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在膠東半島姥姥家度過大半個童年,那是一個很封閉的村莊,進村只有一條狹窄的土路,現在雖然修了公路,但沒有貫穿這個四面環(huán)山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媽媽最小的妹妹把我?guī)Т蠛蠹薜揭粋€名字為島子的村里。秋高氣爽,在一個艷陽高照的中午我跨越近50年的歷程來到了小姨嫁了50多年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在那片山嶺地上小姨姨父生活了一輩子,他們不肯留在城里孩子的身邊養(yǎng)老,仍是回到這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我隨著小姨父在村里轉了一圈,這個方圓有4平方公里的村莊,曾經有400多戶人家,現在剩下約1/3的留守老人,幾乎見不到40以下的年輕人。</p><p class="ql-block">有些破敗的院落、倒塌的房屋顯然已是年久失修,小姨父告訴我哪些還有后人,后人在那個城市…</p><p class="ql-block">村里很多人家養(yǎng)了看門狗,不同與城里的寵物狗,聽到陌生的聲音老遠就開始狂吠。這里白天基本上都是門不閉戶。</p><p class="ql-block">村里張家長李家短也毫不掩飾,我去年去姥姥家那個村尋親,趕集的時候就傳到小姨家的島子村,完全不是城里那種不知對門姓甚名誰的冷淡。</p> <p class="ql-block">按照政策,農民的房屋土地只能轉給同村的村民,外人不可購買村里的住房,倒塌的那些房屋不可重建。隨著年輕人都已陸續(xù)出門打工、讀書,老人慢慢年老去世,村莊的人越來越少,再過多久?15年還是20年,這些村莊會消失嗎?</p> <p class="ql-block">這些自然村也是一個大隊,大隊的編制很簡單:一個村長、一個會計、一個婦女主任。</p><p class="ql-block">村里的街道非常干凈,家家都通上自來水,8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使用,村里炸油條、殺豬等消息通過大喇叭通知。</p><p class="ql-block">小姨家的冰箱里裝滿了孩子送過來的雞鴨魚肉,廂房里存著牛奶、麥片和保健品,房前屋后、山坡上開墾的土地里種些蔬菜,足夠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我在小姨家住了幾天,一分錢都花不出去。</p> <p class="ql-block">傍晚,農忙的人回到家里,有些房屋上升起裊裊炊煙,根據這些炊煙基本可以判斷那些院落還住有人家。</p><p class="ql-block">這兒很多人家都裝有煤氣灶或是電磁爐,但自產的柴草足夠,加上膠東半島的人更喜歡暖和的大炕,所以仍喜歡使用土灶。</p> <p class="ql-block">這兒主要的農作物是蘋果,膠東半島是我國主要的蘋果產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年果樹修枝落下的枝干堆滿了合家各戶的院落,農民有糧有柴有菜,心里便是滿滿當當的富足。</p><p class="ql-block">像我小姨姨父80歲的老人,土地已交給留守的親戚耕種,他們的女兒早早地給買點蘋果枝干留著冬天燒炕,再加上他們自留地上自產的玉米秸稈、玉米皮衣和玉米芯,這個季節(jié)已經開始燒炕了。</p><p class="ql-block">今年秋天來的遲,這兒早晚溫差大,夜里睡在熱炕頭,真舒服!</p> <p class="ql-block">有點留戀這樣的村莊,不知這樣的留戀能留住它多久。</p> <p class="ql-block">僅以此文,記錄2023年10月8日起的尋親之旅,紀念即將消逝的村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