="ql-block"> 船艙外可以聽到船員們紛亂的腳步聲,輪機開始啟動,發(fā)出響亮的轟鳴聲,開倒車,想把船倒出擱淺的沙灘…..足足10分鐘船紋絲不動。船長又出了,他高聲下命令:“老人、女人、小孩留在船上,男人全部下去幫著推船”。大劉把手一揮,“男人們跟我上”!于是我和男人們起身來到了甲板上,江上起霧了下著小雨,什么都看不見,只有駕駛艙上的小探照燈射出一條光柱。我從懸梯往下爬,到最后一級離地面還有一米多高,我閉著眼睛用力往下一跳,兩只腳著地在沙灘上留下兩只深深的腳印。</p><p class="ql-block"> 大家站在船的兩邊用肩膀扛著船體,齊聲高喊“1-2-3— 1-2-3—”,有人喊起了扛木頭的勞動號子,那聲音,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委婉、有力!像歌曲,又像詩歌,夾雜著俚語和罵人。大家一時都忘了危險,像在參加一場拔河比賽。</p><p class="ql-block">這時我聽到,大劉問船長說:“這里大約在什么地方”?船長說:“過了蘿北在保興附近吧。已經(jīng)派了三個人到岸上去了,如果能找到老鄉(xiāng)一起來幫幫忙今夜還有救”。這時輪機長匆匆走來說:“船長!機艙進水了,發(fā)動機要停了”。剛說完就聽到螺旋槳發(fā)出最后的哀鳴停了下來。完了!一切都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臘。船一旦失去動力,就徹底趴窩了,任何措施都無用!這時三個上岸的船員更是滿頭大汗的飛奔而來,高聲叫道:“不對呀,船長!我們上去看到了一條寬闊的公路和鐵絲網(wǎng)。這是老毛子的地盤,是蘇聯(lián)的江岸”!像晴天霹靂,大家驚呆了。</p><p class="ql-block"> 船長果斷的一揮手高呼:“全體上船”!人群爭先恐后的往上爬,我長得比較瘦小,加上驚慌,怎么爬也上不了懸梯,這時大劉走了過來,在我身后托了一把,我才攀上船舷?;氐酱撊藗冏谝巫由蟼€個呆若木雞,從大劉嚴肅的臉上可以看到問題的嚴峻。自從1969年3月中蘇在烏蘇里江珍寶島發(fā)生武裝沖突以來兩國交惡,邊境上發(fā)生任何事,結(jié)果都很難預(yù)料。這船上就他一人是復(fù)員軍人,穿著綠軍裝,如果蘇軍上船抓人的話,他是第一個,我看到他的額頭上直冒冷汗,脫下的軍帽緊緊的握在手里。</p><p class="ql-block"> 過了一會兒船長走了進來,說:“大家聽好,我們的船在蘇聯(lián)江岸擱淺了,輪船也失去了動力。記住一點,從現(xiàn)在開始,誰也不準下船了,在船上還是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下面就是外國了”。我腦子里“嗡---”的一聲,難道剛才從船上跳下去,在沙灘上留下的兩個腳印,我是出國了!踏上蘇聯(lián)的國土了,那可是里通外國的叛徒啊。想到這些恐懼感又一次涌上心頭。又一想,哼!這原來是我們的土地,是你們老沙皇從我們手里搶去的。(2015年當(dāng)我以旅游者的身份踏上俄羅斯國土的時候,他們的邊檢人員做夢也想不到,我這個護照上第一次入境的中國人,早在40多年前就踏上了你們的疆土?。?lt;/p><p class="ql-block"> 為了節(jié)省電,船艙里的燈滅了。從船長駕駛室里傳來了“滴滴---滴滴----的發(fā)報聲”,在這深夜迷霧籠罩的黑龍江邊,一道電波從船的天線上發(fā)出:“黑河航運局,我是012航班,執(zhí)行富錦到黑河的客貨兩用船,在蘿北和嘉蔭縣轉(zhuǎn)彎處保興附近撞上蘇聯(lián)江岸擱淺。船已失去動力,后艙和輪機艙進水,請速來營救?!奔t色的電波劃破長空,飛向黑河、飛向省外事局、飛向北京國務(wù)院外交部…...</p> <p class="ql-block"> 黑暗、寒冷、驚恐,我使勁把綠色的棉襖棉褲緊緊的裹住身軀,頭腦昏昏沉沉得開始胡思亂想。聽說蘇聯(lián)軍隊會把俘獲的人送入集中營。那里遠離人類,在西伯利亞深處。關(guān)押做苦工。特別是對知青還會進行洗腦,進克格勃集訓(xùn),然后作為特務(wù)派回中國 …..,想到這些我全身發(fā)抖,同時想起了在上海的父母,想起了生產(chǎn)隊,想起了全體知青戰(zhàn)友們,眼淚奪眶而出。大概是太累了迷迷糊糊的睡著了。</p><p class="ql-block"> 在似醒非醒中迎來了新一天的早晨,金色的太陽照在身上有點暖洋洋。我揉著惺忪的睡眼跟著人們一起走上了甲板,眼前的情景使我大吃一驚,只見我們的船頭高高的翹起架在江堤上,一棵粗大的柳茆子樹被連根撞斷,露出白生生的尖刺,由于船頭翹的太高,船后部四分之一已沉入江水中,可想而知凌晨船是在快速行駛中猛烈的沖向江岸的。大家開始議論,這船怎么會撞上江岸的呢?不是有導(dǎo)航的燈塔嗎?