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嶺陜西段南麓,有一個叫留壩的小縣城,因為西漢留侯張良退隱地而得名,人口只有3萬5千多,是關(guān)中南下穿越秦嶺的重要通道,享有“秦漢咽喉”的美譽,自然景觀非常壯美。但是,我卻對這個小縣城的一個老式建筑一一留壩老電影博物館,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留壩老電影博物館,原本是一個電影院,位于縣城中心紫柏廣場旁邊。這是一座三層磚木水泥混合建筑,門窗全部為實木框架,墻和地面都是水磨石,完好地保留了上世紀60年代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電影院正門廳旁一塊木牌上,“留壩縣電影公司”幾個黑色宋體大字,斑駁銹蝕,很有年代感??梢韵胂蟮?,在那個娛樂極其匱乏的年代,在秦嶺深處的小縣城,這個電影院發(fā)揮了怎樣的特殊作用。</p> <p class="ql-block">1979年留壩縣電影院建成并第一次播放電影,40多年后的今天,在銹跡斑斑的電影院一層外墻上“留壩老電影博物館”幾個字,表明了這座三層建筑的新使命。</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以老電影為主線,集中展示了上世紀50至90年代留壩電影從早期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從露天電影到室內(nèi)大座機電影的發(fā)展歷史。</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一層為序廳,展有博物館簡介和大事記,陳列有電影院上世紀印發(fā)的入場券門票、獲得的榮譽及工作人員下鄉(xiāng)放映電影的歷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層為老電影場景復原區(qū)。主要陳列的是建國后到上世紀末多種電影放映機設(shè)備,及配套器材等。</p> <p class="ql-block">三層為老電影設(shè)備組件和老電影體驗區(qū),陳列的主要是電影膠片、拷貝等。膠片大多裝在鐵盒子里,也有相當一部分掛在墻上,或放置在木架子上。經(jīng)過幾十年的時光打磨,這些鐵盒子雖已銹跡斑斑,鋪滿灰塵,但仍能反映出當年的生機盎然與熱鬧場面。</p> <p class="ql-block">展廳一角設(shè)有一個小放映廳,保留有老電影院的放映機和幾排座椅,供參觀者體驗老式電影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走廊及各層墻壁上,展有上個世紀各時期宣傳畫和電影海報,如巜毛澤東的故事》、巜南征北戰(zhàn)》《三毛從軍記》、《騰飛吧中華健兒》等。</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起這些電影設(shè)備膠片和當時到各地播放的情景時,眼睛里充滿了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電影院和以前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手機和數(shù)字媒體充滿了生活日常,看電影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老式電影院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成了老一輩人心中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留壩很小,生活很慢,咖啡很香,小縣很熱鬧,夜晚的燈光很溫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