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大江冀晉南行掠影(下)

獨立騎兵

<p class="ql-block">運城解州關帝廟正門</p> <p class="ql-block">  端門前的一字形琉璃影壁,也叫四龍壁。為明嘉靖年間遺物。因上面附四條形態(tài)各異琉璃燒制的翔龍而得名。影壁長13.15米,高6.65米,厚1.54米,其上祥禽瑞獸,均用黃綠色琉璃鑲嵌而成,細致生動。</p><p class="ql-block"> 誰人知道這交叉鐵柱是做何用?謎底在文底揭曉。??</p> <p class="ql-block">端門之背面,東為“精忠貫日”,西為“大義參天”,中間匾額為“扶漢人物”。</p> <p class="ql-block">  御書樓平面呈正方形,二層樓閣,三重屋檐,四面滴水,歇山式屋頂。底層每面寬五間,四周環(huán)設游廊,實際樓身每面為三間。前設抱廈一間,單檐廡殿頂;后設抱廈三間,單檐卷棚歇山頂。一般情況下,古建筑設抱廈,或前檐大后檐小,或前后檐相等,或僅設前檐而后檐不設,像御書樓這樣后檐抱廈大于前檐的形制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9月10日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解州鎮(zhèn)關帝廟之崇寧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鐵獅子邊明顯是個胡人,說明參拜關公的人們,不分種族與國籍,對關帝圣君是同樣的虔誠 ,也說明中外之間的交流源遠流長。</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關帝廟石牌坊建于明崇禎十年(1637 年),為四柱三門五頂式建筑,莊嚴而凝重,昭示關公精神是古代道德文化史上的里程碑。玲瓏剔透的浮雕畫面,向世人講述者忠、信、義、勇。歷經(jīng)近四百年的石牌坊垂垂老矣,不得不打上鋼管加固。</p><p class="ql-block"> 文孔廟,武關廟,幾乎成了一地的標配。文廟多兼有學堂、學校的功能,而鮮見武廟成為武校、體校、軍校。到是見過不少披著關廟外衣的會館。關帝早已由當年的武神,成了武財神。關帝廟可謂遍及全國,關帝之精神遠播海內(nèi)外,當年的常平村馮長生怕是做夢也想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原計劃結(jié)束解州關帝廟游覽結(jié)束后,前去常平村看看關帝祖祠(家廟),限于時間關系,遺憾放棄。</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李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坐落在萬榮縣閆景村,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整體建筑為豎井式聚財型山西四合院,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筑風格,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部分院落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p> <p class="ql-block">十二影壁,八方來財,四面進寶之意。</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幾乎每間房屋門頭之上均有大小各異的木雕作品。題材多涉及中國傳統(tǒng)的多子多福、富貴平安、耕讀傳家等吉祥含義。李氏宗祠更是將這一裝飾形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私塾院之月亮門。</p> <p class="ql-block">9月10日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李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本圖可看到月亮門全景,門樓七層鏤空磚雕和琉璃藝術精美絕倫,造型生動,雕刻線條流暢,技藝高超,把晉南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入新絳縣城,天漸全黑,尋至新絳賓館,方知早已停業(yè)。向一機關人員模樣路人打問,其推薦去海泉酒店吧。按小得導航,抵達海泉酒店,打開房間,差點讓我們驚掉下巴。房間超大,干凈整潔,一水的紅木家具,要知道含雙早僅198大洋。這樣的房間在一二線城市不會低于500大洋。</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和老友雙橋聯(lián)系溝通新絳景點,方知五月份他來新絳拍片,就住在海泉酒店,而且連住三日,同樣贊揚有加。</p> <p class="ql-block">  酒店晚上設有自助餐,每位30元,性價比極高。以我觀察,當?shù)厝嗽诖司筒筒辉谏贁?shù)。</p> <p class="ql-block">  有想到新絳旅游的朋友,特推薦這家位于新絳新城區(qū)學府南路的海泉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初二十七日 絳州本在行程之外,然老友雙橋推薦,此地國保、省保者眾,五月在此拍攝,流連三日。今日一看,果不其然。天主教堂,中西合璧;隋代花園,始建開皇;衙署大堂,獨為七間;絳州三樓,鼎形排列。江曰:此地景色美,物價廉,宜修養(yǎng),再住一晚如何?正和我意,遂應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nbsp; &nbsp; &nbsp; &nbsp;午休,三點抵龍興寺,寶塔聳立高垣之上,久有“塔頂騰煙,青云直上”之謎。毛老先生,手執(zhí)徠卡,云游世界,龍興相遇,同游光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nbsp; &nbsp; &nbsp; &nbsp;返城,華燈初上,送毛先生到酒店,我們也回海泉,晚依舊自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nbsp; &nbsp; &nbsp; &nbsp;當日行車80里。?</span></p> <p class="ql-block">新絳縣全域旅游圖</p> <p class="ql-block">老友雙橋拍的新絳天主教堂飛片。</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天主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教堂建筑為中西合璧,正面屬歐式哥特建筑,主體為中國古建,筒瓦虎頭封廓檐。