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皖南尋徽記

空空

<p class="ql-block">安徽因境內有皖山(天柱山)而簡稱皖,皖南指的是安徽長江以南地區(qū),有黃山、九華山、桃花潭、徽杭古道、宏村等自然風光秀麗,還有歙縣古城、蕪湖古城、花山迷窟等眾多的歷史遺跡,皖南古民居村落更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瑰寶。徽州最早為浙江省最早雛形唐末兩浙道的組成部分,現(xiàn)江西省與安徽省共同占有徽州的原有范圍,主體為黃山市、績溪縣(宣城市)與婺源縣(上饒市)。</p><p class="ql-block">一時緣起,奈何情深。想不起什么時候起的念頭,總想去皖南看看,尋訪古村落,看看徽派建筑。去年下半年因病休假了兩個多月,想去賞賞徽派建筑的秋韻,可沒有合適的人也沒有合適的機會,始終沒有成行,自此就在心底埋下一顆皖南行的種子:終究要去看看……</p><p class="ql-block">九月回歸正常的工作方式,一周一次的例會,每天數(shù)次的打卡簽名,連續(xù)無午休的工作狀態(tài)讓身體逐漸疲憊,高壓狀態(tài)下,上班就像一個老老實實的小學生,不敢半分逾矩,負面情緒不斷累積,恨不得大吼幾聲驅散郁結于心的濁氣。好在迎來了十一假期,安排好一切,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不去人從眾的景點,趁著秋色不濃,就來趟皖南吧。奈何情深,所以緣起,萬事皆有因,有因愿成果。</p> <p class="ql-block">簡單規(guī)劃下路線和要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D1</p><p class="ql-block">約上大李、小青、愛如茉莉夫婦,我們一行五人2號下午兩點準時從袁州高速入口集合。直接導航到西遞古村,在車上訂了景區(qū)外面一家叫徽苑的酒店。抵達酒店已是晚上九點半了,匆匆放下行李,往景區(qū)走,入景區(qū)的路很多,可每條小路都有人24小時蹲守,門票104元,網購94元,三天之內可自由進出。省級以上的攝影證才能免費。我們老老實實買票進去,一路沿著溪水往下走,溪水上面一條石板路蜿蜒向前,兩邊盡是民宿,可能由于時間關系,咖啡館、飯店營業(yè)的少,路上也是寥寥無幾的行人匆匆而過,我們穿行一圈,還是回去睡覺吧。</p> <p class="ql-block">只有在靜謐的夜晚才能拍出這般美麗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D2</p><p class="ql-block">一覺醒來,并沒有舟車勞頓的疲憊感,在P4停車場停好車,我們從正門進村,跟多數(shù)的古村景點一樣,一座中式門樓下幾道檢票閘機。大門右邊一個巨型充氣愛心顏色鮮艷,一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打卡。</p><p class="ql-block">西遞鎮(zhèn)舊稱西溪、西川,取村中三條溪水東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華里處為徽州府西古驛過道,設有“鋪遞所”而改稱西遞。</p><p class="ql-block">北宋慶歷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孫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徑西遞鋪,被這里的山形水勢所吸引,認定西遞是一塊極為難找的風水寶地。一年后,舉家遷來西遞居住。</p> <p class="ql-block">穿過大門,來到湖邊,正直金桂飄香,濃濃的桂花香彌漫著整個湖邊,沁人心脾。隨著其他游客,沿著湖邊左邊的道路往前走,兩個石墩立于路旁,灰色的巖石上悄悄地爬上了藤蔓,述說著數(shù)百年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遠遠地就看見了標志性的建筑,這就是明萬歷六年所建的胡文光刺史牌樓。牌樓前的廣場上并列放著幾排簸箕,上面鋪滿了豆子、玉米、辣椒等農作物,地上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南瓜,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廣場旁邊看到一個拱形的小門,這就是明清古建筑群了。清咸豐同治年間,因戰(zhàn)亂,全村1700多幢房子被燒過半。一條主街,旁邊無數(shù)條小巷,好像這也是多數(shù)古鎮(zhèn)的建筑風格??蛇@里的小巷,隨便走走都能發(fā)現(xiàn)幾棟上百年的古建筑,一進門就是一個不大的天井,這里的天井都是挨著門口這堵墻而建,下雨天,雨水直接順墻而下,很難想象這些房屋如何經歷數(shù)百年仍然屹立不倒的。</p> <p class="ql-block">皖南特色——毛豆腐。