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濟南城標。</p><p class="ql-block"> 濟南位于山東省的中西部,是山東省的省會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城市,濟南以其獨特的泉水文化和壯麗的自然風光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當天晚上我們達到濟南,到大觀園去吃正宗的魯菜。大觀園張燈結彩,紅紅火火像過年,享了口福,好了心情。</p> <p class="ql-block"> 魯菜發(fā)端于春秋戰(zhàn)國 時 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形成于秦漢。宋代后,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p><p class="ql-block"> 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于咸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我們品嘗了如下美味佳肴、純粹的魯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走出火熱的大觀園。街上的建筑卻是很安靜地聳立在夜幕中顯示著它們的溫文而雅。</span></p> <p class="ql-block"> 轉天我們只有半天多的時間游覽大明湖和趵突泉,下午我們要返回天津。大明湖有四個門,我在網上按圖索驥,明白了我們是由西南門進入大明湖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敗荷。荷雖敗,但是風骨猶在。</p><p class="ql-block">《贈劉景文》 宋 蘇軾</p><p class="ql-block">荷盡已無擎雨蓋,</p><p class="ql-block">菊殘猶有傲霜枝。</p><p class="ql-block">一年好景君須記,</p><p class="ql-block">最是橙黃橘綠時。</p> <p class="ql-block">“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是古人形容濟南府的風貌。其實大半說的就是大明湖的風光。而其中提到的柳樹便是大明湖垂柳。垂柳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tài)優(yōu)美瀟灑。在園林綠化中,它廣泛用于河岸及湖池邊綠化,柔條依依拂水,別有風致。用柔軟柳枝形容美女古而有之。那些美人兒我們只能想象一下,但大明湖的垂柳之美卻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柳樹是濟南的市樹。大明湖中的柳樹,更有著高雅的氣質和獨特的風姿。千萬株柳樹條,垂湖拂水 ,柳樹枝條輕輕地撫摸著大明湖水,含情脈脈。放眼看去滿園的柳樹倒影在湖面,像極了中國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滄海橫流,時代變遷,歷經清代、民國逾210年,直至2008年,代表名士園林的超然樓得以重建,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超然樓了。</p> <p class="ql-block">超然樓主要展現濟南泉城文化、城市園林文化和老濟南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2021年,超然樓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樓”的稱號。游客們紛紛和超然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園內建筑體現了中國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眾泉滙流”是大明湖南門。我們由大明湖西南門進入,南門出來,做美篇搞得我頭昏腦脹,因為天津有一條海河,彎彎曲曲流過城區(qū),天津的房子都是依河而建,天津人沒有東、南、西、北的方向感,替代的都是前、后、左、右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泉水文化:濟南是中國著名的泉城,擁有豐富的泉水資源。其中,趵突泉、黑虎泉、五龍?zhí)兜仁菨献罹叽硇缘娜蛔u為濟南的"命脈"。因為我們要趕回天津,所以只選擇游覽趵突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耳熟能詳的詞句。</p><p class="ql-block"> 今天做美篇正是重陽節(jié)之日,更加感受到李清照做這首詞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濟南名士多,而被濟南人說得較多的當為“濟南二安”了。“濟南二安”指的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幼安居士辛棄疾。</p><p class="ql-block"> 輕盈的漱玉泉畔,有一廊檐飛翹的古建筑,大門之上有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六個金色大字,門后的屏風上正面有“一代詞人”和“傳誦千古”兩個匾額,也均為郭沫若題寫</p> <p class="ql-block">歷經滄桑的萬竹園,如今已成為趵突泉內眾所周知的“園中之園”,尤其是1986年園內設立的“李苦禪紀念館”,使得藝術家的精美藝術與萬竹園的園林藝術相得益彰,也提高了萬竹園的藝術品位和國內外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李苦禪紀念館共有14個展室,展出李苦禪書畫作品400余件,其中《松鷹圖》、《紅梅花怒放》等,為畫家晚年佳作,另有楹聯"至圣無域澤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間",系畫家絕筆之作。</p> <p class="ql-block"> 當年,在趵突泉面前,老舍驚呆了,恍惚進入超凡的境界,等他回過味來,感慨地說:“設若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了一半的美。”</p> <p class="ql-block">泉水滋潤著泉城的脈絡,淳樸自然,讓所有的日子與泉一起,不急不緩地細水長流。</p> <p class="ql-block">看趵突泉的那個景點人是最多的,如果水量充足的時候可以冒出水面二三十厘米。水特別清澈,里面的小魚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有幸看到三個大的泉眼在往外噴涌泉水,仔細看還有很多小泉眼也在噴涌泉水。我們終于實現了由聽景到看景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74歲的大姑姐與70歲的弟妹站在噴涌的泉口前。歲月悠悠,美景醉了時光,醉了姐倆。</p> <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在描寫趵突泉時,曾寫到“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見方的,三個泉口偏西,北邊便是條小溪,流向西門去??茨侨齻€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鐘,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有三個門,即北門,南門與東門。按圖索驥這是趵突泉東門,我們進去的那個門沒拍外景,不知道是由哪個門進入的?以后我們還會去濟南,一定會搞清楚第一次是由哪個門進入的大名鼎鼎的趵突泉。</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定還會去濟南,因為濟南的“把子肉”至今還讓我們口齒留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濟南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游客。我們欣賞了泉水的噴涌、探索古跡的遺存,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和品味美食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旅游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它可以讓我們看世界,看人心,看自己。收獲滿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