教堂總長52米寬26米,殿高22米,雙尖鐘樓高43米,鳥瞰呈“羊”字型,寓意為“基督的羊?!?。</p> <p class="ql-block">教堂后面拍攝,可見中式建筑部分。</p> <p class="ql-block">雙橋曾在當?shù)赜坝训囊I下,得以進入教堂內(nèi)部拍攝。</p> <p class="ql-block">雙橋拍攝的教堂內(nèi)部</p> <p class="ql-block">雙橋拍攝的教堂內(nèi)部</p> <p class="ql-block">  門不大,但隋代花園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太吸引眼球了。</p><p class="ql-block"> 絳,指的是絳州;絳守,指的就是絳州太守,在唐朝之前,這里的建制比較高,特設了州府,最高長官就是一地太守;而“絳守居”指的就是絳州太守居住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隋代花園。</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隋代花園,亦稱居園池。公元1044年,擔任陜西、河東宣撫使的范仲淹,受絳州通判富弼之邀,與梅堯臣等幾位政壇失意者共聚絳州絳守居園池,面對園中美景,把酒品茗,吟詩唱和,揮筆寫下千古詩篇《絳州園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絳州園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絳臺使君府,亭臺參園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泉西北來,群峰高下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池魚或躍金,水簾長布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怪柏鎖蛟虬,丑石斗貙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靜境合通仙,清陰不如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與風月期,可無詩酒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臨問民俗,依舊陶唐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絳守居園池影壁神字。影壁上四個字到底何人所書、什么書體、什么內(nèi)容?由于無人可解,因此充滿神秘色彩,人稱“影壁神字”,成為千古之謎。</p><p class="ql-block"> 這四個字其中三個字明顯是新刻的,旅游有時就是圖個樂。人啊!該認真的地方認真,該糊涂的時候何必當真。</p> <p class="ql-block"> 絳守居園池</p><p class="ql-block"> 宋代:歐陽修</p><p class="ql-block"> 嘗聞紹述絳守居,偶來覽登周四隅。</p><p class="ql-block"> 異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出無古初。</p><p class="ql-block"> 窮荒搜幽入有無,一語詰曲百盤紆。</p><p class="ql-block"> 孰云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p><p class="ql-block"> 荒煙古木蔚遺墟,我來嗟祗得其馀。</p><p class="ql-block"> 柏槐端莊偉丈夫,蒼顏郁郁老不枯。</p><p class="ql-block"> 靚容新麗一何姝,清池翠蓋擁紅蕖。 </p><p class="ql-block"> 胡鬅虎搏豈足道,記錄細碎何區(qū)區(qū)。</p><p class="ql-block"> 虙氏八卦畫河圖,禹湯皋虺暨唐虞。</p><p class="ql-block"> 豈不古奧萬世模,嫉世姣巧習卑污。</p><p class="ql-block"> 以奇矯薄駭群愚,用此猶得追韓徒。</p><p class="ql-block"> 我思其人為躊躇,作詩聊謔為坐娛。</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三樓(鼓樓、鐘樓、樂樓)</p><p class="ql-block"> 絳州三樓位于新絳縣城西部的高垣之上。鐘樓在南,簡約大方;樂樓在東,美奐華麗;鼓樓偏北,高大巍峨。三樓參差錯落分布在一個緩坡上。</p><p class="ql-block"> 絳州三樓并峙,而且完好如初地保存至今,在全國也屬奇觀,不禁讓人想象古絳州曾經(jīng)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  樂樓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是一座兩層的樓閣式建筑,上下兩層都可以演戲。據(jù)記載,上層耍皮影,下層唱大戲。</p> <p class="ql-block">  樂樓正對面便是著名的七星坡,與坡頂?shù)某勤驈R城遙相呼應。臺前坡道寬廣呈傾斜狀,如現(xiàn)在的禮堂,觀眾可以就勢觀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擋。體現(xiàn)在當時古人充分利用地形的聰明才智。</p><p class="ql-block"> 江坐在臺階上,似乎眼前戲臺上正在演皮影,戲臺下在演蒲劇,耳邊不斷傳來蕓蕓眾生的掌聲和呼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絳州大堂</p><p class="ql-block"> 絳州大堂是州署衙門的主題建筑。大堂始建于隋唐。現(xiàn)存大堂為元代遺構(gòu),面闊七間,進深把椽,懸山頂,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其柱下尚存有覆盆蓮花柱礎,為唐代遺構(gòu)。大堂建筑風格粗獷豪放,造型簡約,是全國僅存的三座元代州縣衙門中,單體規(guī)模最大者。</p> <p class="ql-block">  江小心翼翼走過被玻璃封閉保護起來的考古遺址。</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已發(fā)現(xiàn)唐代的地基、宋代的磚石、元代的坡道、明清時期的墻體,院落布局和建筑結(jié)構(gòu)一直在擴建和維修,這充分說明自唐設立州治衙署以來,歷代都是在原址上沿襲使用。