說不上有多好吃,那長長的毛確實令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藏于巷子里的大戶人家,一個超大的院子,整潔又不失情趣,真是人間終極夢想呀。</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在綠樹的掩映下,突然就生動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沿溪而上,漫步的蜿蜒的小路上,溪水中成群的小魚肆意地搖擺著身軀,探訪一座又一座古老的建筑,再來點蒙蒙細雨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村邊遠眺牌坊,這古老的村落又經歷過多少波瀾曲折的變遷呢?</p> <p class="ql-block">從西遞出來,趕往最近的木梨硔和祖源村,兩地只有20多公里的車程,考慮到木梨硔要徒步20多分鐘,就先去木梨硔吧。路過一個小鎮(zhèn),停車吃飯,皖南擅于吃魚,無論走到哪家飯店都是各種肉,而最有名的則是臭桂魚。由于味道不認同,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們一次臭桂魚都沒有點過。</p> <p class="ql-block">用艾葉和面粉做成的青團。</p> <p class="ql-block">面皮里面包著肉,老板強烈推薦的特色菜,已經想不起叫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水泥路走到盡頭,是一條僅容兩輛車通行的泥巴路,左邊停了不少車,一路有戴著紅袖章的老人家在引導停車,我們往前開了幾百米,路旁的車越來越多,怕沒地方停,趕緊找個空位停下來。再往前走就來到木梨硔村口,幾個黃色的大字映入眼簾,旁邊一條階梯是上山唯一的路。</p> <p class="ql-block">好喜歡這原生態(tài)的階梯。</p> <p class="ql-block">木梨硔位于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zhèn)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腰,是徽州古鎮(zhèn)中海拔最高的村落,三面懸空,被譽為“云端上的村落”,始建于明末,有村民52戶、166人,是黃山市最高的山村之一。村民以林、茶為業(yè),種有少許梯田油菜和水稻。村落全為徽派建筑,由南向北,民居依山勢呈階梯狀延伸?,F(xiàn)在村子里的房屋多為民宿。</p> <p class="ql-block">屋外掛著的臘肉、香腸、地上散落的南瓜似乎是每家每戶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來源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距木梨硔5000米的地方有個村子叫祖源村。祖源村,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村莊始建于宋代,生態(tài)絕佳,流泉飛瀑,粉墻黛瓦,徽風古韻,村內擁有水口、古橋、古民居、古樹、思賢嶺等歷史文化景觀,尤以千年紅豆杉而聞名,有百余畝梯田景觀。</p><p class="ql-block">傳說元末朱元璋率部征戰(zhàn)南北,久攻鄱陽不下。正一籌莫展之時,有人建議他到徽州訪謀士朱升以求良策。求賢若渴的朱元璋果真鞍馬勞頓,日夜兼程從江西婺源翻山越嶺,過祖源直奔迥溪。但朱升避而不見,卻早早地在家里擺上一“螃蟹陣”。絕頂聰明的朱元璋一看就心領神會,回去依陣作戰(zhàn)果然大勝。以后朱升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心腹重臣,而他為其定都獻計“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至理名言,幾百年后居然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引申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當然對于祖源人來講,明開國皇帝禮賢下士曾經路過的山嶺古驛道,頗有意味!于是后人就在此建亭立碑,以啟族人。只可惜,亭與碑在“文革”中均遭破壞,不見了蹤影。只留下這段故事世代相傳。</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殺子禁山”的故事。古時,五門族長為保生態(tài)立下族規(guī),誰上山伐樹一律砍頭!不想不久其長子就上山砍樹,真要為樹殺人?起初族人拭目,可當族長當真要殺子,于是紛紛求情,而這位族長毫不留情,大義滅親,從此不再有人對樹起邪念。</p><p class="ql-block">可由于天色漸暗,我們既沒有探訪思賢嶺,也沒去尋訪古樹蹤跡,隨著小溪逆水而上,來到曬秋廣場,來到收割完畢的稻田,幾束稻草、幾個稻草人牽出了孩提時難忘的舊時光,對于我們鄉(xiāng)下的孩子來說,那農忙時節(jié)是我們不愿提及的噩夢,可每每看到那黃澄澄的金黃又不免親切萬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黃山市屯溪老街附近的交控徽風皖苑酒店,無論是服務還是硬件都可以算得上是四星了,340元的標間剛訂完就漲成了五六百。