這時大劉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他是乘客里的頭,知道最多的。聽他講原來是昨晚當(dāng)班的是船上的二副,在富錦碼頭有人送給他一條大鯉子魚,當(dāng)班時燉上了,燒酒啤酒混喝醉了,加上半夜江上起霧,沒看清就撞上啦。這個混蛋!把我們一船人給坑了,有人狠狠的罵道!</p><p class="ql-block"> 船上實行臨時共產(chǎn)主義,早飯每人發(fā)了一只面包。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甲板上好吃的東西真不少,成箱的啤酒,綠油油的大辣椒、幾筐粉紅的洋柿子(番茄)特別顯眼。有個大辣椒的筐蓋壞了,有人就從里面拿出幾只,在身上擦一下就放在嘴里啃起來。當(dāng)然那幾麻袋大蔥更遭殃,生吞活剝的像吃甘蔗那樣一掃而光。只有我們買的土豆黑不溜秋的滿身是泥,沒人敢啃。 太陽老高了,一切很平靜,大家又開始放松了,說話聊天的,逗孩子玩的,吧嗒吧嗒抽煙袋的,更有幾個在陽光下脫下棉襖翻過來抓虱子的 。突然有人高聲喊道:“老毛子來啦!”一下子全船的人都亂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一艘蘇軍的邊防巡邏艇從上游很遠處慢慢駛來,馬達聲越來越響,我的心臟也隨著馬達聲開始劇烈跳動??辞宄搜策壨弦还灿辛鶄€人,一個是軍官腰里別著短槍,四個士兵站在后面都背著沖鋒槍,另一個趴在船頂上架著一挺機槍??催@架勢,如臨大敵,好像我們是偷渡者或者是來占領(lǐng)他們土地的不速之客。終于來到跟前了,蘇聯(lián)軍官兩手叉著腰,栗色的頭發(fā),綠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我們,我們也不示弱,也一個不動的看著他們,時間空氣好像凝固起來,一個孩子嚇著了大聲的嚎哭起來。這哭聲打破了僵持,只見軍官的頭歪了歪,好像明白了,不是軍事戰(zhàn)斗,只不過是民用船只出事。揮了揮手,竟然沒上我們的船,而是圍著我們的船轉(zhuǎn)了一圈,然后在下游一塊突出的江岸邊停了下來。從架設(shè)的木跳板上面走下兩個士兵。軍官和兩人說了幾句就撤跳板,又開回來繞了一圈就揚長而去,不一會兒巡邏艇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前后大約15分鐘左右。怎么?沒事了,沒抓人呀?我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但是警報沒有解除,下來的兩個士兵呢?我們不約而同的向岸上望去,果然10分鐘后就發(fā)現(xiàn)在船頭不遠處的草叢里有兩個人影在晃動,看來這是派來監(jiān)視我們的。我想怕啥呀,我們又不是軍用船,只是民用船失事,兩國交戰(zhàn)還不斬來使呢。不一會兒,我看到一個士兵拿出了一架很長的軍用望遠境,向我們的船張望。我相信,船上任何動靜和動作都在他們的監(jiān)視中。</p> <p class="ql-block"> 大約10點多鐘,終于有消息了,船長拿了一封電報興奮的向全體乘客宣布:“國家和省領(lǐng)導(dǎo)十分重視我們船的狀況,向出事船上的鄉(xiāng)親們表示慰問,在外交部和蘇聯(lián)使館交涉后問題已解決,下午會有船來接我們。哇------”!大家高興的跳躍歡呼起來。有人盡然脫下破棉襖扔向空中,光著身子手舞足蹈。</p><p class="ql-block"> “啪”!突然一聲槍響,打破了寧靜,剛剛安下心來的人們嚇得抱頭鼠竄,爭先恐后的逃回船艙里。原來看到我們歡呼雀躍,在草叢里的蘇聯(lián)士兵還以為我們要暴動呢!所以向天空鳴槍警告!大家嚇的趴在座椅下好久才緩過神來。過了10分鐘外面很平靜沒事了,人們又開始蠢蠢欲動向外走去。到了甲板上我看到兩個蘇軍士兵已經(jīng)從草叢中走了出來,站在沙灘上手舉沖鋒槍,打著手勢嘴里嘰里咕嚕不知說些什么。大概是說保持安靜,不許亂動!</p><p class="ql-block"> 正午時分,陽光明媚有點熱了,甲板上發(fā)生了喜劇般的變化,只見船長站在啤酒箱架上和岸上的兩個蘇聯(lián)士兵打招呼。船長會點俄語嘰里呱啦說了一通, 果然兩個蘇聯(lián)士兵,放下舉著的槍,背在了身上,并向我們招招手表示歉意。這時船長從腳下木框里拿起兩瓶啤酒走到船頭象手榴彈一樣扔了過去,兩個蘇聯(lián)士兵也不客氣,從沙灘上撿起瓶子用牙一咬仰頭就喝了起來。人性都是相通的,即使在兩國交兵時,那也是政治寡頭們的游戲。對老百姓和普通士兵來說無關(guān)緊要。該吃的吃該喝的喝。錦上添花船長又從筐里拿了幾個洋柿子扔了過去。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p><p class="ql-block"> 情況緩和了許多,大家的眼睛開始緊盯上游的江面,多么希望營救我們的船快點出現(xiàn)。