</p><p class="ql-block"> 據(jù)悉,考古遺址總面積6300平方米,分南、北兩區(qū)域,從地層堆積可分為四層,有唐、宋、金、元、明、清六個歷史時期的建筑基址遺存,以及一萬多件藏品,有陶片、瓷片、鐵錢等。大量不同時期的文物在同一個斷面鋪陳,呈現(xiàn)了古絳州延綿千載的文化脈絡和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上午游覽,我們商議買兩個新絳火燒,再吃點水果,權當午餐。皆因早上酒店的自助餐過于豐盛,現(xiàn)煮的羊雜湯、豆腐腦、刀削面各品嘗一碗,到中午了還沒有饑餓感。</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龍興寺之龍興寶塔,本圖由老友雙橋道人拍攝。</p><p class="ql-block"> 龍興塔是絳州的標志性建筑。據(jù)記載此塔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原高八層,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因年外塔圮,重修時包鑲外皮,增高為十三層,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此塔為古城的獨特標志,故亦稱“絳州寶塔”。 </p><p class="ql-block"> 古塔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寶塔騰煙這一奇觀至今令人迷惑不解。據(jù)新絳縣志記載,龍興寶塔曾六次騰煙:光緒元年、1937年、1971年、1976年、1993年。據(jù)1941年《重修新絳龍興寺碑記》記載,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曾“塔頂騰煙,青云直上,為發(fā)達科名之征兆”。1971年中秋節(jié),每天近黃昏時分,塔頂升起團縷青煙,盤塔頂環(huán)繞,持續(xù)約半小時自行消失,距塔三、四百米皆可清晰目睹,重復十余天才止,圍觀者日不下千人。據(jù)新絳縣博物館記載,1993年8月21日至28日連續(xù)8天每天近黃昏時分,寶塔又騰煙,持續(xù)時間不一,究其原因還有待科學考證。 </p> <p class="ql-block">  因小篆而稱譽全國的書法藝術名碑《碧落碑》在龍興寺內(nèi)。 《碧落碑》,全稱《李訓等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龍興寺(古稱碧落觀),對于碑名的由來,有說是取于碑文中的“棲真碧落”一詞,有的說是因為碑在碧落觀中。此碑高2.26米,寬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祖李淵第十一子韓王元嘉的兒子李訓、李誼、李撰、李諶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為篆體,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闕,實有630個字。</p><p class="ql-block"> 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布局嚴峻,后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光村</p> <p class="ql-block">在福勝寺門前納涼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雖馬??去屋空,幾十年后馬騾的氣息依然存在。讓人不禁想起那轟轟烈烈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初二十八日 雙橋所列清單,尚有白臺寺、陽王稷益廟、北池稷王廟、喬溝頭玉皇廟…,大多于阡陌鄉(xiāng)野,不便前往。早八點,離新絳,走國道,往臨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nbsp;之所以棄高速,而走國省道,皆因三晉大地,古跡眾多,走國省道便于機動行程。果不然,于襄汾城腰鼓雕塑旁,有路牌顯陶寺遺址XX公里、丁村遺址XX公里。查小德,陶寺不遠,丁村則需調(diào)頭南下折返。江曰:此二遺址,吾在《百家講壇》看過。看過,怎容今兒再擦肩而過,對于一個閱過千集《百家講壇》的歷史控,今天我們必一一來過、親眼見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nbsp;看了陶寺,再看丁村,已是正午,一碗面條,便是午餐。二人共商,白露日曾在高速閃過晉國博物館,今再不容錯過,即刻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nbsp; “華夏故國三千載,風云春秋六百年”、“不到晉博,枉來山西”。以折返數(shù)里之勞,換晉博遇見晉國,腦門上可寫一個大大的“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nbsp;下午四點抵臨汾,游堯廟、華門。五時余,陰云壓境,知為雨兆,催江上車,沿G108駛向洪洞。少頃,雨踵至,霧彌漫,停車于路邊。雨始止,續(xù)行洪洞,晚六點半宿洪洞大酒店,七點東側(cè)五福樓晚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nbsp;當日行車384里。</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之腰鼓雕塑、陶寺遺址、丁村遺址</p> <p class="ql-block">  在陶寺遺址,游客寥寥,如不是有宣傳牌、古觀象臺復原模型,你絕想不到這里會是古堯都,這就是一片沃野,起起伏伏的農(nóng)田。但幾十年的考古發(fā)掘已經(jīng)證明,陶寺遺址是距今4000年左右黃河中游規(guī)模最大的都邑遺址。規(guī)??涨暗某侵?,秩序井然的分區(qū),氣勢恢宏的宮殿,中國最早的觀象臺,等級分明的墓葬,內(nèi)涵豐富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其歷史年代、地理位置、文化內(nèi)涵、規(guī)模等級、文明程度,與史籍所載的“堯都平陽”契合。有專家學者提出,這就是最早的“中國”。從發(fā)掘的成果看,陶寺社會貧富分化懸殊,少數(shù)貴族大量聚斂財富,形成特權階層,走到了邦國時代的邊緣和方國時代。</p><p class="ql-block"> 我們看到,在這里正在興建一座大型博物館,一旦開館,我們再來看看。</p> <p class="ql-block">  陶寺觀象臺距今4100年左右,是迄今考古發(fā)現(xiàn)世界最早的觀象臺遺址。觀象祭祀臺由13根柱子,12道觀測縫和一個觀測點組成。