附近周邊馬路上都是免費車位,甚至酒店里的車位也對外免費開放。</p><p class="ql-block">美團上買的128元的晚餐套餐讓我們五人吃到撐。</p> <p class="ql-block">D3</p><p class="ql-block">到了黃山,自然要去逛逛屯溪老街。歷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橫江、率水河三江匯流之地的一個水埠碼頭發(fā)展起來的。所以老街又被稱為“宋街”。當?shù)亓鱾髦@樣一句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說的便是徽州男人的人生軌跡。在這里,經過祖祖輩輩的努力,逐漸形成了在中國古代商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徽商。屯溪美,屯溪美,一半是街,一半是水。屯溪老街街道狹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紅色麻石板;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店鋪疊致有序,全為磚木結構,粉墻黛瓦。</p> <p class="ql-block">處處避不開的毛豆腐</p> <p class="ql-block">大李推銷她買的毛豆腐</p> <p class="ql-block">這琳瑯滿目的狼毫筆,忍不住駐足多看了幾眼。</p> <p class="ql-block">從屯溪老街出來直接驅車前往棠樾牌坊群,剛到村口就有保安指揮停車,如果在附近飯店吃飯的話可以免停車費,看看時間也十一點了,就答應了參觀完后出來吃飯。</p><p class="ql-block">在游客中心買好票。棠樾牌坊群門票65元,如果要去鮑家花園的也可以買聯(lián)票,不想去鮑家花園看盆栽,就只買了65的門票。檢票口有講解員可請,20元一位。</p><p class="ql-block">棠樾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進祠堂”的舊例,為國內罕見。</p><p class="ql-block">我們隨著講解員進入村子,只見正前方是兩棟典型的徽派祠堂,左邊一棟就是女祠,這應該也是全國僅有的一座女祠吧。難以想象高高的馬頭墻里,女性也有一方天地。北屬陰,所以女祠正面朝北,而右邊的男祠則是傳統(tǒng)地坐北朝南。</p> <p class="ql-block">女祠內部</p> <p class="ql-block">男祠</p> <p class="ql-block">在封建社會里,為了表彰在“忠孝節(jié)義”等各方面“功勛顯赫”的官員,為朝庭興旺作出的“杰出貢獻”,當朝政府常常批準在這些人的故里村頭,修建“功德牌坊”,借以號召人們以此為榜樣報效朝庭。</p><p class="ql-block">棠樾牌坊群由明坊三座和清坊四座組成。明坊3座是:慈孝里坊,鮑燦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前二坊為卷草型紋頭脊式,后一坊為沖天柱式,3坊都是4柱3間3樓。慈孝里坊上面鐫刻“御制”、“慈孝里”字樣,是旌表棠樾人鮑壽孫和他的父親,即“父慈子孝”的牌坊。清坊4座是:鮑文齡妻節(jié)孝坊,鮑漱芳樂善好施坊,鮑文淵妻節(jié)孝坊,鮑逢昌孝子坊,4坊都是沖天柱式,結構類似,但雕刻比明坊精致。</p> <p class="ql-block">牌坊邊上有不少甘蔗地,鮮榨甘蔗汁10元五杯。</p> <p class="ql-block">來到村口吃飯,又是各種各樣的魚,唯有這栗子豆腐和野菜炒香干還好吃。</p> <p class="ql-block">陽產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為鄭姓居地,鄭姓于宋時由歙北遷移定潭而居,后遷陽產,為鄭半洲再能公之后。據傳鄭公守獵到陽產,跟隨獵犬臥于陽產山凹不愿返回,鄭公見其四面環(huán)山,山泉清澈,古木參天,經幾番審視,認為是塊風水寶地,決心遷移定居陽產。整個村子因全面向陽,所以取名為“陽產”。</p><p class="ql-block">抵達陽產土樓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進出土樓不需要購買門票,可外來的車只能停在山下的停車場,在游客中心購買來回車票,搭乘景區(qū)車輛進山,來回車票每人30元,我們提前一天在美團購買,一張票便宜2元。雖然山下已經停滿了車,可進山的隊伍并不長,出入村子的都是7座面包車,來回不停地運轉。山路狹窄,有的地方僅容一輛汽車通過,有的陡坡盡頭就是一個90度的直轉彎,可司機偏偏把車開得飛快,車上不時傳來一聲聲“啊”的驚呼,坐在副駕駛的客人不停地勸司機慢點,說他有心臟病。汽車飛快地在山路上穿行,路旁一條峽谷向上延伸,無數(shù)板栗樹順著峽谷生長。