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新瑜</p> <p class="ql-block">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唯美又憂傷的詩句,展現(xiàn)在每個人腦海里的一定都是那白茫茫一片無盡的蘆葦。當田老師第一次發(fā)了這美麗的蘆葦視頻后,箏友們的心都動了。10月23日,圓和張敏先行付諸行動,欣賞那自己身邊的美麗風景。我是準備好了隨行的,卻因故沒能成行。晚上欣賞她們發(fā)到群里的小視頻和照片,再一次為之傾倒。</p> <p class="ql-block"> 24日,我和孩子爸爸按著圓發(fā)到群里的定位,驅(qū)車前往,大約15公里后看到后溝村三個字,導(dǎo)航提示已到目的地附近,本次導(dǎo)航結(jié)束。因為事先知道到達那一片蘆葦必須沿小路步行,我們把車停好,拿著導(dǎo)航上山,一直走一直走,最后導(dǎo)航指向了深深的溝里,我們站在懸崖俯視溝里,沒發(fā)現(xiàn)一片蘆葦,而且沒有路可以下去,只得返回。驅(qū)車返到一個三岔路口,掉頭又一直走到盡頭,遇一農(nóng)人在田里勞作,我打開視頻指著一片蘆葦問他,竟茫然不知,再次返回。途中遇一條小溪,流水潺潺,四周竟稀稀落落長著一些蘆葦!急急停車,沿溪水走走停停,拍了照聊以安慰?;氐郊乙贿叧燥?,一邊欣賞我與蘆葦?shù)恼掌?,天朗氣清,竟也非常好看。前晚還和圓探討:什么氣質(zhì)的人適合拍蘆葦,什么氣質(zhì)的不適合??磥砦沂侵嗔?,大自然無限包容,蘆葦適合任何人拍照。26日,又有三個箏友約田老師拍蘆葦,晚上照例在群里欣賞她們的照片和視頻。風景又不同了,相比24日的天高日晶,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26號有風,風吹蘆葦蕩,頗有一些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感覺了。猶不能不感慨大自然的無限風光變化無窮。而我竟尋不遇。王安石在《游褒禪山》中感嘆:“。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由此感嘆田老師的足跡,感嘆他的鏡頭可以捕捉奇?zhèn)ス妍愔^;又嘆箏友有幸跟隨田老師到達人跡罕至處,得以留下自己和美景的瞬間。羨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