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則愚,研而不教則虛”,教乃是研之基礎(chǔ),研乃是教之利器。</p> <p class="ql-block"> 秋風起,秋葉落,一席黃葉,半日秋涼,在最美的秋天,共赴一場詩意的教研。 為切實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打造高效課堂,從源頭上實現(xiàn)教學的“減負增效”,2023年10月19日下午,靈武市第七小學開展了以新入職教師聽評課為契機的教學研討活動。</p> 磨課,議課打造課堂 <p class="ql-block"> 為期一周,蔻菊霞老師、贠變變老師、馬玲艷老師、馬娟老師四位老師精心準備,不斷研磨,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為我們呈現(xiàn)了四堂各具風格、各具特點精彩紛呈的課堂。</p> <p class="ql-block"> 蔻菊霞老師和贠變變老師雖然已經(jīng)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今年初入七小,面對新的環(huán)境,面對大班額教學,能夠很好的掌控課堂,充分展示了一位老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p><p class="ql-block"> 寇老師講授的是二年級古詩《登鸛雀樓》,她以大單元教學為切入點,用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詩句,并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了詩句所蘊含的哲理。整堂課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贠變變老師講授的是一年級課文《彎彎的月亮》。整堂課以游戲貫穿始終,適時的鼓勵學生,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快樂寬松的氛圍中汲取能量。</p> <p class="ql-block"> 馬玲艷老師和馬娟老師雖然是新入職老師,但教態(tài)自然大方,親和力強,課堂充滿朝氣和想法 。 </p><p class="ql-block"> 馬玲艷老師講授的是一年級古詩《江南》。她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能將一年級小朋友的常規(guī)做到有規(guī)有矩,有松有馳,做為一名新入職的老師,很是了不起。在整個課堂中,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很好的把控課堂。</p><p class="ql-block"> 馬娟老師講授的是一年級課文《四季》。她用兒童化的語言吸引著一年級的小朋友,也吸引著前來聽課的老師們。工整的板書設(shè)計,靜心準備的頭飾,還有對孩子們的耐心,無不流露出她對這份職業(yè)的熱愛。</p> 評課,研課促進成長 <p class="ql-block"> 針對四節(jié)別具特色的課堂,在教研活動中各位老師也各抒己見,探討對四堂課的收獲與建議。</p><p class="ql-block"> 馬海燕老師針對寇老師的課堂談到了自己的收獲。大單元教學目前已成為我們在教學中的一個導向。而寇老師恰巧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堂大單元教學的范例,以任務(wù)群為載體,推動整堂課的教學。</p><p class="ql-block"> 胡曉老師針對馬娟老師的課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在低年級的教學中,課文與字詞應(yīng)當如何處理更恰當?</p><p class="ql-block"> </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p class="ql-block"> 臨近尾聲,教研組長張慧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1、課前做好扎實的預(yù)習可以讓課堂事半功倍。所以要落實課前的預(yù)習工作。2、明確自己教學中的教學重難點,合理安排課堂有效時間,真正做到教學心中有數(shù)。</p> <p class="ql-block"> 活動最后,龍校長對四節(jié)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無論做為新入職教師,還是做為初到七小面臨新環(huán)境的教師,能夠教態(tài)自然,落落大方,并且能夠很好的駕馭課堂,做到緊而有序,松而不散,都是應(yīng)該被值得贊賞的。同時,龍校長也對四位老師提出了期望,希望低年級的課堂盡量充滿趣味性,更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并且也希望所有老師能夠重視板書的設(shè)計,無論在書寫的美觀方面還是在板面的設(shè)計方面都要精細化。讓板書成為一堂課中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動以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為主線,以提升教師實踐能力為主題,讓課堂做到“精”和“實”,著力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為課程改革服務(wù),以高效的課堂來落實“雙減”政策,期待在雙減”的“研”途遇見無限風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