車至終點,游人不是特別多,一個看上去70多歲衣著樸素的婦人走過來問我們要不要導游,只要30元錢,我們的本意只是隨便在村子逛逛,看看土樓,并不打算請導游,可她跟著我們走,并主動降價到20元,想想本地原住民也不容易,一把年紀跟著爬上爬下的,就成全她吧。她帶著我們順著游玩線路走,并沒有過多地講解,只是告訴我們哪里適合拍照,無論我們在哪里拍,拍多久,她總是在一旁靜靜地等著,就沖這一點,也算是個合格的導游了。</p><p class="ql-block">跟著她往最上邊走去,有兩棟房子中間留有一米左右的空隙,這就是所謂的一線天。一路上民宿不少,路過其中一家時,她熱情地跟老板打招呼,據說這外地的老板是她介紹買下這個房子開民宿的,原價只要20萬就擁有一棟兩層的半山腰樓房。走過山間小道,來到之前的陽產小學,由于學生越來越少,學校已撤走,只留下房舍,是整個村子的最高點。教學樓前是一大片空地,試想當年孩子們在操場上游玩,看村子里裊裊炊煙升起,空氣中飄來飯菜的香味,鈴聲一響,迫不及待地奔回家……這樣的場景應該會治愈每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吧。</p> <p class="ql-block">換乘進村的交通車。</p> <p class="ql-block">教學樓前的空地變成了曬秋打卡地,那一簇簇紅、一抹抹黃,那滿村的柿子、那滿屋檐的玉米、那滿簸箕的辣椒、那沉甸甸的南瓜、那滿園的大冬瓜讓秋的韻味濃郁起來,大家沉浸在這豐收的秋色中,追溯昔日的舊時光……</p> <p class="ql-block">比較有特色的五角大樓。</p> <p class="ql-block">回到村口,跟導游買了幾斤她自己撿的板栗,五塊一斤,確實便宜。沒有過度地開發(fā),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沒有節(jié)假日的坐地降價,原生態(tài)的建筑與風景,樸實的村民……這就是一直苦苦追尋的旅行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從土樓下來,直接驅車趕往徽州古城,幾十公里的路程,抵達古城附近的酒店時,夜晚早已悄悄來臨,那就去賞賞古城的夜色吧。</p> <p class="ql-block">一進古城就是一條長長的商業(yè)步行街,我們一心只為尋找許國牌坊來,只見不遠處的十字街頭,一座字跡斑駁的牌坊屹立于正中間,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大牌坊,它由四面組成,中間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頂,每一面最上面都篆刻著“大學士”的字樣。</p> <p class="ql-block">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立于明萬歷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許國石坊是許氏衣錦還鄉(xiāng)時在家鄉(xiāng)歙縣立此坊。許國石坊,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圍合,全國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jié)義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詮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載體,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城墻上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一座牌坊足以彰顯一座城的魅力,歙縣作為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太多太多的人文值得去探訪,可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只能走馬觀花地去窺其一二,一個有文化、有故事的區(qū)域總是會被人們津津樂道,我們悄悄地來,亦悄悄地離開,絕不帶走一片云彩。</p> <p class="ql-block">D4</p><p class="ql-block">最早聽說新安江是從袁隆平寫給母親的信中,里面有句話是“新安江邊的稻子熟了”;再次聽說新安江是從紀錄片《航拍中國》之浙江篇,新安江是錢塘江水域正源,流經浙江便成為了富春江;近幾年聽得最多的就是油菜花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來到了徽州,又怎么不去一探究竟呢?</p><p class="ql-block">從徽州古城出發(fā),只不過幾十公里的路程就到了新安江山水畫廊,沿著江邊行駛一段,只見江面寬闊,江水清澈,水深足以行駛游輪,對面岸邊的小山村點綴著一江春水,白墻黑瓦掩映于綠色之中,岸邊垂釣者享受著獨處的快樂,一群群大人孩子帶著帳篷駐扎在路邊,去河邊撿塊石頭、挖個沙……行走于鄉(xiāng)野之間,陶醉于這份閑情雅致,要是春天,恰逢兩岸油菜花開,又是怎樣的一番盛景呀?