陶寺觀測者身子直立立足于觀測點核心園上,透過石柱間縫, 觀測早上日切于崇峰山巔時是否在縫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縫正中,則是陶寺歷法中某一特定日子。這12道縫中,1號縫沒有觀測日出功能,7號縫居中,為春分、秋分觀測縫,2號縫為冬至觀測縫12號縫為夏至觀測縫。除2號縫、12號縫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縫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用一次。也就是說,從觀測點可觀測到冬至--夏至--冬至一個太陽回歸年的20個時節(jié)。</p> <p class="ql-block">  這是后來在山西博物院參觀時,拍攝的陶寺遺址考古發(fā)掘的陶器、石器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我問大江:“我們繞道數(shù)公里,看到一片農(nóng)田,你說值不值?”江曰:“當然值了!”</p><p class="ql-block"> 的確,路越走越遠,書越看越多。一個問題剛弄明白, 又衍生出一個新問題,前面剛有答案,很快又被否定。這混沌世界,萬物眾生,世界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我是誰?</p><p class="ql-block"> 我從哪里來?</p><p class="ql-block"> 我又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別推薦:11曰20日至24日,CCTV1晚間以追尋文明之光,看見最初的中國為題,播出紀錄片《陶寺 地中之國》。共五集,分別是《陶寺初現(xiàn)》、《王者之城》、《地中之國》、《熙熙攘攘》、《綿延榮光》。</p><p class="ql-block"> 列位看官,有時間不妨一看。</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丁村民居</p> <p class="ql-block">古時結(jié)婚已經(jīng)走紅毯了。</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八年的馬槽</p> <p class="ql-block">從古時馬騾的飯碗就看出,其待遇不低。</p> <p class="ql-block">  在丁村的午飯,一份炒豆腐,一人一碗面。在這里認識了同為莊人的退休教師夫婦 ,交流了旅途線路,相互推薦了沿途景點。</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依托“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一座晉國專題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依托“曲村-天馬遺址”興建的晉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晉侯墓地遺址的陪葬車馬坑</p> <p class="ql-block">  晉國博物館內(nèi)容豐富。在此,僅擷取序言、結(jié)束語,以饗讀者。</p> <p class="ql-block"> 序言</p><p class="ql-block"> 地處太行山、太岳山和呂梁山之間的山西,中部因斷層陷落而形成大同、忻定、太原、臨汾、運城盆地, 汾河、涑水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清漳河、濁漳河等流經(jīng)其中,素有"表里山河"之稱。古代河流輸沙量和枯水位變化較小都能通航,而堆積深厚的黃土疏松肥沃、礦物質(zhì)養(yǎng)分豐富、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透水性強等極有利于農(nóng)耕,運城的"潞鹽"、中條山銅礦等礦產(chǎn)資源也很豐富,是古代人類生存、繁衍和古代文明產(chǎn)生、發(fā)展的首選地區(qū)。</p><p class="ql-block"> 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晉國從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封叔虞于唐、燮父稱晉,到公元前376年"晉絕不祀”,歷時660多年,強盛時將陜西、河南、河北、內(nèi)蒙的部分地區(qū)也納入其中。其間發(fā)生的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驪姬之亂、文公稱霸、遷都新田、悼平復霸、黃池失霸、水灌晉陽、三家分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足以影響中國古代歷史的進程。兩千多年過去后的今天,這一切能夠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因為我們走進了晉國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唐、翼、故絳、曲沃、新田等晉都的原原本本,晉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的是是非非,直接導致了晉國強大、稱霸中原和法家形成的法律、軍事、土地制度改革的前前后后,特別是鍥而不舍、團結(jié)圖強的精神,與晉國先民們建設、生活過的城市、村落、房子、陶窯、窖穴等遺跡及生產(chǎn)出銅、鐵、石、陶、骨等質(zhì)地的遺物和墓地、墓葬、祭祀地點等,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有條不紊一一道來。讓我們頓時感覺先民們就在身邊,他們的一舉一動仿佛我們剛剛看見;又覺得十分遙遠,如同回過頭去,漆黑夜晚數(shù)不清的亮點。</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歷史。在這里,我們試圖讀懂我們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知道,一種傳說的影響,止于何年;</p><p class="ql-block"> 我們只知道,一種風范的繼承,往古來今;</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知道,一種精神的指引,直到永遠......</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歷史的力量。每一串祖先成長的足跡,都能化作一頁不朽的詩篇!