真是歸心似箭,江的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那里有我們的親人,是我們生活勞動的地方。有船下來了,引起人群一陣騷動,伸長脖子眺望,但很快就失望了,那是一艘蘇聯(lián)的運輸船。慢慢的靠近,從右到左從大家的面前駛過,在下游的拐彎處消失在人們的眼中。</p><p class="ql-block"> 焦急的等待終于迎來了曙光,一艘插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邊防巡邏艇從上游駛來,后面跟著一條客船,大家精神振奮,就像大海航行中看到了燈塔,就像久別的游子見到了親人高舉雙手歡呼起來。</p><p class="ql-block"> 這時蘇聯(lián)方面的邊防巡邏艇也出現(xiàn)了,三只船在江面上浩浩蕩蕩的向我們船靠近。簡單的交接開始了,蘇方邊防軍官和中方邊防軍官在兩只艇搭起一個平臺,相互敬禮后交換了文件,又友好的聊了一會兒,握手敬禮再見。</p><p class="ql-block"> 此時客輪已靠上我們船沉下去的尾部,架設(shè)了三塊跳板,船長下令“讓老人婦女和小孩先走”!,人們相互攙扶著,一個一個小心走過跳板登上代表著祖國的客輪。我和大劉走在最后,他感慨的說:“不幸中的萬幸沒出大事,總算平安回家了”。登上客輪我那懸著的心才定了下來,看了一下手表正好下午兩點。啊!我離開祖國整整十二個小時了!</p><p class="ql-block">人員撤離,跳板拉起,客輪拉響了汽笛,站在船尾看著船頭高高翹起擱淺的客貨輪,離我們漸漸遠去。江岸上那兩個蘇聯(lián)士兵還站立在那兒。他們將守在那里,等我們的工程船到來,把擱淺的客貨輪從沙灘上拖下來,再拉回黑河修理。</p><p class="ql-block"> 昨晚至今那一幕幕情景像電影一樣又出現(xiàn)在我眼前,猛烈的撞擊、留在沙灘上的腳印、齊心用力推船、寒冷的黑夜、紅色的電波、以及那恐怖的槍聲…….。微風(fēng)吹來,全船的老鄉(xiāng)們都站在甲板上,看著旗桿上飄揚的五星紅旗,眼睛都有點濕潤,經(jīng)過十二小時戰(zhàn)斗洗禮,大家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兩個多小時后,在邊防巡邏艇的帶領(lǐng)下客船駛近了嘉蔭縣城,看到夕陽斜射下熟悉的碼頭身影,心里不免有些激動。我回來了,知青戰(zhàn)友們,又能和你們一起戰(zhàn)天斗地啦。船靠上碼頭和大劉握手告別后,跨過跳板,踩上細軟的沙灘,走上縣城碼頭那高高的斜坡。突然一股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原來我來到了嘉蔭國營飯店門口,這才想起今天只吃了一個面包,肚子早就餓了。走進飯店人不多,找了偏僻角落的一個小桌,要了一碗大米飯、點了個酸菜粉條、又狠狠心叫了一盤鍋包肉,吃了起來。在那個年代里這頓飯好奢侈哦!吃著吃著一大串眼淚落了下來,掉在碗里的大米飯上。(完)</p> <p class="ql-block">后 記</p><p class="ql-block"> 故事講完了,感謝大家閱讀。四十多年前,我曾經(jīng)寫過一封長信,給我在上海財經(jīng)學(xué)院工作的母親,信的標題是《離開祖國的十二小時》引起辦公室同事的極大興趣。當(dāng)時用這個題目有很大煽動性,那時出國是罕見的可怕的新鮮的。現(xiàn)在出國是平常事,旅游、求學(xué)、定居沒什么稀奇的,所以我這次用了現(xiàn)在這個題目《驚恐十二小時》以吸引大家的眼球。當(dāng)然,有嘩眾取寵之嫌。這次重新修訂又增加了許多采購?fù)局械囊娐?,特別是對沿途風(fēng)景和人物的描寫,加深了北大荒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猶如故地重游,恍如隔世再現(xiàn)。 </p><p class="ql-block"> 有多少往事,好像就在昨天,有多少艱難歲月的故事,藏在每一個知青的心中,對于那段灑盡青春熱血的歷史,褒貶不一,對此我也不想妄自評論。天地輪回,日轉(zhuǎn)星移,在歷史的長河中,是非曲直,千秋功罪,誰能給予評說!</p><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 王承宣</p><p class="ql-block">寫于 2016年2月(初稿)</p><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修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