</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趕往皖南川藏線,我們來到了最近的寧國縣川藏線東入口,為了避開人流,特意選擇了假期末期前來,人果然不多,可以輕松地在起點打個卡。</p> <p class="ql-block">皖南川藏線又稱“江南天路,皖南318”,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xiāng),西至涇縣的蔡村鎮(zhèn),其最神秘精華路段全長120公里。</p><p class="ql-block">這條線路穿越皖東南的最大水庫-港口灣水庫和安徽省東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板橋自然保護區(qū),在山間穿行的體驗絕對是江南一帶最令人神往的自駕路線! 既有廣西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還有318川藏線之險,獨具皖南山水之精華,曲折驚險,風景獨特,青山或竹海連綿,偶有水庫遼闊,是適合自駕、騎行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山路狹窄,時不時地來個大拐彎,幾個觀景臺我們都沒有停車,只想去最精華的六道灣,雖然一路上車不多,可到六道灣時,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停車位根本就沒有空閑的。只好一路往前,只能用眼睛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身體去感受天路的艱險,用心去體會行路難,修路更難。(以下圖片均為網上轉載)</p> <p class="ql-block">翻過重重山,走出來已是涇縣了,來了涇縣不能錯過宣紙文化。涇縣是中國宣紙之鄉(xiāng),2006年 “宣紙制作技藝”已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宣紙用料與普通紙不一樣,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為重要配料,并配以涇縣獨有的山澗泉水手工生產,工藝非常復雜,其生產的宣紙薄如蟬翼,潤如青云,不僅具有質地綿韌,純白細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等特性,而且有不腐不蛀,潤墨性強,耐老化的特點,宜書宜畫,保存長久,有 “紙壽千年”的美譽,深受書畫家的喜愛,我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老先生曾經說過:“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fā)明的藝術創(chuàng)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lt;/p><p class="ql-block">看看時間也還早,而距離宣紙文化園也只有十幾公里,就去看看宣紙的制造過程吧。</p><p class="ql-block">文化園門票65元,走進第一個展廳,圖片和文字展示宣紙的制造過程,全程100多道工序。我們來到三丈三宣紙制造車間,據說這個車間一年只做幾次,我們來得不湊巧,只能通過視頻的方式去了解制造過程。三丈三的宣紙需要幾十個人同時喊著號子打漿,巧用滑輪移動紙模,哪怕是分割一張張的紙也要好幾個人同時工作,最為繁瑣的是晾紙烘曬,一次只能一張,如此繁瑣的工序,難怪一張三丈三的紙要賣到上萬的價錢。</p> <p class="ql-block">接著來到體驗廳,這里可以體驗從紙漿中用紙模撈出紙來,烘干后可以買下帶走。來到一座暫時關閉的場館,不少人在館外打卡,確實是容易出片的地方,建筑仿照紙的樣子建造,白色的層層疊疊,像一張張被微風吹起的紙張,欲罷還休。</p> <p class="ql-block">為了最后一天能早點到家,特意往回趕,驅車200多公里趕回了景德鎮(zhèn),在路邊的美食街吃完飯,點了幾個下飯菜,特意點了煎辣椒,烤魚,僅僅相差兩百多公里,可獨屬于我們江西人的口味只有回來了才能嘗到,大家天天感慨徽菜的湯多,辣椒沒有辣味,或許我們是沒嘗到真正的徽菜吧?用小青的話說,這些菜就沒有不好吃的。用一頓美食犒勞同樣奔波的胃,回到江西繼續(xù)尋找漸淡的徽味。</p><p class="ql-block">到酒店已是十點多了,不得不打消去御窯看夜景的念頭。</p> <p class="ql-block">短短的幾天只能簡單地對皖南進行初步地了解,那塊土地因徽商而聲名遠揚。獨特的建筑、豐茂的人文、綺麗的自然景觀無不讓人心生向往。塔川的秋色,呈坎八卦村都完美地避開了,留點余地,下次才能再來,那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徽色,值得一再尋訪。</p>