</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語</p><p class="ql-block"> 我們只是揭開晉國厚重歷史中,冰山一角,我們只是讀懂祖先縝密心緒里,九牛一毛。</p><p class="ql-block"> 在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有過豐功偉績,難以言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汗水和兵馬戰(zhàn)鼓的鏗鏘,這就是歷史。</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時間里,曾經(jīng)留下無限情思,沒完沒了,向往未來的目光和惆悵沉重的嘆息,這就是歷史。</p><p class="ql-block">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一次一次到來,又一次一次離開。</p><p class="ql-block"> 每次都有新的收獲,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晉國和我們越來越近,深入到了我們的心間。細想,無言以對,也無法面對…</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過去的你,能夠遠望一個大國的背影,那么,現(xiàn)在,你就能夠說得出這個大國是如此的強盛,因為你來到這個大國的心臟。</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過去的你,還不能夠了解歷史的作用,那么,現(xiàn)在,你就能夠感受到對你強大的震撼和影響,因為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歷史無言,因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祖先無言。重溫歷史,打點行裝,我們走在前進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歷史有情,因為書寫歷史的我們有情。珍惜現(xiàn)在,從容不迫,迎接明天燦爛的陽光。</p><p class="ql-block"> 我們關注歷史,就像歷史在關注我們一樣……</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臨汾市堯廟門前</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堯廟</p> <p class="ql-block">廣運殿是堯廟建筑群的主殿。</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中華第一門</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中華第一門</p> <p class="ql-block">我們都是龍的傳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初二十九日 早自助,驅(qū)車至大槐樹,大槐樹乃俗稱,其全名“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吾家譜記載,始祖原系山西洪洞人氏,于明朝洪武年間移居直隸省真定府居住。吾可算回老家了,入家門,被索門票四十大洋,此乃山西唯一一次購票,余全部免票。計劃中明代監(jiān)獄景點,因停車不便,果斷舍棄。10點抵廣勝寺,其上寺飛虹塔為中國琉璃佛塔之杰作,流光溢彩,璀璨絢爛。下寺元代壁畫也為三絕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正午,返回酒店簡餐,下午兩點離店,沿國道北行,于兩點四十抵霍州署?;糁菔鸷捅本┕蕦m博物院、河北保定總督署、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衙共同為“中國四大古代官衙”。江祖籍內(nèi)鄉(xiāng),四大官衙只欠直隸總督署未到,約定擇日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繼續(xù)北上,閃過靈石、介休、平遙,目標太原古縣城。此點亦為雙橋推薦,此前過往太原數(shù)次,并未聽說過,然雙橋乃行旅拍大咖,尤以古建筑拍攝見長,古村、古鎮(zhèn)、古城過眼無數(shù),其能薦之,不容置疑。日暮,抵太原古縣城東門外民宿住下。片刻,始游古城,只見遠處燈火輝煌,人頭攢動,城墻高聳,四面圍合,巍峨壯觀。于魁星樓對面晉陽印象餐館落座,四菜剛上,酒未一杯,歌聲起,花燈閃,俊男靚女,揮舞長袖,美輪美奐。飯后,城中漫步,一夢到晉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當日行車540里。</span></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大槐樹</p> <p class="ql-block">根字影壁幾乎是每個游客不放過的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放眼全國,單論縣一級知名度非洪洞莫屬。</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廣勝寺之飛虹塔</p><p class="ql-block"> 廣勝寺是重點推薦給大江的景點。廣勝寺分為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筑。飛虹塔、《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并稱為“廣勝三絕”。</p><p class="ql-block"> 飛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xiàn)存古塔之一,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央視86版《西游記》中《掃塔辯奇冤》唐僧掃塔的取景就在此處 。2018年8月,經(jīng)世界紀錄認證官方工作人員現(xiàn)場測量審核,該建筑被確定為“世界最高得多彩琉璃塔” 。</p><p class="ql-block"> 《趙城金藏》是宋代我國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經(jīng)《開寶藏》的版式,這部藏經(jīng)是唐代三藏大法師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經(jīng)卷中譯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視為稀世瑰寶,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并稱國家圖書館四大鎮(zhèn)館之寶 。