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家經(jīng)典《莊子》的德充符篇里編有這樣一個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跛腳、佝僂的殘疾人曾經(jīng)去衛(wèi)國謁見衛(wèi)靈公,雖然他的形象不佳,但憑借著非凡的氣度和過人的品行贏得了衛(wèi)君的賞識。此后,衛(wèi)靈公再去接觸其他的正常人,反倒覺得那些人不如這個殘疾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莊子發(fā)出感慨說,“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這是說,只要人在道德層面上有所建樹,人們便看不到他身體上的缺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常而言所說的道德,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品行,也叫修養(yǎng)、素質(zhì)。</p> <p class="ql-block">人有好的德行,就算他長相普通,也閃閃發(fā)光;人沒有好的德行,就算他傾國傾城,也只是徒有其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論是做人還是交友,都應(yīng)該以品行作為標(biāo)準(zhǔn)。當(dāng)我們認(rèn)識一個人時,吸引我們的首先是他的外表,而與人打交道時,首先觸動我們的是語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是否能繼續(xù)交往,以及他是否值得深交,完全取決于他的品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行好的人不欺負(fù)弱者,也不討好強者,保持真誠,低調(diào)謙遜。為了道義,他們寧愿遭受損失,也不在乎金錢和利益,這樣的人自然值得我們親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行好的人,一定有感恩的心,不會玩弄別人,也不會用敷衍欺騙別人,與人坦誠相待,完全值得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一輩子貧也好富也好,最終還是要看品行。無論是在俗或出家,都應(yīng)該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以德行作為修道基準(zhǔ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