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1從左至右分別為:趙朝文、劉徹東、呂瑞華、王玉桃、冉啟學、楊勝學、陳文奎</p> <p class="ql-block"> 金秋寒露喜慶多</p><p class="ql-block"> 呂瑞華</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桂子飄香,廣袤大地,豐收景象。寒露節(jié)這天,不但沒有一絲寒意,還令我倍感溫馨。這心情,既有老天的賜予——貴陽秋高氣爽,天氣晴好。更因為好事接踵而至,令人心情格外愉悅。從大的方面來說,亞運會當天圓滿閉幕,我國運動健兒高奏凱歌,國家聲譽進一步提高。從個人方面來說,分別40多年的幾個學生,剛好今天來貴陽探望。還有更巧的是,分別60年的高中同學寄來的第二故鄉(xiāng)——西安臨潼特產(chǎn)石榴也在這時收到!</p><p class="ql-block"> 師生歡聚</p><p class="ql-block"> 寒露這天,我和先生在住家附近的國際聚融合酒店熱情接待了從惠水來的學生。這聚會既是師生久別的相聚,也可以說是多民族友人的團聚——來的學生中,既有漢族、苗族,還有布依族。他們帶來了豐富的禮物,不但有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而且更有難得的精神食糧——他們的著作。師生敞開襟懷,暢所欲言。當年的軼聞趣事、分別以來的情形、當前的生活狀況……大家的交談,令我感慨不已,讓記憶的風帆,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那時他們是朝氣勃勃的高中學生,我是年富力強的中年教師。當時我所在的惠水民族中學,是面向全縣招收學生的。不知學校是出于甚么目的,把縣城的學生分在一班、二班,把區(qū)鄉(xiāng)考上來的學生分在三班、四班。我擔任一班和四班語文課教學。一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反應快,四班的學生聽話誠懇學習努力。說實話,對四班的學生我更偏愛。因為我也來自農(nóng)村,深知他們能考入縣城的重點中學是多么的不容易。不說“百里挑一”,也是幾十人中才有一個考得上。所以他們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每節(jié)課都聚精會神地聽講,沒有一個人思想不集中。每次布置的作業(yè)都認真完成,從不敷衍了事。這些從鄉(xiāng)下考到縣城來的學生,多少有些自卑情緒和對老師的敬畏感。我對他們盡量多表揚鼓勵,少批評訓斥。曾記得,他們班上有兩 個同學作文寫得本不錯,我便將其作為范文在班上講評。后來他們考上了大學,而且在文學方面也有所建樹,他們一直都記得我這個當年的語文老師。這次來看望我的就是四班的學生,他們今天又一次提起當年考上“民中”,上語文課的感受。楊勝學同學說:我們以前對語文課沒有興趣,是呂老師一年的教學讓我喜歡上了這門功課。楊勝學不但喜歡上了語文課,而且上大學還讀了中文系,以后也當上了中學語文老師,和他類似的同學還不止一個。趙朝文同學說:“記得我有次去上語文課時,穿了一件不合體的舊衣服,一只袖子穿不上身。到了教室門口,看到呂老師站在那里,心想我這吊兒郎當?shù)?,肯定要遭批評。沒想到,呂老師不但沒有訓斥我,還叫我把衣服穿好,不要感冒,并親自動手幫我穿衣服。四十多年過去,這件事我還清晰地記得?!甭犃粟w朝文的話,我真的好感動。沒想到我不經(jīng)意的一言一行,竟讓學生記住了將近半世紀。俗話說:“說話人短,記話人長”“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特別是作為老師,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影響。楊勝學、趙朝文當了多年的中學校長,我想,他們的學生應該更多地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p><p class="ql-block"> 用餐開始,師生高舉酒杯,共祝健康長壽,友誼地久天長,“好人一生平安”……“我為老師唱首我們家鄉(xiāng)的民歌《好花紅》”,女同學王玉桃用本民族布依語演唱的《好花紅》,歌聲婉轉悠揚,把聚會推向了高潮?!?lt;/p><p class="ql-block"> 同窗厚誼</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今天,我收到了遠在西安的高中同學都青俊寄來的西安特產(chǎn)——臨潼石榴。俗話說“千里送鵝毛,禮輕仁義重”,青俊同學送來的不僅是石榴,更是那分對同窗的深情厚誼,它的分量是任何禮物都難比擬的。</p><p class="ql-block"> 遙想當年,我們這些來自各地的學生聚集在全縣唯一一所有高中的學校,學習、生活整整三年。早自習,有我們朗朗的讀書聲;課堂上,我們一起聆聽老師傳授新知識;晚自習,我們埋頭書寫作業(yè)。偶有停電,我們便亮開嗓門,放聲歌唱……盡管那時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剛過去,物資生活匱乏,但是我們的高中生活卻是那樣青春洋溢,充滿著歡樂。說實話,在班上我與青俊同學交往并不多。其一,大概是年齡有些差距,他要比我大兩、三歲,個子比我高好多。我坐在教室第一排,而他坐很后面,平時難得交談。其二,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常常無錢買飯票,我不得不每天來回二十多里地讀“通學”(即不住學校),因此與班上同學互動少。高中畢業(yè)后,大家各自奔前程,基本就沒聯(lián)系了??忌纤拇ù髮W方才聯(lián)系上同在成都上學的高中班上的學習委員陳鴻水,了解到班上一些同學的情況,知道青俊同學參軍去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七月,陳鴻水同學在微信中告訴我,“遠在西安的高中同學都青俊跟你聯(lián)系,沒聯(lián)系上……”,并將都青俊的電話告訴了我。這真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時隔50年,都青俊居然還記得我這個班上的“小不點”。于是我們添加了微信,相互有了聯(lián)系。得知青俊同學高中畢業(yè)就參了軍,在部隊服役20多年,轉業(yè)到西安工作,現(xiàn)定居在西安。家庭溫馨,妻賢子孝,美滿幸福。我為老同學的舒適愜意的晚年生活感到欣慰,并深深祝福。日前,都青俊同學要我的地址,言要寄特產(chǎn)給我們(有聯(lián)系的同學都寄),我堅決謝絕。一是因為他已是年至耄耋的老人了,不應給他增添麻煩;再有就是不好意思,無功不受祿嘛。但禁不住他再三堅持,而且說其他同學都發(fā)了地址過去,想想再辭謝就真的是有悖情理,卻之不恭,辜負了老同學的一番好意了,于是只得將家庭地址發(fā)給了他。沒想到,竟在寒露節(jié)收到了這來自遙遠的大西北,老同學稱為第二故鄉(xiāng)特產(chǎn)的禮物??粗@個大皮薄的石榴,我和先生都又一次被老同學的深厚情義所感動……</p><p class="ql-block"> 金秋是耕耘者收獲碩果的季節(jié),金秋是我收獲師生情、同窗情的季節(ji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寒露</p> <p class="ql-block">同窗贈送的石榴</p> <p class="ql-block">同窗贈送的石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