</p><p class="ql-block"> 水神廟是我國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供奉水神的廟宇,始建不晚于唐代,水神廟內(nèi)的元代壁畫以祈雨、行雨、酬神為主線,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存飛虹塔為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天啟二年(1622)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13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全身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gòu)件和圖案,捏制精巧,彩繪鮮麗,至今色澤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轉(zhuǎn),可攀登而上,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p> <p class="ql-block">廣勝寺元代小獅子,呆萌可愛,成了少男少女的打卡點,連牌子上都稱其為網(wǎng)紅。</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霍州署</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霍州署</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古縣城</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古縣城魁星樓</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中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初三十日 晨起,東方一縷云開,已而大朗。不暇早餐,同江再入東門,四周靜靜,罕有游人,與昨夜喧鬧相比,自是另一番模樣。蕩漾其中,原來今日之古城,實屬老城新作,以新煥老,以老帶新。保留修復少量之遺存,新建重建大部,既展現(xiàn)明清歷史風貌,又讓人感受悠悠歷史文化,不愧為耿市長又一力作,“新古城”之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驅(qū)車不遠即到晉祠,事先了解到,江雖來過太原,也就去過一家醋廠,嚴格講只是路過太原而已。故今日游太原精華的晉祠、山西博物院則放慢腳步,細看一番。江對晉祠三絕之“難老泉、侍女像、周柏”一一拍照,山西博物院、青銅器博物館內(nèi)又頻頻舉起手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在這次出行中體會很深,我們需要再學習,我們期待再出發(f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當日行車540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冀晉南行共10日,計4050里。</spa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中國</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古縣城</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晉祠</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晉祠</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晉祠</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青銅器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青銅器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i>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蝌蚪,長大了都變作井底之蛙。這不是你的過錯,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彌補。要了解世界,必須到遠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錢的,誰都知道。旅游的好處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蓄積。有人以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買一些小小的工藝品,其實不然。旅行讓我們的身體感悟到不同的風和水,我們的頭腦也在不同風情的滋養(yǎng)下變得機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談吐因此謙遜?!薄吺缑簟对改闩c這世界溫暖相擁》</i></p><p class="ql-block"> 十天旅行,行四千里路,觀景點數(shù)個,收獲滿滿,但走的太快,實屬管中窺豹。山西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淀,是一個需要慢慢停下來品味的地方。大江說:這十天足夠我們回憶很長一段時間。是??!人生百年,過往的足跡會勾起你的回憶,而記憶往往是美好的。我們來過、走過、看過,就是永恒……</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黃土風云,歷代千秋,根固魂贏。三萬頃汾河煙雨,唐風松韻,人杰地靈?!?lt;/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籌劃下一次旅行線路,心若不老,無懼時光。山西,我們會再來。</p> <p class="ql-block">所有旅行都是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謎底:影壁前交叉鐵柱為清雍正年間鑄造,名曰“梐枑”,俗稱“擋眾”,是文武百官至此落轎、下馬的標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